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地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陕南地理地貌 第二节 农业地理

第二节 农业地理

2023-06-17 0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土地资源

  陕西省总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30833万亩),1992年全省人均土地0.62公顷(9.3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土地资源的分布  全省土地按气候带从北到南,分布在中温带的有21734平方公里(3260.1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0.57%;分布在暖温带的有142975平方公里(21446.25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9.54%。其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区暖温带的土地面积有7369平方公里(11105.71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5.97%,分布在关中平原和秦岭山地暖温带的土地面积有69011平方公里(10362.0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3.57%;分布在北亚热带的土地面积有40891平方公里(6126.6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9.89%。  按地貌单元,可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三大块。陕北黄土高原,包括长城沿线的沙化土地,以及南部的黄土丘陵、黄土台塬和低山丘陵等,总土地面积为9983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8.56%;关中平原包括海拔800米以下的河川、台塬、山前洪积扇等,总土地面积2165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53%;陕南山地包括秦岭、巴山的山地、丘陵、山间河川平坝地,总面积为8411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0.91%。  (二)主要土地类型  据陕西省农业区划资料,按地貌和地面组成物质分为山地、丘陵、塬、川道、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1.山地 全省有山地879.04万公顷(13185.67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74%。山地主要分布在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占全省的69.08%;其次是关中,占全省的26.08%;陕北较少,占全省4.84%。  2.丘陵 地全省有丘陵地663.64万公顷(9954.61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2.26%。丘陵地主要分布在陕北榆林、延安两地区,占全省的83.47%,以黄土丘陵为主;其次是关中,占全省的8.60%;陕南以土石丘陵为主,占全省的7.93%。  3.塬地 全省有塬地211.98万公顷(3179.76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30%。塬地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包括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台塬,占全省的75.12%;其次是陕北,包括高原地和残塬,占全省的24.88%。  4.川道 地全省川道地182.16万公顷(2732.4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85%。川道地以关中为主,占全省的59.41%;其次是陕南,占全省的21.72%;再次是陕北,占全省的18.8%。  5.沙地 包括陕北的风沙地和关中渭河、洛河下游的沙地。全省有沙滩地116.47万公顷(1747.02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66%,其中陕北沙地占全省的97.45%;关中仅占全省的2.55%。  6.沼泽 地沼泽地分布在陕北榆林地区北部。总面积3.88万公顷(58.19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19%。  陕西土地的总特点是山地多,川塬少。山地、丘陵地占全省总面积的75%左右。  (三)土地利用现状  1.土利用结构  (1)耕地 1992年全省耕地面积5231.5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94亩。  耕地地区分布不平衡。关中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2.8%,陕南占18.0%,陕北占39.3%。全省耕地中,旱地多,水地少。水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2.5%,其中关中水地最多,占全省78%,旱地占全省旱地32%;陕南水地占全省水地14%,旱地占全省旱地19%;陕北旱地占全省旱地49%,水地占全省水地8%。  耕地中,山丘地多,川塬地少。丘陵山坡地占全省耕地的57.21%。其中,陕北丘陵山坡耕地最多,占全省56.78%;其次为陕南,占全省的25.43%;关中较少,占全省17.80%。全省川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1.76%,主要集中在关中。关中川地占全省63.28%,陕北占20.43%,陕南占16.29%。