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骂陈睿是一种政治正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睿干过的事 在B站,骂陈睿是一种政治正确?

在B站,骂陈睿是一种政治正确?

2024-01-01 2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王不易 商业人物 作者:王不易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你能在很多地方看到有人骂陈睿:知乎、微博、线下演出的直播现场,当然还有陈睿的大本营——B站(bilibili视频网站)。

陈睿的微博如今只显示半年内容,而2020年上半年他只在4月发了一条微博。评论区戾气很重。

陈睿或许已经习惯了挨骂,他有一个称号,叫“整个互联网最爱道歉的CEO”。2016年“贴片广告事件”和“大会员事件”,陈睿出来道歉,许下“B站也许会倒闭,但绝对不会变质”的承诺;2019年,陈睿就游戏FGO运营事件又出来道歉,并以个人名义发了200万现金福利。

“我们知错就改。比收入更重要的是价值观。”这是陈睿微博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

陈睿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不叫道歉,叫解释”,是他代表B站对用户做出的妥协。

这种“妥协”存在于B站最初的基因里,陈睿曾承诺:“正版番剧永远不添加贴片广告。”这句承诺,在以广告为绝对收入的互联网界,无异于自断一臂。

用户似乎并不满足,陈睿的解释最终变成了评论区用来攻击他的梗。

“B站可能会变质,但绝不会倒闭。”

“叔叔我啊,最讨厌那些不能赚钱的东西了。”

B站的“黑粉”已经做到了事无巨细都骂陈睿。或许称他们为“黑粉”还不够准确,他们大多是当年B站的核心用户,骂陈睿最狠的多是用户等级5级以上的老人,2018年B站上市时和陈睿一起喊着哔哩哔哩干杯、用爱为“小破站”发电的那群人。他们大多数是由爱生恨。反而后来流入的B站用户,并不会如他们一般视陈睿为仇敌。

在核心粉丝群心目中,B站不只是一个视频网站,而是他们精神栖息的角落。由二次元小众文化发家的B站,一直以独特的社区文化区别于其他视频网站,二次元、国风、游戏,种种圈层在这里集合,却又互不干扰,蓬勃发展。

B站也拥有着最有活力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当年土豆网喊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口号,却碰上了影视为王的时代,在版权大战中败下阵来,UGC模式式微蒙尘,直到B站出现,以鬼畜和弹幕文化再次扛起了UGC的大旗。

可随着B站做大做强,社区文化被冲淡,矛盾就来了。

陈睿曾说,B站就像是一个社区,创作者和用户就像社区里面的业主,bilibili公司像是物业。

业主当然有权利质问物业,陈睿心里也很清楚,如果失去了社区文化,B站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在频繁地强调一个核心:B站不会变质。但他更明白,小而美不可持久,“互联网只有两种产品,优秀的和死掉的”。[1]

陈睿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在增长和维持社区文化的拉扯中,扛着B站前进。老粉们曾以为陈睿是天降奇兵,将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小众文化发扬光大,谁知走了几年,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陈睿也是个资本家。

其实陈睿不曾变过。

陈睿曾说自己是入过模子的人。他在金山干过,是“雷家军”, 创过业,还是猎豹移动创始合伙人,经历过两次上市。出席公共场合或接受采访时,他总是西装革履,哪怕和up主们同框也是穿戴周正。这大概是“金山后遗症”,喜欢抠细节的雷军曾教他,深色裤子一定要搭配深色袜子。[1]

他身上有着初代互联网大咖的烙印。这种烙印本身就决定了,陈睿和B站创始人徐逸绝对不同。徐逸的兴趣终只是兴趣,而陈睿用兴趣点缀自己的商业梦想。

他们是“忘年交”,唯一的共同点是二次元。陈睿第一次见徐逸的时候穿着西装,而徐逸穿着睡衣。陈睿先是投资了徐逸,后来干脆加入B站,成了第五位成员。

陈睿从小就爱看漫画,《七龙珠》《圣斗士星矢》他集了全套,一些冷门漫画他也如数家珍。工作后他最惬意的时光,是半夜看动漫解压。B站对他来说,也曾是精神乐园。

陈睿在成都七中念书时,同桌是搜狗的王小川,王小川说,陈睿身上有一种“诗人”的理想主义气质。这种气质的来源可能是,陈睿“家里条件好,买得起当时最好的奔腾电脑”。家境殷实的陈睿,追星、爱漫画、爱写诗、会编程,没有生存压力,金钱欲望低,当B站出现在人生的岔路口,他在猎豹上市前几个月,以损失1个亿的代价,选择了自己的爱好。他拿着金山、猎豹时期挣的钱,进了B站,希望做一家被热爱和尊敬的公司。

进入B站后,陈睿也开始将B站装入模子,正规化、公司化。徐逸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退下来,这个退位让贤是很自然的,徐逸知道自己没有管理一家公司的能力。

