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雅典娜女神像在哪里建造 美术史

美术史

2023-09-09 1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越来越广泛地流行的高雅趣味,最初是在希腊的天空下形成的。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曾经存在过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的国家: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而季克拉基斯群岛则是希腊文化最早的起源地。

季克拉基斯美术 《季克拉基斯小型人像》被概括成抽象的几何形体,表面光滑,身体扁平,两臂交叉于胸前,头呈卵圆形,面部仅刻画鼻子。

克里特美术 米诺斯宫体量庞大、结构复杂、层次多变,被称为“迷宫”,建筑采光、供水、排水、通风设施完备。上粗下细的圆柱可能考虑了人们的视差,宫殿有壁画装饰,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人物和图案,手法与埃及艺术有联系,如《巴黎女郎》《侍女图》。另外出土的小型雕像《玩蛇女郎》具有写实与装饰技巧相结合的特点。

迈锡尼美术 迈锡尼卫城的“狮子之门”形似一块三角形的石板上刻着一根柱子,两旁有一对狮子相对而立,造型粗壮有力,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装饰雕刻。《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典雅优美。

古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还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地理环境造就本土人民开拓进取的个性,温和地中海气候适宜露天活动,当地盛产色美质坚的大理石为雕刻提供原材料,岛屿文明的明喻性、开放性善于融合吸收并创新;经济形势酝酿艺术发展的物质条件,商品贸易繁荣、航海业发达使古希腊得以汲取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外来文化营养;政治基础允许艺术向个性创新发展,希波战争胜利后的城邦制国家和奴隶制民主政体要求公民保家卫国、强健体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体育竞技精神推动对人体美的认识;科学文化与艺术相辅相成,高度的思辨精神形成了发达的古典哲学和自然学科,涌现专职艺术家;艺术扎根于深厚的宗教系统,讴歌神人同形同性,萌生人文主义精神。

荷马时期

造型艺术萌芽期与神话形成期

荷马时期依据《荷马史诗》作者名字命名,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的陶瓶,故该时期又称为“几何时期”。同时,古希腊人将自我作为外部世界的主宰去进行再现、模仿和塑造,创造出形形色色、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希腊诸神,如此辉煌的成就植根于深刻的人本主义精神和虔诚的宗教信仰,歌颂神即歌颂人,所以才有尔后辉煌灿烂的古希腊艺术。

古风时期

造型艺术形成和发展期——出现情节性瓶画和柱式建筑

瓶画 表现的多为情节性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为主,用流畅秀丽的线条表现了各种人物、戏剧性的动人场面以及细腻的感情。东方风格的兽首人身像和植物纹样等受埃及、两河地区影响。

黑绘风格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如《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红绘风格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如《辞行出征的战士》《老乳母认出尤利西斯》,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

建筑 神庙形成了围柱式的典型样式,此时多立亚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古典后期还创造了更为华丽的科林斯式。多立亚式/Doric order没有柱基,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微鼓出、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柱头由简单的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具有刚强挺拔的男性气质。爱奥尼亚式/Ionic order有柱基,柱身凹槽更细密、更深,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具有纤细柔美的女性气质。科林斯式/Corinthian order从爱奥尼亚式演变而来,柱头像一个花篮,具有精巧华丽的特点。

雕塑 古风时期开始出现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人物直立像一根柱子。女性的衣纹雕刻成一根根平行线。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微笑,这种千篇一律的笑容被称为“古风的微笑”。《荷犊者》描绘农民肩背着可爱的小牛犊,已可看出艺术家竭力摆脱程式化,整体显得自然亲切。古风后期,艺术家竭力摆脱东方程式,创造新的形象,开始出现健美的青年男人体,后来被人称为“阿波罗”。

古风时期的浮雕也很发达。希腊人把浮雕理解成介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艺术形式,使它既有绘画构图的多层配置处理,又有雕塑的体积感。希腊人用浮雕来装饰建筑,在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檐壁以及柱廊墙壁上都用浮雕来装饰。为造成建筑所要求的效果,他们广泛采用了高浮雕。埃伊那岛上的装饰浮雕《受伤的战士》是古风末期的代表作,它的人物表现出较高的写实技巧和较准确的解剖关系,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的题材,对动作刻画有了进一步发展,带有向古典时期过渡的色彩。

古典时期

艺术繁荣期——高度的和谐理性与黄金比例

建筑 雅典卫城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希腊人为纪念在希波战争中的胜利而建,地势险要以防御敌人入侵,包括山门、巴底农神庙、尼开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体现了黄金比例的简练大气。

巴底农神庙是由菲狄亚斯设计的献给雅典娜女神的长方形围柱式神庙,柱子采用多利亚式,被称为“古典艺术王冠上的宝石”。

伊克瑞翁神庙以活泼轻巧为特点,它的柱式是爱奥尼亚式,它的南侧有一组女像柱,姿态轻盈形象端庄,完全没有负重的紧张感。

雕塑 古典初期的米隆作品造型准确,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运动有较深的理解和传达。《掷铁饼者》表现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前的一瞬间弯腰曲臂成S型、另一只脚自由屈伸的动势,解决了人体重量落在一只脚上的重心问题,改变了雕刻中的直立程式,实现了动静结合,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发展了米隆的成就,在写实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境地。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创作了卫城中的大量雕刻和装浮雕。他追求理想风格、创造了典雅肃穆的形象。《雅典娜女神像》高达12米,为巴底农神庙所创,用木胎包以黄金、象牙刻成,表现了女神一手持矛、一手托着胜利女神的姿势。她的身旁放着盾,盾的内侧面刻着《众神和巨人作战》,外侧面刻着《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这座雕像立在神庙的主室,是雅典国家威力的象征。

