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一种语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瓷肌理语言心得 陶瓷是一种语言

陶瓷是一种语言

2024-05-09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曾经说过一个故事。

    四年前,我女儿考大学时,我建议她考陶院,结果她因为恋巢还是选择了南昌大学。有陶院的朋友不忍看我失望的样子,安慰我说起码南大的艺术设计专业比陶院的强……我听了大吃一惊,陶瓷之材料、造型、画面等诸多因素都为工艺设计与艺术设计环节所左右,世界唯一一所以陶瓷为主题的高等学府,怎么可能在设计这个最重要最专业的科目上不如南昌大学呢?

    景德镇是个不缺工艺的地方,工艺的背后有大量的机械重复,周而复始的拷贝;有几近本能的经验,成品的路径简单而有效;有鬼斧神工一样的炫技,是永无止境的超越与自我挑战;有爷孙一样漫长的岁月,这个漫长的岁月是不紧不慢的日复一日,是耐心与耐力的一线一线……当然,工艺的背后,更多的是生存的必需,是活路。

    外地人总喜欢批评景德镇人只知道因循守旧,却不知道正是这一笔一划的因循守旧,才让这座中国小城至今保持着世界难以逾越的陶瓷技术——两年前,一位日本陶艺家曾告诉专访他的《外滩画报》记者:“我每年的10月份都会去景德镇,我在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景德镇的陶艺技法保存相对完整,在日本认为很厉害的陶瓷作品,在景德镇却是很平常的,做的人也很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景德镇不缺表达的陶瓷语言,缺的是用这种语言表达的思想。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张婧婧教授和她的同事们当下正在进行的创作,应该被视为为改变这一被动所做的实质性努力。

    那天张婧婧领我去他们展厅看老师们的作品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这批作品推介出去。我的一位朋友问我:是什么打动了你?这位朋友从上海来,过去几年一直在企图架构一个艺术品交易平台,在他看来,那个展厅大部分作品还很浅稚,“看得出来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形式感太强,而且生硬,急于倾诉甚至阐述……”我说:“打动我的正是你所说的那点生涩。”

    最近几年,中国当下最有话语权的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教授频繁出现在景德镇。这位醉心于“文化器物学”研究的学者,在一次接受记者的专访时说:“在现代世界体系中,中国器物制造一直处于U型链的底端,这是因为它们属于低级的裸器,没有任何文化附加值,而这种由文化符号产生的附加值,却是商品利润的关键所在……‘中国制造’要想升级,就必须学会把符号注入裸器,令其产生精神价值。”

    朱大可更进一步阐述说,那个要被注入裸器的符号,必须要有普世价值。

    所谓“普世价值”,在朱大可看来就是要“跟世界语言接轨”,否则就只能是一堆自言自语、自怨自艾的弃物。不解决对普世价值的认知问题,“中国制造”就只能在底层挣扎,永无出头之日。

    用陶瓷语言告诉世界一个景德镇人的观察与审读,我认为这应该是景德镇陶瓷再放光芒的法门所在,我同时认为张婧婧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所呈现给大家的这批作品,践行的正是这样一种理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