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时代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陈从周国画作品 艺术家·时代人物

艺术家·时代人物

2023-12-06 0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周韶华,中国画家、理论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委,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8所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称号的“终身成就艺术家”。曾担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主席。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1941年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中荣获一等功。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此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中国湖北。他于1982年创作的《黄河魂》是第一张被认为向现代转型的水墨画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周韶华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中国水墨画创新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周韶华在世界各地举办了80余次个人画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Zhou Shaohua, Chinese painter and theorist. He is now a member of commission of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8 academies including 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 and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 He was awarded as"Lifetime Achievement Artist"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bei province. Zhou was born in October 1929 in Shidao Town, Rong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n 1941, he took part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He also won first prize in the war of liberation. Zhou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in 1950 and has been working and living in Hubei since then. The Soul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he painted in 1982, is the first masterpiece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with milestone significance. It is not only the great turning point of Zhou Shaohua's career, but also a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art, which leads to the innovation tide of Chinese ink painting. He has held over 80 solo exhibitions around the world, and have a wide influence.

周韶华  巴山蜀水 纸本设色 123cm×247cm 1998年

Zhou Shaohua  Landscape in Sichuan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23cm×247cm  1998

水墨画需要经典

周韶华访谈录

Ink Painting Calls for Classics

Interview with Zhou Shaohua

□ 时间:2017年10月19日上午 10:00

10am, October 19, 2017.

□ 地点:湖北武汉周韶华工作室

Zhou Shaohua's studio, Wuhan, Hubei.

□ 采访人:陈明

by Chen Ming

中国美术报:作为新时期最具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一位水墨画大家,您如何看待艺术语言(技巧)和风格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画的墨与色之间的关系问题?

周韶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总体看,唐代及以前是非常重视色彩的,唐朝以后,文人画家开始轻视色彩。自此千年来,中国画始终是水墨占据主导地位,很长时间内都是排斥色彩的,色彩也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短板,这些问题需要专门来论述。当然,在谈这些问题时,要拿出自己的看法,要有根有据,而且要在实践上做得到。作为一个画家,要非常严肃认真地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把这个短板解决,不仅要重视水墨,而且要高度重视色彩。

中国美术报:两者不可偏废。

周韶华: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每个元素都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是一种形式问题,也不是心血来潮的想象,都是有根有底的,包括你怎么突破,都得有自己的见解、分析,实验的那些东西都是有根有据的。中国画为什么那么重视神韵,重视“文以载道”的作用?如果从理论深层次来认识中国画的技巧,那么就会理解它很多的经典语言。要从这个价值观的高度来看这些问题。特别是新中国的中国画,经过很多挫折,在最近这几十年可以说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不够完美的地方,我们跟经典大师来进行比较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欠缺,还有很多的不周到。

中国美术报:您说的欠缺是指技术方面的欠缺,还是说艺术观念、艺术理念方面的欠缺?

周韶华:技术实际上跟道是分不开的,道是技巧上升之后更高的层面,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技巧,要求它不仅是要炉火纯青,而且还要有艺术思想、艺术见解在里面。艺术技巧本身承载的不仅仅是技巧,而且还有艺、有韵、有道。作为一个画家来说,不仅要深刻地理解,还要深度地把握,关键在实践上自己要做得到。

周韶华 瓜洲秋晚 纸本设色 67.5cm×68cm 2010年

Zhou Shaohua  Autumn Dusk in Guazhou  ink and color on paper  67.5cm×68cm  2010

中国美术报:现在很多艺术家都在追求某种风格,您的艺术风格沉雄博大,大气磅礴,这个跟您的技巧是否相关?因为从您的技巧上可以看到您的风格,从您的风格中又可以体悟到您的技巧。您觉得风格跟技巧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周韶华:风格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东西,是经过很多东西磨砺出来的,是精炼出来的,简单地说是个技法问题,但还不仅仅是技法问题,应该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心目中所向往的艺术风格,还应该具有经典意义。我很多技巧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也经历过很多挫折,经过老师、同学的帮助,不断克服自己的短板,在学习和实践当中慢慢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早在华东野战军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后来又南下到中原大学学习,开始是在新闻系,后来是在美术系,时间都不长,但是收获很大。

中国美术报:您什么时候开始水墨画创作的?

周韶华:水墨画的创作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之前创作版画和水彩画,当时我的水彩画已经得到大家认可了。我就想,我们画的水彩画源自英国,我想吸收中国水墨的元素,把它变成中国的水彩画,这样就开始把水墨用到水彩画上,画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水墨画有很多文章可做,可以做得很大,逐渐就放弃了水彩画,改画水墨画,这基本上是60年代以后的事了。虽然之后不画水彩画了,但是水彩画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它的色彩感,它的水韵感,在我的画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保留和发扬。

关于从艺术技巧上升到艺术风格,我提出一个“三面一体”结构论,就是客体、主体、本体的三面一体。主体主要是指创作者的主体精神,本体指的绘画本身,客体就是画家描绘的对象。

中国美术报:三面一体。您这个提法非常好。现在看到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他的风格好像很强烈,但是他的技巧感觉过于简单,就是您所说的“三面一体”不到位。

周韶华:我最近仔细阅读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他们的创作也非常宽泛,但是需要非常细致的东西的时候,有那种钢铁的质感,一点也不马虎,非常严格。但是大的东西仍然是放得开的,这也是三面一体的统一。到那个关键的时候,一点都不能含糊,必须是过硬的,该虚的虚,该实的实,实的时候你实不起来,你又没那个量感,就没那个分量,技巧就显简单了。

中国美术报:在对待传统与当代创作的关系上,您在80年代提出“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的学说,影响巨大,那么,很多人关心,就当下艺术创作而言,您对此学说还有什么补充和修正的吗?