全省塬地占耕地面积的21.04%。其中,关中塬地最多,占全省89.03%;陕北仅占10.97%。  耕地按坡度分,坡度小的耕地少,坡度大的耕地多。全省<6°的平坦耕地占全省总耕地的46.8%,主要集中在关中。关中<6°的平坦耕地占全省同类耕地的67.1%;陕北占22.3%;陕南占10.6%。全省6°~2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6.5%,陕北这类坡耕地占全省同类耕地面积的55.6%;关中占25.8%;陕南占18.6%。全省>25°的陡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6.7%,陕北陡坡耕地占50.8%;陕南占38.0%;关中占11.2%。  (2)林地 1992年全省林业用地面积836.3万公顷(12544.5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0.7%,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南占49.05%,陕北占28.24%,关中占22.66%。  全省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43%,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5.52%(林地覆盖面积)。有林地主要分布在陕南,占全省有林地的53.72%;其次是关中,占23.77%;陕北占22.50%。有林地中天然林占全省有林地的42.26%,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南天然林地占全省天然林地的57.16%,陕北占25.11%,关中占17.73%。  全省的苗圃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合计占全省林业用地的32.48%。  (3)园地 1992年全省有各种果园、茶园、桑园等园地19.2万公顷(287万亩),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96%,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南园地占全省园地面积的51.09%,关中占29.39%,陕北占19.50%。  (4)草地 1992年全省草地面积共353.5万顷(5302.5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2%。草地主要分布在陕北温带草原地带和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7.36%,占该区面积的37.36%,陕南草地占全省草地的29.80%,关中占12.84%。  (5)城乡居民点用地 1985年全省城乡居民点用地40.68万公顷(610.25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98%。关中人口稠密,城市和村镇居民用地面积最大,占全省城乡居民点用地的59.90%;陕南占19.01%;陕北占24.09%。  (6)工矿用地 1985年全省工矿用地2.80万公顷(42.07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14%。关中工矿用地最多,占全省工矿用地的64.90%,陕南占23.2%,陕北占10.88%。  (7)交通用地 1985年全省交通用地21.35万公顷(320.29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4%。陕北交通用地最多,占全省的49.25%,关中占30.61%,陕南占20.13%。  (8)水域 1985全省水域面积41.30万公顷(619.46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1%。关中占全省的39.78%,陕南占31.99%,陕北占28.22%。  (9)特殊用地 1985年全省特殊用地2.72万公顷(40.81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23%。关中占全省的48.19%,陕北占48.20%,陕南占3.61%。  (10)难利用土地 1985年全省难利用土地155.56万公顷(2333.40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66%。陕北占68.03%,陕南占19.13%,关中占12.84%。  2.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  陕西省土地利用的特点是:(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这与本省土地类型的复杂和多样有关。(2)以农业用地为主。全省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在内合计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7.15%。(3)农业用地结构地域差异明显。在全省农业用地中,耕地关中比重大,林地陕南比重大,草地陕北比重大。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重农业,轻林牧业除少量的果园和其他经济林用地,以及少量饲草地外,大量的自然林地、草地缺乏经营管理,也常发生过度采伐和过度放牧的情况,造成资源破坏,生态失调。土地利用很不平衡,使各类用地的产值悬殊。1992年全省耕作业用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64%,而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67.25%;全省林、牧用地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7%和17.2%,而产值仅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4%和15.9%。  (2)土壤侵蚀严重,土地质量退化陕西山地丘陵地多,平地少,土地利用不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种植业用地中,>25°的陡坡耕地占全省耕地的16.7%。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6.88%。每年侵蚀掉的表土,除淤积在当地的坡脚、河道和坝库中的泥沙外,直接输入黄河的泥沙约8亿吨,输入长江的0.82亿吨。输出的泥沙中含有400万吨有机质,40~80万吨全氮,88~144万吨全磷,以及大量的钾。长期的土壤侵蚀使土地肥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生产能力低,陕北的坡耕地亩产谷物不足50公斤,陕南山地亩产谷物低于100公斤。汉中地区在1949~1979年的30年间,因山洪冲刷净损失耕地6.9万公顷(103.5万亩),1981~1984年间,全省因灾废弃耕地4.2万公顷(63.0万亩)。按这种速度推算,在1949~1985年的36年间,全省大约损失耕地36.4万公顷(545.74万亩),因洪水和水土流失损坏的耕地,除少量可以恢复外,而大量则难以恢复。这种损失既使生态破坏,也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3)耕地减少,缺乏后备资源 1949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38.5万公顷(6577万亩),1953年全省耕地455.5万公顷(6831.9万亩)。从1954年起,耕地逐年减少,到1985年全省耕地减少到362.7万公顷(5440.41万亩),32年间减少耕地92.8万公顷(1391.49万亩),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9万公顷(43.48万亩)。从1953年到1985年,全省人口由1615万增加到3001.72万;净增人口1386.72万人。人均耕地由1953年的0.28公顷(4.23亩)减少到1985年的0.12公顷(1.81亩)。耕地减少的原因有:第一,因灾废弃和退耕改林、改牧;第二,国家基本建设占地,如城镇建设、工厂、矿山、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建设占用耕地;第三,乡村建设,如乡镇企业和村民庄基等用地;第四,其他原因占用耕地。全省耕地减少原因的主次在各地有所不同:关中地区以国家基本建设造成耕地减少为主;陕南、陕北以水灾、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减少为主。  陕西土地开发历史悠久,耕地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可开垦的土地已基本全部利用,基本上无后备耕地资源,在耕地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地矛盾日趋严重。  (4)耕地肥力下降 长期以来,向土地索取多,投入少,只种不养或多种少养,作物品种单一,绿肥种植减少,有机肥源不足等,使耕地肥力普遍下降,土壤结构不良。   二、农业生产条件

  建国前,陕西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水平低下,直到1949年,全省仅有拖拉机6台,有效灌溉面积331万亩,化肥用量0.45万吨,主要依靠土肥,种植业总产值为7.35亿元,粮食总产331.1万吨,油料总产5.62万吨,棉花总产87.4万担,其他经济作物为数有限。建国以来,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落实了各项农村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截至1988年全省共修建各类水库1381多座,总库容44.77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69座,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石泉、冯家山(千阳县)、王瑶(安塞县)、石门(汉中市)、羊毛湾(乾县)等5座;全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326.6万亩,机电井12.9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856.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86%。1987年排涝面积202.66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80%;改良盐碱地182.89万亩,占应改良面积的60%以上。1988年机耕面积228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2.84%;机播面积1616.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2.6%;每亩耕地使用化肥量43.1公斤;农用大中小型及手扶拖拉机223473台;农用排灌机械16.87万台、141.02万千瓦;机动脱粒机11.24万台;农民载重汽车12911辆。这就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陕西农业科技和研究力量雄厚,改良和培育出来的不少优良品种已推广普及全省。关中地区原来小麦亩产100~150公斤;60年代初培育出小麦丰产3号,亩产达200~250公斤;增加水肥后,这种小麦就要发生倒伏,产量再难以提高;70年代又培育出了耐肥抗倒伏的优良品种矮丰3号、小偃3号、5号、6号等新品种,使绝大部分地方的亩产提高到300~350公斤,一些地方达500公斤左右。同时对各种病虫害也进行了研究防治,减轻了对农作物的危害,小麦吸浆虫经过防治现已基本消灭。  另外,在农业机具改革、肥水利用、科学种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进一步改善了种植业的生产条件。   三、种植业

