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四千年》(一):汉字的产生与字体演变(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隶书字体是由哪种字体演化而来的 《汉语四千年》(一):汉字的产生与字体演变(3)

《汉语四千年》(一):汉字的产生与字体演变(3)

2024-04-25 16: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七、秦系文字

现在把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以及秦灭六国后推行的小篆,统称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也称秦书,有八体。《说文解字·叙》中,“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月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各有不同的字体结构、风格,而刻符、摹印、署书、殳书是根据使用场合定名的。现存的秦系文字资料主要是金文、石刻文字、印章与封泥文字、陶文、漆器文字、简帛文字等。

春秋晚期秦刻石有石鼓文。战国中期以后有诅楚文。北宋时发现有告巫咸、告大沈厥湫、告三石,三块石在宋金交战后皆下落不明,现仅存摹刻本。

秦灭六国后,始皇数次巡行天下,所到之处都要刻石记功,有峄山、泰山、琅邪(琊)、之(芝)罘、东观、碣石、会稽七块刻石。秦二世时又在这些刻石上加诏书,已经是小篆字体了。这些由李斯所撰写的刻石文,一方面是颂扬秦王朝的功绩,同时也把标准字体小篆昭告天下。

秦代简帛文字,字体都是隶书,比较重要的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共1100枚,内容有秦律、大事记、日书等。

至于印章、封泥文字、陶文、漆器文字,大多用篆文。

秦国所处为西周故里,传统深厚,与东方六国比起来,在字体上表现得相对正统、保守,字形规整匀称,以金石文字为代表。秦灭六国后,推行“书同文”,废除了六国文字中与秦国文字不同的字体,在籀文的基础上,对现有文字进行了整理,简省删改,同时吸收了一些民间的简体、俗体字,形成了全国的规范字--小篆。

小篆的推行使全国文字规范统一,消除了各国“文字异形”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同字异体的现象。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长短、大小、高下参差不一的形状,变成大体一致的长方形;房源粗细不等的笔画变成均匀的线条;上下左右随意书写的部件,有了大体固定的位置。

八、隶书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统一和治理国家,利于政策法令的发布施行。但小篆的字形规整,追求对称;线条圆转,粗细均匀。这样并不利于日常书写。而当时秦朝的法律条文、行政文书非常繁多,小篆书写效率低下。于是隶书应运而生。

据说隶书是秦始皇时的程邈创制的,因为他当时是作为徒隶的身份在狱中发明的,又专为隶役写公文时所用,所以称为隶书。秦朝“令隶人佐书”,繁杂的官府文书工作往往是由“徒隶”“隶人”来完成,可见隶书的地位是很低的。但因为便于书写,效率高,隶书开始流行使用。

秦朝的隶书为古隶,又称秦隶,不同于汉代的隶书(今隶),是篆书与汉隶之间的过渡形态。

但是从出土文物上可以看到,隶书这样形态的字体在周朝即已萌芽,在战国时已经有了由篆向隶的趋势,比如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青川战国木牍,比云梦秦简约早八十年,它的字体和秦简上的秦隶非常相似。而当时的民间也已经有了一些便于书写的俗语俗字。所以,可以这样说,对于隶书,程邈并非是有创造之力,而是为编篡整理之功。

汉朝时,“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王充《论衡·效力》)。佐、史是地方长官的僚属,文书工作都由他们来完成,所以隶书又称佐书、史书。

西汉早期的隶书,主要还是秦隶,篆书的意味还比较浓,字形方正,杂有竖长形。主要文物资料是碑刻、墓志铭和清末以来出土的简帛。西汉中期以后,字形开始有横势,形势外拓;蚕头燕尾,波磔雄健。这就是汉隶,也叫今隶、八分书、分书。八分书、分书是为了区别于楷书的称谓,强调的是汉隶点画“若八字分散”的特点。

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代,隶书开始笔画匀称,挑法逐渐消失,波画变平直,磔画变尖撇,被称为新隶体。东汉开始时兴刻碑,中晚期最盛。两晋开始流行墓志。当思的碑铭一般用的是新隶体,而小篆只用于书写碑额。

篆书隶变的过程中,篆体解散,构型基础由单一的弧形线条变成几种平直方正的笔画;小篆偏旁被分化或合并,字形也有不少简化。隶书极大地方便了书写。

同时,篆书“随体诘拙”的特征消失,减弱了汉字直观表意的特征。所以隶书以后无法再“因形求义”。这就是为什么研究古文字必须以小篆为基准和参照系的原因。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九、草书与行书

草书的“草”,一个是快捷、草率的意思;一个是指汉代形成的章草、东晋形成的今草和唐代形成的狂草;现常常特指今草。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用纸书写的场合多了起来。但直到晋代,正式文书仍然用简帛书写。跟石刻文字不一样,简帛文字书写时更活泼,更容易创新,在秦汉隶书简帛上,已经可以见到草书的雏形了。草书和行书,是从简帛文字中逐渐变化出来的。

草书的真正形成大概是在汉宣帝、汉元帝时代。在东汉以后,开始出现比较规整的草书形体,大概因为“有章法可循”的原因,被称为“章草”,是由隶草转变而来,所以还存有隶书的痕迹。

魏晋时代,草书受楷书、行书的影响,发展为今草。今草对汉字形体进行了较大的简化,字内笔画可以勾连,上下字可以连写,隶书笔意基本消失。

唐代以后出现狂草。该字形过于简省、随意,难以辨识,不合实用,一般只用于书法艺术。

东汉晚期产生了行书,这种字体是介于隶书与草书,或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为后汉颍川刘德昇所创。楷书发展起来后,行书也演变成介于楷书与今草之间的字体。行书写得接近楷书一点,就叫行楷或真行;写的接近草书一点就叫行草。行书比隶书、楷书便于书写,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所以就成为后世最日常的的实用字体。也是最常见的艺术字体。如晋代的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宋代苏轼《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见长,合成“宋四家”(原为蔡京,后人厌恶其为人,换成了蔡襄。)

十、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论》中认为,楷书是由行书规整而来的,而不是传统认为的,楷书是东汉时期由汉隶发展起来的。早期楷书可以看作早期行书的一个分支。

直到南北朝时期,楷书才取代隶书,成为主要字体。南朝楷书跟钟繇、王羲之楷书相近。北朝楷书则有较多的隶书特点。因为这种字体多见于碑铭,所以被称作魏碑体。北朝后期,魏碑也逐步转向钟王楷书;唐代后,魏碑体不再使用,直到清代碑学风气兴起,才再次受到书法家的重视。

楷书发展到唐代欧阳询,才完全脱去隶书笔意,达到楷法的成熟阶段。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元代的赵孟,合成“楷书四大家”。

楷书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比隶书更便于书写。此后端庄典雅的楷书与流利便捷的行书互为表里,成了最重要的两种字体。

明代隆庆以后,由专门写字匠写一种印刷专用字体,这种字大小一致,笔画均匀,竖粗横细,竖头、横尾及笔画转折等处都有顿角,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宋体字。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也称为“明体”“明朝体”。

宋体字笔画简单规整,便于雕版、刻字模,空间利用率也比较高,也便于阅读,是汉字印刷中最重要的字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