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环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陕西黄土塬地貌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2024-06-11 1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地理    (一)地理位置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腹地,在东经105°29'至111°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东南西北四周分别与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毗邻。 西周初年,将陕原(今河南陕县)以西的广大地区称为陕西,至清始设陕西省,简称陕。又因春秋战国时期属秦国管辖,又简称秦。    (二)地形地势    陕西地形特点是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海拔900~1500米,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海拔1000~3000米,中部为关中平原,海拔320~800米。在全省总面积中,高原约占45%,山地约占36%,平原约占19%。    1.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凤翔、铜川、韩城一线)以北,是华北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长城沿线风沙带和部分山地外,大部分为50~150米厚的黄土层覆盖,黄土层最大厚度200米,水土流失严重。    在长城沿线以北,为风沙地形。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分布其间,从定边至窟野河,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流动沙丘主要分布在榆溪河两岸、无定河北岸、红柳河与佳芦河之间及梁镇至定边以北。冬春季盛行强劲的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移动。沙丘间有较多的滩地分布,故又称风沙滩区。沙漠北缘为沙丘与湖盆滩地交错分布区。滩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丰盛,为农牧业基地。滩地中分布海子(湖泊),水面在5亩以上的有百余处。沙漠东南边缘是覆盖着薄层片沙的黄土梁,俗称“沙梁”。沙漠西南边缘是冲积小盆地构成的“三边”(定边、安边、靖边)草滩盆地区,适宜农牧业。    在风沙地形区以南,主要是塬、梁、峁、沟壑等黄土地貌。其中:延安以北是以峁为主的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米脂一带最为典型;延安、延长、延川是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洛川塬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宜川、彬县、长武一带,因沟谷残食,形成了破碎塬。塬周沟谷密布,一般深100~150米。黄土高原上分布着一些不太高的山地,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子午岭海拔1400~1600米,崂山海拔1200~1400米,黄龙山海拔1600米左右。六盘山余脉向南延伸到陇县和宝鸡西部,称为陇山,向东的一支延伸到千阳、凤翔、岐山、永寿,与“北山”相连,海拔1200~1600米。“北山”泛指陕北    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质岩为主的石质山丘。陕北黄土高原较大的河流分别流入黄河和渭河。区内的黄河谷地及直接入黄的各河河口段与穿过“北山”和渭北黄土台塬上的河谷均为峡谷。各大河及主要支流的中段、上段往往形成较宽的川地,是黄土高原上的“米粮川”。    2.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南北最宽处达180公里。渭河横贯平原进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0~600余米。在渭河、洛河下游,老河床的沙堤经长期风力作用,演变成东西向的条形沙丘沙地,称“沙苑”。    从渭河河槽向南、北两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级、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一级、二级阶地高出渭河常水位的高度,分别为5~15米和10~45米。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因淤积出现了沼泽、盐渍化趋势。    渭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因受渭河支流的长期切割,形成深谷巨壑。    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塬,西安以南的神禾塬、少陵塬、白鹿塬,渭南的阳郭塬,华县的高塘塬,华阴的孟塬等。边坡土崩、泻溜和滑坡现象较普遍。    关中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省主要农业、工业生产基地。    3.陕南秦巴山地    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结构十分突出。    境内秦岭是秦岭山脉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海拔15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如玉皇山、太白山(3767米)、首阳山、终南山、草链山和华山等,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貌。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向西分为三支,由北往南为南岐山、凤岭和紫柏山,山势由北往南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山岭由北往南为华山、蟒岭、流岭、鹃岭和新开岭,盆地有石门、洛南、商丹、商南、山阳、漫川等。盆地和河谷平地有二~三级阶地。    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切断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    川陕间的大巴山走向为西北到东南,海拔1500~2000米,东西长约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巴山。由灰岩组成的山峰沿主脊断续分布,如石马山、摩天岭和化龙山(2917米)等,山势峥嵘。由主脊向北地势逐渐下降,沿汉江谷地南侧形成带状低山丘陵,海拔多在1000~1200米,水土流失较重。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如汉中地区的关口坝、元坝、红寺坝、牟家坝,安康地区的毛坝和平利坝等。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集中。    汉江横贯于秦岭巴山之间,在勉县以上流经低山丘陵地区。由勉县武侯镇至洋县龙亭铺为汉中盆地,长约100公里,宽约5~25公里,是汉江冲积的平原。沿江有一级、二级冲积阶地,为陕南的“粮仓”,有“小江南”之称。汉江经龙亭铺东流凿穿低山丘陵,形成著名的黄金峡,滩险流急。在渭门、安康间穿行于基岩山地,深切曲流发育,基本为V形峡谷段,吉河口以下进入安康盆地,沿江发育着二级阶地,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安康以下又进入峡谷,经旬阳、白河流入湖北省。    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水陆通道。    (三)土壤植被    地表土壤覆盖、岩石出露及植被分布对地表径流构成一定影响。草地、森林、沼泽可以含蓄水源,减小流速,有调节径流、保持水土作用。石山区比土山区地表产流量大,水土流失小,河流含沙量小。黄土区如林草覆盖率低,土壤受暴雨冲刷很易侵蚀,河流含沙量大。旱原土壤盐分大,一般水质较差。秦岭以北主要为新生代堆积黄土,秦岭以南主要为古生代结晶变岩石和石灰岩。长城沿线风沙区以风积、冲积沙层为主。陕北黄土高原为第三纪、第四纪黄土覆盖,黄土层由东南往西北增厚,一般厚度在50~150米之间,黄土多为大孔度且含石灰质多,暴雨侵蚀易形成沟壑。陕北白于山、子午岭、黄龙山为石质山区,出露岩石为中生代砂页岩。关中“北山”、陇山亦为石质山区,“北山”出露岩石为古生代石灰岩,陇山为中生代砂页岩。渭北台塬及渭南台塬为黄土覆盖。渭河地堑平原为冲积层覆盖,堆积厚一般在250米以上。秦岭北麓冲积扇为卵石或石渣土覆盖。大荔沙窝为冲积层覆盖。陕南秦岭山地以花岗岩、古老的结晶变质杂岩为主,浅山丘陵以结晶变质岩为主,部分地区有花岗岩石出露。米仓山、大巴山山地以古生代石灰岩为主,尚有部分变质岩分布。河谷盆地为冲积层覆盖。    境内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面积5600万亩,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子午岭、黄龙山、陇山、秦岭、米仓山、大巴山6个山区。    全省由北向南大体可分为3个植被带:①草原带分布于长城以北,沙丘广布,植被稀疏,以沙生植物为主;低洼处有耐碱植物,沙丘之间和“海子”附近分布有草甸植被,农作物以谷糜为主,营造的防护林带已初具规模。②落叶阔叶林带包括陕北大部和关中盆地,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带,农作物以小麦、糜谷、洋芋、高粱、豆类为主;关中平原落叶阔叶林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③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于秦巴山地及盆地,秦岭山地为针阔混交林,农作物为水稻、玉米等。    二、气候    陕西地处中国东南湿润地区到西北干旱地区的过渡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形成冬寒少雨;夏季受西伸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热低压控制,形成夏热多雨并间有伏旱;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由于秦岭阻挡,陕南受夏季季风影响明显,而关中、陕北受冬季季风影响较大。