  1988年全省种植业播种面积7166万亩。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稳定在85%左右,其产值在种植业总产值中也基本保持在70%左右。1988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111万亩。长期以来,小麦在粮食产量中常居第一位,其次是玉米。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和烤烟为主,播种面积一般占8%,1988年达8.6%,近年来略有提高。1988年这三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分别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9.5%、58.8%和14.5%。其他农作物约占6.1%。            陕西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及变化表                           单位:万亩

┏━━━━┳━━━━┳━━━┳━━━━━━━━━━━━━━┳━━━━━┳━━━━━━━━━━━━━━┳━━━━━┓ ┃ ┃总播种 ┃ ┃ 其 中 ┃ ┃ 其 中 ┃ ┃ ┃ ┃ ┃ ┣━━━━┳━━━━┳━━━━┫ ┣━━━━┳━━━━┳━━━━┫ ┃ ┃ 年份 ┃ ┃粮食 ┃ ┃ ┃ ┃经济作物 ┃ ┃ ┃ ┃其他作物 ┃ ┃ ┃ 面积 ┃ ┃ ┃ ┃ ┃ ┃ ┃ ┃ ┃ ┃ ┃ ┃ ┃ ┃ 小麦 ┃ 稻谷 ┃ 玉米 ┃ ┃ 棉花 ┃ 油料 ┃ 烤烟 ┃ ┃ ┣━━━━╋━━━━╋━━━╋━━━━╋━━━━╋━━━━╋━━━━━╋━━━━╋━━━━╋━━━━╋━━━━━┫ ┃1949 ┃7114 ┃6315 ┃2231 ┃ 161 ┃ 993 ┃576 ┃315 ┃ 237 ┃0.5 ┃223 ┃ ┃1953 ┃7972 ┃6998 ┃2408 ┃ 215 ┃ 1174 ┃706 ┃445 ┃ 229 ┃0.4 ┃268 ┃ ┃1958 ┃8369 ┃7289 ┃2367 ┃ 270 ┃ 1260 ┃725 ┃467 ┃ 233 ┃0.4 ┃355 ┃ ┃1963 ┃8078 ┃7169 ┃2347 ┃ 239 ┃ 1315 ┃572 ┃380 ┃ 168 ┃1.6 ┃337 ┃ ┃1966 ┃8541 ┃7374 ┃2358 ┃ 253 ┃ 1468 ┃609 ┃402 ┃ 176 ┃2.1 ┃558 ┃ ┃1971 ┃7710 ┃6653 ┃2271 ┃ 256 ┃ 1367 ┃569 ┃394 ┃ 148 ┃0.8 ┃488 ┃ ┃1976 ┃7611 ┃6451 ┃2429 ┃ 257 ┃ 1471 ┃646 ┃394 ┃ 203 ┃9.9 ┃514 ┃ ┃1981 ┃7262 ┃6119 ┃2321 ┃ 242 ┃ 1511 ┃736 ┃390 ┃ 300 ┃14.0 ┃407 ┃ ┃1986 ┃7017 ┃5966 ┃2547 ┃ 234 ┃ 1425 ┃571 ┃81 ┃ 403 ┃45.0 ┃480 ┃ ┃1988 ┃7166 ┃6111 ┃2545 ┃ 232 ┃ 1410 ┃616 ┃120 ┃ 362 ┃89.1 ┃439 ┃ ┗━━━━┻━━━━┻━━━┻━━━━┻━━━━┻━━━━┻━━━━━┻━━━━┻━━━━┻━━━━┻━━━━━┛

  (一)粮食作物分布的特点  1.1988年粮食总产983.6万吨,其中夏粮产量449.3万吨,占45.7%。粮食作物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这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是本省两大农业生产基地。  2.夏粮作物集中分布在关中平原。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67%左右。而秋粮则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均有生产,播种面积基本各占33%。秋粮产量关中约占40%强,陕南占40%弱,陕北约占20%。  3.本省水地和水浇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3%,而水地和水浇地的粮食产量却占到总产量的50%以上。现全省平原川道地区大部分实现了水利化,但各地差异很大,陕北耕地占全省的27.7%,水地仅占全省水地的10%,陕南耕地和水地,分别占全省的20%和15%,关中则分别占到52%和75%。可以看出,水地面积的大小与粮食产量的高低,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关中、陕北还有大面积的塬地、滩地,很适宜于水利化,但由于水源不足,短期内难以灌溉,这类旱地仅关中平原南北的旱塬就有1000多万亩,这些旱地是关中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地,因此在这类地区发展旱作农业,是关中、陕北地区发展耕作业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  4.粮食作物的单产,一般是关中高于陕南,陕南高于陕北。关中多年平均亩产比全省平均亩产高25.7%。陕南、陕北亩产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陕北为最纸,只有全省平均亩产的48.5%。  (二)主要粮食作物分布  1.小麦 小麦是本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常稳定地占到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左右。1988年小麦占35.9%,且有上升趋势。陕西南北部条件不同,小麦生产水平相差很大。关中灌区小麦平均亩产最高,约300公斤;渭北旱塬区平均亩产135公斤;陕南平均亩产141.5公斤,其中水地小麦162.5万亩,亩产173公斤;陕北黄土高原区平均亩产58.6公斤,单产低而不稳。  全省小麦分为三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等6县长城以北地区;无霜期仅160~175天,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为主,为本省最适宜种植冬小麦的地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汉中、安康、商洛的平坝及低山区,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为主,也适宜种植冬小麦。  