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墓:海昏侯陵寝建筑格局的八大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陵园建筑演变过程图 探秘古墓:海昏侯陵寝建筑格局的八大特点

探秘古墓:海昏侯陵寝建筑格局的八大特点

2024-07-15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贵族的陵寝,其垣墙长度、宽度和墓园面积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汉高祖长陵垣墙南北边长约1000米,东西边长约900米,墙基宽5~9米左右,占地约为90万平方米,这与《三辅黄图》所载“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相吻合;汉武帝茂陵垣墙东西边长430米,南北边长414米,墙基5· 8米,占地约为17· 8万平方米;汉宣帝杜陵垣墙东西边长430米,南北边长430米,墙基8~10米,占地约为18· 5万平方米。而海昏侯陵寝垣墙最长的南墙不到270米,最短的西墙不到160米,四面周长才868米,墙基宽度还没有茂陵、杜陵的一半,占地面积仅为皇陵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就充分表明了西汉时期列侯陵寝与帝王陵寝的巨大落差。

非常奇怪的是,海昏侯陵寝的垣墙所围成的墓园区形状,与汉代帝王、贵族墓园一般为方形的定式完全不同,它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更不是圆形。有人说是梯形,其实仔细观察也不是标准的梯形,因为无论是东西垣墙还是南北垣墙,都不平行。那么,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原来,汉代的上层社会非常迷信“风水”,无论是建造殿堂、居所(明宅),还是建造墓地、坟茔(阴宅),都要先请风水大师“相宅”。风水也叫“堪舆”。许慎《说文解字》说,堪是天道,舆是地道。所以堪舆是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的大学问。那时的堪舆家讲究“先懂天理,后懂地理,再懂人理”,“一流地师观星斗”,“天上成象,地下成形”。因此可以推测,海昏侯陵寝的垣墙是按照堪舆家所说的“玉阶金阙,垣合紫微”的要求设计的。

什么叫“垣合紫微”呢?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为了观测的需要,把天上的星空划分为三个区域,叫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为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垣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有十五颗星,分为左右两列,状如两弓相合,环抱成垣。正如《宋史· 天文志》所说:“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yì,音毅)卫之象也(图2)。”由此,当时的天文学家把紫微垣比作天上的皇宫,紫微垣之内的星辰都以皇族命名,除了皇帝之外,还有皇后、太子、宫女等等,均有对应的星辰。紫微垣的东藩八星称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卫、少丞;西藩七星称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上丞,都是为皇帝效劳的官员。当然,随着朝代的变换,这些星辰的名称也有所变化。

图2

明白了星空中的紫微垣,再来看海昏侯的陵寝,就可以明白它的垣墙形状是按照的天上的紫微垣形状设计的,自然“不方也不圆”了。这也告诉人们,刘贺至死都是按照海昏侯国的国君行事的。

海昏侯陵寝的垣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少西北角。具体数据是:西南角为90度,东南角为81度,东北角为87度,西北角为102度。西南、东南、东北三角都是直角或锐角,唯独西北角为钝角。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缺少西北角。

其实,从堪舆学即风水的角度说,城墙、陵寝垣墙的西北缺角,属于大吉。汉代长安城宫殿区,缺西北角。唐代长安城宫殿区,也缺西北角。这种城墙缺少西北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城时,也缺少西北角。因此可以说,海昏侯陵寝垣墙缺少西北角,既符合紫微垣的形状特点,又符合堪舆学的风水要求,是有意而为之的。

二、门阙朝东不朝南:东向为尊

汉代皇家陵寝一般都在东、南、西、北设四座大门,门外有高耸的门阙,门内有神道。而海昏侯陵寝只设东门和北门。从考古绘制的遗址分布图看,东门门阔约5· 7米,进深约1· 8米;而北门的门阔、进深均小于东门。此外,东门外的门阙也大于北门外的门阙。由此可知,东门是大门、主门,北门是小门、辅门。

为什么海昏侯陵寝只开两座门呢?须知,古代陵寝垣墙开设门阙,不仅仅是为了通行方便,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聚风聚水的要求。海昏侯陵寝的面积较小,只有帝王陵寝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也开四座大门,所形成的对流风会直冲陵寝,必然会对自然风水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将西垣墙和南垣墙封闭,不开门阙,既不影响通行,又有利于陵寝的聚气作用。当然,海昏侯陵寝只开东门和北门,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仿效当时宫殿的格局。据史书记载,高祖七年萧何造未央宫,立东阙和北阙。《三辅黄图》对此解释说:“未央宫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在北阙焉。是则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阙东门。至于西南两面无阙门矣。盖萧何立未央宫,以压胜之术理然乎?”