B站用户将徐逸称为“先帝”。看上去“先帝”要比“睿帝”洒脱得多,他常在B站发言,有一回diss了一个用户,后来觉得不合适,把自己禁言了。大家都猜测是“睿帝”禁了“先帝”。其实陈睿不知情,他找到徐逸,跟他说“你不要老搞这种东西,所有人都会觉得我把你禁言了”。[1]很明显,陈睿在乎的事情,比徐逸要多得多。

在徐逸手上像个兴趣社团的B站,在陈睿手上开始有骨骼有血肉。买服务器、申请视频牌照、购买正版版权、引进投资,这为B站成为一家正经视频公司打下基础,也让B站最终和A站(AcFun弹幕视频网站)命运不同。

陈睿的目标,绝不仅是“小破站”。

2018年3月,B站上市,同一时间上市的还有爱奇艺。它们都曾被与Youtube相比较,上层目标也都对标过迪士尼,它们代表了视频网站发展的两条路线。

截至2020年Q2,爱奇艺会员规模达1.05亿,B站喊出了“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的口号。这两条路线似乎正朝着同一个方向汇合。

上市初期,B站被投资人看作是一家游戏运营公司,因为它的游戏收入占了总营收的80%以上,且大部分依赖代理《Fate/Grand Order》与《碧蓝航线》这两款游戏。营收结构单一、规模增长缓慢一直是B站的发展局限。比起游戏业务,B站的广告业务、增值业务布局晚了超过3年。

陈睿想要打破这种局限。上市之后,陈睿的脚步快起来。

业务范围扩张到广告、电商、直播和增值业务,陈睿试图丰富营收结构。这样的努力在B站2020年Q2财报中有了体现,游戏营收占比为47.6%,与两年前的80%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占大头。

关于用户增长,可以发现陈睿这几年话术的改变。他开始强调包容,对外不再强调二次元属性,开始讨论“变与不变”,“增长”一词开始出现在他的采访对谈中,原本没有用户增长团队的B站,今年的运营重点由留存转向拉新。

为了实现“增长”,B站开始谋求出圈。生活、科技、学习、时尚,B站的标签越来越多,品牌标语也由代表二次元的2233娘换成了“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陈睿11周年演讲的主题本来也是《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后来改成《B站变了吗?》[2]。

B站最近的一系列动作,也开始传统视频网站化。5.13亿港币入股欢喜传媒、自制说唱类综艺,在内容上B站显然想要覆盖更广。

2019年,陈睿曾说过,B站主流用户群体从90、00后为主开始扩展至80后、70后。据2019年Q1财报,B站月活用户首度破亿,日活用户突破3000万。2020年Q2,这两项数字分别增长为:1.72亿、5100万。陈睿在财报发布后说,将“继续坚定执行增长策略”。

陈睿有一个百亿目标——“未来三年,中国内容型平台的水位在100亿美元左右,过不了水位的公司,将在行业中被淘汰”,今年5月10日收盘,B站市值突破了100亿美元。陈睿的小目标实现了。

B站今年的品牌出圈三部曲——《后浪》《入海》《喜相逢》,也是陈睿规划里的应有之步,只是没想到,《后浪》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弹。

核心粉丝的反弹可想而知。曾经B站有着互联网最严厉的准入门槛,如今,它的弹幕质量下降、信息流推荐姿态太low,再加上明星、网红入驻,饭圈文化侵袭,在老粉心目中,B站已经彻彻底底地褪成了另外一种颜色。

陈睿在2019年的一次采访中说,“要明白增长的残酷性,同时要抑制自己内心对增长的渴望”[1],在刚主管B站时,他内心的目标是:30年之后,B站仍然在健康地增长。

很难去界定陈睿是否如B站粉丝所言,“失去了初心”,他心中很清楚商业变现不能和社区相违背,“如果二者相悖的话,这家公司就会精神分裂”[3]。与其他视频网站相比,他确实在拉长B站的增长周期。

社区类产品运营的前车之鉴太多了,没有增长、没有新的流量流入,社区变为一潭死水,虽守住了最初的调性,结局却是创作者被别的平台挖角,内容枯萎,不死不活或者死掉,譬如豆瓣、A站、天涯。

流量来得太快太水,结局也不会太好。知乎变“B乎”,大概就是从2013年开放注册开始的。知乎和B站很相似,准入门槛高,知乎最初使用邀请制注册,发言的都是李开复、雷军等大佬,是含金量很高的问答网站,但孤岛注定不是互联网的玩法。知乎和B站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对广告的谈虎色变。知乎最终向商业化屈服,陈睿还扛着B站在信守承诺。

陈睿走在一条没有人知道答案的路上。这条路上的荆棘从未变过:做大与保持社区文化的矛盾。

陈睿或许该庆幸还有骂声,这意味着核心用户还在,待社区稀释完毕后,B站的意义就再也不同以往了。

参考资料:

[1].《对话bilibili陈睿: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作者:宋玮、高洪浩,《晚点LatePost》。

[2].《B站出圈一浪接一浪,但赚钱仍然不易》,作者:肖文杰 、陈锐、程星,第一财经杂志。

[3].《哔哩哔哩陈睿:做社区,数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感觉》,作者:宋德胜,极客公园。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