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泗翰案件 舆情

舆情

2024-07-10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泗翰获刑8年是否被判太重? 陈泗翰到底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 学生遇到校园霸凌时要不要反抗?

截至目前,微博话题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 阅读量达9.1亿,讨论量达7.2万;微博话题#法院通报初中生刺死霸凌者获刑案##阅读量达5287.2万,讨论量达4756。

02舆情反响

媒体观点

现代快报:在校园霸凌发生时或发生之前,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第一时间向老师反映,由学校来解决。学校为了防患于未然,也可以提前做一些防范校园霸凌的宣传,提前告知学生遇到相关情况怎么办。在校园霸凌发生后,也有具体的解决方法,不至于让学生觉得找老师“没有用”。对于校园霸凌,我们一定要有零容忍的态度,需要更加积极有力的行动,让每个学生都在阳光下成长。

澎湃新闻:事实上,相比实施暴力、敲诈勒索等显性的霸凌行为,还有许多“软暴力”被视而不见,习以为常。霸凌行为往往发生在暗处,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心理都有一块阴影,那些霸凌者身后,常常是破碎的家庭、缺位的教育。

南方+客户端:这个案件本质上是一个校园霸凌的悲剧。除了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有力的措施,把霸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再让下一个悲剧发生。

网民评论

▲图片来源:网站、微博截图

03舆情数据

2020年9月25日0时至2020年9月29日15时,“初中生刺死霸凌者”事件在全网的信息量覆盖了境内外互联网新闻、微信、微博等多类型站点。在上述监测时间范围内,网上共计发布相关信息7591条,其中微博6573条、新闻类信息714篇、微信227条、app77条。

从全网信息趋势图来看,“初中生刺死霸凌者”事件整体舆情态势先增后减,9月26日形成舆情最高峰。9月25日,有媒体就瓮安法院曾办理的陈泗翰故意伤害案进行报道,开始引发舆情关注,9月26日,瓮安法院对该案情况进行通报,引发大量媒体报道和网民热议,舆情热度快速上升并形成舆情高峰。26日后该事件暂无新进展,舆情态势呈下降趋势。

▲全网信息趋势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信息趋势图。来源▲全网信息情感倾向趋势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全网信息情感倾向分布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此外,系统还爬取了9月25日0时至9月29日15时的全网信息情感倾向数据。数据显示,负面信息量占比90.21%,正面信息量占比9.46%,中立信息量占比0.33%。负面评论主要是认为对陈泗翰的刑罚过重,批评学校教育和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同时对校园霸凌事件频频发生表示担忧;正面评论主要为支持对案件进行重新审视,为陈泗翰讨回公道;中立评论主要关注事件后续进展。

04舆情总结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到底属于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是舆论讨论最多的焦点问题。根据报道披露的细节,不难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霸凌事件。倘若该事件发生在2020年,上述行为有较大概率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但在2014年,情况或许有所不同,因为当时法院对“正当防卫”的判决寥寥,甚少有法院能够突破客观背景限制,将案件认定为“正当防卫”。而且,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有一个原则叫“ 法不溯及既往 ”,即旧案旧办法,以维护法律的公信力。

今年9月3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双方因琐事发生冲突,冲突结束后,一方又实施不法侵害,对方还击,包括使用工具还击的,一般应当认定为防卫行为。

不能仅因行为人事先进行防卫准备,就影响对其防卫意图的认定。

该案置于当下的法律规则和社会舆论视域中被重新审视,或许会出现新的转机。面对舆论争议,贵州瓮安县法院及时通报案情并表示将组织人员开展工作,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可有效减小负面舆情对部门形象的不利影响,同时体现对“正当防卫新规”的执行。

同时,面对校园霸凌受害者到底应该怎么做、校园霸凌到底应该怎么防治,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大焦点问题,更是亟待社会共治的“顽疾”。

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校园,霸凌者比例约占9%,被霸凌者为26%,霸凌目击者为29%。 “隐秘角落里的暴力”,正让众多未成年人遭遇悲剧。不少网民直呼“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保护了‘小霸王’。 ”“法律保护不了弱者”“不少校园霸凌案件中,施暴者受到了保护,而反抗者却只能忍受伤害。

因此,教育机构和司法机关,必须及时对霸凌者强制纠错,而不能让施暴者钻了法律空子,不加区分地保护,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绝非是健康的成长环境。此外,这次“初中生刺死霸凌者”事件也让学校遭受“防范不当,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舆论质疑,客观上来说,学校在防治校园霸凌问题上的确面临诸多困难,但学校必须积极而且努力作为,在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能拿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法,不至于让学生觉得找老师“没有用”。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系原创,部分新闻图片来源网络,若需转载请联系我方授权。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系原创,部分新闻图片来源网络,若需转载请联系我方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