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娱 不拘成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撰画作 以画为娱 不拘成法

以画为娱 不拘成法

2024-06-20 0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法 《松鼠扇页》 19× 53.5cm 扬州博物馆藏

互为文朋画友

“扬州八怪”相识有早有迟,相聚或长或短,性情相投,生活上有惺惺相惜之情,互为益友;在艺术上相互推崇,互为良师。

其中,社会知名度最大的是郑燮。他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据《清代学者像传》)。其居扬州时,以书画营生。其画取法徐渭、石涛、八大,擅兰、竹、石,风格劲峭;其书法以汉八分为基,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自成一体。

李鱓交往最密切的是郑燮,故后者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板桥集自叙》中说:“后二十年,以诗词文字与之比并齐声。索画者,必曰复堂,索诗字文者,必曰板桥,且愧且幸,得与前贤埒也。”乾隆三年(1738年),李鱓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后流寓扬州。受石涛画风启发,他用笔豪爽奔放,喜作长文题跋,字迹错落,富于奇趣。

汪士慎 《墨茶幽兰图》 95×30cm 1741年 扬州博物馆藏

边寿民早年贫困,以授徒为业,中年云游各地,画名远播,乃至“寸缣尺素争流传,到处逢迎惟恐后”。晚年来往于淮安、扬州地区。边寿民和金农、华喦、郑燮、高凤翰、汪士慎等相交,成为诗文画友。金农每至淮阴,必访其宅。他曾品评边寿民的画作:“妙兼神逸古人同,水墨丹青是不同。一任世间传赝迹,自能诗字辨颐公。”郑燮评论:“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荻芦声。笔头何恨秋风冷,尽是关山离别情。”

“扬州八怪”的出身、经历不尽相同,学艺道路和艺术理念亦不相同,他们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在艺术上相互切磋,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一扫“文人相轻”的旧习,结成了深厚的交谊。从最年长的陈撰到最年幼的罗聘,书画创作时间延续近百年,形成了一个传承有序、名家层出的画派。

金农 《梅花图》 扬州博物馆藏

突破文人画雅俗论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史称“康乾盛世”。扬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两淮盐业,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兴盛、盐商巨贾的附庸风雅、地方官吏的提倡等诸多因素,致使“天下名士,半在维扬”。“扬州八怪”与社会各阶层交往广泛,特别与地方官员、富商巨贾、社会名流联系密切,他们以诗文书画相酬,逐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知名度,也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

“扬州八怪”的创作题材多结合商人和市民阶层喜好,如清供、梅兰竹菊、松鹤延年等。他们以卖画为生,寄食于豪门富贾,必然要考虑买主的兴趣和愿望。如黄慎有很多以神仙佛道为题材的作品,内容很可能是由买主命题的,如富贵图、大吉图等花鸟画作,是为了出售而投合市场所好。因而,“扬州八怪”的作品中不乏粗制滥造、应世随俗之作。然而,终究瑕不掩瑜,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不同于一般画工。郑燮的《兰花图》题跋,道出为生计所迫,书画创作亦有不得已:“写来兰叶并无花,写出花枝没叶遮。我辈何能构全局,也须合拢做生涯。”

边寿民 《螃蟹图》21.20×33.2cm 扬州博物馆藏

明末文人画大力提倡“笔墨神韵”,绘画纯粹是个人“雅兴”,只有表现出“恬淡冲和”等境界,才称得上“雅”,否则为“俗”。“扬州八怪”受生活所迫,以卖画为生,首先在绘画的创作活动中,就不能不破除这一雅俗论。

金农曾自题其屋壁:“隶书三折波偃,墨竹一枝风斜。童子入市易米,姓名又落谁家。”郑燮在“笔榜”中公布了自己字画的收费标准,并直言“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这与过去文人画家视创作为“雅事”而羞于谈钱的做法不同,因率直而更见性情。

他们在书画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上,也突破了文人画创作的雅俗标准。郑燮强调绘画要表现“倔强不驯之气”,而金农则“平生高岸之气尚在,尝于画竹满幅时一寓已意”。他们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以及清初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画坛,形式上不拘一格,狂放怪异,借画抒发自己郁结的心境,比拟清高的人品,表达鲜明的个性。

注重韵味与趣味

“扬州八怪”的绘画理念绝不保守,注重作品的精神意蕴,通过比拟、隐喻、象征等手法,于诗、词、题跋上着意发挥,善于在笔墨韵味、金石趣味方面做文章。

黄慎的人物画多以历史神话故事、佛像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为题材,也画流浪乞丐、纤夫、渔民等,衣纹线条变化多端,往往寥寥数笔,即能形神兼备。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眼神和面部表情,极为传神。《麻姑进酒图》表现蟠桃盛会时,麻姑以自酿灵芝药酒为王母献寿的情景。画作笔法率意灵动,形神兼备。麻姑瓜子脸,细眉小眼,削肩细腰,头绾高髻,发丝清晰,衣纹变化多姿,表现出衣衫轻柔的质感。黄慎早年以画肖像画为生,到扬州后,写生技艺与造型能力更趋成熟,这幅作品为黄慎44岁时的作品。