周韶华:我觉得现在对这个说法应该有一些补充,比方说讲传统,我们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是继往开来,这是一个大传统,但是历史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短板,也有优势,这个里头应该互相有所补充,不应该把这一个东西完全绝对化,强化一种东西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东西你该细化还要细化,所以我现在对传统文化首先自己要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以前有点冲撞,现在仔细想一想,传统当中很多经典的东西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对这个东西应该倍加爱护,细心呵护,发扬光大,不应该采取一种简单化的态度,不要把一个东西完全绝对化。

再比方说,我虽然说“隔代遗传”,好像对元明清的东西有点忽略,实际上,元明清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非常了不起,很值得我们去琢磨。像晚清时期的虚谷,一拳打破古今,很了不起,我特别喜欢。

周韶华 狂澜交响曲 纸本设色 125cm×248cm 1983年

Zhou Shaohua  Water Symphony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25cm×248cm  1983

中国美术报:您当年说的“横向移植”,是专指将西方文化艺术移植到中国吗,还是说也包括将现代绘画方法移植到传统中来呢?

周韶华:这个“横向移植”主要指的中西融合,“隔代遗传”,主要指的还是对待传统的态度,要古今贯通。必须注意,传统既要保留它的精神,同时不要把它简单化,有好多东西,不要把它弱化了。

中国美术报:现在国画界还是有人坚持,说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应该吸收外来的,比如西方的绘画,不应该受它们的影响,您对此有何看法?

周韶华:作为一个艺术大国的艺术家,我们应该心胸非常宽广,宽容度要大,不能只承认这一家不承认那一家,凡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采取一种包容态度,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对我们艺术的进步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要给自己设那么多的门槛。

中国美术报:有人认为,当代水墨画已进入多元化的格局中,但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在创作和理论批评上都有衰退的迹象,您是否认可这一看法?请您谈谈当代水墨画创作的现状和问题。

周韶华:多元化并不错,但我认为有时候是碎片化了。

中国美术报:碎片化了,您这个提法挺新的。

周韶华:我觉得讲这个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它的经典精神,应该强调艺术的价值观。现在一些理论,讲审美也好,讲多元化也好,非常简单化,或者非常碎片化,这样的东西是经不起检验的,是经不起理论分析的。有些只是一个空洞概念,它的含义是什么?不清楚。我觉得艺术进入到一种深度发展的时候,应该讲价值观,应该讲它的经典意义。我认为,要想多元化,应该从根源上挖掘。比如书法的问题。都去学“二王”,认为他是最高经典了,这是没错的。但是只要我们往前看,秦汉之前,金文、甲骨文、陶文,它们给我们提供的审美,欣赏的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呢?如果书法展览都以“二王”为标本,我会认为,他们已经再也找不出新的“文章”了。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对艺术来说是一个退步,而不是一个进步,也谈不上多元化。

周韶华  古往今来系列之一  纸本设色 123cm×123cm 2004年

Zhou Shaohua  Past and Present No.1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23cm×123cm  2004

中国美术报:您向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家画院捐赠了不少精品力作,您捐赠的初衷是什么?此后您还有捐赠计划和打算吗?

周韶华:过去我捐赠了不少作品,很多是代表性的大作品。我捐赠作品是希望能够给国家留一些我的艺术品,但目前看,这样的捐赠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捐赠品缺乏展示和研究的机会,很多作品被束之高阁,长期得不到展示,更没有研究了。当然,这需要文化责任心和文化担当。所以我想,以后的捐赠和研究一定要统一起来,有了真正的研究,历史的经典才能真正传下去,不然的话就会失传。

中国美术报:最近,中国国家画院成立了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您向国家画院捐赠了100多件作品。成立研究所之后,可以做一些研究,做一些展览,这样的话,您的捐赠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周韶华:如果能够有文化责任心,能够得到展示和研究,我们来捐献,那个精神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个事当作国家的事,同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来保证捐赠的合理性,这样就好了。

中国美术报:您最近有何大的创作计划和著作出版计划?

周韶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想继续研究意象美学的东西,同时花时间去研究中国的文化经典,吃透,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谈中国水墨艺术,水墨艺术的含金量是非常大的,大有文章可做。

周韶华先生接受《中国美术报》记者采访

周韶华的意义

Artistic Value of Zhou Shaohua

□ 刘骁纯 LiuXiaochun

着眼于周韶华先生还可以做些什么,我对他的水墨艺术提出过意见和期待,如果着眼于周韶华先生做了些什么,那么无疑,对于他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则是不能低估的。我想着重谈周先生水墨画探索的意义。

