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不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随缘不变

随缘不变

2023-02-20 1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一听到“随缘”就感觉好逍遥,好自在,这是多么淡然的心境,但很多人却理解错了“随缘”的意思。

大多人都认为“随缘”就是什么也不强求,什么也不做,总认为随缘就好。确实,我们遇事时随缘就好,但大家所理解的“随缘”,往往是错误的。“随缘”的前提是“不变”,我们身处的世间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常”。正因为大家都觉得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那么自然就要随缘,不要执着。比如我认为这道菜很美味,但别人却认为这道菜太难吃。我认为他是英雄,但在敌人眼里,他却是仇人。你执着于别人都能认可你做的菜好吃,但总有人会认为你做的菜难吃。然后大家就说不要执着,随缘就好,看似心境不错,但这没有理解到“随缘”的真正含义。《易经》里说“变易”,也就是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但同时《易经》里也说“不易”,这是说,虽然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但背后有一个“不变”的存在。这就是“随缘不变”的“不变”,我们先来讲讲这个“不变”是什么?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只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这是大误,好像有道理,但说了等于没说,只是想让大家无奈的接受变化的现实。其实“不变”的是“道之体”,变化的是“道之用”,万事万物都不离一个‘道’,接下来我们结合《中庸》来讲讲。《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是“未发”的状态,既然“未发”,也就是“阴阳、善恶、美丑、是非”未分,也就是‘空’,是混沌一体的状态,这也就是“道之本体”的状态,也就是这里的“不变”。也就是佛家所讲的“如如不动”,但我们的心虽然是如如不动的,但我们的心同时也是活泼泼的。所以我们的本心在遇事时,必然会随感而应,发出符合天理的正念,这就是“心的感而遂通之妙用”,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真空生妙有”,道家老子所说的:“无中生有”。这里虽然是“已发”,但这是循理而发,也就是有个‘中’来节制,这就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那么,‘中’是“未发”,‘和’是“已发”。‘中’是道之体,‘和’是道之用,体用一源,有其体必有其用,有其用则见其体也。这里的‘和’就是“随缘”,所以《论语》里说:“礼之用,和为贵。“理者,理也”,循理而动即‘和’,也就是“率性之谓道”,也就是“无为”,其实就是依照本心自性而行。事来而缘起则生,事去而缘落则灭,这是’和‘,也是“随缘”,但背后都是‘中’,也就是‘空’,所以才说“缘起性空”。比如,你是种植花园的,看到有杂草抢了花的养分,本心自然发出除草的念头,那么除草就是随缘。如果你此刻你又觉得草也是生命,后者觉得除草太累,让它随缘生长吧,不去干涉了,这就不是真的随缘了。就好像日本鬼子都打到你家门了,你的本心一定会发出打死他的念头。如果此刻你又觉得杀人是恶,一切随缘吧,一切自有定数,那又完了,这并不是随缘。这是心中住了“杀人是恶的相”,也就不是空的本体了,无法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要知道王阳明剿匪、舜诛杀四凶,他们并不是恶,是遇事后本心自然要他怎么做,这就是随缘,也就是自然无为之道。所以心中不要住“善恶”的相,外在的善恶标准是假的,换个角度就变了,只有诚于本性则为善,违背本心则为恶。所以《中庸》里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再比如,有人说工作太累了,随缘就好,于是就开始所谓的佛系心态,自认为很好。有的人却认为要努力工作。到底谁对谁错呢?真正的随缘是,自己的本心认为要努力,那么努力就是随缘。本心认为要放松一点,那么放松就是随缘。如果你家里一贫如洗,你的本心一定会发出努力工作的念头,如果此刻你却说要随缘放下,因为工作太累了,这就是违背了本心。如果你身体欠佳,你的本心一定会让你多休息,工作不要太劳累了。如果此刻你觉得工作要努力,这就又违背了自己的本心。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所以,“不变”就是依照本心而行,也就是遇到任何事都要依照本心自性而行,这个是“不变”的。所以才说“心里头一切具足,心中自含万法”,万法都从本心中生出。这就是佛家为什么说“佛法即心法”,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即道、心即理”。依照本心而行,这就是“无为”,也就是“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发而中节之‘和’”。但我们的本心容易被私欲遮蔽,导致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本心,所以常常把私欲所发的恶念当作本心。所以本心发出工作不用太努力时,要审察是不是心中有懒惰的私欲,不要把懒惰之类的私欲当作随缘。所以才要“格物”,格除心中的私欲,觉知心中的私欲,才能让本心彰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