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来深换肺成功,“如果没手术,我可能活不到现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静瑜肺移植术后感染 90后小伙来深换肺成功,“如果没手术,我可能活不到现在”

90后小伙来深换肺成功,“如果没手术,我可能活不到现在”

2024-07-16 1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多月前,小杨担心自己活不过这个春节。

他才30岁。2023年初开始,经常感觉胸闷喘不上气,在一年内病情越来越严重,很快发展到24小时离不开吸氧机的状况。

“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推荐他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做肺移植手术。坐了27个小时的救护车,小杨来到深圳。2023年12月23日,小杨等到了一例爱心捐献肺源,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肺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2024年2月8日,小杨终于可以出院过年了。这一次,他不需要带着吸氧机了。

绝望:生命走到悬崖边,每天靠吸氧机活着

30岁,是年轻富有活力的年纪。但2023年初,小杨总感觉自己胸闷气促,时不时咳嗽。2023年2月,小杨第一次去医院就诊,拍胸部CT时发现,自己的肺“纤维化”了。

也就是说,小杨原本充满弹性的肺逐渐变成了两块石头,既很难膨胀,也很难氧合,明明在平原,喘气却比高原还艰难,血氧饱和度也明显下降。2023年一整年里,小杨每2个月就因为喘不过来气去看医生甚至住院,每份胸部CT都提示他的肺纤维化快速进展,直到2023年12月的时候,小杨正常的肺已经不到10%了,平地走两步路都变得十分艰难,必须24小时吸氧。

“我从小运动之后会有些咳嗽,一直以为是支气管问题”,小杨介绍,“20多岁在部队时体力还很好,谁知病情恶化迅速,基本上说话都喘,一直咳嗽,来深圳之前,每天在家躺着吸氧,有时候吃饭也要一边吸氧一边吃饭,包括去上厕所也要吸氧。女儿要他陪玩,可是一玩他就喘、咳嗽,根本没办法陪孩子。”

小杨说,“感觉自己是一个走到悬崖边,即将没有生命的人。”

转机:坐着救护车来深,成功完成肺移植手术

经过医院医生检查和建议,小杨决定接受肺移植手术。“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推荐小杨来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2023年12月19日,小杨乘坐了27个小时的救护车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光锁表示,经检查发现,小杨是特发性肺纤维化,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肺移植的第一大指征,如果不进行肺移植手术,患者存活时间将不超过两年。

2006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曾做了深圳首例肺移植暨国内首例脑死亡供体双侧序贯肺移植。因国家政策调整,2023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正式获批肺脏器官移植资质。

此次为小杨进行肺移植,是拿到移植资质后的首台手术,也是继2006年后深圳市第二例双肺移植手术。

小杨手术中。

2023年12月23日,小杨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并VV-ECMO行同种异体双肺移植术(右侧全肺、左侧肺叶移植术),手术顺利。移植手术后的15个小时,小杨顺利拔除ECMO(人工心肺机),18个小时后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二天,小杨开始康复运动;第三天已经可以下床走动,进入快速康复期。

2023年12月27日,小杨自主咳了术后第一口痰。王光锁说,“这是自主咳出第一口黄金痰,当患者具有自主咳痰能力的时候,他的肺功能恢复就已经开始了,有了自主神经。”这意味着新移植的肺已经被小杨的身体接纳,他可以自主使用“新肺”了。

小杨在多学科的保驾护航之下,进行一个多月的康复之路。2024年2月8日,站在南都记者面前的小杨,看不出他刚经历了一场肺移植手术,也看不出一个多月前,他要靠吸氧机才能活着。

“如果没手术,我可能活不到现在了,都不用说过年了,现在有个健康的身体,特别特别激动,可以出院过年。”小杨说。

小杨和家人在深圳过年。

重启:用生命影响生命,肺移植让更多人活下去

2月8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了一场隆重的仪式祝贺小杨康复出院,并邀请他成为医院的肺移植宣传形象大使。

深圳市人民医院举行器官移植工作总结推进会。

会上,小杨分享了自己的《康复日记》。“一年前,30岁的我被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遭受反复胸闷气促伴咳嗽咳痰加重的折磨,那是我这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小杨说,“在得知肺移植手术可能为我带来新生的消息后,我和家人决定接受这个挑战。我们走遍了全国很多城市,最后跨越2000多公里的转运,带着无限期待我们来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很幸运,我遇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肺移植这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团队。陈静瑜教授,您被称为中国肺移植手术的第一人,您是我最绝望时的最大动力。王光锁主任,您和所有肺移植团队的成员,用您们的睿智专业和丰富经验,给了我和我的家庭极大的信心和希望。我希望我的故事能给那些正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带去一线希望和重生。”小杨说。