笔墨规范上与文人画的分离倾向和艺术形态上的象征倾向,这两点是周韶华之所以为周韶华的安身立命之处,也是周韶华的意义之所在。

周韶华 虎啸龙吟浪排空 纸本水墨 195cm×770cm 2007年

Zhou Shaohua Gigantic Waves Touch the Sky  ink on paper  195cm×770cm  2007

一、大传统和“隔代遗传”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水墨画来说,文人画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凡属高层的创作,要么延续、要么反叛、要么延续兼反叛,但却不能不理睬它。正是基于对文人画的两种不同态度,便形成了继承文人画传统而借古开今(如黄宾虹)和背离文人画传统而另求生路(如林风眠)的两大基本路向。我曾称后一路向为“借洋兴中”,现在看来未免粗糙。因为后一路向虽然背离文人画规范却未必背离中国艺术的大传统,林风眠借鉴了中国民间瓷绘流畅的露锋线,李可染继承了宋人北派山水的诸多因素,叶浅予则大量运用了传统壁画的线意。因此,近年来我更倾向于将后一路向称为“叛离文人画规范的水墨系统”,简称“非文人系统”,相应地称前一路向为“文人系统”。两大路向的笔墨规范则简称为“非文人笔墨”和“文人笔墨”①。周韶华立意要“打破近千年来文人画的格式规范和笔墨情结”②。因此可归入“非文人系统”。

回首百年,“文人系统”在“质”上更占优势,“非文人系统”则在艺术观念的开拓、艺术生产力的解放、艺术发展的前瞻性上更占优势。

谈周韶华的意义,绝不是用“非文人系统”去否定“文人系统”,而只是看他在同一系统中做了些什么别人未做或别人不做的事,即在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叶浅予、曾佑和(美国)、刘国松(中国台湾)、黄永玉、吴冠中诸贤之后,周韶华又提供了些什么。

在周韶华之前,这个系统与“文人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艺术家进入创造期后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西画入手寻求水墨艺术的革新,并在中西融合中为水墨艺术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更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这便是我原来将这个系统的基本路向称为“借洋兴中”的原因。

但这个系统的艺术家越到创作后期越强调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周韶华便是如此。周韶华的独特性在于他不是从西画入手而是从中国大传统入手寻求中西融合,从而成为这个系统中的一个转折性人物。

周韶华之所以能成为转折性人物,在于他理论思考和艺术实践双向努力的系统性。

周韶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4部著述,计100万言,其中最有播散力的理论思考,一是“隔代遗传”,即“咬破文人画的茧子”,“跳过元明清以降的传统,把借鉴的触角伸向宋代和魏晋六朝以远,驰骋于汉唐秦楚,上溯春秋周殷,直至仰韶文化的活水源头”③;二是“横向移植”,即积极借鉴国外的、民间的、姐妹艺术中的一切有益的因素;三是“全方位观照”,即“传统与现代契合,东方与西方融汇”④,“天地人融贯一体,过去、现在、未来相联”⑤。而“全方位观照”的入手处便是广义的中国文化传统。

他不仅是言者,而且是行者。18年来,周韶华遍访中国名山大川、文化古迹,中外行程20余万公里,而黄河寻源则是他艺术创作的起步。

周韶华初创了自己的“格式规范”,仅从《画集》所反映的近年创作看,至少有以下几点直接获益于大传统:1. 走出文人画的圈子,他将笔墨第一转化成了结构第一,转化成了气势第一,功夫第一转化成了胆识第一。或许是青铜艺术、汉隶魏碑、篆刻汉字中的强悍结构与西方现代艺术中画面构成因素的撞合,他创作了《铁壁江山》《夜探唐古拉》《天池》《走出长阳洞》《一抹夕阳红》《喜马拉雅》《半月溪》等一批整体结构大胆、大气而又严谨的佳作。这对文人画特别是清代正统文人画常有的精神柔靡和结构疲软的倾向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反驳。2. 他不仅强调了画面的整体结构,而且从结构的角度更深地把握了笔墨的现代意义。即将笔墨理解为笔痕墨迹相互关系的结构。因此,行笔未必一波三折,直线也可以在关系的咬合中形成佳构。或许受了石鼓大篆风化肌理的启示,在《研朱点夕阳》系列之一、《提携三界》《玉骨冰肌》《窗口》等作品中,他初步摸索出了直线所需要的笔墨格律。另外,施墨未必墨分五色,浓黑的点线面也可以在关系的咬合中形成佳构。或许受到了古碑拓片意味的启示,在《夜探唐古拉》等作品中,他触到了死墨求活的个人笔墨规范。3. 受荆楚艺术的影响,他创立了以浓重的黑红两色冲突为基调的个人色彩风格,并正在摸索飞动的笔墨格律。

“以东方融汇西方”⑥,是周韶华在“非文人系统”中的独特坐标。从中国艺术的大传统入手,是周韶华在两大水墨系统中的独特坐标。

二、大魂魄和象征倾向

关于周韶华艺术的象征倾向,我在1991年的《新象征论》⑦中曾经提到,当时将他视为古典风格的象征艺术,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艺术却显出越来越鲜明的现代风格。

从1983年的“大河寻源”展,1992、1994年两度“世纪风”展,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个展,直到新画集所反映的最新创作,象征倾向前后一贯。所谓象征,一谓借此而言彼,二谓所喻指的不是具体事理而是一种跨越自我的超大灵魂,三谓图形的精神符号化,并强调气势与外张,或曰趋向于崇高。周韶华借山川草木、新景古物结构着外张的图式,以象征他所追慕的大华夏精神和大宇宙灵魂。