为什么海昏侯陵寝的主门开在东边呢?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流行以“东向为尊”。东方属青龙,龙在四象(龙、虎、雀、龟)中排在首位。秦始皇陵寝原称丽山园,整个陵寝的布局结构是坐西向东的,在陵寝的东门大道以北,有三个兵马俑坑,都是东西向,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汉景帝的阳陵陵寝虽然四面均有门,但是以东门为主,东门外设置阳陵邑。据专家估计,当时迁到这里供奉陵寝的人口竟达到10万人以上,他们日常都是通过东门进入阳陵的。海昏侯陵寝的东边是海昏侯国的紫金城址,住在国都里的供奉人员也是通过东门进入陵寝的。

其实,秦汉时期的皇城大门都是以“东向为尊”的。汉武帝建造建章宫于长安城西,在东、北二门造高阙,而以东门为正门。昌邑王刘贺应诏进京时,走的就是长安城的东门。《汉书· 武五子传》把这个过程记录得非常清楚:“旦至广明东都门,(龚)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且至未央宫东阙,(龚)遂曰:"……大王宜下车,郷(向)阙西面伏,哭尽哀止。"王曰:"诺。"到,哭如仪。”这与明清时期皇城的大门朝南明显不同。

顺便提一句,秦汉时期“东向为尊”的习俗同样适用于待客安排座次。《史记· 项羽本记》记载了著名的“鸿门宴”座次:“项王、项伯东嚮(向)坐,亚父南嚮(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嚮(向)坐,张良西嚮(向)侍。”可见,坐西向东的位置为至尊,坐着主人项羽和项伯;其次是坐北向南,坐着亚父范增;再次是坐南向北,坐着客人刘邦;最后是坐东向西,位置最卑,坐着刘邦的谋臣张良,所以要加一个“侍”字。

海昏侯陵寝两座大门的外侧,均有双门阙建筑遗迹,阙台为夯筑,对称分布。东门外阙台平面均呈梯形,南北长约11· 9米,东西宽约4· 5~4· 7米。北门外阙台形制较特殊,东部阙台呈曲尺形,西部阙台呈刀形。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寝、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也叫阙门或门阙。最早的“阙”是由“观”这种实用性建筑演变而来的。《释名· 释宫室》说:“观,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这不仅说明了阙的前身是观,也说明了周代观的形制,可以登高望远。到了秦汉时期,“观”逐步演变成了礼制性建筑——阙。《说文解字》说:“阙,观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许多汉代画像石上都刻有阙门的形象(图3)。阙通常左右各一,分列两边,中间形成缺口。古代“缺”与“阙”字通假,因此称为阙。阙的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阙檐有一、二、三层之别;檐下多以斜撑或斗拱支承,是重点装饰所在。建阙的材料可用土、石、木材等。

图3

门阙既然作为礼制性建筑,就有非常严格的等级规范。先秦曾以阙的多少区别天子和诸侯的等级,规定“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汉代则以阙的结构即单出阙、双出阙、三出阙作为区别等级的标志。汉景帝阳陵南阙门遗址,是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阙门建筑遗址。这种三出阙建筑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用。《汉书· 霍光传》记载,霍光死后,夫人霍显“改光时所自造塋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意思是霍显擅自改变了霍光自己确定的坟茔规模,在陵寝建造了由一个母阙和两个子阙组合而成的“三出阙”,又在正门前面建筑一条很长的“神道”,北端靠近茂陵的昭灵馆,南端又超出茂陵的承恩馆。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再加上谋害许皇后的丑行败露,霍氏全家遭到汉宣帝的诛灭。

三、两座主墓偏一隅:同茔异穴

海昏侯陵寝中的主墓有两座,即刘贺墓(M1)与夫人墓(M2)。这两座主墓共建于墎墩山顶,坐北向南,东西并列。封土下有方形大型夯土基座,共二层,其下层基座两墓共用(图4)。墓前的礼制性高台建筑也是两墓共用。由此判断,这两座主墓属于同茔异穴合葬墓。

