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魏晋小儿郎之陈门教子(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太丘典故 《世说新语》:魏晋小儿郎之陈门教子(1)

《世说新语》:魏晋小儿郎之陈门教子(1)

2024-06-14 08: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太丘的确是个好父亲,他 让孩子接触人间烟火,但是又 不让他们在烟火里迷失,他培养他们家务劳动的习惯,但是他用这样的“何必一定要吃干饭”的理由告诉自己的孩子,活得有价值重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重要,但 活得有意思,专心于自己的热爱更重要,生活里有比吃饭更美好的东西。

如此父亲,孩子怎能不爱戴他呀!t

作为父亲,陈太丘还特别注意调和儿孙之间的关系,下面这则故事是著名的 “难兄难弟”的出处。

【原文3】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3】(陈寔(陈太丘)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陈元方,小的叫陈季方。兄弟二人受到父亲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尚。)陈元方的儿子叫陈长文,陈季方的儿子叫陈孝先。有一天,长文和孝先在一起谈论父辈的人品修养谁高谁低,他们都极自豪地夸耀各自父亲的功德品行,觉得自己的父亲的品德是最好的,因此争论得不可开交。这两个孩子争论不出结果,便一起去找爷爷陈寔评理。陈寔听了两个孙子的争论,哈哈大笑。 他觉得他的两个儿子陈元方和陈季方都是品学兼优的贤人,于是就感叹道:“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 元方实在是好啊,好到很难让他弟弟去效法学习他;季方也好得很啊,好到很难让他哥哥去效法学习他。

我敬佩陈太丘这位好父亲! 好父亲不会偏袒孩子 ,更不会在孙儿面前诋毁儿子抬高自己,或者给自己的儿孙之间制造嫌隙,表达自己的喜怒爱憎一吐为快。

“难兄难弟”的成语,意思是说兄弟俩都很好,难以分出高下。但是这个意思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把“难于”之“难”解作了“落难”之“难”了,于是“ 难兄难弟”便用来指共同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如此陈氏教育,教出来的孩子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尊敬父兄,维护家族尊严。再读一段:

【原文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4】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 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

为六岁的“元方”叫好,更为父亲陈太丘感到欣慰。 成功的男人,最温暖的成功就是获得儿子的爱戴。当一个孩子懂得去维护自己父亲的荣誉的时候, 他的人格立场就已经开始建立,他的责任和智慧开始生长。

那么,陈太丘的两个儿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父亲的?读下面两段:

【原文5】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5】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 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 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原文6】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译文6】有人问陈谌:“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陈谌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面对如何尊长面对权威,评价自己的父亲,是很考验一个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的。陈季方的侃侃而谈,是一个孩子对父亲的爱戴和骄傲,这是父亲的欣慰。十一岁的元方在权贵袁绍面前赞美父亲获得大家尊敬的原因在于德行和仁慈,也 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爱戴,但更是儿子的立场,有了这个立场,儿子自己就已经得到别人的认可。很多时候,不谙世事的孩子忙着外人面前否定父亲来树立自我,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因为袁绍是个很自负的人,他问题刁钻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就会让陈家颜面尽失,元方机智应变,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父亲和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这就让元方得到了敬佩了。

此类父子故事《世说新语》里还有不少,在后一章里再细细品读。

《世说新语》是如此贴近生活,烟火人生,读“陈门教子”的故事感慨万千。原来,清代沈德潜也在用陈太丘教子的故事告诉我的外祖后人木渎周氏的后代,周门教子也曾经是典范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