周韶华说:“我想以三大战役来了此一生,第一个是黄河,第二是长江,再以后就是大海,因为我是大海的儿子。”伴随着已度过的两大战役,是由“从题材着眼”向“扣住艺术本体”⑧的转化,以及同步出现的两大渐变趋势:1. 在民族性与人类性、人文性与宇宙性之间,后者越来越突出。2. 与此相应,在具象性与抽象性、形象性与结构性之间,旨趣越来越向后者倚重。他的画风越来越简括单纯,越来越突出大块结构,越来越强化现代风格的抽象图式,以强化更为抽象的天人合一精神的象征性。

第一大战役,其行为是他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四渡黄河万里行,其成果是“大河寻源”画展及前后的作品,可以说,他的全部行为便是以对黄河的咏叹象征对中华民族的咏叹。由于这批作品的象征手法相对显出更多的叙述性、明喻性、具象性,所以我称其为古典风格的象征。

由于更大程度地冲破了题材的局限,因而第二战役便冲破了长江本身所积淀的象征意义,自1984年至今,长江之行、长白山之行、帕米尔之行、阿尔卑斯之行……可以整体性地视为战局不断扩展的长江战役。从作品可以看出,两大战役转变的要点不在区域变化而在精神变化,第二战役没有以咏叹长江为重心,而是借大物大构象征宏大的新的民族魂魄和天人合一精神。从周韶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天人合一精神的现代理解:与消极隐遁相对立,强调阳刚性、进取性、征服性、冲突性、理想精神和英雄主义,以此寻求更大吞吐量的阴阳互补、无为而为、天人和谐、大道归一。

第二战役到目前为止有两类作品特别值得注意,一类是以大物布展大构,如《铁壁江山》,其特点是将大山、大川、大气、大漠简化为大块大面的象征图式;另一类以大构象征大道(如《提携三界》,其特点是将人造物抽象为极单纯的几何构成,以大笔、大黑、大直、大折的块面冲突形成强大的张力结构,同时,具象景物退居陪衬地位。从创作时间看,后一类作品在近作中数量猛增,这说明,周韶华的创作观念已经转向了现代风格的象征艺术。

周韶华的象征艺术始终兼顾着形象与结构,但前后相较,他又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由形象象征向结构象征的现代转化。以大华夏精神和大宇宙灵魂为内涵的“咏叹派象征主义”⑨是周韶华的独立坐标。与此相应,他不是一般地强调生活而是将天地人的现实存在视为艺术的“土壤和母胎”;他不是一般地强调主体而在与天地人的周游中提升出超自我的人格力量,他不是一般地强调“行万里路”,而是以大文化品格“行万里路”。这些亦独树一帜。

①参看拙文《笔墨——黄宾虹与林风眠》。刊于《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界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207页。

②③⑤⑥见《面向新世纪》序言。

④《周韶华“世纪风”画集》腰封。

⑦刊于《江苏画刊》1991年第5期。

⑧赵箭飞整理《周韶华答祝斌、赵箭飞问》,刊于《美术文献》1995年5月,增卷(一),第92页。

⑨单凡(德)语,引处同上第96页。

①参看拙文《笔墨——黄宾虹与林风眠》。刊于《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国际学术界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207页。

②③⑤⑥见《面向新世纪》序言。

④《周韶华“世纪风”画集》腰封。

⑦刊于《江苏画刊》1991年第5期。

⑧赵箭飞整理《周韶华答祝斌、赵箭飞问》,刊于《美术文献》1995年5月,增卷(一),第92页。

⑨单凡(德)语,引处同上第96页。

周韶华新水墨艺术众家谈

Discussion on Zhou Shaohua's Ink Painting

刘纲纪(武汉大学教授):近年来,周韶华的作品越来越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更趋向于抽象的形式构成。但这一点也没有冲淡他作品的中国气质,反而更加强了这种气质,并使之取得了比过去更精炼、成熟和具有独创性的现代形式。借用美国著名的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的话来说,韶华的作品可称之为“生命的形式”。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无疑,《大河寻源》组画在中国当代山水画领域掀起了一股新潮流,如果把这股新潮流称作是“气势派山水画”的话,我认为,说韶华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并不过分。发扬汉唐雄风,借用西方现代绘画语言,赋予传统水墨画以气势,以构成意味,是韶华创新水墨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周韶华之所以在水墨创新上能取得成就和达到相当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他的视野和心胸开阔。他勤于读书,读哲学、美学,研究文艺理论相关创作规律;他走出画室,到大江大河中寻源,到名山大川中感受宇宙生命。他从书本和大自然中体悟人生,体悟艺术本质,从中获得精神力量。所以他的作品有雄勃豪迈之气,刚健浑厚之美。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周韶华选中的宏大广袤的自然和年深日久的文化,都是分量极重而又很难用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他一直在思考、寻觅象征性符号,试图将“浑浑无涯”的文化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在当代,诸如“民族魂”“天人合一”“大道自然”……在他的艺术论述中,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诗意“化简”。将这些经过“化简”的观念,与特定的自然景观、文化遗迹联系起来,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合乎逻辑的处理方式。他首先从正面树起一个战略性目标,然后一步步付诸艺术实践。理论和创作同步启动,相辅相成,使他的艺术活动显出明晰的路线和轮廓。他呼唤民族文化之魂,重整传统水墨的旗鼓,汲取现代艺术的形式因素,以图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再展水墨画雄风。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在与宇宙万象交感式的体察与对话中,周韶华以强烈的主体精神驾驭并超越了客观物象,使其在导入预设的历史、人文走向中,升华为超视觉的审美意象。阅读周韶华的作品,无论是巨幛大幅,还是尺牍小品,但觉重岗复岭,山势岧峣,皆有尘埃不到之势;大漠巨浸,烟云轻蒸,高天迥地间,似有逸怀浩气贯乎于其中。思之令人心旌摇动,人画皆醉。鲁迅论汉末魏晋文章的八个字极适宜周韶华的山水:清峻、通脱、华丽、壮大。