《芦雁图》以淡墨渲染背景,一芦雁自空中俯身下冲,与栖息芦苇丛中的芦雁动静呼应。苇叶随风狂舞,以草书笔法挥写。泼墨中微带淡赭,墨色浓淡富于变化,着意表现秋冬时节萧瑟寒风中生动的自然景象,是黄慎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

黄慎 《钟馗图》 99.2×65.7cm 扬州博物馆藏

华嵒的花鸟画有恽寿平清新秀丽的特点,亦有自己独特率意、疏宕空灵的情致。在他的笔下,自然界是恬静和谐的,花鸟画往往捕捉千变万化、转瞬即逝的花姿鸟态,洋溢着清新、淡雅、自然的美。画中鹭鸶栖于石上,羽毛蓬松,眼睛传神,刻画入微。荷叶色彩明丽,透出一股清新空灵之感。《荷鹭图》是华嵒70岁时的作品,此幅作品精致处愈见其工,写意处用笔洒脱,而不失含蓄蕴藉,显示了华嵒在小写意花鸟画方面的非凡造诣。

陈撰为人品性孤洁,所作花卉疏简闲逸,格调清雅。传世作品很少。《梅花图》8开册页,折枝梅花姿态各不相同,白、红、绿、粉,多彩而清雅,或写梅花掌故,或借梅花抒情,或前人画梅,从不同的角度赞美梅花玉骨冰肌、凌寒留香的品性,给人带来高雅纯美的艺术享受。《兰花图》扇页以双勾法写兰花,兰叶素淡飘逸,长撇舒展,将画面撑满,配以上方题跋,构图呈稳定之势,韵味清雅别致。

边寿民有“边芦雁”之誉,擅画写意花卉、翎毛。《螃蟹图》是一幅设色纸本,以墨笔为基调,略敷淡赭。图中主体绘一蟹,一根芦苇花横置于蟹后。虽为写意之笔,然螃蟹的壳、肢、节、螯皆纤毫毕见。螃蟹挥舞巨钳,富有动感,配上题诗“姜米醯盐共浊醪,欹斜乌帽任酕醄。饶君自负双钳健,篱菊秋风餍老饕”,更显画者的闲情雅趣。《老圃秋容图》以芭蕉、野菊、篱笆谱写盎然秋意,用笔干净,墨色滋润透明,代表了边寿民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杨法的《松鼠扇页》捕捉松鼠瞬间的动作神态,展现了其机灵可爱的天性。笔墨苍劲老辣,造型简练传神,虽属小品,却意趣十足。

华嵒《荷鹭图》120.3×65cm 1751年 扬州博物馆藏

传统题材出新意

梅、兰、竹、菊是文人画常见的“四君子”题材,往往用以寄寓清高、孤傲的品格。“扬州八怪”在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几乎都参以新意,有自己的构思和表现意图,赋予景物以艺术生命力,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这一传统题材放出新的光彩。

在传统花鸟题材之外,“扬州八怪”开辟出了一些新的题材领域,他们画农家常吃的园蔬果菜,也画为士大夫阶层所不屑的市民生活和劳动人民生活等题材。所有这些,都是极平凡常见的事物,他们以不拘形似的笔墨,加以热情歌颂,不但丰富了花鸟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扩大了花鸟画的审美范围。

金农的《梅花图》中,梅花枝干作通天贯地的纵向构图,给人以视觉张力和心理震撼。以大笔淡墨铺染出古树宽厚的老干,浓墨点苔,圈花点蕊,白粉点染花瓣,图中花枝繁密,满纸飞花,既有勃勃生机,又有韵清神幽、隽朴秀雅之感。从款题中可知此作是金农学元人辛贡的粉梅法,技法博采众家之长,参以古拙浑厚的书风和金石意趣,抒发其傲岸而高洁的人生态度,既是为梅写真,更是自身写照。

《墨茶幽兰图》为汪士慎56岁时所作。画中兰花叶态轻盈飘逸,山茶花姿仰偃娇美。笔墨虽简但风姿绰约,画面清雅而灵动脱俗,更透出画者冷傲孤芳的心迹。题识:“积雪满篱落,山茶放嫩红。冰花轻弄粉,晓日焕依丛。不有岁寒性,焉亲老病翁。严冬欣有托,还待共春风。雪中山茶花大放,旧作一首,辛西小春再录于此。日夕空江宝瑟哀,峡云才过楚云来。美人自去黄陵庙,满地红兰扫绿苔。匏谷老人句,青松书屋士慎写。”

