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的古树(二):西北区域之雍和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雍和宫是什么区 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的古树(二):西北区域之雍和宫

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的古树(二):西北区域之雍和宫

2024-05-17 12: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6棵古树,主要分布为雍和宫10棵,柏林寺22棵,街巷胡同社区里零散分布的14棵,我将按这个自然分布分三篇来搜寻介绍,第一篇是雍和宫。雍和宫是著名景点,各类介绍非常多,我就不重复了。雍和宫的古树共有10棵,在上面的摘录里可以看到。

雍和宫的10棵古树全部都是国槐,而且全部都生长在昭泰门内,雍和门殿前的院子里,这10棵古槐乍一看上去比较杂乱,但若仔细分辨便会发现,其实它们排列得是很整齐的,只是早先整齐的行列里有部分古树死亡空缺,加之后来补植的部分树木没有按照原有槐树的行列来排列,因此便不容易看出原先的行列了。

雍和门殿前院子里的古槐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东西四列,南北六行,为24个点位,东西两个区域共48个点位,这48个点位上现在尚有粗细不等的国槐19棵,椿树1棵,柿子树2棵。院子中部还有较细的白皮松和桧柏、侧柏共10棵,可能是近一、二十年种植的,它们有的按照国槐的行列排列,有的没按国槐的行列排列,具体点位可以看文末的古树分布图。

为便于描述,我将东部区域从东至西称为东一列、东二列、东三列和东四列;西部区域从西至东称为西一列、西二列、西三列和西四列;每列从北至南称为北1、北2……北6株。特此说明。

下面我们按照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顺序逐一来看。

第一棵,东一列北1株,《档案》序号19,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1。记载位置为“雍和宫大街12-28号院内”(因10棵古树的记载位置全部一样,因此没有实际意义,以下全部省略)。从西向东看,这棵古槐呈现一个弓形,姿态奇特而优美。

第二棵,东一列北3株,《档案》序号15,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5。这棵古槐位于东阿斯门内北侧,根部往以上长出了很多枝杈,把主干遮挡得快看不到了。

第三棵,东一列北4株,《档案》序号12,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8。这棵古槐位于东阿斯门内南侧,这棵古槐在《档案》里记载的“胸/地围”为414厘米,几乎是这10棵古槐里最粗的,如果折合胸径约132厘米,树龄应该超过400年了,但这个数据有误,我实地测量了一下,它的实际“胸/地围”约为325厘米,折合胸径103厘米,树龄大约正好300年。

再看看上面两棵守护在东阿斯门内两侧古槐的合影。

第四棵,东一列北5株,《档案》序号14,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6。这棵古槐是10棵古槐里最细的一棵,“胸/地围”仅有230厘米,折合胸径约73厘米,树龄应该不到200年。

第五棵,东三列北3株,《档案》序号17,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3。这棵古槐主干直挺,端正威武,衬着雍和门殿和东碑亭,很好看。这棵古槐的“胸/地围”也达320厘米,树龄应该也有300年了。

第六棵,东三列北4株,《档案》序号16,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4。这棵古槐也比较细,甚至好像比它西侧那棵非古槐还要细一点。《档案》记载的“胸/地围”为285厘米,但我测量了一下,实际只有210厘米,果然,它西侧那棵非古槐的“胸/地围”还有240厘米,所以我有点怀疑是不是挂错了?

第七棵,东四列北6株,《档案》序号13,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7。这棵古槐位于昭泰门内东侧,这棵古槐是19棵槐树里唯独两棵偏离了行列的槐树之一,另一棵是西部区域与它对应位置的一棵槐树,这两棵槐树偏离行列的原因是因为躲避昭泰门内左右两根风马旗杆,因此各自偏离了行列两米左右。另外这棵古槐的“胸/地围”在《档案》里为420厘米,也不准确,我实地测量的数据为270厘米,折合胸径86厘米,树龄确实也就约200来年。

以上7棵为东侧区域的古槐,下面我们看西侧区域的3棵。

第八棵,西四列北1株,《档案》序号20,一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A02220。这是两棵一级古槐之一,树干比较粗,位于雍和门殿西南角,主干微微倾向大殿。一级古树,多来几张。

第九棵,西四列北5株,《档案》序号21,一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A02219。这也是棵一级古槐,位于鼓楼前,枝杈横生,绿荫广被,为游客们提供了休憩场所。

第十棵,西二列北3株,《档案》序号18,二级古国槐,古树编号110101B02222。这棵古槐也稍细,不过长得还是高大茂盛。

雍和宫的古树到此为止。看完这10棵古槐,结合所看到的资料,有这么几点感想和问题。

一、作为一座前清王府,潜龙邸,后又改成皇家寺庙一直延续下来,却只剩下区区10棵古树,实在有点少,这主要是因为作为花园部分的东院上世纪初被毁,没有延续下来,通常花园部分是会有更多树木的。只是有点奇怪的是为什么10棵古树都集中在这一个院子里,其他六重院子却没有一棵古树?

二、关于两棵一级古槐的树龄和胸/地围,树龄目前认定为“约310年”,但是从《档案》记载的胸/地围396厘米和384厘米来看,胸径都大于120厘米,树龄应该都超过400年了,可是从雍和宫前身禛贝勒府始建的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至今也才约330年,难道是禛郡王府建造之前的“前明内宫监房”(《清宗人府事例》)遗留下来的?但是从这两棵古槐拉开的阵势看,内宫监似乎不会有这么大排场,要不然就是禛贝勒府始建之初种植的是几十年树龄的大树?当我实地测量过这两棵一级古槐的胸/地围之后,这个疑惑便迎刃而解,这两棵古槐实际的胸/地围只有约335厘米和350厘米,折合胸径为107厘米和111厘米,树龄恰好就在330-350年左右,符合禛贝勒府始建年代。

三、8棵二级古槐古槐的树龄和胸/地围,其中至少有3棵胸径已经超过了100厘米,树龄也就应该超过300年,应该升级为一级古树了。

四、这10棵古槐的来历,从它们的树龄和与建筑的契合程度来看,可以肯定是种植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禛贝勒府始建时期,以及后期陆续的补植,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西邻隔街相望的国子监修建辟雍大殿时根据乾隆皇帝的谕旨“凡能移栽的幼树,不准砍伐。就近移植于太学门外、雍和宫”移栽过来的,1783年移栽的幼树,到现在树龄约240年,古槐的胸径应该在280-290厘米左右,这10棵古槐里胸径相近的有可能是这次移栽过来的。

五、在这个院子中部,还有2棵白皮松,2棵桧柏和6棵侧柏,这10棵树木都比较细,明显是后期补植的,但具体补植于何时尚不清楚。这10棵树的种植点位有的对应着槐树的行列,有的并不对应,具体点位可见文末“古树分布图”,不知补植时出于什么考虑,现在看上去效果似乎并不太好,还不如把东西两侧国槐行列48个点位中空缺的点位补植上国槐,有可能的话,尽量补植较大较粗的国槐,让这个院子里的国槐林横成行、纵成列,排列有序,阵仗森然。

最后是雍和宫古树的位置标示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