图4

从这两座主墓所处的位置上看,它们并不建在海昏侯陵寝的中央,而是明显地偏于西南隅,东部和北部则是袝葬墓区。这样的格局是按照秦汉时期的礼制,以西方为上,尊长应该居住在西方的规矩。《礼记》“南向北向,西方为上。”《尔雅》“西南隅谓之隩(ào,音澳),尊长之处也。”可见,以西方为上,以西南角作为尊长之处,是当时流行的习俗。《论衡》中也说到当时流行的做法:“夫西方,长老之地、尊卑之位也。尊长在西,卑幼在东。”

依据汉代的风俗,合葬分为“同穴合葬”与“异穴合葬”两种形式。异穴合葬,也称同茔异穴,即夫妻分别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安葬。这在汉代墓葬形制中等级较高,成为标志身份的一种象征。汉高祖长陵中的刘邦与吕后、汉文帝霸陵中的刘恒与窦皇后、汉景帝阳陵中的刘启与王皇后、汉武帝茂陵中的刘彻与李夫人、汉昭帝平陵中的刘弗陵与上官皇后等,都是同茔异穴。刘贺一生中有16位妻子,按照张敞向汉宣帝的报告所称,正式的夫人应该是严延年的女儿严罗紨。严延年曾任奉侍御史、涿郡太守、河南太守等,为官正直,令行禁止。曾经劾奏霍光废黜刘贺帝位是“擅废立,亡(无)人臣礼,不道。”因此,刘贺与夫人严罗紨有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死后同茔异穴是必然的。

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夫妻死后即使同茔异穴也要分清尊卑,体现夫权。从海昏侯陵寝中并列的两座主墓看,也有主次之别:刘贺墓(M1)位于西边、夫人墓(M2)位于东边,遵循的是“尊长在西、卑幼在东”。这是汉代墓葬中同茔异穴的普遍规律。据说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发掘时,在陵山上的崖壁式墓穴中首先发现的是中山靖王刘胜墓。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与考古专家推测,在刘胜墓北面不远处,应该还有一座夫人墓。其依据是刘胜墓穴口朝东,其夫人墓穴口也应该朝东,一南一北并列。而在南北并列的关系中,南为尊,北为卑。后来的发掘实践,证实了刘胜夫人窦绾的墓穴,就在那里。

四、七座袝葬作星盘:北斗拱极

在海昏侯陵寝中除了两座主墓外,还有7座袝葬墓。按位置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在东北部,分别是3号墓(M3)和4号墓(M4);第二组在西北部,分别是5号墓(M5)和6号墓(M6);第三组在东南部,分别是7号墓(M7)、8号墓(M8)和9号墓(M9)。从方向上看,3号、4号、5号、6号墓基本上是坐北朝南,略有偏差;而7号墓却坐东朝西,且偏差较大;8号墓和9号墓虽然也是坐北朝南,但是朝向严重偏斜。

从总体上看,这7座袝葬墓在陵寝中排列无序,分布散乱,朝向不一。但是,如果把每组袝葬墓的中心点先用直线连接起来,然后再把三组袝葬墓顺其朝向相连,便会有惊人的发现:原来,这7座袝葬墓竟是按照天上北斗七星的布局排列的(图5)!这样一来,便把排列无序变为排列有序,分布散乱变为分布集中,朝向不一变为朝向统一。

图5

更让人称奇的是,如果把第一组3号墓(M3)与4号墓(M4)看作北斗七星斗身(古曰斗魁)之中的天枢星和天璇星,那么,按照两星连线再延长5倍的距离,正好就是刘贺大墓的位置!也就是说,3号墓(M3)、4号墓(M4)与1号墓(M1)正好处于一条直线上,而且刘贺大墓又正好处在象征着北极星的重要位置上(图6)!

图6

这很难用偶然的巧合来解释。孔子在《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观象》中说得更明白:“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可见,海昏侯陵寝中“北斗拱极”的墓葬分布现象,不仅表明了刘贺在海昏侯国中处于君主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更加突出了他曾经拥有的帝王身份。

在这7座袝葬墓中,墓主人分别是谁呢?他们与主墓中的刘贺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据《汉书· 武五子传》记载,刘贺“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男,十一女。”如果排除同茔异穴中的夫人严罗紨,再排除汉元帝时任命的第二代海昏侯刘代宗,按照出嫁后的女子不入祖坟的习俗,那么,15位妻子和10位儿子都有可能埋葬在海昏侯的陵寝中。现在,已经发掘了3号墓(M3)、4号墓(M4)和5号墓(M5),其中5号墓(M5)规模最大,在刘贺墓正北,考古发掘已经证实是刘贺之子刘充国之墓。刘充国本来准备接任第二代海昏侯,但在上奏报批过程中去世了。于是,其弟刘奉亲准备接任,但不幸也未等来封侯的诏书便去世了。据此推测,主墓北面紧挨5号墓(M5)的6号墓(M6)很可能埋葬着刘奉亲。

