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为官,又三次辞官归隐,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仕”与“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论文 三次为官,又三次辞官归隐,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仕”与“隐”?

三次为官,又三次辞官归隐,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仕”与“隐”?

2023-10-14 1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晋陶渊明备受后世文人所推崇,堪称“诗人中的诗人”,文采卓绝的苏东坡就是他的铁忠粉,曾评价道:我对诗人没有什么偏好,唯独钟情于渊明的诗,像谢灵运、李白、杜甫等诗人,没有一个胜过他的。除了钦佩其诗才,东坡尤为推崇的还有渊明的人品性情:“陶渊明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

率真、质直是陶渊明高华的本色。三仕三隐的人生际遇选择,印证了陶渊明“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的守贞之志。40多岁时,在第三次挂印辞官后,陶渊明彻底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每一次的“仕”与“隐”,都是陶渊明对其心志不断认知与试炼的过程,也是自古至今怀正志道之士在现实与理想间徘徊挣扎的缩影。

一、 陶渊明的心性志趣决定了其不能苟于乱世,随波逐流

1、将门之后,落魄士族,陶渊明的魏晋风骨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这位大司马位极人臣,战功赫赫,在唐宋时期位列武庙之中。而且,陶侃的声誉颇佳,后世评价他勤劳忠顺,雄毅神武。他的女儿嫁给了名士孟嘉,而陶渊明正是其外孙。据记载,孟嘉襟怀淡泊,温文儒雅,平易旷达,料想陶渊明的性格有一部分就源自于他。不仅是性格,孟嘉也非常嗜酒,常常自己驱车到郊外,顾影自斟,至晚方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孟嘉怜恤其年幼,便接到家中照看。孟嘉故去后,陶渊明还曾写了一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将其外公生平的诸多轶事写的生动伟丽。足以看出,这位隐则隐,仕则仕,行不苟合的外公对陶渊明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陶渊明生养在这样的名士家庭,家境虽日渐贫寒,却不愁教养。他又从小好读书,儒道两家经典皆有涉猎,自然形成了文士风度,熏习出不同凡俗的品格。

2、生不逢时,宁可孤苦贫穷淡泊此生,绝不出卖灵魂有损心志

“诗言志,歌永言”,从陶渊明的诗文之中,最能洞察其心志,何况他本就是一个赤诚至真的人。他

在《五柳先生传》这篇自传文中,便诉说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是陶渊明在第三次归隐时对自己前半生所做的判词。既然明知自己不适合走仕途之路,为什么还会三次出仕呢?“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是他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此,陶渊明三次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将军参将,还任过彭泽令。而每一次的经历都不算愉快,要知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是东晋末年,战乱不止,门阀制度盛行,只有短暂的和平,没有长远的安逸。世风如陶渊明所说“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市井之间廉洁谦让的行为已渐渐被人淡忘,官场上争名夺利之心却日益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而,陶渊明在不堪吏使的仕途生涯中,从未停止过对思念顾园,渴望归隐的慨叹。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的心性质朴真诚,不善于矫作伪饰,虽然饥寒交迫甚是危切,但若在官场上曲意逢迎,抹杀本心,那么身心都会备受折磨。正所谓“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在《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将内心关于生不逢时的境遇、仕与隐的思考、归往何处的慨叹畅怀而述。于其心中,不论是乡居田野以守节,还是出仕救济天下苍生,都随乎各人的心性选择。在乱世中,自然有智慧明达者,甘于贫贱固守其志;也会有忠臣良相以身殉道。这篇文赋是陶渊明为数不多的,用以直接抒发他对世道的抨击,陈明自己心志的作品。足见一腔热血,以及他恬淡之下的豪情。难怪他在最后一次挂印之时,会留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要向乡里小儿!”