在季风环流和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的综合作用下,全省分为三个气候区:陕北温带干旱区、关中暖温带半干旱区和陕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区。    全省年平均气温5.9~15.7℃,南部高,北部低,平原高,山区低,关中、陕南的东部高于西部。7月多年平均气温的地区变幅为20~27.7℃,户县至兰田、安康至白河是两个高温中心,极端最高气温为45.2℃(西安,1934年7月14日)。1月多年平均气温的地区变幅为3.5~10.2℃,长城一线和秦岭高山区是两个低温中心,极端最低气温—32.2℃(榆林,1954年12月28日)。    无霜期,陕北为150~195天;关中为200~220天;陕南为240~270天。陕西云雾少,日照长,日照时数分别为:陕南约1400~1900小时;关中1900~2400小时;陕北北部2500~2900小时。年平均风速全省变化幅度为1.0~4.3米/秒,北部大,南部小,山区大,平原小,春季大于其他季节,陕北和秦岭高山区风速最高可达20~40米/秒。    年降水量由北往南递增,差异很大,在350~1400毫米之间,陕北长城沿线定边县等地年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陕南米仓山、大巴山区的南郑、镇巴县年降水量达1400毫米以上。南北相差1000毫米,东西也有差异,西多于东。    由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关中盆地与汉江丘陵盆地适合农业生产,是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基地。秦巴山区适合多种经济作物和林业生产。陕北北部气候条件较差,不利于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干旱,其次是暴雨和连阴雨,还有春寒、霜冻和冰雹等。    三、江河湖泊    江河湖泊是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河流是流水与地表形态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河流与地形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河流也是气候的产物,特别是降水对河流的水情变化影响很大。河流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是发展渔业、航运的重要条件,河流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可用来发电,被称为“用之不竭的能源”。但是,河流洪水泛滥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损失,称为“心腹之患”。    境内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4296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60条,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4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这些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面积共13.33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流区4647平方公里),有河流2524条;长江流域面积7.23万平方公里,有河流1772条(见表1-1)。境内湖泊稀少,除秦巴山地有散见湫池外,主要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区。表1-1 陕西省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数统计表

┏━━━━━━━━━━━━━━━━━┳━━━━━┳━━━━┳━━━━┳━━━━┳━━━━┳━━━━┳━━━━━━━━━━━━━━┓ ┃ ┃ ┃ ┃ ┃ ┃ ┃ ┃ 其 中 ┃ ┃ ┃ ┃ ┃ ┃ ┃ ┃ ┣━━━━┳━━━━┳━━━━┫ ┃ 流公里域面积(平方) ┃10~ ┃ 100~ ┃ 500~ ┃ 1000~ ┃ 5000~ ┃ ┃ ┃ ┃ ┃ ┃ 河流数(条) ┃ ┃ ┃ ┃ ┃ ┃ ┃ ┃ ┃ ┃ ┃ ┃ ┃ ┃ ┃ ┃ ┃>10000 ┃ ┃ ┃ ┃ ┃ ┃100 ┃ 500 ┃1000 ┃ 5000 ┃10000 ┃ ┃ ┃ ┃ ┃ ┃ ┃ ┃ ┃ ┃ ┃ ┃ ┃>100 ┃ >500 ┃ >1000 ┃ ┃所属流域水系 ┃ ┃ ┃ ┃ ┃ ┃ ┃ ┃ ┃ ┃ ┣━━━━━━━━━━━┳━━━━━╋━━━━━╋━━━━╋━━━━╋━━━━╋━━━━╋━━━━╋━━━━╋━━━━╋━━━━┫ ┃ 总计 ┃ 4296 ┃ 3736 ┃ 435 ┃ 61 ┃ 50 ┃ 6 ┃ 8 ┃ 560 ┃ 125 ┃ 64 ┃ ┣━━━━━┳━━━━━╋━━━━━╋━━━━━╋━━━━╋━━━━╋━━━━╋━━━━╋━━━━╋━━━━╋━━━━╋━━━━┫ ┃ ┃ 合计 ┃ 2524 ┃ 2176 ┃ 280 ┃ 29 ┃ 31 ┃ 3 ┃ 5 ┃ 348 ┃ 68 ┃ 40 ┃ ┃ ┣━━━━━╋━━━━━╋━━━━━╋━━━━╋━━━━╋━━━━╋━━━━╋━━━━╋━━━━╋━━━━╋━━━━┫ ┃ ┃窟野河 ┃ 75 ┃ 60 ┃ 13 ┃ ┃ 2 ┃ ┃ ┃ 14 ┃ 1 ┃ 1 ┃ ┃ ┣━━━━━╋━━━━━╋━━━━━╋━━━━╋━━━━╋━━━━╋━━━━╋━━━━╋━━━━╋━━━━╋━━━━┫ ┃ ┃无定河 ┃ 360 ┃ 309 ┃ 42 ┃ 2 ┃ 5 ┃ 1 ┃ 1 ┃ 51 ┃ 9 ┃ 7 ┃ ┃ ┣━━━━━╋━━━━━╋━━━━━╋━━━━╋━━━━╋━━━━╋━━━━╋━━━━╋━━━━╋━━━━╋━━━━┫ ┃ ┃ 延河 ┃ 206 ┃ 183 ┃ 19 ┃ 2 ┃ 1 ┃ 1 ┃ ┃ 23 ┃ 4 ┃ 2 ┃ ┃ ┣━━━━━╋━━━━━╋━━━━━╋━━━━╋━━━━╋━━━━╋━━━━╋━━━━╋━━━━╋━━━━╋━━━━┫ ┃ 黄河 ┃渭河 ┃ 498 ┃ 418 ┃ 62 ┃ 9 ┃ 8 ┃ ┃ 1 ┃ 80 ┃ 18 ┃ 9 ┃ ┃ ┣━━━━━╋━━━━━╋━━━━━╋━━━━╋━━━━╋━━━━╋━━━━╋━━━━╋━━━━╋━━━━╋━━━━┫ ┃ ┃ 泾河 ┃ 175 ┃ 149 ┃ 19 ┃ 2 ┃ 4 ┃ ┃ 1 ┃ 26 ┃ 7 ┃ 5 ┃ ┃ ┣━━━━━╋━━━━━╋━━━━━╋━━━━╋━━━━╋━━━━╋━━━━╋━━━━╋━━━━╋━━━━╋━━━━┫ ┃ ┃北洛河 ┃ 581 ┃ 513 ┃ 56 ┃ 8 ┃ 2 ┃ 1 ┃ 1 ┃ 68 ┃ 12 ┃ 4 ┃ ┃ ┣━━━━━╋━━━━━╋━━━━━╋━━━━╋━━━━╋━━━━╋━━━━╋━━━━╋━━━━╋━━━━╋━━━━┫ ┃ ┃南洛河 ┃ 81 ┃ 65 ┃ 14 ┃ 1 ┃ 1 ┃ ┃ ┃ 16 ┃ 2 ┃ 1 ┃ ┃ ┣━━━━━╋━━━━━╋━━━━━╋━━━━╋━━━━╋━━━━╋━━━━╋━━━━╋━━━━╋━━━━╋━━━━┫ ┃ ┃其他 ┃ 548 ┃ 479 ┃ 55 ┃ 5 ┃ 8 ┃ ┃ 1 ┃ 70 ┃ 15 ┃ 10 ┃ ┣━━━━━╋━━━━━╋━━━━━╋━━━━━╋━━━━╋━━━━╋━━━━╋━━━━╋━━━━╋━━━━╋━━━━╋━━━━┫ ┃ ┃ 合计 ┃ 1772 ┃ 1560 ┃ 155 ┃ 32 ┃ 19 ┃ 3 ┃ 3 ┃ 212 ┃ 57 ┃ 25 ┃ ┃ ┣━━━━━╋━━━━━╋━━━━━╋━━━━╋━━━━╋━━━━╋━━━━╋━━━━╋━━━━╋━━━━╋━━━━┫ ┃ ┃嘉陵江 ┃ 256 ┃ 219 ┃ 24 ┃ 8 ┃ 3 ┃ ┃ 2 ┃ 37 ┃ 13 ┃ 5 ┃ ┃ ┣━━━━━╋━━━━━╋━━━━━╋━━━━╋━━━━╋━━━━╋━━━━╋━━━━╋━━━━╋━━━━╋━━━━┫ ┃ 长江 ┃ ┃ ┃ ┃ ┃ ┃ ┃ ┃ ┃ ┃ ┃ ┃ ┃ ┃汉江 ┃ 1320 ┃ 1166 ┃ 115 ┃ 21 ┃ 15 ┃ 2 ┃ 1 ┃ 154 ┃ 39 ┃ 18 ┃ ┃ ┣━━━━━╋━━━━━╋━━━━━╋━━━━╋━━━━╋━━━━╋━━━━╋━━━━╋━━━━╋━━━━╋━━━━┫ ┃ ┃ 丹江 ┃ 196 ┃ 175 ┃ 16 ┃ 3 ┃ 1 ┃ 1 ┃ ┃ 21 ┃ 5 ┃ 2 ┃ ┗━━━━━┻━━━━━┻━━━━━┻━━━━━┻━━━━┻━━━━┻━━━━┻━━━━┻━━━━┻━━━━┻━━━━┻━━━━┛

境内河流因受地质、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特点突出。一是河流滩险峡谷较多,河道曲折,黄河干流的秦晋峡谷,渭河干流的石门峡、宝鸡峡,汉江干流的黄金峡,丹江的月日峡等均很有名。陕北、渭北各河道弯曲度均在1.5左右,陕南河道弯曲度多在1.6以上。二是径流时空分布悬殊。渭河以北年径流深在40毫米~50毫米,渭河以南的秦岭北坡径流深可达250毫米左右;秦岭南坡径流深300毫米~400毫米,巴山北坡年径流深可达450毫米~750毫米。河流径流多集中在7月、8月、9月,一般占总量的一半以上,陕北及秦巴山区多达60%~70%。三是泥沙北多南少。全省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7.11亿吨,其中黄河流域6.58亿吨,占总量的92.5%;长江流域5300万吨,占总量的7.5%。全省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情况见表1-2。    (一)黄河流域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8个省(自治区)入海,全长5464公里,潼关以上河长4322公里,陕境内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陕境内流域面积13.33万平方公里。陕境秦岭以北河流皆属黄河水系。入黄二级支流除泾、洛二河与渭河齐名而记外,其余列一级支流之下。表1-2 陕西省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情况表

