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当身份证用,“码”上联起一座超大城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随申码一直显示登陆中 “码”当身份证用,“码”上联起一座超大城市

“码”当身份证用,“码”上联起一座超大城市

2024-07-03 2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办事不见面,24小时能办事,随申码延伸上海城市服务

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无论是坐公交、地铁还是轮渡,扫一扫随申码,即可过闸机;到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部分业务不需要到窗口排队,只需在一网通办自助服务机上操作;到医院看病, 也可以通过随申码在自助服务机上扫码完成就诊流程,甚至不需要携带医保卡……

犹如上海市民的第二张“身份证”,随申码不仅能快速识别个人身份信息,而且在上海的不少线下场景中都能使用。

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日新月异,此前存在多个应用程序之间互不联通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每到一处,需要打开不同的码,频繁地切换给市民带来不便,和数字上海的初衷背道而驰。

随申码打破了每一道“壁垒”,2023年3月印发的《2023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提到,拓展随申码应用场景,实现“一码通服”。截至2023年10月,随申码累计使用超过188.6亿次,用码人数超过8075.3万人。随申码,将上海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联起来,其功能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折射出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从进门到出门,不到5分钟

办理档案、查询人社医保、就医记录册更换……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承担着居民各类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受理办理工作的职责,看似都是小事,却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1月15日下午,《IT时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多个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大厅,除了常规的取号机,服务中心还辟出了“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区”,包括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医保自助机、照片打印机等。

扫描随申码,通过取号机的“一码畅行”系统取号,如果想办理查询或打印类业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引导居民到自助服务区办理。

在长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一网通办综合自助终端上,显示着其可以办理的服务,较为热门的包括新社保卡开通、办理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社保卡个人信息查询等。《IT时报》记者选择了查询打印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页面显示,可以通过身份证、随申办或社保卡登录,其中随申办就是用随申码登录。在随申办App中调出随申码之后,在扫码口扫一扫,屏幕上很快就显示出一张养老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点击“打印”,就可以获得纸质文件。

“有了这些自助服务机器,排队的居民明显少了,能自助办理的都在机器上办理,居民的感知也不错,每天机器的使用量都比较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日的下午,江宁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几个窗口都坐着前来办事的居民,范阿婆在老伴的陪同下前来办理养老金领取证。“看到那么多人,以为一个下午又没了,当工作人员知道我要办的业务时,就带我到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处。”范阿婆说。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范阿婆在自助终端上选择相关业务,出示并扫描随申码,很快,一张养老金领取证就打印好了。“从进门到出门,不到5分钟。”范阿婆表示。

高先生到江宁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想换一本新的就医记录册,在自助终端上,他熟练地点击“就医记录册更换”,扫描随申码,选择制册原因,一本新的就医记录册就到手了,总时长不到两分钟。“很方便,就当出来散步。”高先生乐呵呵地离开了。

时间和空间的“扩张”

实际上,除了场景边界正在延伸,时间和空间也在“扩张”。

如果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必然会受到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因此,在上海不少地方出现了24小时“一网通办”服务网点。

2023年初,装修一新的延吉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重新开张,最亮眼的变化就是新增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居民刷身份证或扫随申码就可进入。服务区内的自助终端机办理事项分为咨询类、办理类和数据类,集成了档案、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104项服务事项,还支持扫随申码、人脸识别、人体感应等功能。医保个人信息查询、个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情况、信用报告查询等都是在自助服务区办理的高频业务。一台医保自助机,方便居民自助办理变更医保个人信息等各种业务。

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告诉《IT时报》记者,“白天上班无法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下班后,中心也关门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临时需要办理的政务,有了24小时服务区,再晚也能办。”

有事“随时办”,受理“不打烊”,上海首家24小时“一网通办”服务网点设在杨浦江浦路街道的宝地广场,覆盖大多数社区业务,2022年,该点位受理“随申码离线服务”事项776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自助办理业务的居民少走弯路,当遇到机器故障或者操作有难度的时候,“远程视频服务显示屏”就能在线指导办事居民。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不仅出现在小区附近,现在,地铁站内也能看到“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身影。在西藏南路地铁站、南京西路地铁站,都有“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在附近楼宇工作的白领办理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还设置了智能文件柜,如果需要提交文件、资料或者回执,市民就可以放入该文件柜,工作人员会在指定时间取出进行后续办理。同样,业务办理完成后,如果有回执需要交还给市民,或者需要领取退休证、社保卡等证件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放入文件柜,居民凭证件就能取出,实现“不见面办事”。

《IT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时会碰到设备不开、设备故障等问题,影响办理业务。

个人、企业、设施都有“码”

时间的延长、空间的拓展,促使随申码的使用场景也不断扩宽,从个人到企业。

“一人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是上海正在构建的全方位的城市服务和治理体系。据《IT时报》记者此前了解,随申码将在个人服务、企业服务、城市治理三大场景进行迭代升级,将进一步成为上海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入口和载体。

在静安区曲沃路上,每家沿街商户的玻璃门处都贴着一个亮眼的红框,框内便是“彭浦新村企业随申码”(简称“彭浦码”)。市民打开随申办扫一扫“彭浦码”,便可对商铺进行评价和点赞,也可就商铺存在的诸如油烟扰民、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上报反馈,街道职能部门通过管理后台可以实时收到信息并处理问题。

曲沃路是全市“一企一码”的试点,企事业单位拥有与社会信用代码和企业名称一一对应的“企业随申码”,这是一种“身份识别码”,扫码可见和单位直接关联的信息和功能。市民扫描“企业随申码”就可以在线访问服务页面,不用跑到现场就可以咨询办事。

“一人一码”,提升了企业办事便捷度。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上线随申码“亮码代办”、授权办事场景,企业经办人员在企业专属网页完成法人授权后,在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出示本人随申码,工作人员即可获取该经办人的授权信息,为其办理相关代办业务,全程无须提交任何代办证明材料或个人证件。

通过“一物一码”,市民可以查看城市公共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园林绿化等相关信息,用随申办、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贴在街头座椅、消防栓、街面废物箱等城市设施上的“物码”,就可以获取设施的“身份信息”、基本情况、使用指南等。

未来,上海将构建全周期、全领域、全渠道的泛在可及服务体系,包括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迭代更新随申办移动端,推进以随申码为载体的城市服务管理码数字场景应用,打造线下15分钟政务服务圈,拓展政务服务范围,深入推进全市通办、长三角通办、全国跨省通办。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