五、坟丘巍巍似覆斗:等级森严

殷周时期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易· 系辞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其中的“不封”是指没有封土堆,“不树”是指不种树。到了春秋晚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坟丘。据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他的老师看到过四种坟墓的样式: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高,像“坊”一样;有的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如同“覆夏屋”(覆盖的大屋顶)一样;有的狭长而从两旁向上尖削,如同斧头的刃部一样。墓的称谓也随之变化:“坟”是指高起的土堆,“丘”是指高起的丘陵,“冢”是指高起的山顶,“陵”是指坟墓造得高大若山陵。秦始皇把自己的坟墓称为“山”,定名为“丽山”,把自己的陵寝称为“丽山园”。这从出土的铜钟铭文作“丽山园”、出土陶壶盖的陶文作“丽山飤(sì,音饲)官”中可以得到证明。

汉代坟丘的形状普遍为覆斗式,就好像北方盛放粮食的斗倒扣过来一样,有棱有角,棱角分明,这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差不多。覆斗的封土有大有小、有高有矮,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而定。《续汉书· 礼仪志》说:“汉家之葬,方中百步。”史书记载,汉高祖的长陵“东西广一百二十步,高十三丈”;汉景帝的阳陵也是“方百二十步,高十丈”;汉武帝的茂陵“方百四十步,高二十丈”。步,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长度单位,周朝以八尺为一步,秦汉以六尺为一步,到了宋朝以后大都以五尺为一步。汉代一尺为现今23· 1厘米,一步就是138· 6厘米,百步就是138· 6米。而海昏侯刘贺墓的封土覆斗底边约20米,只相当于15步左右;覆斗高7米,约合3丈多。可见,无论是封土的大小还是高矮,海昏侯陵寝的规模都远远小于帝王陵寝。

由于海昏侯刘贺与夫人是同茔异穴,因而两座主墓坟丘封土的高度相差不多。而二千年后夫人墓上的植被比刘贺墓上的更为茂盛,坟丘便显得高大一些,这让盗墓贼误以为是侯墓。结果夫人墓惨遭盗掘,而刘贺墓躲过了一刼。

汉代以等级确定坟墓建造规模的做法,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陵寝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图7)。

图7

建造陵寝无论是垣墙、门阙,还是坟丘、寝堂,在夯筑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泥土。尤其是坟丘上的封土,需要量巨大。这些泥土从哪里来呢?史书记载,秦代修建咸阳和成都的时候,采用“去城十里”的地方取土,挖出的土坑建成鱼池。建造秦始皇陵园的时候,从东北5里的地方取土,也建成鱼池。现代考古已经证实,这片鱼池如今就在秦始皇陵园东北5里的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带。

从地图上看,位于海昏侯陵寝所在的墎墩山东北10里外,也有一片池塘,很可能就是当年修建海昏侯陵寝时取封土的地方。这一点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证实。

六、寝殿悠悠列墓前:日祭于寝

在海昏侯陵寝中,地面上最重要的礼制性建筑是寝,又称寝殿、寝堂,它们共有四座,分别位于1号墓(M1)、4号墓(M4)、5号墓(M5)和6号墓(M6)的墓道南端。最大的是主墓(M1)前的寝殿(F1),其基址平面呈正方形,由4座平面呈曲尺形的夯土基址组成,每边边长约10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图8)。如果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地面上的寝殿与地下的墓圹一南一北,正好对应,通过墓道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

图8

古代的寝殿在陵寝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它与墓主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寝殿本是古代帝王宫廷里的重要建筑,为君主及其家属饮食起居之所。君主死后,灵魂仍然需要有饮食起居的地方,因此,在陵园建筑中模仿宫廷设置寝殿。它的作用就是供奉墓主人如生前一样饮食起居。正像《左传· 哀公四年》所说:“鬼犹求食”,《左传· 哀公十五年》说:“事死如事生,礼也。”