┏━━━━┳━━━━━━━━┳━━━━━━━━━━━┳━━━━━━━━━━━┳━━━━━━━━━━━━━━┓ ┃ ┃ ┃ 河 长 ┃ 集水面积 ┃ ┃ ┃序号 ┃ 名 称 ┃ (公里) ┃ (平方公里) ┃ 备 注 ┃ ┃ ┃ ┣━━━━━┳━━━━━╋━━━━━┳━━━━━┫ ┃ ┃ ┃ ┃ 全河 ┃ 省内 ┃ 全河 ┃ 省内 ┃ ┃ ┣━━━━╋━━━━━━━━╋━━━━━╋━━━━━╋━━━━━╋━━━━━╋━━━━━━━━━━━━━━┫ ┃ ┃ 黄河干流 ┃ ┃ ┃ ┃ ┃ ┃ ┃ 1 ┃ ┃ 4321.5 ┃ 715.6 ┃ 681814 ┃ 133301 ┃ 省内面积包括内流区 ┃ ┃ ┃ (潼关以上) ┃ ┃ ┃ ┃ ┃ ┃ ┣━━━━╋━━━━━━━━╋━━━━━╋━━━━━╋━━━━━╋━━━━━╋━━━━━━━━━━━━━━┫ ┃ 2 ┃ 皇甫川 ┃ 137.0 ┃ 46.1 ┃ 3246 ┃ 434 ┃ ┃ ┣━━━━╋━━━━━━━━╋━━━━━╋━━━━━╋━━━━━╋━━━━━╋━━━━━━━━━━━━━━┫ ┃ 3 ┃ 孤山川 ┃ 79.4 ┃ 55.8 ┃ 1272 ┃ 1010 ┃ ┃ ┣━━━━╋━━━━━━━━╋━━━━━╋━━━━━╋━━━━━╋━━━━━╋━━━━━━━━━━━━━━┫ ┃ 4 ┃ 窟野河 ┃ 241.8 ┃ 157.9 ┃ 8706 ┃ 4071 ┃ 上游乌兰木伦河 ┃ ┣━━━━╋━━━━━━━━╋━━━━━╋━━━━━╋━━━━━╋━━━━━╋━━━━━━━━━━━━━━┫ ┃ 5 ┃ 孛牛河 ┃ 108.6 ┃ 38.7 ┃ 2274 ┃ 724 ┃ ┃ ┣━━━━╋━━━━━━━━╋━━━━━╋━━━━━╋━━━━━╋━━━━━╋━━━━━━━━━━━━━━┫ ┃ 6 ┃ 秃尾河 ┃ 139.6 ┃ 139.6 ┃ 3294 ┃ 3294 ┃ ┃ ┣━━━━╋━━━━━━━━╋━━━━━╋━━━━━╋━━━━━╋━━━━━╋━━━━━━━━━━━━━━┫ ┃ 7 ┃ 佳芦河 ┃ 92.5 ┃ 92.5 ┃ 1134 ┃ 1134 ┃ ┃ ┣━━━━╋━━━━━━━━╋━━━━━╋━━━━━╋━━━━━╋━━━━━╋━━━━━━━━━━━━━━┫ ┃ 8 ┃ 无定河 ┃ 491.2 ┃ 385.2 ┃ 30261 ┃ 21859 ┃ ┃ ┣━━━━╋━━━━━━━━╋━━━━━╋━━━━━╋━━━━━╋━━━━━╋━━━━━━━━━━━━━━┫ ┃ 9 ┃ 海流兔 ┃ 120.9 ┃ 46.8 ┃ 2487 ┃ 836 ┃ ┃ ┣━━━━╋━━━━━━━━╋━━━━━╋━━━━━╋━━━━━╋━━━━━╋━━━━━━━━━━━━━━┫ ┃ 10 ┃ 芦河 ┃ 165.8 ┃ 165.8 ┃ 2486 ┃ 2486 ┃ 上游西芦河 ┃ ┣━━━━╋━━━━━━━━╋━━━━━╋━━━━━╋━━━━━╋━━━━━╋━━━━━━━━━━━━━━┫ ┃ 11 ┃ 榆溪河 ┃ 154.7 ┃ 115.3 ┃ 5537 ┃ 3796 ┃ ┃ ┣━━━━╋━━━━━━━━╋━━━━━╋━━━━━╋━━━━━╋━━━━━╋━━━━━━━━━━━━━━┫ ┃ 12 ┃ 白河 ┃ 76.8 ┃ 33.9 ┃ 1392 ┃ 683 ┃ ┃ ┣━━━━╋━━━━━━━━╋━━━━━╋━━━━━╋━━━━━╋━━━━━╋━━━━━━━━━━━━━━┫ ┃ 13 ┃ 大理河 ┃ 170.1 ┃ 170.1 ┃ 3906 ┃ 3906 ┃ ┃ ┣━━━━╋━━━━━━━━╋━━━━━╋━━━━━╋━━━━━╋━━━━━╋━━━━━━━━━━━━━━┫ ┃ 14 ┃ 淮宁河 ┃ 98.4 ┃ 98.4 ┃ 1218 ┃ 1218 ┃ ┃ ┣━━━━╋━━━━━━━━╋━━━━━╋━━━━━╋━━━━━╋━━━━━╋━━━━━━━━━━━━━━┫ ┃ 15 ┃ 清涧河 ┃ 167.8 ┃ 167.8 ┃ 4080 ┃ 4080 ┃ 上游秀延河 ┃ ┣━━━━╋━━━━━━━━╋━━━━━╋━━━━━╋━━━━━╋━━━━━╋━━━━━━━━━━━━━━┫ ┃ 16 ┃ 永坪川 ┃ 65.4 ┃ 65.4 ┃ 968 ┃ 968 ┃ ┃ ┣━━━━╋━━━━━━━━╋━━━━━╋━━━━━╋━━━━━╋━━━━━╋━━━━━━━━━━━━━━┫ ┃ 17 ┃ 延河 ┃ 286.9 ┃ 286.9 ┃ 7687 ┃ 7687 ┃ ┃ ┣━━━━╋━━━━━━━━╋━━━━━╋━━━━━╋━━━━━╋━━━━━╋━━━━━━━━━━━━━━┫ ┃ 18 ┃ 杏子河 ┃ 104.1 ┃ 104.1 ┃ 1483 ┃ 1483 ┃ ┃ ┣━━━━╋━━━━━━━━╋━━━━━╋━━━━━╋━━━━━╋━━━━━╋━━━━━━━━━━━━━━┫ ┃ 19 ┃ 云岩河 ┃ 119.8 ┃ 119.8 ┃ 1785 ┃ 1785 ┃ 又名汾川河,上游临镇川 ┃ ┣━━━━╋━━━━━━━━╋━━━━━╋━━━━━╋━━━━━╋━━━━━╋━━━━━━━━━━━━━━┫ ┃ 20 ┃ 仕望河 ┃ 112.8 ┃ 112.8 ┃ 2356 ┃ 2356 ┃ 又名县川河,上游大南川 ┃ ┣━━━━╋━━━━━━━━╋━━━━━╋━━━━━╋━━━━━╋━━━━━╋━━━━━━━━━━━━━━┫ ┃ 21 ┃ 涺水 ┃ 93.8 ┃ 93.8 ┃ 1083 ┃ 1083 ┃ ┃ ┣━━━━╋━━━━━━━━╋━━━━━╋━━━━━╋━━━━━╋━━━━━╋━━━━━━━━━━━━━━┫ ┃ 22 ┃ 渭河 ┃ 818.0 ┃ 502.4 ┃ 62440 ┃ 33262 ┃ 集水面积不含泾河、北洛河 ┃ ┣━━━━╋━━━━━━━━╋━━━━━╋━━━━━╋━━━━━╋━━━━━╋━━━━━━━━━━━━━━┫ ┃ 23 ┃ 千河 ┃ 152.6 ┃ 129.6 ┃ 3493 ┃ 3272 ┃ ┃ ┣━━━━╋━━━━━━━━╋━━━━━╋━━━━━╋━━━━━╋━━━━━╋━━━━━━━━━━━━━━┫ ┃ 24 ┃ 石头河 ┃ 68.6 ┃ 68.6 ┃ 778 ┃ 778 ┃ ┃ ┣━━━━╋━━━━━━━━╋━━━━━╋━━━━━╋━━━━━╋━━━━━╋━━━━━━━━━━━━━━┫ ┃ 25 ┃ 漆水河 ┃ 151.6 ┃ 151.6 ┃ 3824 ┃ 3824 ┃ 上游杜水 ┃ ┣━━━━╋━━━━━━━━╋━━━━━╋━━━━━╋━━━━━╋━━━━━╋━━━━━━━━━━━━━━┫ ┃ 26 ┃ 湋水 ┃ 151.9 ┃ 151.9 ┃ 2316 ┃ 2316 ┃ ┃ ┣━━━━╋━━━━━━━━╋━━━━━╋━━━━━╋━━━━━╋━━━━━╋━━━━━━━━━━━━━━┫ ┃ 27 ┃ 黑河 ┃ 125.8 ┃ 125.8 ┃ 2258 ┃ 2258 ┃ 渭河支流 ┃ ┗━━━━┻━━━━━━━━┻━━━━━┻━━━━━┻━━━━━┻━━━━━┻━━━━━━━━━━━━━━┛

续表

┏━━━━┳━━━━━━━━━━┳━━━━━━━━━━━━━━━┳━━━━━━━━━━━━━━━┳━━━━━━━━━━━━━━━━━┓ ┃ ┃ ┃ 河 长 ┃ 集水面积 ┃ ┃ ┃ 序号 ┃ 名 称 ┃ (公里) ┃ (平方公里) ┃ 备 注 ┃ ┃ ┃ ┣━━━━━━┳━━━━━━━━╋━━━━━━━┳━━━━━━━┫ ┃ ┃ ┃ ┃ 全河 ┃ 省内 ┃ 全河 ┃ 省内 ┃ ┃ ┣━━━━╋━━━━━━━━━━╋━━━━━━╋━━━━━━━━╋━━━━━━━╋━━━━━━━╋━━━━━━━━━━━━━━━━━┫ ┃ 28 ┃ 沣河 ┃ 78.0 ┃ 78.0 ┃ 1386 ┃ 1386 ┃ ┃ ┣━━━━╋━━━━━━━━━━╋━━━━━━╋━━━━━━━━╋━━━━━━━╋━━━━━━━╋━━━━━━━━━━━━━━━━━┫ ┃ 29 ┃ 灞河 ┃ 104.1 ┃ 104.1 ┃ 104.1 ┃ 2581 ┃ ┃ ┣━━━━╋━━━━━━━━━━╋━━━━━━╋━━━━━━━━╋━━━━━━━╋━━━━━━━╋━━━━━━━━━━━━━━━━━┫ ┃ 30 ┃ 泾河 ┃ 455.1 ┃ 272.5 ┃ 45421 ┃ 9391 ┃ ┃ ┣━━━━╋━━━━━━━━━━╋━━━━━━╋━━━━━━━━╋━━━━━━━╋━━━━━━━╋━━━━━━━━━━━━━━━━━┫ ┃ 31 ┃ 黑河 ┃ 168.0 ┃ 36.7 ┃ 4255 ┃ 1493 ┃ 泾河支流 ┃ ┣━━━━╋━━━━━━━━━━╋━━━━━━╋━━━━━━━━┻━━━━━━━╋━━━━━━━╋━━━━━━━━━━━━━━━━━┫ ┃ 32 ┃ 达溪河 ┃ 126.8 ┃ 13.7 ┃ 2537 ┃ 1246 ┃ 又名南河,四级支流 ┃ ┣━━━━╋━━━━━━━━━━╋━━━━━━╋━━━━━━━━╋━━━━━━━╋━━━━━━━╋━━━━━━━━━━━━━━━━━┫ ┃ 33 ┃ 马栏河 ┃ 128.6 ┃ 128.6 ┃ 1321 ┃ 1321 ┃ 又名三水河 ┃ ┣━━━━╋━━━━━━━━━━╋━━━━━━╋━━━━━━━━╋━━━━━━━╋━━━━━━━╋━━━━━━━━━━━━━━━━━┫ ┃ 34 ┃ 泔河 ┃ 91.0 ┃ 91.0 ┃ 1136 ┃ 1136 ┃ ┃ ┣━━━━╋━━━━━━━━━━╋━━━━━━╋━━━━━━━━╋━━━━━━━╋━━━━━━━╋━━━━━━━━━━━━━━━━━┫ ┃ 35 ┃ 石川河 ┃ 137.0 ┃ 137.0 ┃ 4478 ┃ 4478 ┃ 上游沮水河 ┃ ┣━━━━╋━━━━━━━━━━╋━━━━━━╋━━━━━━━━╋━━━━━━━╋━━━━━━━╋━━━━━━━━━━━━━━━━━┫ ┃ 36 ┃ 清河 ┃ 147.4 ┃ 147.4 ┃ 1550 ┃ 1550 ┃ 上游冶峪河 ┃ ┣━━━━╋━━━━━━━━━━╋━━━━━━╋━━━━━━━━╋━━━━━━━╋━━━━━━━╋━━━━━━━━━━━━━━━━━┫ ┃ 37 ┃ 北洛河 ┃ 680.3 ┃ 680.3 ┃ 26905 ┃ 24455 ┃ ┃ ┣━━━━╋━━━━━━━━━━╋━━━━━━╋━━━━━━━━╋━━━━━━━╋━━━━━━━╋━━━━━━━━━━━━━━━━━┫ ┃ 38 ┃ 周水河 ┃ 85.1 ┃ 85.1 ┃ 1334 ┃ 1334 ┃ ┃ ┣━━━━╋━━━━━━━━━━╋━━━━━━╋━━━━━━━━╋━━━━━━━╋━━━━━━━╋━━━━━━━━━━━━━━━━━┫ ┃ 39 ┃ 葫芦河 ┃ 235.3 ┃ 143.8 ┃ 5449 ┃ 3164 ┃ ┃ ┣━━━━╋━━━━━━━━━━╋━━━━━━╋━━━━━━━━╋━━━━━━━╋━━━━━━━╋━━━━━━━━━━━━━━━━━┫ ┃ 40 ┃ 沮河 ┃ 140.0 ┃ 140.0 ┃ 2486 ┃ 2486 ┃ 又名东沮水,北洛河支流 ┃ ┣━━━━╋━━━━━━━━━━╋━━━━━━╋━━━━━━━━╋━━━━━━━╋━━━━━━━╋━━━━━━━━━━━━━━━━━┫ ┃ 41 ┃ 石堡河 ┃ 81.1 ┃ 81.1 ┃ 960 ┃ 960 ┃ 又名沙家河 ┃ ┣━━━━╋━━━━━━━━━━╋━━━━━━╋━━━━━━━━╋━━━━━━━╋━━━━━━━╋━━━━━━━━━━━━━━━━━┫ ┃ 42 ┃ 南洛河 ┃ 124.6 ┃ 124.6 ┃ ┃ 3064 ┃ ┃ ┣━━━━╋━━━━━━━━━━┳━━━━━━╋━━━━━━━━╋━━━━━━━╋━━━━━━━╋━━━━━━━━━━━━━━━━━┫ ┃ 43 ┃ 八里河 ┃ 54.5 ┃ 54.5 ┃ 1300 ┃ 1300 ┃ 内流河 ┃ ┣━━━━╋━━━━━━━━━━╋━━━━━━╋━━━━━━━━╋━━━━━━━┻━━━━━━━╋━━━━━━━━━━━━━━━━━┫ ┃ 44 ┃ 嘉陵江 ┃ 329 ┃ 243.8 ┃ 28877 ┃ 9930 ┃ ┃ ┣━━━━╋━━━━━━━━━━╋━━━━━━╋━━━━━━━━╋━━━━━━━╋━━━━━━━╋━━━━━━━━━━━━━━━━━┫ ┃ 45 ┃ 西汉水 ┃ 289.0 ┃ 28.6 ┃ 10107 ┃ 233 ┃ ┃ ┣━━━━╋━━━━━━━━━━╋━━━━━━╋━━━━━━━━╋━━━━━━━╋━━━━━━━╋━━━━━━━━━━━━━━━━━┫ ┃ 46 ┃ 汉江 ┃ 1577 ┃ 709.0 ┃ 66670 ┃ 54783 ┃ 集水面积不含丹江 ┃ ┣━━━━╋━━━━━━━━━━╋━━━━━━╋━━━━━━━━╋━━━━━━━╋━━━━━━━╋━━━━━━━━━━━━━━━━━┫ ┃ 47 ┃ 玉带河 ┃ 101.1 ┃ 101.1 ┃ 831 ┃ 831 ┃ ┃ ┣━━━━╋━━━━━━━━━━╋━━━━━━╋━━━━━━━━╋━━━━━━━╋━━━━━━━╋━━━━━━━━━━━━━━━━━┫ ┃ 48 ┃ 沮水 ┃ 124.0 ┃ 124.0 ┃ 1747 ┃ 1747 ┃ 又名上沮水,上游黑河,汉江支流 ┃ ┣━━━━╋━━━━━━━━━━╋━━━━━━╋━━━━━━━━╋━━━━━━━╋━━━━━━━╋━━━━━━━━━━━━━━━━━┫ ┃ 49 ┃ 褒河 ┃ 175.5 ┃ 175.5 ┃ 3908 ┃ 3908 ┃ ┃ ┣━━━━╋━━━━━━━━━━╋━━━━━━╋━━━━━━━━╋━━━━━━━╋━━━━━━━╋━━━━━━━━━━━━━━━━━┫ ┃ 50 ┃ 湑水河 ┃ 167.5 ┃ 167.5 ┃ 2340 ┃ 2340 ┃ ┃ ┣━━━━╋━━━━━━━━━━╋━━━━━━╋━━━━━━━━╋━━━━━━━╋━━━━━━━╋━━━━━━━━━━━━━━━━━┫ ┃ 51 ┃ 酉水河 ┃ 107.0 ┃ 107.0 ┃ 963 ┃ 963 ┃ ┃ ┣━━━━╋━━━━━━━━━━╋━━━━━━╋━━━━━━━━╋━━━━━━━╋━━━━━━━╋━━━━━━━━━━━━━━━━━┫ ┃ 52 ┃ 子午河 ┃ 153.8 ┃ 153.8 ┃ 3028 ┃ 3028 ┃ ┃ ┣━━━━╋━━━━━━━━━━╋━━━━━━╋━━━━━━━━╋━━━━━━━╋━━━━━━━╋━━━━━━━━━━━━━━━━━┫ ┃ 53 ┃ 牧马河 ┃ 122.7 ┃ 122.7 ┃ 2807 ┃ 2807 ┃ ┃ ┣━━━━╋━━━━━━━━━━╋━━━━━━╋━━━━━━━━╋━━━━━━━╋━━━━━━━╋━━━━━━━━━━━━━━━━━┫ ┃ 54 ┃ 泾洋河 ┃ 84.6 ┃ 84.6 ┃ 1008 ┃ 1008 ┃ ┃ ┣━━━━╋━━━━━━━━━━╋━━━━━━╋━━━━━━━━╋━━━━━━━╋━━━━━━━╋━━━━━━━━━━━━━━━━━┫ ┃ 55 ┃ 池河 ┃ 111.7 ┃ 111.7 ┃ 1022 ┃ 1022 ┃ ┃ ┣━━━━╋━━━━━━━━━━╋━━━━━━╋━━━━━━━━╋━━━━━━━╋━━━━━━━╋━━━━━━━━━━━━━━━━━┫ ┃ 56 ┃ 任河 ┃ 211.4 ┃ 53.7 ┃ 4928 ┃ 2038 ┃ ┃ ┣━━━━╋━━━━━━━━━━╋━━━━━━╋━━━━━━━━╋━━━━━━━╋━━━━━━━╋━━━━━━━━━━━━━━━━━┫ ┃ 57 ┃ 岚河 ┃ 148.6 ┃ 148.6 ┃ 2138 ┃ 2138 ┃ ┃ ┗━━━━┻━━━━━━━━━━┻━━━━━━┻━━━━━━━━┻━━━━━━━┻━━━━━━━┻━━━━━━━━━━━━━━━━━┛

续表

┏━━━━┳━━━━━━┳━━━━━━━━━━━┳━━━━━━━━━━━┳━━━━━━━━┓ ┃ ┃ ┃ 河 长 ┃ 集水面积 ┃ ┃ ┃序号 ┃ 名 称 ┃ (公里) ┃ (平方公里) ┃ 备 注 ┃ ┃ ┃ ┣━━━━━┳━━━━━╋━━━━━┳━━━━━┫ ┃ ┃ ┃ ┃ 全河 ┃ 省内 ┃ 全河 ┃ 省内 ┃ ┃ ┣━━━━╋━━━━━━╋━━━━━╋━━━━━╋━━━━━╋━━━━━╋━━━━━━━━┫ ┃ 58 ┃ 月河 ┃ 113.0 ┃ 113.0 ┃ 2826 ┃ 2826 ┃ 上游观音河 ┃ ┣━━━━╋━━━━━━╋━━━━━╋━━━━━╋━━━━━╋━━━━━╋━━━━━━━━┫ ┃ 59 ┃ 恒河 ┃ 109.0 ┃ 109.0 ┃ 974 ┃ 974 ┃ ┃ ┣━━━━╋━━━━━━╋━━━━━╋━━━━━╋━━━━━╋━━━━━╋━━━━━━━━┫ ┃ 60 ┃ 黄洋河 ┃ 117.0 ┃ 117.0 ┃ 968 ┃ 968 ┃ ┃ ┣━━━━╋━━━━━━╋━━━━━╋━━━━━╋━━━━━╋━━━━━╋━━━━━━━━┫ ┃ 61 ┃ 坝河 ┃ 135.0 ┃ 135.0 ┃ 2050 ┃ 2050 ┃ ┃ ┣━━━━╋━━━━━━╋━━━━━╋━━━━━╋━━━━━╋━━━━━╋━━━━━━━━┫ ┃ 62 ┃ 旬河 ┃ 218.1 ┃ 218.1 ┃ 6307 ┃ 6307 ┃ ┃ ┣━━━━╋━━━━━━╋━━━━━╋━━━━━╋━━━━━╋━━━━━╋━━━━━━━━┫ ┃ 63 ┃ 乾佑河 ┃ 140.0 ┃ 140.0 ┃ 2507 ┃ 2507 ┃ ┃ ┣━━━━╋━━━━━━╋━━━━━╋━━━━━╋━━━━━╋━━━━━╋━━━━━━━━┫ ┃ 64 ┃ 金钱河 ┃ 245.0 ┃ 185.0 ┃ 5532 ┃ 4666 ┃ ┃ ┣━━━━╋━━━━━━╋━━━━━╋━━━━━╋━━━━━╋━━━━━╋━━━━━━━━┫ ┃ 65 ┃ 马滩河 ┃ 84.0 ┃ 84.0 ┃ 1428 ┃ 1428 ┃ 上游县川河 ┃ ┣━━━━╋━━━━━━╋━━━━━╋━━━━━╋━━━━━╋━━━━━╋━━━━━━━━┫ ┃ 66 ┃ 南江河 ┃ 95.0 ┃ 95.0 ┃ 1516 ┃ 1516 ┃ 上游大榆河 ┃ ┣━━━━╋━━━━━━╋━━━━━╋━━━━━╋━━━━━╋━━━━━╋━━━━━━━━┫ ┃ 67 ┃ 丹江 ┃ 243.5 ┃ 243.5 ┃ 7551 ┃ 7551 ┃ ┃ ┣━━━━╋━━━━━━╋━━━━━╋━━━━━╋━━━━━╋━━━━━╋━━━━━━━━┫ ┃ 68 ┃ 银花河 ┃ 80.0 ┃ 80.0 ┃ 1045 ┃ 1045 ┃ ┃ ┗━━━━┻━━━━━━┻━━━━━┻━━━━━┻━━━━━┻━━━━━┻━━━━━━━━┛

注 本表收入永坪川、石头河、石堡川、玉带河、酉水河、恒河、黄洋河等集水面积接近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7条。    1.黄河干流    黄河流经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即进入中游段,由东偏南,穿行于秦晋峡谷之中,至府谷墙头村进入陕西境内,南流经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宜川、韩城、合阳、大荔等县(市),至潼关折向东于沙坡出境,全长716公里,为秦晋两省界河。此段黄河在禹门口分为自然特征迥然不同的上下两段,禹门口以上583.1公里穿行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的峡谷之中,平均比降0.95‰,河流深切基岩,两岸峰峦重叠,河流弯曲狭窄,府谷、吴堡间谷宽600~800米,吴堡以下谷宽缩至200~600米。沿河多滩碛,大约有30多处,以府谷雾迷浪最为驰名。再南进入宜川境壶口,河床由宽400米收缩成深30米宽50米的窄槽,黄河北来,至此倾泻,悬注如壶,故名壶口,其瀑布奇观闻名中外。壶口以下河槽俗称“十里龙槽”,两岸巉岩危石耸峙,两座巨石屹立河中,俗谓“孟门”,相传为大禹治水开始的地方。再下与龙门峡谷相衔接,向南直抵禹门口。因龙门山与梁山东西对峙,石壁相对如门,水如蛟龙腾涌,故称“龙门”,相传为大禹所凿,又名禹门。    禹门口以下至潼关132.5公里,河流进入汾渭地堑,河床为冲积层所构成,河宽展至3~18公里,比降只有0.3‰~0.6‰,成为强烈的堆积游荡性河道,河道淤积多变,通常称为“小北干流”。据调查,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至今400年内,地面淤高16米,年均淤高0.04米。三门峡建库以后,淤积加快,近50年淤积达5米以上,平均年淤高大于0.1米。此段在丰水丰沙之年常有“淤滩刷槽”现象发生,又名“揭河底”,可使河床局部下切2~4米,最深可达9米,1951~1977年已出现8次,每次揭底之后又逐渐回淤,多则3~4年,少则当年即恢复原状。河中滩地百余万亩,随河势而消长。河势主流摆动不定,大的摆动周期几年或几十年不等,当地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历史上黄河西侧夺渭侵洛曾多次发生,从西汉至今2000多年以来史书不乏记载。《平民县志》载:明隆庆四年(1570年)黄河大水,“河溢,高数丈,大庆关至朝邑三十里不见水端,河西徙,移大庆关于河东”。赵渡镇南之西厄村整个埋入沙中,挖深5尺,始见埋墙。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河走西岸大荔华原下,将朝邑滩冲决,史称“咸丰故道”。    陕西境内黄河干流有府谷、吴堡、龙门、潼关4处水文站。    陕西入黄河支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8条,其中直接入黄较大的有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清涧河、延河、渭(泾、洛)河、南洛河等,是黄河中游泥沙的主要产地。    2.窟野河    黄河右岸支流,流经内蒙古南部和榆林地区东北部,上游名乌兰木伦河,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东胜县)的拌树林,东南流至后石圪台以下,有20公里为伊、神界河,至大柳树进入神木县境内,纳孛牛川、考考乌素沟、永兴沟、麻家塔沟、贺家川等支流至王家坪南入黄河,全长241.8公里。陕西境内神木县河长157.9公里,两岸均为黄土区,由上而下丘陵沟壑逐渐增多。神木城以上,河流岩岸土岸相间,河床平缓,以砂砾为主,多险滩,一级阶地发育。神木至杨家坪,河谷宽缓曲折,岩岸断续出现。杨家坪以下水流深切曲折,岸高谷深,砂页岩基多石质丘梁。    窟野河集水面积8706平方公里,其中陕西境内面积4071平方公里,以降水补给为主,夏秋降水占80%以上,占河水补给量的70%,洪枯流量悬殊,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流域内气候干燥多风,地面植被稀少,黄土疏松,风蚀、水蚀严重,河床经水蚀及重力剥蚀,泥沙含量居全省各河之首。    窟野河有王道恒塔、神木、温家川3处水文站。    3.秃尾河    黄河右岸支流,位处神木县西南,由于源出沙漠区,且支流稀少,故得“秃尾”之名。上源有二,西支圪丑沟,东支尔林兔海子,二源会合始称秃尾河。东南流经瑶镇乡、高家堡乡至佳县武家峁东南注入黄河。河长139.6公里,平均比降3.6‰。较大支流15条,主要有圪丑沟、青杨树沟、红柳沟、洞川沟、榆林沟、开荒沟等。    秃尾河集水面积3294平方公里,形状狭长,流域地貌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为风沙区,属毛乌素沙漠南缘,广布固定、半固定沙丘及湖泊、滩地和绿洲,海子星罗棋布,植被率15%~35%;长城以南和东部为黄土丘陵区,风蚀、水蚀严重,植被稀少,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河川径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约占80%~90%,沙漠河流特征明显,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较小,水质优良。    