2.玉米 玉米在全省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1988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3.1%和29.4%。1988年玉米平均亩产205公斤。玉米在全省都有分布,以关中最集中,陕南次之,陕北较少。关中以回茬的秋玉米为主,陕南玉米与小麦、蚕豆等轮作,陕北主要为一年一熟的春玉米,单产较高。建国后,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有明显增长,建国前玉米播种面积993万亩,1988年为1410万亩,同期产量由52.7万吨增长到289.0万吨。  3.水稻 水稻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8%,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9.15%,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建国前陕西水稻面积161万亩,1988年面积扩大到232万亩,同期产量由31万吨提高到90万吨。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以籼稻为主,粳稻次之。秦岭以南多籼稻,与小麦、油菜、蚕豆轮作,一年两熟。秦岭以北多为粳稻,一年一熟。近年来,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占稻田面积的33%,产量达35.5万吨,占稻谷产量的40%以上,秦岭以南为本省水稻的集中产区,其中汉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平均亩产最高。

  4.糜子、谷子 糜子、谷子是本省的传统作物,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糜子、谷子就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这两种作物具有生育期较短(80~130天)、耐旱、耐瘠、耐盐碱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关中平原以北的旱塬区及陕北黄土高原区种植,一般可获稳产保收。糜谷主要分布在陕北。在渭北旱塬区夏田复种糜子和谷子,一般可获得较好的收成。由于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糜谷产量较低,建国后其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由1000多万亩减少到1988年的239万亩。  陕西省其他粮食作物,还有洋芋、红薯、高粱、豆类如豌豆、蚕豆、小豆和大豆等。  (三)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在本省仅次于粮食作物。1988年播种面积61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6%。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棉花和油料、烟叶、药材、麻类、糖料等。其中棉花和油料播种面积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78.3%,这两种作物的生产水平决定着本省经济作物的生产形势。  1.纤维作物  棉花:1988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120.3万亩,产量5.53万吨。关中地区占99%,其中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棉花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加上中部的咸阳市和西安市,则占全省棉田的87.3%和棉花产量的88.9%。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春季气温回升快,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2200小时,棉花生育期3~11月日照时数达1700小时,无霜期为210天,自然条件基本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惟本区降水条件较差,伏旱较严重,但地下水位高,水利设施较完善。棉花主要分布在渭惠渠、泾惠渠、洛惠渠和交口渠等灌区,播种面积占到关中棉田面积的75%以上,棉花产量占80%以上。  近年来,棉田面积大幅度下降,1949年315万亩,最高的1957年达482万亩,1988年只有120万亩,同期棉花产量分别为4.37万吨、11.62万吨和5.53万吨。  麻类:本省的麻类作物有大麻、红麻和苎麻。 种植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商品生产基地,一般就地消费,不足部分由省外调入。主要分布在陕南低山丘陵区的旬阳、紫阳、洛南、商县,关中则分布于富平、陇县、黄龙和富县。近年来麻类作物面积有所减少。  2.油料作物 1988年全省油料播种面积362万亩,总产24.6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2.7%和3.4倍。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还有花生、芝麻和胡麻、小麻等。油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油料作物的45.9%和37.8%。油菜主要分布在关中,陕南次之。关中油菜籽集中产于宝鸡一带,陕南则以汉中地区最集中。平均亩产量以陕南最高,约比关中高出1倍。胡麻、小麻、向日葵、芸芥、黄芥等是陕北地区特有的油料作物,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低。