既然陵寝中的寝殿是模仿宫廷中的寝殿建造的,其功能又是饮食起居之所,因此寝殿中的陈设与墓主人活着的时候应该是一样的,有座位、床榻、几、匣、柜,有食品、日用品、化妆品,有衣、冠、被、枕、席等。每天由宫女如同对待君主一样随时侍奉,“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妆)具”。为了管理好寝殿还专门设有“寝令”,如秦始皇陵寝殿的“丽山飤官”;还有汉宣帝杜陵寝殿的“杜陵飤官丞”等。寝殿中如果发生失火、失窃等事故,要及时报告。管理不得力的寝令还要受到处分。

《汉书· 韦贤传》记载西汉陵寝制度时说:“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上四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由此看来,西汉时期的陵寝制度已经发展成为非常完备的礼制性规范。

其一,“陵旁立庙”。庙,又称宗庙、祠堂,用于祭祀神灵、祭祀祖先。俗话说:“古不墓祭,皆设于庙。”意思是祭祀祖先要在庙里而不应该在坟墓上。古时的庙一般设在交通方便、人口聚集的地方。到了西汉时,庙可以设在陵园附近的地方,但不会设在陵园之内。至于在陵园内设祠堂一类的庙,那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其二,“园中有寝”。为什么寝殿必须造在陵园之内呢?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迷信死者灵魂保藏在地下的墓室中,就近造寝殿,便于灵魂从墓室中出来,沿着墓道到寝殿,像活着的时候一样饮食起居。正因为在陵园中能够设置寝殿,所以陵园也称为“寝园”、“陵寝”。

其三,“日祭于寝”。这里“祭”的含义,并不是举行祭祀典礼,只是“日上四食”。即宫女们每天四次按时刻进献食物。古人一般为两餐制,“日上四食”,就要在上午和下午两餐之外,再加早上和晚上两餐。除了主食外,还要进奉墓主人喜爱的时令果蔬。

其四,“月祭于庙”。每月朔、望之际,也就是初一(朔)、十五(望)要在陵园附近的庙里举行祭祀活动,一年要举行大小二十五次。祭品主要是酒和肉。酒包括醪、酎、醲(nōng,音农)、醇,都是酿造的上等好酒;肉包括少牢和太牢。少牢是指羊、豕;太牢是指牛、羊、豕。一牛一羊一豕为一太牢,三牛三羊三豕为三太牢。三太牢是最高规格的祭品。如果皇帝亲自率领公卿、诸侯、百官到宗庙来祭祀,就要用九太牢,即三个三太牢。西汉时期把已故墓主人的宗庙建在离陵园不远的地方,就是为了便于死者灵魂到宗庙里接受祭祀的典礼。

其五,“时祭于便殿”。便殿并非所有陵寝都有,只有身份特殊、地位高贵的墓主人才有资格享有。便殿是供墓主人游乐的地方。《三辅黄图》说:“高园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路寝也,又立便殿于寝侧,以象休息闲晏之处也。”海昏侯陵寝的便殿(F2),位于寝殿的东南侧,为回廊形建筑,主体夯土基址呈“凹”形,外围分布方形夯土基础,东西长约14米、南北宽约10米,面积约140米,大于寝殿(图9)。在便殿中进行时祭,是指一年之中四个季节的祭祀活动,正月尝韭菜,四月尝麦,七月尝黍稷,十月尝稻,因此叫“岁四祠”。

图9

其六,“月一游衣冠”。每月在陵园外的宗庙祭祀的时候,要把墓主人生前穿过的衣冠从陵园内的寝殿中取出,由车骑护送、游历到宗庙中供人朝拜。这种“游衣冠”活动就好像墓主人的灵魂依附在衣冠中,仍然活在世上。为了方便“游衣冠”,有些陵寝与宗庙之间还修建了专用的“衣冠道”。

有人认为海昏侯陵寝中的便殿是祠堂,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西汉时期,祠堂、宗庙一般不会建在墓园内,只能建在墓园外。在海昏侯陵寝所在的墎墩山东北6公里处,有一座较大的土丘,当地称为“祠堂岗”。这里很可能就是古时的祠堂所在地。

七、圆井幽深排成线:探穴护墓

海昏侯墓中的水井,也是陵寝中的重要建筑之一,它们开挖的时机、位置、深度、大小以及数量,也是有讲究的。

从考古遗迹分布图上看,海昏侯陵寝内建有三座水井,都位于两座主墓的西面,它们南北排成一行(图10),相距大约100米。这些水井直径在1~2米左右,深度大约24~27米,都大大深于主墓穴的深度。井内出土了汲水陶罐、筒瓦、板瓦、瓦当、辘辘、木构件、封泥辖和带有“食官”“曹”“脯酹”等文字的漆耳杯等文物百余件。