小杨分享自己的康复日记。

在小杨手术后,2024年1月20日,深圳市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第二例双肺移植手术,鲜活的双肺在矽肺三期患者老曾(化名)的身体内“上岗”。“更换前后,就好比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的区别,我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了!”老曾说。

小杨来看望老曾。

王光锁介绍,老曾的手术难度要比之前小杨的手术高很多。“患者不仅有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而且双侧肺门结构挛缩、变形、狭窄、扭曲,就像水泥把砂石都浇灌在一起一样,麻醉和手术难度相当高,病肺切除和植入过程艰难,麻醉循环呼吸管理难度巨大。”

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尘肺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肺移植手术在中国大多由陈静瑜教授主刀,“这次手术难度是第一例的10倍”,陈静瑜教授说,“肺纤维化的病人,肺部切下来10-20分钟就能完成,但切尘肺,得要2-3个小时”。

在陈静瑜教授团队和深圳市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的强大实力加持下,手术历时8小时02分,顺利完成。老曾术后恢复也很顺利。当天17时,转入ICU 二区;术后25小时撤离ECMO;术后86.5小时拔出气管插管,进入快速康复通道。

肺移植手术是外科手术中“皇冠上的宝石”,在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最高,对医院综合实力要求也更高。王光锁介绍,“肝肾心肺这四大器官移植当中难度最大的。我们有个难度组合指数叫做CMI,肺移植手术CMI指数是19.05,最高。为什么肺移植最难,是因为肺跟外界是相通的,它的感染关是最难的。”

尽管如此艰难,深圳市人民医院在重启器官移植工作后,全院上下共同协作,在短时间内组建了肺移植跨学科融合团队,包括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心外科、康复科和营养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协作,为终末期肺病患者保驾护航。

王光锁

目前,深圳市人民医院还有三名需要做肺移植手术的患者,已收治入院,正在等待合适的肺源。王光锁介绍,未来工作重点将聚焦搭建肺移植专家委员会和建设肺移植亚专科,汇集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团队,从患者评估、手术执行到术后管理和长期随访,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在每个治疗阶段都能得到最优的医疗方案。另一方面,肺移植亚专科的建设将为肺移植手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与国内外知名肺移植中心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医院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耿庆山

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表示:“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让更多终末期疾病患者实现‘移植不出深圳’。医院将在团队良好的技术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全力推进移植医学中心建设。”

在中国器官捐献历史上,深圳曾写下浓重一笔

一个供体可以拯救七个病人,器官捐献让生命延续。

当我们在讨论器官移植手术水平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器官捐献的重要性。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委员会(ODTC)委员、器官移植专家陈忠华教授,在仪式上表示,自己多年前就来到深圳,正因为深圳是一座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城市。

陈忠华

近期,国务院公布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而深圳早在2003年两代会通过全国第一部地方性《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条例》,并于2006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例国际标准化脑死亡爱心捐献的肺移植,实现了器官捐献的零突破。

不仅如此,2008年深圳成立全国首个红十字会领导下的器官捐献办公室,陈忠华教授义务兼任主任。同年,深圳航空也成为全国首个为人体器官及角膜转运开通绿色通道的航空公司。

器官捐献工作推动的同时,器官移植的工作在中国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其中肺移植手术在2020年后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但发展仍有不平衡。陈静瑜教授在会上提到了肺移植目前存在的四大瓶颈。

2006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开展深圳首例肺移植手术,陈静瑜教授与王正教授团队在手术中。

一是供体的保存,脑死亡病人捐献器官是在一周之内,而这一周肺很容易感染,目前对脑死亡供肺的维护认识不够,许多供肺因为感染弃用,如何保护供肺是个难题。

二是受者的难度。国内许多患者因为对肺移植不了解,有的预计生存只剩一个月、一周才来肺移植。很多濒死时才求助肺移植的受者全身状态差,这造成肺移植后死亡率高。

三是术后管理瓶颈。肺移植是所有移植当中难度最大的,需要多学科团队,如何打造一支高效富有战斗力团队,这是医院“一把手”工程。

四是肺移植整套体系的建立。从供体的维护评估到受者评估准备,再到手术、ICU管理、病房管理,出院后定期随访,需要建立一个体系。

当一个患者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就开始呼吸困难,没法下床走路,无法脱离氧气生活,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生活质量会非常低。肺移植应该得到更多重视。

目前陈静瑜带领的无锡肺移植中心和浙大二院肺移植中心已成为全球5大肺移植中心,去年分别完成了204例和165例手术,去年全国总计完成了900多例,而这个数据对比美国去年3000多例的数据来看,中国还有大量终末期肺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中国移植数量相较于人口基础而言,大大不足。未来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肺移植科普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