彭德(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周韶华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坛一位有意义的画家,也是这个时代水墨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周韶华的水墨画,对于热衷明清文人画标准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可能会产生陌生感,但细考他的艺术思路,却有着深厚的中国背景。他的艺术,一言以蔽之:中国思想与现代笔墨相结合。

鲁虹(美术评论家):可以预言,由于周韶华的探索,开拓了水墨画发展的新空间,有益于水墨画由中华文化圈推广到世界文化圈。所以,周韶华在山水画发展的链条中,是一个具有发展意义与转折意义的画家。

刘国松(台湾艺术家):他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理论家和艺术运动的推动者。不仅艺术创作的态度非常踏实苦干,在艺术理论及艺术的推动方面的表现也极为可嘉,特别在美术革新运动方面的创建性与号召力,给大陆变革中的中国绘画吹进了一股新风。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韶华先生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非常有创造精神、创造力和伟大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他为我们打造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80年代中国新艺术运动的旗手和号角,我们把他放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中评价,可以说他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石鲁、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等大师之后的又一位大师,他创造了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艺术风格,大气磅礴、雄浑博大、充实而有光辉,充实是指他有传统的内涵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他的光辉在于他的艺术理想和艺术人格及爱国主义的激情,他的艺术实践与我们这个时代合拍,而且高瞻远瞩。

贾方舟(美术评论家):从“横向移植”“隔代遗传”到“全方位观照”,从“三面一体”到“新东方文化形态”,为建构一种真正属于时代的艺术新形态,他从思想到实践都在竭尽全力。他一面站在时代的前沿呼风唤雨,希望通过同代人的集体努力尽早形成划时代的文化大风格;一面站在自然的巅峰穷天极地,体味宇宙的沧桑、历史的兴衰与人生的大甘大苦。可以说,他是新时期以来最具世纪风采和进取精神的一位画家。

卡特(国际美学协会前会长):周韶华用自己的视角来诠释中国传统水墨画,而这一艺术形式也在今日艺术家们要为其注入新鲜生命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活力。周韶华在发掘仰韶文化资源方面的努力,反映了他期望在中国古代与当代艺术、文化之间建立有意义的纽带。

毕埃塔(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艺术总监):周韶华一生都致力于深入探讨艺术与自然、山水的关联,也因此成为公认的大师。他着实师承自然,几乎在每一件作品中,人们都能感受到他在向这位全能的老师致敬。在由整体构成与个体细节结合展现的升华的图像语言中,他对自然的崇高敬仰与痴迷有增无减。面对这样的画面,人们便自然会开始思考它的唯一性、独特性。从西方人对于个性的标准来看,大师的弟子往往沿袭教授的传统,所以他们很难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在这样的氛围中,继承与特性的沟壑越来越宽。周韶华的作品中线条的走向、色彩的过渡以及对主体的简化都富有鲜明的风格,从一开始就极具个性。

周韶华 汉唐雄魂系列之九 纸本水墨 250cm×144cm 2004年

Zhou Shaohua  Spirit ofHan & Tang Dynasty No.9  ink on paper  250cmx144cm  2004

重构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Reconstruction the Artistic Spirit of Chinese Painting

□ 周韶华 ZhouShaohua

重构东方价值观,共筑中华复兴梦,重铸东方艺术的生命意识,呼唤民族大灵魂,向西方传播含弘光大的中国艺术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是“文以载道”的时代担当。中国画原本就是一种写意文化载体。“文以载道”是它的属性。它所承载的这个“道”是当今时代的中华人文精神;也是艺术自身规律与表现自由的彰显。“道”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正在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早在先秦即创生了中国画的意象学说,把用毛笔画的画定性为立象尽意的意象画,意象表现是中国画的特征。汉代以来以元气本体论为轴心,彰显的是元气淋漓的沉雄博大。魏晋南北朝呈现的是创作主体的文化自觉,他们以释道玄学为主导,追慕人的自身解放,化自然品格为人格人性,崇尚人的品格气度风骨。文有阮籍、嵇康、陶渊明的超拔绝俗的文章;画有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宗炳的“以神法道”和“澄怀味象”等,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推向了巅峰,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大转折。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在开放和包容上,以吞吐宇宙、笼罗古今中外的胸怀把人生诗化,艺术中流露出来的雍容华贵气象,令全民陶醉。两宋艺术繁花似锦。最有意味的是元代,游牧文明入主中原来征服农耕文明,结果被征服,这主要是元代以汉文化治国,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开放与引进,不拘一格。集中反映在山水画中,以黄公望、倪云林、吴镇、王蒙为代表,把山水画推上了巅峰。也反映在元典与戏剧的兴起上,他们把儒、道、释文化的精华融为一体,成为元代文化精神的标志性结晶。