图1

其实,在汉代陵寝中开挖水井的现象并不罕见。河北满城1号、2号汉墓中,墓道与洞穴衔接处,都有一座直径2米左右的深井。郭沫若先生高度关注,在深入考察洞穴内的排水系统后确认,这两座水井主要是用于排水的。

那么,海昏侯陵寝中南北排成一线的三座水井有什么作用呢?笔者在《浅谈海昏侯墓的建筑艺术》(见光明网)一文中,曾经从古代建筑学的角度作过分析,认为其主要作用在于“探穴护墓”。具体地说,其一,开挖水井的时机一般在建造墓穴之前,主要起到勘察的作用,查明地质状况,以利于墓穴的施工。其二,以水井中的水平面为基准,确定并校正墓穴挖掘的深度。其三,施工过程中随时排除井内积水,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墓穴之下,便于墓穴在干燥的环境中施工。其四,保证施工过程中夯筑时所需要的大量用水。其五,墓园建成后,每年雨季要从井内持续排水,最大限度地避免地下水渗入到墓穴中。其六,提供施工人员及守陵人员的生活用水。

如果从古代风水即堪舆学的角度看,建造坟墓必须首先勘察清楚周围山与水的“来龙去脉”,必须符合风水的要求。因此,寻找墓地也叫“寻龙点穴”。

海昏侯陵寝地处东北—西南走向的五条小山脉之间的一条山脉的顶端,即墎墩山,东、西两面被两条较大山脉包住,地势高亢,北、西、南为一片开阔地。观察这里的山脉确实是理想的“龙穴”所在。

而观察水脉就不那么容易了。水脉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地面水指江、河、溪、湖等,比较容易识别。海昏侯陵寝的南面和西面,有小河环绕,包裹着墎墩山,非常符合风水的要求。地下水指水源、暗流等,其位置和走向如果不勘探就很难识别。海昏侯陵寝在百米之内开挖三座水井,并且排成一线,很可能就是为了摸清地下水源的“来龙去脉”,以确定主墓以及袝葬墓的位置和方向。

八、冢舍对峙护两边:上冢礼俗

在海昏侯陵寝的主墓前,位于寝殿和便殿的东西两侧,有两排厢房(F13、F14),均为三开间的长方形回廊式建筑。每排厢房长约37米、宽约10米,面积约270米。东西对峙,好似护卫(见前图1)。这两排厢房便是冢舍。

冢舍,顾名思义是建在陵寝中的宿舍。《汉书》中提到冢舍时,颜师古注:“冢舍,守冢之舍也。”说明冢舍是建筑在陵寝中专供守陵人员居住的房屋。守陵人员包括管理陵寝的官员——寝令,“日祭于寝”的宫女,还有看门、报时、做饭的杂役等,人数不会太少。由于这里住着管理陵园的官员,因此冢舍也叫“园寺吏舍”。

在陵寝中建有冢舍,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上冢人提供方便。上冢,又叫上墓、升墓、上陵、上坟,指人们到坟墓前朝拜祭祀死者。东汉时期上冢的风气盛行,发展成为一种民间风俗。王充《论衡· 四讳篇》中说:“古祀庙祭,今俗墓祀,故不升墓,惭负先人。”意思是古代在宗庙中祭祀,现今的风俗是在墓地上祭祀。如果不去上墓,就会愧对先人。王充又说:“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齐(斋)戒洁清,重之至也。”也就是说,上冢之前必须提前沐浴、更衣、斋戒,以表示对死者的敬重。此外,绝对禁止受刑罚的人上冢,因为他们会辱没先人。

研究海昏侯陵寝的礼制性建筑格局,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刘贺及其家族的社会地位、思想理念和终极信仰,而且使人们更加看清,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中国古代陵寝制度,集中体现着当权者敬天祀祖、恪守礼制的封建传统,充分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皇权、神权、君权、夫权,是一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杨宽)》、《风水理论研究》、《古代中国文化讲义》、《风水与西汉陵》、《堪舆(郑同)》、《发现满城汉墓》、《考古2016· 7》;《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五色炫曜》、《惊世大发现》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