秃尾河有高家堡、高家川2处水文站。    4.无定河    黄河右岸支流,横贯榆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南端。河流名称历代变化较多,古称奢延水,又名朔方水、朔水、生水,俗名晃忽都河。干流源于定边县东南白于山北面的长春梁东麓,流经定边、吴旗、靖边、鄂托克、乌审、横山、榆林、米脂、子洲、绥德、清涧等14个县(旗),至河口入黄,全长491公里,省内为385公里。    全河集水面积30261平方公里,其中陕西境内面积为21859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0%。河系西北部为风沙区,地势平缓,东部及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红柳河新桥以上属黄土区,土质河床,河岸崩塌严重。新桥以下,内蒙段为风沙区,进入陕西境内到鱼河堡段,左岸为风沙区,右岸为黄土丘陵区,宽谷狭谷交替,河床不稳,开阔处700~1500米,狭窄处仅10多米。鱼河堡至崔家湾河道顺直,河谷宽1000~3000米,河滩发育,形成一、二级阶地的宽谷平原,镇川、米脂、绥德等城镇坐落其间。崔家湾以下至河口段,为基岩峡谷,谷床系三迭系延长粗沙岩组成,上部残留有薄层黄土,岸高谷深,河道曲折,河床稳定,多急流险滩。    流域内有大小支流359条,所建坝库众多,有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94座,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5座,总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河道总落差880米,平均比降1.8‰,干支流峡谷段跌水较多,已建小水电站10余处,装机容量近1.5万千瓦。    无定河跨越长城内外,河流出入沙漠,平时河水清澈,颇有塞北江南景色,宋代诗人苏轼有:“应知无定河边柳,得其江南雪絮春”的诗句。流域在陕甘宁盆地油气田的中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100多亿立方米,列入世界100个大气田之列。    无定河有赵石窑、丁家沟、白家川3处水文站。    榆溪河为无定河最大支流,全长154.7公里,平均比降3.1‰,集水面积5537平方公里。河水靠地下水补充,占97%以上,属中矿化度水,河水清澈,周围泉流较多,榆林城内普惠泉水甘甜,俗称“桃花水”。榆溪河原有红石峡、榆林2处水文站,后撤销。    5.清涧河    黄河右岸支流,源于子长县西北李家岔乡梁山(海拔1560米)之西南麓,东南行右纳源于安塞境的中山川,东行过安定(旧县城),到瓦窑堡(子长县城),右纳李家川,过马家砭入清涧县,东南流绕清涧城,于营田入延川县境,在上杨湾右纳永坪川和文安驿河,于南原再纳拓家川河东南行,在上岗乡大程附近注入黄河。    河流全长168公里,高差约800米,平均比降4.8‰。集水面积4080平方公里,流域跨子长、安塞、清涧、延川等4县,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8条。水质为重碳酸盐钠型中等硬水,河流泥沙含量高。    清涧河有子长、延川2处水文站。    6.延河    黄河右岸支流,又名延水,源出靖边县白于山东面之高峁山(海拔1769米)东南麓,东南流经安塞县城西南,杏子河在碟子沟汇入,至枣园乡会西川,在延安市区宝塔山下会南川,折向东北,至姚店北会蟠龙川,过甘谷驿再折向东南,在延川县南河沟乡注入黄河。干流全长284.3公里,集水面积7687平方公里,流经靖边、安塞、志丹、宝塔、延长5县(区),落差938米,平均比降3.3‰。小川口以上约70公里为上游,小川口到甘谷驿95公里为中游,甘谷驿以下约120公里为下游,上段原面窄小,冲沟发育,下段为黄河沿岸石质丘陵区典型的陡壁峡谷段,河谷由1500米缩窄至100米左右,沿途多跌水险滩。延河多年最大流量曾达9050立方米/秒(甘谷驿,1977年),最枯流量仅为0.001立方米/秒(1966年)。中游及下游河谷段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人口集中,为重要产粮区。    延安是古今名城。宋代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兼知延州多年,并在《渔家傲》词中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千古绝唱。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又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大本营,历时13年之久,享有“革命圣地”之誉。延河干流有安塞、延安、甘谷驿3处水文站。支流杏子河有杏河水文站,支流西川河有枣园水文站。    7.渭河    黄河右岸支流,横跨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源于渭源县西南海拔3495米的鸟鼠山北侧,源头高程1383米,三源合注,东流经天水入陕,经陈仓、渭滨、金台、岐山、眉县、扶风、杨凌、武功、兴平、秦都、渭城、周至、户县、长安、未央、灞桥、高陵、临潼、临渭、大荔、华县、华阴等22个县(市、区),在潼关的港口入黄,全长818公里,流域总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其中陕境河长为502.4公里,流域面积为3.33万平方公里(不含泾河、北洛河)。    入陕西境内至林家村为上游,河长123.4公里,落差791米,平均比降1.81‰,其上段主要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河道川峡相间段。下段主要为秦陇山区,河流切入基岩200米左右,形成宽仅五六十米、石壁峭立如拱门的石峡和峰峦耸接、山势陡逼宽一二百米的宝鸡峡。林家村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71公里,流域面积46856平方公里,落差224.4米,平均比降1.24‰,水流缓慢散乱,沙洲浅滩较多,河宽1500~2000米,计入滩地可达4000~5000米。魏家堡渭惠渠大坝以下100余公里河流南北摆动,变化频繁,民间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之说。咸阳至港口为下游,河长208公里,落差56米,平均比降0.28‰,咸阳至泾河口段属游荡分汊性河道,主槽相对稳定。泾河口至洛河口段,右岸较固定,左岸崩塌严重,唐时《三绝》碑距渭河7.5公里,现距河岸仅百余米。北洛河口以下河宽3000~15000米,因受黄河顶托易生倒灌,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渭河口以上河床淤积,抬高5米多,潼关卡口形成拦门沙,成为防汛心腹之患。    渭河干流有拓石、林家村、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6处水文站。    陕西境内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多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左岸为黄土阶地塬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较大,河长均在100公里以上。    (1)千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因流经千山脚下而得名。源出甘肃六盘山南坡石嘴梁南侧,东南流至唐家河入陕西境内,斜穿陇县中部,经千阳、凤翔,于陈仓区冯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长152.6公里,平均比降5.9‰,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其中省内分别为129公里与3272平方公里。陇县以上流经陇山山地,植被较好,为山货林产区;陇县、千阳间为黄土塬梁浅山丘陵区;千阳以下流经黄土台塬区,冯家山附近2公里长一段呈峡谷状,以下则河谷宽展,水流分散,主岔不明。主要支流有石罐沟、咸宜河、捕鱼河、峡口河、普洛河等。    千河有千阳水文站。    (2)漆水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咸阳两市之间,源出麟游县招贤乡石嘴子村西南山沟中,名招贤河,东南流过良舍乡,名杜水河,到麟游城纳永安河、澄水河后始名漆水河。城西天台寺有九成宫故址,为隋唐时皇帝避暑胜地,旁有《醴泉铭》碑,系唐魏征撰文,欧阳询手书,被世人誉为“双绝”,为楷书典范之一。漆水再东南流经扶风、乾县和永寿三县交界处,此处间段又名好畤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湋水至大庄乡南立节村入渭。全河长151公里,平均比降4.7‰,集水面积3824平方公里。桃树坡以上90公里为上段,属黄土梁状的土石山区,河谷窄深,基岩裸露,植被较好。桃树坡至北郑村为中段,长20公里,穿流于黄土塬间,中部形成塬间盆地,谷坡破碎陡直,库容1.2亿立方米的羊毛湾水库即建于此。北郑村以下40余公里为下段,进入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漆水河有安头水文站。    (3)黑河。    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县境内,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称黑河。源头在太白山东南坡二爷海(海拔3650米),南偏东流经厚畛子,过骆驼脖子直至峪口,长91公里,纳大小支流34条,集水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茂密森林所覆盖,已有675平方公里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充沛,水质清纯,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河水出峪后穿过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河道展宽至1000米以上,至沙谷堆、董家园变成了三岔河,河水漫漶,河道游荡,砂砾一片。再东流纳南来的清水、就峪、田峪、赤峪等河,在尚村乡石马村人渭河。    全河长125.8公里,集水面积2258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3040立方米/秒(黑峪口,1980年)。民国31年(1942年)黑惠渠建成后,灌溉农田达16万亩。干流自然落差1100余米,可开发水能2.99万千瓦。黑河有陈河、黑峪口水文站。    (4)沣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于关中中部西安市西南,正源沣峪河源出长安区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流经喂子坪,出沣峪口,先后纳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经沣惠、灵沼至高桥入咸阳市境内,与渭河平行东流,在草滩农场西入渭河。全河长78公里,平均比降8.2‰,流域面积1386平方公里。沣峪口以上32公里流经石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宽谷相间,水流清澈湍急,山势奇伟,景色秀丽。出山为山前台塬带,河床砂砾淤积,河水入渗地下,两岸滩地土层薄,地下水源丰富,地热水蕴藏较广。秦渡镇附近有沣惠渠首大坝,创建于民国30年(1941年),为关中八惠之一,灌溉面积23万亩。大坝以下,水流平缓,河道展宽,河床淤积更甚,常受洪水威胁,五楼堡洪峰曾达1430立方米/秒(1957年7月16日),平时常流量仅约10立方米/秒。沣河的走向,史书有“东北支津”与“沣水东注”之说,河流变迁主要在下段,即过了丰镐遗址,曾向西北流经沙河会新河入渭,北魏以后,主河道由客省庄北流入咸阳境,或北流或东北流入渭。入渭前系河滩漫流,入渭口摇摆多变,极不稳定。沣河是一条久负盛名的河道,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经大禹疏凿乃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说:“沣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禹贡》中说:“漆沮既从,沣水攸同。”《集传》中说,“沣水东北流,经丰邑之东,人渭而注于河。”周代丰、镐两京即建在紧靠沣河东西两岸,秦阿房宫,汉、唐长安城    离沣河亦不远,昆明池遗址在沣河东岸。    沣河有秦渡镇水文站,支流潏河正源大峪河有大峪水文站。    (5)灞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源出蓝田县东北隅,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南侧九道沟,南流至灞源乡急转西北,经九间房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再经马楼、普化到蓝田县城,纳辋峪河又转西北,过三里镇、洩湖、华胥进入西安市区,穿灞桥、纳浐河北流,于贾家滩北入渭。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时改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后霸水又衍为灞河。远于上新世,由于骊山断块的隆起和秦岭的抬升,河水不断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长,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条,较大的有蓝桥河、辋川河、浐河,皆在左岸。灞河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洪水频繁,民国24年(1935年)和1953年曾出现2160立方米/秒和29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而常流量不足10立方米/秒。横跨在灞河上的灞桥古今闻名。据《西安府志》说,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甚多。故唐人杨巨源和李白诗有“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与“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感怀。每逢春日柳絮飘雪,“灞柳风雪扑满面”是长安八景之一。    灞河左岸支流浐河,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坡汤峪乡月亮石沟,在长安县境纳岱峪河、库峪河,于西安市东郊纳荆峪沟,过半坡遗址所在的半坡村,至西安市东北郊谭家乡广太庙注人灞河。河长64公里,平均比降8.9‰,流域面积760平方公里。岱峪以下河流平稳顺直,多泉水补给,两岸河漫滩宽阔,阶地完整,左为少陵塬,右为白鹿塬,隋唐之际,修龙首渠引浐产水入长安城,是兴庆宫、大明宫的主要水源。浐河原是渭河一级支流,后因灞河西倒夺浐而成为灞河支流。    灞河有马渡王水文站。    (6)石川河。    古称沮水,渭河左岸支流。上源二支,东支漆水又称铜官水,西支沮河为石川河正源。    漆水以源头多漆树得名,源于耀县东北凤凰山东面的崾崄梁下,与宜君县西南哭泉梁的塔尼河汇合后入金锁关,南偏西流,合马杓沟、雷家河,穿过铜川市区,再合王家河、小河沟等,于耀县城南入沮河。全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814.7平方公里。    沮水源于耀县西北长蛇岭南侧,由大坡沟、西川等数条小溪流汇集而成,南偏西流至庙湾转东南流,于柳林镇上下,东纳校场坪,西纳秀房沟(头道沟)水,在耀县城南与漆水河交汇,河长67公里,流域面积871平方公里。两河汇合后始称石川河。东南流,于马槽村入富平,过庄里镇进入渭河平原,在交口附近入渭。    石川河右岸支流清河由清峪河与冶峪河汇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浊河,源于耀县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向南过白村为淳化、耀县界河,过岳村为三原、泾阳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县北安子哇乡老城湾,两源相隔不远,一在石门山东南,一在石门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临江潭,峡谷飞瀑,景秀迷人,正南行绕淳化城转东南,过黑松林、石桥,入泾阳口镇、云阳,在三原安全滩汇清峪河,向南又急转东偏北行,河床深切百余米,由三原城北经大程入临潼,转东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长147公里,长于石川河干流,集水面积1550平方公里。    石川河全长137公里,集水面积4478平方公里。流域西宽东窄,呈不对称的巴掌形,东面石川河、洛河之间古为金氏陂及卤泊滩,没有支流入渭,连同西面清河流域北原下之地,皆属郑国渠灌区。流域内已建有桃曲坡、冯村、黑松林、小道口等中小水库数10座。    石川河支流漆水河有耀县水文站,支流沮河有柳林水文站。    (7)泾河。    渭河左岸支流,古称泾水,跨陕、甘、宁三省(自治区),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的马尾巴梁东南老龙潭,穿过甘肃东北部平凉、泾川城,从长武马寨乡汤渠进人陕西,东流至芋园乡景家河30余公里一段为陕、甘界河,再南流转东南流,经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至高陵陈家滩汇入渭河,全长455公里,集水面积45421平方公里,其中省境内河长272公里,集水面积9391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河长的60%和总面积的20%。    陕境泾河分为三段:汤渠至早饭头段90余公里为原梁沟壑段,纳马莲河、马栏河和黑河,过大佛寺和彬县县城;早饭头至张家山120余公里为峡谷段,谷宽仅百米左右,最窄处不到30米,山势险峻,河道曲折,水力资源丰富,入峡不远,左岸有三水河(面积1300平方公里)由旬邑来汇,出峡处即北仲山口,张家山上下即古今引泾工程渠首处;张家山以下约60公里为平川段,右纳泔河,地面开阔,土地肥沃,水流渐缓,灌溉历史悠久。泾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泾河有景村、张家山水文站。上游支流有张河水文站。    (8)北洛河。    古称洛水,通称洛河,20世纪50年代改称北洛河,为渭河最长支流,源于榆林市定边县西白于山最高处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初名石涝川,东南流至铁边城合王坬子川后叫头道川,至延安市吴旗县城关合乱石头川后始称洛河。流经定边、靖边、吴旗、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等13县,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长680公里。流域平均宽80公里,呈条带状,总面积26905平方公里,除葫芦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内,干流平均比降1.5‰。    洛河按地貌区可分为三段:富县以上为上游段,由志丹旦八到川口长25公里一段为白垩系志丹群石质峡谷,谷宽平均只有40米,河床切人基岩20米,其余河段较宽阔,在100~400米间,此段均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富县至白水为中游段,富县以下,河谷深切,逐渐变窄,交口河以下又迸人宽约100米的峡谷,河道深切黄土原约100米,岸高谷深,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白水、澄城以南是洛河下游段,河流从西面绕过铁镰山,呈S形进入关中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曲发育,河床不稳,跌落甚多,以白水至船舍段的三叠状、大小状最为有名。洛河河口段游荡于孝义镇与黄河之间,今之桥店和马坊渡曾是洛河的知名渡口。    洛河支流共581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8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周水、葫芦河、沮水、石堡川共4条。    洛河干流有吴旗、刘家河、交口河、状头、南荣华4处水文站。支流周水有志丹水文站。    8.南洛河    黄河右岸支流,又名伊洛河,古称雒水。位于陕西商洛地区东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是陕西省东南部唯一入黄河流。源出陕西蓝田县东北与渭南、华县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邻近灞源,《山海经》日:“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水经注》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灌举山,东经熊耳山北(今河南卢氏县境),《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南洛河东南流入洛南县横穿中南部,经洛源、眉底、尖角(县城正北)、柏峪寺、灵口及庙湾等乡镇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卢氏县境,经洛宁、洛阳、偃师等县(市),由巩县东北注入黄河。