根据以上经验可以断言,作为创作主体的中国画家,他的主体文化意识、文化气质和文化表现力是创造艺术本体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艺术造诣的前提条件。当然,构成艺术本体的要素是本体的文化含金量,融有吞吐古今的文化信息。这就要深入到主体和本体的具体内容中来作分别论述,然后研究他们的同构关系,一切都要落实到本体的艺术结构中。

构成中国画艺术精神的两大要素,一个是主体文化素质,一个是本体文化结构。主体指的是作者本人,本体指的是他的作品。这两大结构要素的合成,才构成中国画艺术精神的整体。

2005年周韶华在大渡河大峡谷写生

一、什么是创作主体的文化结构?

1.最表层但也最本质的是基本功的磨练与掌控能力,这是打遍江南全无敌的本领。勾、勒、皴、擦、点、线六个字,是运笔之道,借墨色以助其精神气势,关键是指、腕、肘、臂的运用。如:

石涛的笔墨是“犹诗文风气所转”,“笔墨当随时代”。

傅抱石是“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

潘天寿用笔强其骨,造型重气势。

齐白石用心创造自己的独特形式符号——虾、蟹、蛙、鸡等。

八大山人用笔简到不能再简,墨分五色纯粹而高贵。

荆浩说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骨气;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亦恨无墨。

董其昌说老米是用墨高手,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破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黄宾虹还善用宿墨。很多画家不懂用水的奥妙,笔的灵活靠水,墨分五色靠水,无水不可能做到“元气淋漓嶂犹湿”。

是各种“法”在决定艺术生命,讲法实际是对智慧与经验的开发与总结。黄宾虹的艺术灵魂是笔墨。笔墨线条是他的骨气与神经。

2.主体的学识与智慧的开发,这是操控全局的智慧。

首先创作主体要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所凝聚成的文化表现力。历史上的大画家没有一个是文盲,他们都是学者型的,具有多种修养的艺术家。作为主体,最起码的首先是对本行当的笔墨水色专业化的语境符号的掌控能力,能达到随心所欲、若有神助的水平。但具有开疆拓土的睿智,吞吐古今中外的自由是主导。在画纸上要用笔墨与古今对话,与中外对话,进而拥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维视野。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把天上、地下、人间连成一片的这种空间意识和思维视野,从无法到有法,法而无法的得大自在境界,把艺术的规律性和自由性冶于一炉,从而得到自我观照、自我创造的解放和自由,永远保持原创性的鲜活机制,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革故鼎新、发出盛世强音的主体。

艺术哲学的根本命题,是探讨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是文化的子系统,是人创造了文化艺术,而文化艺术又在塑造人。亦即人们常说的“你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哲思。简要地说,作为艺术主体的艺术家与艺术本体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永远探秘和揭秘的关系,永远都在对艺术本体追问。因此,主体建构和本体建构永远是拷问艺术家的终身话题。

周韶华在创作《天地草原》

二、什么是艺术本体的文化结构?

针对美学贫困,审美评价误导,我们呼唤回归本体,就是要深入到中国画实体性的内容中去,不只是认识它的本质特征是意象,它的文化内涵是人文精神,而且要充分认识到构成中国水墨画本体的本质性语言要素还要回到笔墨水色上,这不能只是单向思维,还应是多向思维,就是把思维开放,贯通古今中外,包容天地人。重在能把这些消融于中华文化的写意精神中去。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心灵性的意象结构,其核心是东方价值观的意蕴,这是一种最纯粹最高贵的审美创造。尤其在创作方法上不同于西方实证科学对物理逼真性的追问。中国画崇尚的是道法自然,仁义道德善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神法道,神与物游等等。主张自然人化,人化自然,以品味人生的心态来表现自然,以品味自然的心态来观照人生,自然与人生始终是交替转换的心灵同构场关系,把人与自然诗化为一体,视为艺术的无穷魅力。作品应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最核心的是体现东方价值观。价值观的主要指向是把中国画的艺术规律与艺术表现自由同一化,是把中国的儒、道、释文化的精华融汇一体。儒家讲的教化功能,贵在“大化”上的艺术“感化”作用,是以气韵生动来彰显艺术生命的美;道家是以元气淋漓、道法自然来呈现艺术空间的无限性,把人生与宇宙连接在一起,构成艺术大生命;释家圆通一切法,一法遍含一切法,得大自在法。三教都主张对文化要秉持消化、融化和大化的自性纯正心态去得大自在法。是这种文化底蕴构成中国水墨画的本体结构。总之,“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每一个中国画家在面对自己的作品时,作品就是主体的对象化,本体也是主体的面相与精神状态,是“神遇而迹化”的主体与本体的难解难分的关系,本质上是艺术家的艺术观和方法论的总合。但本体建构的根本是吞吐古今,融合中西,是语言转换,形式更新,是面向未来。这些就是东方美学价值观之所在。

艺术观主要包括文化史观和天地大观这个东方审美价值判断体系,是得天地之道,人文之助,才能深入艺术的深层结构。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是对文化史观的深度把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对文化史观和对天地大观的实际体验,而且能使之更有效地实际掌控主动权。这是充实主体和把握本体的雄厚实力。这样来体验与感知中国画本体所包容的艺术精神,对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重读和再认知中国画的传统艺术精神,绝不是用古典艺术精神代替当代艺术精神,我们是借用经典元素滋润当代,借古是为开今,重在再创,再生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艺术生命,这是时代的命题。