花生主要分布在渭河河滩地及大荔县沙苑地区。芝麻种植大多零星分布在关中和陕南地区。  3.烟草 过去本省烤烟生产多分布在关中西部的岐山和凤翔等县,产量很小。近年来,随着宝鸡卷烟厂的扩建和彬县、延安卷烟厂的建成投产,烤烟生产发展很快,现已逐步形成了渭北旱塬和洛川、宜川、富县等主要烤烟产区。1988年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89.1万亩,产量10.75万吨,比1980年增长17.8倍。其中渭北旱塬烤烟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2.9%和66.6%。  4.糖料作物 1988年全省糖料作物面积6.7万亩,产量7.13万吨。糖料作物有甜菜和甘蔗等。甜菜主要种植在关中的合阳、蒲城、旬邑和陕南的南郑、城固、勉县,以及陕北的横山、府谷等县。甘蔗仅限于汉中、南郑、城固等地有少量种植,商品量不大。  5.蔬菜生产 1988年蔬菜面积240.5万亩,蔬菜总产374.14万吨。人均日占有蔬菜量为0.48公斤。   四、林  业

  陕西山区、林区、丘陵沟壑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发展林业的潜力很大。  古代陕西,森林和草原相当茂密。东晋匈奴族赫连勃勃在靖边县无定河北岸修建夏都统万城时,曾赞其地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今甘肃庆阳北)以北,大河(黄河)以南,未之有也。”而今该地已成为荒漠。周人古公亶父由彬县迁到周原时,该地也是林草茂盛。秦始皇时,大兴土木,掘北山之石,伐蜀、荆之木,“蜀山兀,阿房出”。到了宋代,岐山一带已成“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了。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贪得无厌的索取,陕北高原林草锐减,秦巴山区森林质量降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到解放前,全省森林仅有267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0%。  新中国建立后,本省积极开展了护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抚育改造等生产活动,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植树造林发展很快  1988年全省森林面积524.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9%,比建国初提高了1倍多。木材总蓄积量2.72亿立方米,商品木材产量73万多立方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林业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村千家万户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农户造林占全省造林面积的60%以上。从1978年开始在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等6个地市的49个县、区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植树造林工作。1977~1983年全省新造林3000多万亩,近年来每年造林500万亩,造林成活率也有很大提高。平原地区有“四旁”树木3亿株以上,建成农田林网面积1200余万亩,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10%左右。多数新造林明显发挥了防风、防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使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榆林风沙区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增加到21.4%,由“沙进人退”变成了“沙退人进”。各地营造较早的用材林已开始间伐利用,经济林木已硕果累累,有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  (二)林业生产逐步发展  封山育林、次生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及森林利用,生产了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支援了国家建设,增加了收入。据各地林场不完全统计,全省封山育林恢复起来的森林已达320万亩,次生林抚育改造面积489万亩,抚育生产木材241万立方米。  (三)林业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  1988年全省林业产值达8.37亿元,比1949年增长417倍。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0.25%提高到6.2%。1988年生漆产量达1198吨,油桐籽产量18955吨,其他如红枣、木耳等多种林副特产品的产量也很高,收益较大。全省有果园393.69万亩,年产各类水果51.9万吨,其中苹果23.8万吨。秦岭北麓为全国有名的果林带,渭北旱塬及洛川塬为新兴的苹果生产基地,所产苹果,香甜味美,被评为全国优质苹果。核桃、石榴、梨、杏、板栗、葡萄、猕猴桃及黄河沿岸的红枣等都是很有名气的经济林木。全省有茶园41.6万亩,分布在安康、汉中和商洛地区,1988年产茶量4361吨。  1988年本省桑园面积45.3万亩,蚕茧产量7382吨,主要产于陕南。蚕有桑蚕和柞蚕两种,以桑蚕为主,发展很快。安康为有名的桑蚕茧生产中心和加工基地。   五、畜牧业

  本省畜牧业产值仅次于种植业和副业,居第三位。建国以来,畜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陕西省畜牧业历年发展变化表