闵贞《米芾拜石图》155×86.5cm 1776年 扬州博物馆藏

李鱓曾两次应召入皇家画苑,又先后离去。乾隆二年(1737)早春,52岁的李鱓得到临淄县令的官职。是年,他寓居扬州,写下行书四言联《为官已老,读画何人》。李鱓主张“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此联既有其为官的得意,也有官场不尽如人意的感慨,还包含了闲暇之余“以画为娱”的雅趣,悲喜交集,有大志未酬之感。书写老辣而放纵,较为难得。

李鱓46岁所作的《蔷薇图》,表现枝条垂挂,蔷薇盛开,以没骨法与勾勒法绘出花朵,以流畅的线条与妍雅的色调巧妙糅合,呈现出清新活泼、墨彩淋漓之态。题识:“棘手何妨刺在枝,娇魂冷蕊堕青丝。为渠两种春风艳,写到霞残月上时。雍正九年七月,秋已将中,暑犹未退,习静禅林,客散瀹茗写此。复堂李鱓。”其68岁时所作《三友图》,以墨笔写松、竹、梅三友。苍松高大挺拔,耸立天地之间,枝干虬劲盘曲;梅枝横斜于松石之间,浓墨点苔,圆笔写花;竹叶以浓墨写出,似有临风飘逸之姿。画面繁杂却有序,构图大气豪放,笔势劲健自由,极富情趣。

罗聘《驯雀图》中的人物造型略带夸张,高鼻深目,下巴微凸,着袒肩袈裟,应为胡人僧侣。衣纹白描勾勒,略加点染,构图奇巧,富于情趣。

字中有画,画中有字

“扬州八怪”诸家皆有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他们继承了前人书画题跋的长处,注重诗情画意和直抒胸臆的结合,赋予作品以浓郁的文学色彩和耐人寻味的哲理。

“扬州八怪”的书法不同于正统的帖学,成为碑学书法的一支前卫力量。譬如,黄慎书初学“二王”,中年学怀素草书,点画纷披,结字险绝,极具趣味。其画作上的草书长题,犹如清泉直泄,有着强烈的节奏,大小参差,千姿百态。黄慎学书只是手段,以书入画,才是他的目的。他以狂草笔法作画,画面多干枯、飞白和迅疾之迹,衣纹线条密而不乱,疏而有致,放纵而不失谨严,形成豪放、不拘绳墨的画风。

黄慎《草书五律诗轴》草书节奏明快而又舒展、酒脱,纵笔往往一笔三折,收笔很稳,纵而能敛,章法在对应中求平衡、变化中求一致。释文:“裘马邗沟上,怜君已倦游。三春京国梦,七月海门秋。文字空刍狗,琴尊狎水鸥。前期未可卜,更拟共沧州。送韩墨庄梅花三十树,数亩草堂分。竟日无来客,关门理旧文。罄瓶防夜冻,漉酒待朝醺。堤上闲叉手,风生水面纹。赠植园曾子羽宁化黄慎。”

黄慎 草书五律诗轴 105×50cm 扬州博物馆藏

金农在诗、书、画、印及古籍碑版等方面皆称得上大家,尤精于鉴赏古书画及古籍善本。他所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犹如用扁平的漆刷写成的书体,横划粗而长,竖划细而短。他的行草融入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自成一体。方薰在《山静居论画卷》中说:“画有不题款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词隽话,妙有风裁,行草隶书,具入书法。”

郑變自谓“学诗不成去学写,学写不成去学画”,其书法参以画趣,结字欹侧,意态酒脱。“板桥写学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蒋士铨语),形象地道出板桥书法用笔的特色。郑燮《行书曹操诗轴》,字字独立,古拙厚重,凝重和古雅兼备,极尽天然之趣。《墨竹图》题识: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柱石图》取材开创前人所未有,以自然界之物入画。题诗:“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柱石清瘦挺拔、顶天立地,以此比拟陶渊明,宛如一曲正气之歌。

清代中叶,在扬州这块土地上,由扬州地方官员、商贾和文人书画家携手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政治、经济、文化、人格等多种因素相融合,让“扬州八怪”的作品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给当时的画坛带来一派新风,促进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是对海派及近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燮 行书曹操诗轴 152×68cm 扬州博物馆藏

编辑|屈婷

排版|王小果

新书包邮《艺术本无价》荟萃《艺术市场》15年精华 | 王世襄题签

作者名单:叶佩兰 单国强 杜廼松 赵榆 陈传席 陈履生 朱绍良 刘尚勇 马海方 朱培尔 郭庆祥 贾廷峰 王倚山 朱万章 甘学军……

AM 新媒体矩阵

点击左下 阅读原文 购买新刊

喜欢请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