在陕西境内河长124.6公里,集水面积3064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河的1/4左右,占洛南县面积的98%,河道以砾石质结构为主。地势北缘秦岭(草连岭海拔2646米)、华山(海拔2165米),南顺蟒岭(最高处1744米),中间为南洛河河谷,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形成三个小区:一是干流以北广大山地区,山高坡陡,沟深流急,仅一些较大支流沿岸有少量川地;二是干流两岸及永丰、景村、古城、三要等乡镇一带的浅山川塬区,有较完整的三级阶地构成的大片川塬,拥有“四十里梁塬”和古城川,土层深厚肥沃,为洛南县的主要产粮区,20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南洛惠渠以及星罗棋布的库塘,为川原耕地提供了灌溉条件,有“小关中”之称;三是面积较小的南部蟒岭花岗岩流砂丘陵区,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带。干流文峪河口以上为山溪性河流,比降达12.5‰,全河平均比降为3.7‰,官桥河以下曲流发育,形成许多“鸵胫”、“驼背”河道。直接入洛支流24条,其中百平方公里以上支流10条,主要有文峪河、石门河、石坡河、县河、东沙河等,河系呈不对称叶脉状,左侧支流长大,多为常流水,右侧支流短小,多为季节河。    南洛河有灵口水文站。    (二)长江流域    陕西境内秦岭以南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内的嘉陵江、汉江水系。    1.嘉陵江    长江上游左岸支流,上游流经陕西西南与甘肃东南部,是沟通陕、甘、川的通道。有东西两源,自古以出自凤县北面秦岭代王山西侧大南沟的东源为正源,西源出天水寨子山,称西汉水,为上游最大支流。嘉陵江之名,一说江流蜿蜒曲折,夹于高山丘陵之间,故有“夹陵江”之名,后衍为嘉陵江;一说秦岭、大散关西南有嘉陵谷,即嘉陵水之所出,自是始名嘉陵江。江出大南沟口西北行,至老街转向西南,经黄牛铺、凤州,先后纳安河、小峪河,在风县城(双十铺)西南8公里处入甘肃两当、徽县,又从略阳县白水江复入陕境,蜿蜒南流,纳青泥河、西汉水、八渡河、乐素河、燕子河等,经横现河、略阳城西、白雀寺、石瓮子和宁强县黑水、阳平关、燕子砭,于中坝乡庙子岭流入四川广元,在重庆注入长江,总河长329公里,集水面积28877平方公里,其中陕境内河长243.8公里,集水面积9930平方公里。    流域地处秦巴山地西部,高程多在1000~1500米之间,干流以宽谷为主,宽谷狭谷相间,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双石铺以上,河流穿行于宽谷坝子中,多急流险滩,凤州至双石铺段,河谷较开阔,有较厚的黄土堆积,有多级阶地发育,为黄土喀斯特地质,沿坡风化剥落、崩塌、滑坡、泥石流较强,每到雨季常威胁铁路、公路交通。白水江镇为典型峡谷,白水江到横现河段主要为曲流峡谷、宽谷相间,略阳段又展宽,至阳平关段又进入峡谷,阳平关以下,大段河谷与岩层走向一致,阶地发育。    陕境嘉陵江河长244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略阳水文站河段平均比降7‰,水力资源丰富。古来凤州以下即通舟楫,民国27年(1938年),陕西省水利局曾对白水江至川陕交界之对鸡子全长141公里进行整理疏浚,抗战期间曾担负货运总量的90%。20世纪50年代白水江至重庆950公里航线仍然畅通。自宝成铁路建成后,航运逐渐消退。    陕境嘉陵江有凤州、略阳水文站。    2.汉江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一名汉水,古称漾水、沔水。流经陕南宁强、勉县、南郑、汉中、城固、洋县、西乡、石泉、汉阴、紫阳、安康、旬阳、白河共13个县(市),进入湖北郧西,经十堰、襄樊、钟祥、仙桃等市(县),至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000平方公里,其中陕境内河长652公里,流域面积54783平方公里(不含丹江)。    汉江发源地,古今众说纷纭,按河源唯远原则,正源应为嶓冢山。据《汉中府志》载:“汉江,水出(宁羌)州八十里嶓冢山”、“山在州北九十里,在栈道烈金坝西十里,山势尊严,峰峦回合,望之蔚然深秀,其相连者为汉王山……山内有洞,宽数丈,深里许,为汉水发源处。水从下涌出,有声砰砰然,天将降雨,其声愈大如殷雷,洞外有石砌台数丈,为往时祭汉源行礼之所”。在今阳安铁路、川陕公路旁,有形如华盖的千年古桂一株,并有唐建明修的禹王宫遗址。由此向北,可仰望嶓冢山,有小溪南来,俗名“汉王沟”,即“漾水”,循沟行10里,即到“白岩湾”,古木垂蔓,下有一洞,洞口有一钟乳石,状如卧牛,人称“石牛洞”,石牛高1.55米,长3.10米,遍体绿苔水渍,自背至臀有八个古字,径不盈尺,光怪陆离,不可辨认,有人揣之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或“岷嶓既艺朝宗于海”。相传为大禹刻石,故名禹王碑。但发现年代不早于清末,且石质极差,不可能历经4000年之久。    从烈金坝到武侯镇长约60公里为江源峡谷段,大部分为山地,干流两岸谷坡较缓,源头汉王沟以及青泥河、五丁关河(宽川)均为泉流小溪,于烈金坝附近汇合后至大安小盆地北纳大林河,河流又进入曲折峡谷,至炭场市会南源玉带河,继至沮水铺会北源沮水河,至武侯镇出峡,比降为1.25‰。    汉江过勉县即进入盆地,穿越南郑、汉中、城固、西乡,到洋县大龙河口复入峡谷。该河段长105公里,比降0.85‰,河面宽平时三四百米,洪水期宽一二公里,流域面积万余平方公里,平均宽116公里,中间形成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5~25公里的汉中盆地。盆地内良田广布,灌溉发达,人口密集,为陕西开发较早的农业区之一,盛产稻谷,号称“鱼米之乡”。北有褒河、湑水河、溢水河,澢水河,南有漾家河、濂水河、冷水河、南沙河等支流穿过盆地进入汉江。    大龙河口至渭门长50余公里,为汉江上游最险峻的峡谷地段,上段23公里称小峡,北纳酉水河,下段称大峡,即著名的黄金峡,河道弯曲,纳金水河,经洋县、西乡县交界处有子午河来会,在三花石纳牧马河,折东偏南入石泉。峡谷两岸山坡高出河床300~400米,河面宽200米左右,最窄处仅40~50米,洪枯水位差25米。河床基岩裸露,险滩密布,仅黄金峡内较大险滩即有20余处之多。    渭门至茶镇段河谷宽500米,茶镇至石泉段进入峡谷,水急滩险。石泉以下进入峡谷盆地交错段,较有名的有石泉盆地、安康盆地,及紫阳、旬阳、白河峡谷等,砂卵石河床,多险滩。石泉以下主要支流,左岸有池河、月河、旬河、金钱河等,右岸有任河、岚河、黄洋河、坝河等。    陕境汉江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北岸支流长于南岸,干流河槽偏向右岸,阶地多分布在左岸。沿江发育的多级阶地成为山区较集中的农耕地。流域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大巴山区达1200毫米左右,水量充沛。    陕境汉江流域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20条,主要支流有褒河、湑水河、子午河、牧马河、任河、岚河、月河、旬河、金钱河、丹江等。    汉江干流有武侯、汉中、洋县、石泉、安康、白河6处水文站。    (1)褒河。    为汉江上游左岸较大支流,流经太白、凤县、留坝、勉县、汉台5个区、县(市)。东西二源均出自秦岭南麓,西源出凤县代王山秦岭沟,初名中曲河,下行称西河;东源为正源,出太白县太白山之灵湫,始称虢川河,南流过嘴头(太白县城),北纳七里川河后称红岩河,至留坝县江口东纳太白河后称褒河,沿途纳上南河、北栈河、尚溪河经褒城、于梧凤乡孤山村入汉江。    褒河古称褒水,集水面积3908平方公里,纳大小支流36条,河系上宽下窄。河长175.5公里,江西营以上为上游段,分水岭海拔3000米左右,留坝以西在2000米以上,褒、湑之间在2000米以下,山势开阔,河谷宽浅、宽窄相间成串珠状,两岸谷坡较缓,耕地较多。江西营至石门谷口为中游段,海拔560~1500米之间,过武关驿后,河道进入峡谷,山势陡峻,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有如“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的景象,沿河多古迹和传说典故,如石门栈道两岸山崖石刻“汉魏十三品”(1971年建石门水库时,将其中17方刻石移入汉中市博物馆)等。河出谷后为下游的汉中盆地,河床多为沙卵石覆盖,河道由200米展宽至800米,河道冲淤变化显著,两岸发育漫滩阶地,农耕历史悠久,水利事业发达。褒河山溪河流特点突出,径流沿程分布为上下小、中间大,界牌关至河东店区间年降雨可达900毫米以上,径流深450毫米,而河源及石门以下径流深300毫米以下,径流以汛期最多,5~10月约占年径流量的88%,洪水频繁,洪枯悬殊。    褒河有江口、马道两处水文站。    (2)湑水河。    汉江左岸支流,源于周至县西南光秃山北财神岭下菜子滩沟,西北转西入太白县黄柏塬,转西南,于洋县平堵乡入城固县境,过小江口转东南流,于升仙村出谷,穿桔园,沿途纳大小支流19条。至县城东庙坡村注入汉江。湑水河干流全长167公里,集水面积2340平方公里。谷口升仙村以上为上中游,穿行于秦岭山区,地形陡峭,河面宽15~50米,基岩多为花岗岩、千枚岩,峡谷间夹有阶地坝子,地下水丰富。桔园以下为下游,进入丘陵盆地,水流平缓,河床为砂卵石覆盖,河面宽度平水期200~300米,洪水期可达800~1000米。    湑水河有升仙村水文站。    (3)子午河。    汉江左岸支流,位于汉中、安康两地区之间。源于宁陕、周至、户县交界处的秦岭梁南坡,分水岭海拔2965米,河水西南流,初名正河,过两河乡名两河,左纳东峪河后名金鸡河,右纳西河后名汶水河,到佛坪界三河口,再与北来的蒲河和由西北来的椒溪河相会,再蜿蜒于宁陕、佛坪两县边界南流入石泉县境内的两河,左纳过宁陕县东来的堰平河(长安河),再曲折西南行于西乡、洋县界上,到白沙渡投入汉江。有大小支流20条,集水面积3028平方公里,干流长153.8公里,上游段流经秦岭高中山区,流向受地形及断裂影响,山高谷深,河谷较窄,河道弯曲,多石滩急流,比降皆在20‰以上。到佛坪界三河汇流以后,逐渐进入低山区,河谷渐宽,漫滩阶地亦较发育,形成小片宽谷坝子。两河以下进入浅山区,两岸丘陵起伏,坝子呈连续分布,全河比降6.6‰。    子午河有两河口水文站。    (4)牧马河。    汉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又名西乡河、木马河,相传源头因曾有木马城而得名。源于城固、南郑、西乡三县交界处米仓山北麓的白熊山老鹰崖,东流经城固五里坝乡进入西乡县境,转东北流经骆家坝、钟家沟、文贯等乡,于贯子山右纳峡河,转北流经苦竹坝左纳沙河,转东流过马鬃滩,经西乡城南转东北流,右纳泾洋河。