┏━━━━┳━━━━━━━━━━━━━━━━━━━━━━┳━━━━━━━━━━━━━━━┳━━━━━━━┓ ┃ ┃ 大 牧 畜(万头) ┃ 羊(万只) ┃ ┃ ┃ ┣━━━━┳━━━┳━━━┳━━━┳━━━━━╋━━━━┳━━━━┳━━━━━┫ ┃ ┃ 时间 ┃ ┃ ┃ ┃ ┃ ┃ ┃ ┃ ┃ 猪(万头) ┃ ┃ ┃ 合计 ┃ 牛 ┃ 马 ┃ 骡 ┃ 驴 ┃ 合计 ┃ 山羊 ┃ 绵羊 ┃ ┃ ┣━━━━╋━━━━╋━━━╋━━━╋━━━╋━━━━━╋━━━━╋━━━━╋━━━━━╋━━━━━━━┫ ┃1949 ┃149.0 ┃106.7 ┃5.7 ┃26.3 ┃ 10.1 ┃92.8 ┃49.2 ┃ 43.6 ┃74.4 ┃ ┃1953 ┃238.1 ┃179.6 ┃7.9 ┃38.1 ┃ 12.0 ┃242.9 ┃160.1 ┃ 82.8 ┃174.6 ┃ ┃1958 ┃246.3 ┃184.9 ┃7.5 ┃42.1 ┃ 11.5 ┃347.6 ┃246.8 ┃ 100.8 ┃260.5 ┃ ┃1963 ┃208.6 ┃160.1 ┃6.4 ┃23.5 ┃ 9.5 ┃426.7 ┃318.1 ┃ 108.6 ┃293.5 ┃ ┃1966 ┃249.2 ┃193.8 ┃8.3 ┃36.5 ┃ 10.6 ┃453.1 ┃326.1 ┃ 127.0 ┃483.5 ┃ ┃1971 ┃272.7 ┃207.7 ┃11.9 ┃37.9 ┃ 15.3 ┃572.1 ┃385.8 ┃ 186.3 ┃640.0 ┃ ┃1976 ┃243.7 ┃174.5 ┃12.8 ┃35.5 ┃ 21.0 ┃532.9 ┃383.3 ┃ 149.6 ┃829.5 ┃ ┃1981 ┃244.1 ┃172.1 ┃11.4 ┃36.8 ┃ 23.8 ┃612.4 ┃432.3 ┃ 180.1 ┃666.5 ┃ ┃1986 ┃269.9 ┃200.9 ┃7.1 ┃43.0 ┃ 18.9 ┃396.2 ┃274.3 ┃ 121.9 ┃778.2 ┃ ┃1988 ┃297.3 ┃231.4 ┃5.5 ┃41.8 ┃ 18.6 ┃561.2 ┃408.8 ┃ 152.4 ┃758.2 ┃ ┗━━━━┻━━━━┻━━━┻━━━┻━━━┻━━━━━┻━━━━┻━━━━┻━━━━━┻━━━━━━━┛

  1988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9.88亿元,比1949年增长27.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22.9%。1988年全省大家畜存栏297.3万头,猪758.2万头,羊561.2万只,家禽4616.9万只。与1949年比较,大家畜增长99.5%,猪增长9.2倍,羊增长5倍。畜群结构有了改变,奶牛达到5万头,奶山羊达到82.8万只,与1960年比较,山羊增长40.4%,奶山羊增长3.3倍多。全省瘦肉型猪已占到20%,良种鸡占鸡群80%以上。1988年肉类总产量37.2万吨,奶23.89万吨,鲜蛋17.60万吨,绵羊毛0.35万吨,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本省畜种主要有牛、马、驴、骡和猪、羊,还有家禽及兔等。按种类构成分,大牲畜中,牛的数量最大,占大牲畜总头数的77.8%。秦川牛是价值很高的役、肉兼用牛,居全国黄牛之冠,近年来发展很快。驴占14.1%,骡占6.3%,马占1.8%。按用途分,以役用畜为主,占总头数的67.6%。羊以山羊为主,占羊存栏总只数的72.8%。其中奶山羊占全国的33%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关中的畜牧业产值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50%。本区以舍养为主,多大牲畜,生猪存栏数也大,奶牛、奶山羊占全省比重较高,家禽饲养十分普遍。关中既是本省畜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也是畜产品的主要产区。以武功为主的5个县是秦川牛的集中产地,有条件发展成为陕西最大的优质役、肉兼用型秦川牛生产基地。以渭南地区、咸阳市、西安市为主的关中奶山羊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生产基地,在富平、三原、临潼一带已形成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和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往省内外。  陕南地区畜牧业产值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30%。本区牲畜舍养和放牧并重,依畜种分,大致是大牲畜和猪以舍养为主,羊以放牧为多。畜种比较单一,主要有牛、猪和羊。大牲畜除极少量的马、驴以外,95%是牛,主要是黄牛,稻田区有少量水牛。陕南地区生猪饲养量历来较多,生猪存栏数居全省各区之首。羊主要集中在山区。  陕北地区草场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的条件较好,但现有水平低,畜牧业产值仅占全省的20%。陕北以放牧为主,主要畜种有驴、牛、羊。羊在全省占重要位置,尤以榆林地区最多,存栏数相当于关中和陕南两个区的总和,出栏率也在全省名列前茅。   六、农业区

  根据陕西各地区地貌形态、气候特点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构、布局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在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的基础上,可分为七个农业区。  (一)关中平原区  包括潼关、华阴、华县、大荔、蒲城、渭南、临潼、富平、蓝田、西安市区、长安、户县、周至、高陵、三原、泾阳、秦都、兴平、杨陵、武功、礼泉、乾县、扶风、眉县、岐山、宝鸡、凤翔等27个县、市、区。土地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4.6%。耕地面积2000多万亩,占全省的33%以上。本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和豆类为主,复种指数120%~130%。