二、 陶渊明为后世树立了一种抱朴含真的生活范式,建构了一座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园

1、诗人在田园生活的苦与乐中炼就一颗磐石之心

辞去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在时局中负重前行。此后,他对世情的判断已然分明,对心志的趣向亦确乎不动了。终其余生,他再也没有选择出仕。田园生活,对诗人而言,是取不竭的诗才与荡不尽的诗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田间耕作的辛劳在质朴乡风,明净月色之下都被诗人酿成了醇美的甘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陶渊明的诗中,曾经表达过对孔圣人“忧道不忧贫”的见解,传统儒生觉得务农耕种并非士子正途,而陶渊明认为先师遗训如此解读太过脱离生活,飘渺难及。真正的安贫乐道,莫若踏实勤恳地耕耘劳作,以双手自给自足,同时又能秉持坚贞的节气。

他并不像普通的知识分子一般,有一种高于农人的优越感,而是深深扎根在陇亩之中,“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他会在日暮时与乡亲们从田亩间相约而返,将壶中的酒浆分送给田边的邻居相互犒慰。田园生活之乐,不仅在于躬耕的纯粹踏实,还有读书与饮酒两大乐事。

有时是自娱自乐,享受精神世界的静谧丰饶。某春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斟上一壶春酒,摘下园中新鲜的蔬果,此时润雨如酥,春风习习,诗人“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此种俯仰宇宙天地,任精神自在翱翔的乐趣,夫复何求。

有时是与父老们相呼畅饮的快乐,陶渊明曾在乡间搬过一次家,移居至南村,原因是南村有几位“素心人”,住的近些可以时时往来。与性情相投之人,自然是“言笑无厌时”,平时各自务农归家,偶有闲暇便相呼在一起,斟酌饮酒,欣赏奇文。

田园生活有乐更有苦,躬耕的辛劳自是不必说,随着年岁日长,陶渊明日渐年迈,且患有身疾,又逢灾年大火,日子一日穷苦过一日。在青黄不接之时,还曾出门乞食。“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如此的窘困,让生活不再是把酒赏菊,共道桑麻的田园诗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步入知命之年的陶渊明,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心志也愈发坚韧。“朝与仁义生, 夕死复何求。”“贫富常交战, 道胜无戚颜。”数首《咏贫士》,是陶渊明为自己写下的壮怀诗,当下虽知音寥寥,但追忆古代那些坚刚不可夺其志的贫士们,便是一种慰藉。陶渊明在田园生活的苦与乐中炼就了一颗磐石之心。

2、 “侠士”与“隐士”是陶渊明追慕的人格类型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诗人心中也曾有仗剑远游的豪侠梦。他所追慕的人格,一类是像伯夷、叔齐,身为公侯,不慕荣利,仁义礼让。宁可隐没在首阳山采薇为食,饥困而死也不改其志;另一类是如荆轲一般的侠士,“雄发指危冠, 猛气冲长缨。”为了人间大义慷慨赴死。

在他所作的《读》中也曾有锋芒毕露,“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对此,朱光潜与鲁迅还曾有过的争议,朱光潜认为陶渊明并非金刚怒目式的,而是超功利境界的显现,因其浑身静穆,所以伟大。而鲁迅却批评了朱光潜的观点,认为陶渊明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并非浑身静穆,而亦有这种金刚怒目式的一面。

从诗文中,我们能看到陶渊明的至真,“仕”与“隐”都是其心中最完美崇高的人生选择。出仕就应当保持赤子之心,虽九死而尤未悔。退隐则应该如上古之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元好问赞叹道“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陶渊明豪不作伪地写尽心事,不曾雕琢文词,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原因就在于其本色之高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总结

桃花源,陶渊明的一片诗意的栖居,“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迷路的武陵人在山穷水尽之时觅得一处世外桃源。而这里的景象并不是什么阆苑仙葩,也并无奇人异士,而是平和恬淡的田园风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战火纷飞,没有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正如诗人所追思的上古先民一样,过着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陶渊明诗集》

2、《陶渊明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