时至当今时代,我们更要在审美方式上,在感悟中国人文传统的基础上,重新领略东方的宇宙观、天地之道、生命意识、人文精神及美学观,对山水画体系进行全新的重释和重构,最终要转换为现代性的价值坐标上,创生当代的语言风格。这是理所当然的文化使命。

我的艺术现场是与祖国的山川和无尽的宇宙神交、感应与对话,大美灵感既来源于五千年的文化灵根,更多的是来源于博览天地大观,以此来开辟我的山水画表现新领域的全新语言符号,以新的语言要素构筑我的艺术新生命。我诚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共同建构当代艺术新语境。

诚然,对多数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抱定回归本原的心志,把建构主体文化和本体文化的同构关系,以确立自己的当代坐标。核心命题是根性连接,古今转换,中外融通和面向未来,力争使自己的意象水墨步入主流艺术,能代表中国艺术的主流倾向,共同参与重构中国画新的艺术精神,新的艺术生命。

周韶华艺术年表

The Chronology of Zhou Shaohua's Art

□ 黄诚忠/整理 

by Huang Chengzhong

20世纪20年代

●1929年,10月,周韶华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原名周景治。

20世纪40年代

●1941年,周韶华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团,从事战地美术宣传工作。

●1946年 ,周韶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周韶华荣立一等功。

1947 年,周韶华在山东东海军分区司令部工作

●1948年,周韶华进入中原大学新闻系学习。创作的第一件作品《买辣椒》发表在当时的《新华画报》上。

●1949年,武汉解放,周韶华就职于中南局宣传部出版科美术组,随后被推荐到中原大学美术系学习,从此进入了美术专业队伍。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周韶华从中原大学美术系毕业,分配到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秘书、美术组组长。

●1954年,周韶华担任湖北省美术工作室(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前身)副主任,主要从事水彩画创作。是年,与王秉华结婚。

●1956年,周韶华以笔名海啸在《美术》杂志发表《为美术工作者呼吁》一文。协助师群筹建武汉美术家协会(1982年改为中国美协湖北分会,1993年改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1957年,周韶华任武汉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会员工作部主任。

20世纪60年代

●1961年,周韶华创作水彩画《茶山之歌》和水粉画《暮上巴峡》等作品,其中《茶山之歌》是代表作品,首先发表在《美术》1962年第1期。

●1962年,周韶华转入中国画创作。是年创作了《满载落霞归渔村》。

●1966年,“文革”中,周韶华被打入“牛棚”,集中在黄陂兵营搞“斗、批、改”。

20世纪70年代

●1970年,周韶华被下放到湖北郧阳地区锻炼。在此期间,拍照片、画速写,积累素材。得知李可染在丹江口干校劳动改造,周韶华偷偷跑去看望,被军代表挡在门外。

●1977年,周韶华借调中国美协,任《美术》杂志编辑。与何溶同志肯定和发表了吴冠中的《谈形式美》,发现彭德并发表了他的《审美是美术的惟一功能》,在全国美术界引起很大震动,具有转折性历史意义。

●1978年,周韶华调回武汉,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当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任秘书长。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 ,周韶华开始酝酿创作《大河寻源》组画。秋天,开始第一次黄河万里行。这一创作的初衷是呼唤民族大灵魂,以示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1981年,《美术》第1期发表了周韶华文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6月,周韶华邀请何溶、叶朗、沈鹏、贾方舟、彭德、陈云岗、茹桂、陈博萍、鲁慕迅、陈方既等在湖北神农架举行美术创作研讨会。这是“文革”后全国美术理论界的首次集结。

开始酝酿中国画《黄河魂》初稿。夏秋之交,开始第二次黄河万里行。策划组织“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在成都、北京展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韶华画辑》。

●1982年,创作《黄河魂》《古观星台》等作品。夏季,第三次黄河万里行。深入体会仰韶文化、汉魏唐文化。周韶华革新中国画的主张受到美术界的关注。

1982 年,周韶华在黄河源写生

●1983年,“大河寻源——周韶华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画坛产生轰动。随后转至南京、郑州、武汉,此展成为周韶华在中国画创新的一个新起点,也由此掀起了中国画创新浪潮。

春夏之交,周韶华第四次黄河万里行。

●1984年 ,10月,周韶华策划的“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讨论会”在汉阳晴川饭店开幕,会议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和武汉建材学院联合举办,周韶华主持,刘纲纪致开幕词。参加开幕式的还有王朝闻、蒋孔阳、伍蠡甫、洪毅然、李尔重、石川,以及武汉地区的美学工作者等100多人。

周韶华撰写的《全方位观照简论》刊登于《江苏画刊》,并被《新华文摘》评为年度六大新论。他创作的国画《黄河魂》获第六届湖北省美展金奖,全国美展铜奖。

●1985年,周韶华策划创办的理论刊物《美术思潮》正式出版发行。周韶华撰写的《再论全方位观照》发表于《美术思潮》试刊号;他的《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发表于《美术思潮》第3期。

