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陶侃,字士行,文言文阅读答案 积累

积累

2024-07-10 05: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陶侃为人敦厚,受人恩惠必报。当年他出身寒微,范逵、张夔、刘弘等对他有知遇之恩;封长沙郡公后,他提拔重用恩人的子孙以为回报。

B.陶侃公允无私,受到吏民爱戴。凡有缴获,他全部分赏士卒;为平叛,连儿子的丧礼都没有参加;升任武昌太守时,当地百姓欢庆,旧部为他立碑画像。

C.陶侃勤于吏职,为官政绩显著。任荆州刺史时,公府内外事务千头万绪,他都处理得从无遗漏;他管辖的南陵到白帝一带,民风淳朴,路不拾遗。

D.陶侃忠勇为国,多次平定叛乱。他先后平定张昌、陈敏、杜弢、苏峻之乱,为稳定国家政权立下战功;成帝赐他谥号“桓”,准以太牢礼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与诸军并力距恢,所向必破。

(2)诸军即欲决战,侃以贼盛,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

0

2

答案

1.D 句中,“将”意思是“率领”,宾语是“王贡精卒三千”,而不是“王贡”,排除A、B两项。“夜趣”意思“连夜进军”,“巴陵”是进军的目的地,“夜趣巴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2.C “权力与持节相同”解说有误,“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封建帝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使命完成后归还。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

3.B “升任武昌太守时,当地百姓欢庆,旧部为他立碑画像”分析有误,“薨于樊溪……故吏刊石立碑画像于武昌西”,是他去世以后,他的旧部在武昌城为他刊石、立碑、画像。

4.(1)陈敏派遣他的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陶侃与诸军合力抗拒陈恢,所到达的地方一定大败敌军。

(2)诸军想要马上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气势盛大,不可硬攻,应当等待时机用智谋擒获他们。

参考译文:

陶侃,字士行,年幼而孤苦贫寒,任县中小吏。鄱阳人范逵称赞他,庐江太守张夔举荐他为孝廉。刘弘任荆州刺史时,征召他为南蛮长史,派遣他去襄阳讨伐叛贼张昌。凭借军功被封为东乡侯。陈敏叛乱时,刘弘任命陶侃为江夏太守,陶侃准备了仪仗,把母亲接到官舍,同乡的人都以之为荣。陈敏派遣他的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陶侃与诸军合力抵抗陈恢,所到达的地方一定大败敌军。陶侃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后来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参谋东海王越军事,升任武昌太守。皇帝派陶侃攻打杜弢,命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调遣,攻打杜弢,大败杜弢。王敦上表任命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杜弢部将王贡率三千精兵,用水师截断官军道路,直逼武昌。陶侃派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进军巴陵,悄悄出兵,乘其不备大败王贡,斩首千余级,归降者一万多人。升迁都督荆、雍、益、梁四州军事,兼任荆州刺史,荆楚民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人不交相庆贺。陶侃为官勤恳,公府内外事务千头万绪,但他没有一件遗忘疏漏的。他治理的从南陵到白帝数千里区域里,百姓路不拾遗。苏峻叛乱爆发后,建康被叛军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被叛军杀害。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入朝勤王,推举陶侃为盟主。陶侃于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陶赡的丧礼也未参加,与温峤、庾亮等人齐会在石头城下。诸军想要马上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气势盛大,不可硬攻,应当等待时机用智谋擒获他们。陶侃听从长史殷羡的建议,与苏峻在陈陵东作战,叛贼被打得大败。不久,陶侃因功升任侍中、太尉,封爵长沙郡公,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陶侃任命张夔之子张隐为参军,范逵之子范珧为湘东太守,征召刘弘的曾孙刘安为掾属,凡是他微贱时受过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饭他都必定报答。平定襄阳后,他被征拜为大将军,皇帝特许他可以带剑穿鞋上殿,慢步入朝,朝拜时赞礼官可以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其官职。陶侃上表坚决推辞。咸和七年六月病重,又上表让位。在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他刊石、立碑、画像。成帝赐谥号“桓”,准许用太牢礼祭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