泾洋河又名金洋河,源于镇巴县南星子山西坡代钱坝的黑龙洞,南流转西南再西北绕镇巴城,复北流入西乡境,在罗镇坝左纳麻石河,于青龙乡入牧马河,流程85公里,集水面积和年均径流量占牧马河的1/4和1/3。牧马河东行经三花石入汉江。    全河干流长122.7公里,峡口(贯子山)以上50公里为上游。峡口至泾洋河口39公里为中游,平均比降2.2‰。泾洋河口以下约34公里为下游,平均比降1‰。上游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河道弯曲,水行于峡谷之中,骆家坝以下河谷渐宽,多属花岗岩浅山丘陵,河谷宽窄相间,宽谷坝子有骆家坝、贯子山、马营坝、苦竹坝、东坝等,县城附近形成西乡小盆地,面积28平方公里,仅次于汉中盆地。下游为砂砾河床,河岸冲淤,变化多端,河滩较多,白龙塘以下又出峡谷,现已大部分被石泉水库淹没。    牧马河斜贯西乡全境,纳大小支流50余条,集水面积2807平方公里。    牧马河有西乡水文站。    (5)月河。    汉江左岸支流,位于汉阴、安康两县(市)中部,一名月川水,源于汉阴城北之观音河,源头在药王乡北部秦岭南麓低山区的东沟口,一说源于娘娘庙河,源头在南面凤凰山铁瓦店大堰沟,东南流经高梁、平梁,在汉阴城西两河汇合,继续东南行,经双乳进入安康市境的梅子铺,再过恒口、四合、建民、青峰等乡镇,于城西南4公里处的许家台子入汉江。河长113公里,集水面积2826平方公里,穿行于石泉、安康断裂间的盆地中,南侧支流短小急促,北侧支流较为绵长,汉阴以上河道狭窄,比降大,汉阴以下河床宽展,地势平坦,水田广布,经济发达。月河有支流23条,主要有观音河、洞河、恒河、付家河等,其中以恒河最大。恒河位于安康市西北面,源于安康境西北端的岩屋河脑,南下至恒口附近注入月河,河长109公里,集水面积97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为13.4‰。河口附近有丰富的砂金矿床。恒河下游入月河地带是安康农业重要基地,恒口镇为农副产品集散地。    月河有长枪铺水文站,支流恒河有恒口水文站。    (6)旬河。    位于汉江左岸,古称旬水,源出西安市长安区西南的甘沟脑,上源称沙沟河,西南流向宁陕东北面的江口,渐转东南流,始称旬河,经过黄金乡,在镇安西南左纳东川河,经黄家湾,右纳月河,过崇家沟,续纳小仁河、达仁河。进入旬阳县境后东南行,在小河乡两河关左纳柞水、镇安二城南来的乾佑河,再南经赵湾,复东南经甘溪,到旬阳县城西南转东北流,绕城西、北、东三面,在东南面注入汉江。旬阳城夹于旬河、汉江之间,街道最窄处耸立于两河之上,间不容车,与西南面一段陆桥构成“金钱吊葫芦”的奇特景观。    旬河全长218公里,集水面积630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9‰,共有支流42条,以乾佑河最大。乾佑河,古名柞水,源出柞水县西北与宁陕东北交界的老村乡黄花岭北侧,东流会太河(太峪河)南偏东流,过柞水城关渐转南流,南北纵贯柞水、镇安两县,在旬阳县西北的两河关汇入旬河,河长140公里,平均比降13.1‰,集水面积约占旬河的40%。    旬河有柴坪、向家坪2处水文站,支流乾佑河有柞水、青泥湾2处水文站。    (7)金钱河。    汉江左岸支流,源头在柞水县北与西安市长安区南交界处秦岭光秃山(海拔2212米)东南侧,东南流名金井河,在小河口北面接纳小河后转西南流,至杏坪西会社川河急转东南流,在田家庄附近进入山阳县境,过户家垣,在合河西南纳唐家河,到安家门北纳马滩河,到猛住山纳七里峡(箭河),又有漫川(靳家河)从东北过漫川关来汇,然后南下在李家凹入鄂西北的郧西县境,再向南即到达安康市的白河县与郧西县交界处的夹河汇入汉江。金钱河在陕西境内流长185公里,占总流程的75%,集水面积4666平方公里。    金钱河有南宽坪水文站。    3.丹江    汉江左岸支流,流经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其上源有二,北源在商县与蓝田县交界处的秦岭凤凰山(海拔1965米)东侧东峡;南源七盘河为正源,源出凤凰山南侧沙家台,东南流经祁家店、秦岭铺,至黑龙口与北源会合。黑龙口以下大致呈东南流向,经商州、丹凤、商南,于汪家店月亮湾出陕西省境,经过荆紫关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在湖北省丹江口注入汉江。陕境河长243公里,集水面积7551平方公里,各占总流程和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丹江,古称丹水,河中出丹鱼,得者多寿,故名。沿河岩性复杂,又因区域地貌影响,两岸支流密布,纵横交错,构成典型的网状水系。直接入丹江的支流有56条。    河源至商州二龙山河段长约40公里,比降10‰以上,铁炉子以上河槽狭窄,谷坡陡峻,属V形峡谷。铁炉子以下河谷逐渐开阔,在弯流处发育有不对称的阶地。支流有洪门河、板桥河等,泥沙淤堵河道,洪水时有发生。板桥河口至程家坡河段又成峡谷,二龙山水库即建于此,库容8100万立方米。二龙山至丹凤河段长约65公里,谷宽丘浅,河道迂回曲折,流于商州~丹凤地堑中,形成一系列开阔的弯道盆地,统称“商丹盆地”,又与南秦河盆地并称“百里州川”,为商洛富饶之区。河道比降3‰,河宽150~250米,谷宽1000~3000米。支流主要有南秦河、会峪河、老君河等汇入,水土流失较剧,河床逐步变成悬河,部分粮田变成了湿地。月日滩至竹林关段长不到40公里,基本上属峡河,通称“月日峡”或“流岭峡”。有较大滩险30余处,以蛤蟆口滩最著。竹林关至商南过风楼直达省界长约100公里,上段属宽谷峡谷相间的串珠河段,下段呈V形河谷,通称“湘河峡谷”,多湾、多滩,间或有湾滩地或原地。支流有银花河、武关河、清油河、县河、湘河、滔河等。    陕境丹江流域开发较早,古迹颇多。在商州、丹凤丹江干支流沿岸,发现新石器时代属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及商、周、秦、汉古墓葬数十处。商州城西张底村后坡断岩下存有株罗、白垩纪亿年前的恐龙足迹化石。二龙山水库上游遗有“闯王寨”,为李自成当年驻军之地。丹凤城西的商镇为秦末汉初四位隐士隐居地,时称“商山四皓”,滨丹水留有四皓墓。在丹凤、商南间的武关,是关中四塞之一,雄关尚存,并遗有战国时的“秦楚界墙”。汉唐之际,是东南进京城长安贡道之一。丹凤城龙驹寨曾是水陆码头,乃“五方杂沓之地,都会繁华之乡”。城西南保留有“船帮会馆”建筑,以“花庙”(花戏楼)特别称著,现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丹江干流有麻街、丹凤2处水文站,支流板桥河有板桥水文站,银花河有竹林关水文站,武关河有武关水文站。    (三)天然湖泊    陕西省境内天然湖泊少而分散,散见的有西安市长安区翠华山的太乙池,太白、周至县的“太白明珠”,泾阳县的焦获泽,渭南市临渭区的金氏陂,以及汉中南郑六池,陕北神木、榆阳、定边3区、县北部风沙滩区的大小海子等。    1.焦获泽    一作焦护泽,在今泾阳县西北。《诗·小雅·六月》云:“猃狁匪如,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毛传》说:“焦获,周地,接于猃狁者。”《释文》称:“《尔雅》十薮,周有焦获”。焦获古为“十薮”之一,又名瓠口,《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恤志》皆载郑国渠“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泾河出仲山峡谷进太平原处地形与剖开的葫芦口相似。引泾“瓠口”即古之焦获泽所在。    2.金氏陂    《新唐书·地理志》载,下邽县(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北)“东南二十里有金氏二陂”,《太平寰宇记》载:“汉昭帝时(公元前86~公元前74年)以金日磾有功赐其地因名。有西陂、东陂及月陂,皆名金氏陂。唐武德二年(619年)引白渠入陂”。该渠由临潼康桥北引泾东流入临渭境,从官底乡向东南流,经故市镇白渠渡村,再东南流到孝义乡金家滩附近入渭河,陂址在渠的东西两边故市、交斜、孝义及信义一带,如今水陂早已不存,仅余洼地一大片,少数地段雨季仍有明水。    3.太乙池    又名太乙湫、天池,位于西安市长安县终南山太乙谷谷口上游约6公里处,因山峰崩塌落入太乙谷溪流壅水而成。池水海拔约1150米,面积约百余亩,蓄水百万立方米,可灌田万亩,在翠华山风景区内,易名为翠华湖。    4.太白海池    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顶最高点八仙台(又称拔仙台、八仙绝顶)附近,由八仙台西北400米处的大爷海起,向东略偏南有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三清池等,被誉为“太白明珠”,均属高山冰蚀湖。太白山主体是酸性岩浆大规模侵入形成的太白岩基,出露岩石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在第四纪古冰川强烈作用下,水蚀、冰碛形成了一整套冰川地貌,冰川消融后冰斗底部洼地积水成湖。大爷海水面海拔3550米,面积10.2亩,深17米,在太白县境内。二爷海在八仙台西南400米处,跨入周至县境,海拔3610米,面积7.05亩,深10米,为黑河源头,湖水清澈碧绿,“无寸草点尘,无诸水族”(《眉县志》)。三爷海更向南,海拔3485米,原有面积约27.5亩,现今湖水已退缩到冰坝附近,湖面日益缩小。玉皇池曾是太白山最大的湖,面积约135亩,湖面海拔3350米。    5.红碱淖    位于神木县西北部,南北最长处10公里,东西宽9公里,呈不规则三角形,面积10万亩左右,水深9.1~10.6米,最深处20余米。古代河谷式静水盆地失去水道,成为内流区积水洼地,汇集地下渗水及天然降水而成。湖水微咸,属重碳酸盐钙型中矿化度中硬水。现已成为商品鱼基地。    红碱淖以南为尔林兔滩,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再南为大保当滩,滩面50平方公里,多为湿地,海子很多,呈缩小趋势,神木境内现存海子120余处,面积9000余亩。    6.刀兔海子    榆林市北部沙区积水池塘星罗棋布,是陕西省内湖泊最多的地方。金鸡滩、刀兔海子在隋唐时期均为大湖,其后日渐萎缩。金鸡滩在宋以后枯竭。刀兔海子曾有万亩以上水面,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减至900亩,1985年普查时仅存370亩。除刀兔海子之外现存150亩以上海子尚有5处,双链链海子525亩、乌鲁素海子750亩,闹牛海子150亩,贾名儿达海子1500亩,大海子1800亩。    7.花马池    俗称大池,在定边县城西北12公里处,面积4500亩,水面晶莹如镜,全池白茫茫一片,为盐池。    定边县境东北、西北、西南三面均为风沙区,有大小湖泊18个,面积2.9万亩,其中有11个为盐湖,以花马池最大。较大的池还有:苟池,面积660亩,平均水深0.54米;波罗池,面积2085亩,平均水深2米;公布井池,面积2040亩;明水湖,面积2625亩。这些湖池水质苦咸,属氯化物硫酸盐类镁铀型极硬水,富产食盐。诸盐池以花马池产盐量大且质优,素以粒大、色青、味醇而久负盛名,现仍为陕西省内盐池最大产地,年产盐4万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