●1988年,周韶华画展分别在新加坡、德国、瑞士展出。《美术》第11、12期发表周韶华文章《自主选择与自我完善》。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周韶华在故乡山东省荣成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向荣成市人民政府捐赠84幅作品。

1992年9月20日,周韶华再次登门向王朝闻请教

●1993年,周韶华组织、主持、参加北京国际艺苑“'93之春水墨观摹展”。

应邀赴奥地利参加第三届国际艺术节,是亚洲唯一被邀请去举办个展的画家,作品被誉为“新东方象征主义”。

●1995年,周韶华的“世纪风第二回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在合肥、广州等地巡展。

1995年5月30日,周韶华在中国美术馆与吴冠中畅谈

《美术文献——周韶华专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8年,分别在深圳、武汉、济南举办“周韶华从艺50周年回顾展”。

21世纪00年代

●2000年,周韶华在成都、兰州、西安、银川、烟台等地举办个展,并在兰州师大、西安美术学院等举办讲座,又先后到甘南、尕海、玛曲、贺兰山、西夏陵园等地采风。是年创作中国画《征服大漠》系列(2007年后更名为《大漠浩歌》系列,8尺7幅)。

●2001年,创作 《大山大河》系列,“周韶华60年艺术探索展”在武汉、广州、上海、沈阳、北京等地巡展。

●2002年,为家乡山东荣成市“周韶华艺术馆”无偿捐赠作品39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周韶华艺术展”。马克·海都曼市长盛赞这个画展是最成功的一次画展,并授予周韶华荣誉市民证书。

●2004年,“梦溯仰韶——周韶华画展”在武汉、合肥、北京、成都巡展。

●2005年,“汉唐雄风——周韶华新作巡回展”在武汉、南京、杭州、上海、成都、西安、石家庄、北京、济南巡展。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46件。

●2006年,受聘于北京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周韶华山水画工作室。

“荆楚狂歌——周韶华画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2007年,“77抒怀——周韶华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荆楚狂歌——周韶华画展”作为第八届中国艺术界展示项目,在湖北省美术馆展出。

●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在湖北省美术馆展出。

●2009年,周韶华“大风吹宇宙”画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

21世纪10年代

●2011年,《周韶华全集》(八卷)首发式及新作展在湖北省美术馆举行。

●2012年 ,“天人交响——周韶华书法艺术展” 在湖北省美术馆展出。

●2013年9月,“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展出作品130余幅。

黄诚忠编著的《画坛大家:众家评说周韶华》和李一鸣著的《革新之路——周韶华绘画美术思想研究》由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被聘为湖北省美术院名誉院长。

创作中国画《秋高图》《大地的馈赠》《大山情怀》《春华秋实》等作品。

●2014年9月,“天人交响——周韶华作品展”在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

周韶华著作《感悟中国画学体系》、张晓凌主编的《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文献集》两书由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1月,出席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湖北省文化促进会承办的“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并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8月,“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展”在深圳罗湖美术馆盛大开幕,并出版《大美无言——周韶华艺术作品展作品集》。

9月,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武汉、威海、深圳和湖南周韶华艺友会协办的“大美山河——周韶华艺术精品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并出版《大美山河——周韶华艺术精品展作品集》。

10月25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画频道承办的“国风归来——周韶华艺术作品展”在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展,并出版《国风归来——周韶华艺术作品展作品集》。

●2016年3月,由武汉博物馆主办,周韶华艺术中心与武汉、威海、深圳和湖南周韶华艺友会协办的“大美山河——周韶华艺术精品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

9月,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汤湖美术馆主办,周韶华艺术中心协办的“八八顽童——2016周韶华新作展”在汤湖美术馆盛大开幕。

12月,黄诚忠编著的《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7年6月,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周韶华捐赠作品展暨周韶华艺术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6月29日,周韶华《荆楚狂歌》系列作品捐赠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厅举行。周韶华将其以荆楚文化为主题创作的《荆楚狂歌》系列55幅作品全部捐赠给湖北省人民政府。

周韶华  黄河魂  纸本水墨 80cm×94cm 1982年

Zhou Shaohua  Spirit of the Yellow River  ink on paper  80cm×94cm  1982

作品欣赏

周韶华 九龙奔江之一 纸本水墨 144cm×365cm 1998年

周韶华 火神祝融 纸本水墨 68cm×68cm 1994年

周韶华 精卫填海 纸本水墨 80cm×80cm 1983年

周韶华 昆仑一截 纸本水墨 95cm×178cm 1995年

周韶华 昆仑余脉 纸本水墨 144cm×365cm 2004年

周韶华 江汉抒情 纸本水墨 122cm×247cm 1998年

周韶华 不尽长江万古流 纸本水墨 122cm×247cm 1998年

周韶华 读河图洛书所得 纸本水墨 67cm×137cm 2011年

周韶华 大漠浩歌——开发准噶尔 纸本水墨 247cmX123cm 2000年

周韶华 别有洞天 纸本水墨 68cm×136cm 2005年

周韶华 惟缺金樽 纸本水墨 68cm×68cm 2001年

周韶华 幻梦的净土系列之七 纸本水墨 144cm×320cm 2004年

周韶华 浪之交响 纸本水墨 145cm×143cm 2007年

周韶华 西岳壮歌 纸本水墨 87cm×78cm 1981年

《中国美术报》第87期 艺术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