大部分区域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水利条件较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本区耕地的60%,单产水平较高,是全省最重要的粮、棉、油集中产区。畜牧业有驰名的秦川牛和关中驴,奶山羊居全国之首,林牧产品有柿子、核桃、红枣、石榴和苹果等。1989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近50%,总人口1800多万,人均农业总产值约400元。  (二)渭北旱塬区  包括陇县、千阳、麟游、长武、彬县、永寿、淳化、旬邑、白水、澄城、合阳、韩城、铜川、耀县、宜君等15个县市。土地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9.2%。耕地面积近1000万亩。本区塬面较完整,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强烈,水源严重不足,春旱比较严重,单产较低,生产潜力较大。年平均气温9~12℃,平均年降水量500~600毫米,以两年三熟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油菜、烤烟、玉米、高粱、糜谷、棉花和苹果、柿子、核桃等。  1989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11%;总人口约360万,人均农业总产值约300元。  (三)汉中盆地区  包括勉县、南郑、汉中、城固、洋县和西乡等7个县市,土地面积约1.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耕地面积285万亩,人均耕地1.1亩。其中水田面积155万亩,占全省水田面积的60%以上,本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15℃,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产稻谷、小麦、玉米、蚕豆、油菜、柑橘、油茶和油橄榄等,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单位产量较高,稻谷和油菜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1989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9%;总人口约260万,人均农业产值约300元。  (四)秦岭山区  包括略阳、凤县、留坝、太白、佛坪、宁陕、柞水、镇安、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等13个县市,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5%。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9%,森林面积3780万顷,占全省森林面积的54%,是本省主要的森林区,全省6个林业局,秦岭山区就有4个。本区山体高大,结构复杂,海拔高度1000~2500米,太白山高达3767米,气候差异明显。农业活动主要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年均气温6~8℃,年降水量800~950毫米。本区主产玉米、洋芋、豆类和油菜,水稻、小麦也占一定比重,1988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总人口约300万,人均农业总产值约300元。  (五)大巴山区  包括宁强、镇巴、石泉、汉阴、紫阳、岚皋、安康、旬阳、平利、镇坪、白河等11个县市,土地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2.7%。山多地少,生物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只有54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3%。水热条件较好,年均气温13~1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本区除产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等农作物外,还是陕西省茶叶、生漆、蚕茧、桐油、苎麻、药材的重要产区。1989年农业总产值约占全省的10%;总人口340多万,人均农业总产值300多元。  (六)黄土高原区  包括延安地区全部和榆林地区的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绥德等共19个县市。土地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本区人少地多,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少,气温低,无霜期150~170天,作物以一年一熟为主,耕作粗放,单产低。农产品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洋芋为主,盛产皮毛、苹果和红枣等。1989年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总人口270万,人均农业总产值约250元。  (七)长城沿线风沙区  包括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神木和府谷6个县市,土地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6.5%。耕地面积140万亩左右。本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南缘,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降水量少,风沙危害严重,无霜期140~160天,年降水量350~500毫米,以一年熟为主,农作物以谷子、糜子、洋芋为主,畜牧业居于重要地位。1989年农业产值占全省的5.0%左右。总人口152万多,人均农业总产值250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