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赤子之心,致敬陶行知先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行知是近代的吗 永怀赤子之心,致敬陶行知先生

永怀赤子之心,致敬陶行知先生

2024-04-28 1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陶行知先生为中国基础教育探寻新路之“思”——

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为中国基础教育探寻新路之“行”——

缔造早期教育典范的办学实践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与此同时,陶行知也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缔造出中国基础教育史上著名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的办学过程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岁月,其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更显得弥足珍贵。

1.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

育才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思想是“在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中予以统一”,在全面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进行特长教育。一般基础教育是使儿童获得一般知能、优良的生活习惯与态度,特殊基础旨在给予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以特殊营养,使其特殊才能健康发展,而不致枯萎,为其“将来成为专才”奠定基础。

为了让学生在创造生活中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陶行知号召学生从事五项创造活动: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活之园地;创造学术之气候;创造真善美之人格。这五项创造活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育才还设音乐、美术等组,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特长。

2.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

陶行知先生认为,新教育是行动的教育。在新学校里从事新教育的新教员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要有信仰心,二是要有责任心,三是要有共和精神,四是要有开辟精神,五是要有试验精神。为推行民主教育,他强调教师应有协作合群意识,同事之间应相互尊重、民主协商。教师务必“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以造成民主的学校”。

陶行知先生在办学过程中既求贤若渴又以情留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重视解决教师面临的生活困难,要为教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更注重用信念来激励教师,鼓舞教师的干劲,强调教师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陶行知先生深信,“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追求真理的人要以与患难搏斗为乐……困难给有志者以战斗之情绪与斗胜之智慧。”

3.关注集体生活,让儿童由自我向社会化发展

陶行知认为集体生活对于人才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自我向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育才学校管理中建集体生活是其管理精髓。

陶行知认为要正确地组建集体生活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集体生活不能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封闭集体,“要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与整个世界相沟通”。这样才会为集体生活注入丰富的、生动的、实际的、促进个性生动活泼发展的“养料”,使学生跟着时代的发展成长。二是不能把集体生活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要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让学生的特殊才能、个性在集体生活中发展。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陶行知提出组织集体生活的三要素:集体自治、集体探讨、集体创造。为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真精神”,育才设立了“校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指导”与“自治”两个集体生活管理体系。在育才凡是不必按班级学习的内容,都可以用集体探讨的方式。“集体创造”目的在于产生新价值,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相应的奖励。陶行知提出创造计划,带领师生积极开展创造活动,此外他还制定了“创造奖金办法”。

4.因材施教组织教学,锻炼儿童才能

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和办学思想,开设有特修课和普修课两套课程,设有音乐、戏剧、文学、社会、自然、绘画等六个组,根据智力测验、特殊测验,选拔学生参加兴趣和才能最适合的组。

教学形式以分组和分级相结合。各组采用班级授课制,课程和教学标准均按当时教育部的章程进行。此外,还采取“学科弹性制”,学期开始编级,可根据学生成绩,经教师考核,指导部允许,分科目升级或退级。

陶行知提出组织教学的五项原则:未发现有特殊才能者采取先博后专,中途发现所入组不合格,可以转组;普修课按总章分阶段;特修课依各组性质定进程。

除课堂教学外,通过读书、集体讨论、请名人讲演、壁报、各类文化社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文化养料”。学校还设立自然科学馆、社会科学馆、艺术馆、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吸取文化养料的场所。经常组织学生为当地群众举办画展、音乐会、戏剧演出,在实践中锻炼儿童的才能,培养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品格教育

育才学校的道德教育渗透于学校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通过普修课使学生“懂得一般做人的道理”,举办画展、音乐会等活动培养学生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育才还十分重视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注意创造“学问之气候”,而且注意创造“艺术化之环境”,使人生活在一种雍雍穆穆、秩然有序、进退有度、奋发向上的情境和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为鼓励师生积极建立“私德”,陶行知把“创造真善美之人格”定为集体创造的重要内容,在《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中,把“对人格修养有贡献者”列为奖励对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