菲狄亚斯为巴底农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所创作的高浮雕被当作古典雕刻最完美的标本。其中《命运三女神》姿态优美,薄而柔软的衣服下透出丰满的胸和结实的身体,斜倚的女神有着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小腹。女神的衣纹处理精彩,纤细而繁密的衣褶随着人体结构而起伏,仿佛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轻盈的纺织物包裹着肉体,堪称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既是雕刻家又是古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他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释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1:7,并进一步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重量由一只脚承受,另一只脚稍提起,使身体产生弯曲和变化。《持矛者》就是其理论的具体体现,强调艺术作品的规范化,显示出在结构比例上的厚重有力、无可挑剔的准确,但多少受到形式上的束缚。

普拉克希特列斯的作品以柔美、抒情、宁静为特征,他的人物总是处在恬静、愉悦的气氛中,脸上带着沉思的微笑,动作平稳,轮廓具有女性的柔美,但又充满青春活力,给人以亲切、诗意的感受。《赫尔墨斯与小酒神》把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的关系表现得亲密,洋溢着一种轻松诙谐的情调。人物的身体柔美、具有女性化倾向,整个 人体修长,头、躯体、下肢形成三个自然转折的S型。作品充分发挥了大理石的质地特点,努力追求人体肌肉的细腻变化和美妙含蓄的线条,用大理石表现柔和的皮肤。他强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一种虚幻浮动的光影,在赫尔墨斯的眼窝里似乎有一种梦幻的美。《尼多斯的阿佛洛狄忒》是希腊雕刻中第一件全裸的女人体,表现了女神正要下海沐浴的情景,身体的光洁与衣服的厚重形成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现实与理性完美结合的高贵圣洁之美。

古典晚期的史珂珀斯的雕塑传达出一种内在的骚动和悲剧性的冲突。他的雕刻是疾风骤雨,充满着运动与不安。他的人物头部往往处在强烈的扭动中,眼睛深凹、眉骨突出、嘴唇饱满而弯曲、嘴唇微张。通过面部大的起伏,造成阴影的效果,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不安、痛苦、渴望的神情,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尼奥贝群像》表现了尼奥贝正在拼命保护她最后一个女儿免中阿波罗之箭的情节。尼奥贝面部绝望悲愤又不甘屈服。

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雕刻家留西波斯继承和发展了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论,提出了人的头部和身体全长之比为1:8的标准。他的人物既有运动员一样健壮的体魄,又有复杂的感情和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Heracles killing the Lernaean Hydra》取材自希腊神话。

希腊化时期

充满革新精神的黄金时代——“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与征服,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融,这一时期又称为“泛希腊时期”。彼时多为理想化与个性化结合的倾向。它的影响远达印度的犍陀罗艺术。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现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是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是为了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而建造的。作者将底座做成战舰的船头,雕像面对着大海,迎面吹来的海风使女神的衣服紧贴身体,向后扬起。女神张开的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女神的衣纹刻得很深,造成较强的阴影,衣纹贴在身体上的螺旋形变化加强了人物的动感和生命力。

《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断臂的维纳斯》现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是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被19世纪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18世纪美学家温克尔曼在论述古希腊雕塑时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加以概括,其是最为有力而生动的例证。其由两块石头衔接成,衔接处在衣服和身体相接的部位。其完全保存了古典时期头发中分、希腊鼻、眼如杏仁、嘴唇和下巴微鼓、面部表情宁静的审美特征,整体富于体积感,呈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

在埃及地区,雕刻倾向于世俗化的描写。《小孩与鹅》描绘了天真可爱的儿童抱住一只鹅,而鹅极力挣扎,两者相持不下的情景。雕刻家抓住这一情节,使作品充满情趣,耐人寻味。

小亚细亚地区的柏加摩斯是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中心之一,在这里史珂珀斯的悲怆风格得到了继承发展,如《垂死的高卢人》。

同一类风格作品还有在罗德岛出土的《拉奥孔》,其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雕塑表现了特洛伊祭祀拉奥孔与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大蛇缠住,正在极力挣扎、痛苦不堪的情形。但这里所表现的肉体的痛苦多于内心的激动,对外在气氛、戏剧效果的追求胜过对心灵活动的揭示,因而显得不够深沉、含蓄、朴实。传达出悲剧的崇高壮美,具有憾人心魄的力量美。

-summary-

英国思想家罗素说

希腊文明、基督教以及工业革命

是西方文明的三大支柱

恩格斯说

没有古希腊、古罗马奠定基础

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艺术通过神话证明对理想世界的认识和把握

通过典型化处理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其既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又是世界文化史上永恒的丰碑

-exercises-

古希腊美术繁荣的前提条件

古希腊艺术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为什么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古典艺术之源

-en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