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非遗文化焕新出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陇西哪个地方有服务小姐的 陇西,非遗文化焕新出彩!

陇西,非遗文化焕新出彩!

2024-07-15 03: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

陇西非遗

焕新出彩

如果说威远楼、李家龙宫等

丰硕的人文遗迹是陇西

最为醇厚出彩的一隅

那么同样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便是陇西千百年来的血脉延续

镌刻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

时代变迁,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这些涵盖歌舞、饮食、生活等

繁复精细、韵味悠长的民间技艺

或许也曾短暂的失去光芒

诸多技艺相继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当下能展现在游客面前的非遗技术

已经弥足珍贵,无价可估

截至目前,陇西县已公布非遗项目10类71项,其中陇西云阳板于2021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陇西民歌、陇西腊肉制作技艺、“靛坪大曲”酿酒制作技艺计入省级名录,入选市级名录项目32项、县级名录项目35项,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基本健全。

01

云阳板

陇西云阳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甘肃省陇西县的团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民间祭祀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陈小蓉 摄

王铮 摄

仁寿山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次“朝山会”,表演云阳板的队伍,亦称“朝山队”,队员头束双髻,顶戴红花,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踩青线麻鞋,步履轻盈,装束洒脱,五彩斑斓,俨然仙童。他们手执云阳板(俗称“拍板”)为道具,排双行,两人一列,在旗幡导引、唢呐吹奏、锣钹齐鸣下,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时而舞板对击,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如彩虹飞舞。时值春末夏初,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游人如织。各队云阳板竟相比舞,各显其势,极为壮观。

02

陇西民歌

陇西民歌是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歌在甘肃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叫花儿,有的地方叫山歌。陇西民歌属于“陇中花儿”,也叫陇西山歌。陇西民歌,根据演唱的场景不同,有山歌、麦歌、夯歌。陇西山歌唱法、唱腔大体相同,但有所差异。渭河以南叫城川(南山)山歌儿,曲调优美动听;渭河以北叫北路山歌儿,男声高亢、雄浑、夯实。

陇西民歌在方言、土语的巧妙运用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曲调优美动听,句式简洁顺口,内容广泛多样,表演活泼随意,是生命力极强的民间音乐艺术。陇西民歌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传唱着劳动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传唱着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恋。

陇西非遗

03

“靛坪大曲”酿酒制作技艺

“靛坪大曲”酿酒技艺。该酒秉承土法酿造,原料采用纯粮食,酿造工艺古朴。“靛坪大曲”酿酒传承人程万里,钻研改进配方,不断改进设计理念,研发并产生了突出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内涵的20余款系列产品,其中的以“四大名著”、“梅兰竹菊”、“生肖纪念”几款酒品深受顾客青睐。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4

陇西腊肉制作技艺

陇西腊肉历史悠久。据记载,陇西腊肉腌制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制作陇西腊肉宰杀的生猪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尤其以岷县蕨麻猪为最佳。因岷县野生药材甚多,农户饲养的生猪春季放牧,秋季圈养,腊肉腌制户冬季收购宰杀时,猪肉的肥瘦肉相间(俗称五花肉),且带有药性,滋味纯美。

瘦肉灿艳似红霞,瘦而不柴;肥肉晶莹若玛瑙,肥而不腻,微带透明,加上盐、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种佐料腌泡和太阳暴晒而成的肉,色美味鲜、风味独特。

喻添旧 摄

陇西腊肉,肥而不腻,咸甜鲜香,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于腌制肉的固化。其原汁原味的味道,鲜美的色彩和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历史上,陇西腊肉在西北地区已广为人知,并长期销往兰州,新疆,西安等地。

05

陇西宴式——巩昌十二体

陇西,秦置陇西郡,金、元、明、清各代设置巩昌府,故至今人们还称陇西为巩昌。丝路重镇的繁华,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这里饮食业也相当发达。相传,历代驻巩昌的朝廷命官,都不同程度的推动着外来美食与陇西传统菜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积千百年之经验和成果,使巩昌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到清代,巩昌筵席已有汉席、满席之分。汉席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体、十四体、十八体、二十四体之分。

陇西攒盘

“巩昌十二体”是当地人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请宾客的通常筵席规格,用当地生产的猪、羊、牛、鸡等肉和鸡蛋、山珍、干鲜菜果为主要原料,辅之以鱼、鸭,突出西北特色,具有地方风味。十二道主菜,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有蒸有炒;甜、咸、酸、辣、麻,口味各异;色、香、形、味俱佳,以丰盛纯朴,经济实惠、雅俗共赏、四季皆宜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代代相沿,久盛不衰。

06

黄芪党参加工制作技艺

天下李氏源于陇西,“陇西堂”闻名海内外。这里资源丰富,产业发达,享有“西北药都”“千年药乡”之称,宜产多种地道优质中药材,党参、当归、红黄芪量大质优,驰名中外,是“中国黄芪之乡”。

陇西黄芪要经过细致的炮制加工才能进入市场。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去芦头—挑选分级—晾晒—搓揉—去侧根—晾晒—揉搓—修剪—扎把—晒干等程序,传统的两次揉搓加工工艺造就了陇西黄芪“质坚而绵,色黄白,肌理细,粉性足,味甜美”的特质,黄芪“第一出陇西”名副其实。加工后的陇西黄芪被誉为芪中精品,可煲汤、泡茶,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疮生肌之功效。

07

百草染色

中草药染色是指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中草药,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也称“植物染色”。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已经开始使用中草药染色了。《周礼》中对植物染色开始有明确的记载,周朝还设有管理染色的官职,称“染草之官”,又称“染人”。

▲“农女手作”中药材染色丝麻围巾

陇西当地盛产313种中药材,可用于纤维染色的达几十种之多。板蓝根染蓝色,核桃皮染咖啡色,艾草染褐色,太黄染黄色,骆驼蓬根染金黄色……百草染色传承人将这些草药作为一种宝藏,纯天然的植物在他们手下都是色彩的代表。

刺绣和百草染色非遗传承人--祁辉

刺绣和百草染色非遗传承人——祁辉曾说“中草药提炼出的色彩远远多于十二色,除了药材本身的色彩,还有很多调和色。”“固色”过程十分神奇,完全沿袭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古法技艺,将上色后的丝巾再通过明矾、绿矾等媒染剂浸泡固色,形成天然的“化学反应”,将色彩永久留在上面。

08

陇西烙画

陇西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一般是在木板、葫芦上烫画。据说陇西烙画是民国30年代从河南南阳传入。随着科技的进步,烙画由以前的油灯烙换代为现代的“电烙”、陇西烙画主要通过选料、画稿、烙制、提款、钤印、打蜡、装裱等步骤完成。成品作品有国画的韵味,古朴典雅,清新秀丽,独具特色,极具装饰和收藏价值。

陇西烙画创作主要靠手控制电烙铁在木板上的力度和速度,产生深浅褐色乃至黑色,并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在创作水花鸟画中,各种木板均可采用,而烙人物题材画就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木板,可选用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的木板。烙画表现形式很多,最普遍的就是木板、毛毡、葫芦烙画。其特点是以中药材为素材,烙制不同的文创产品。

09

康燕东泥塑

泥塑艺术俗称“彩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是在枯十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坏。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上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

陇西非遗泥塑传承人 康燕东

康燕东 《孔雀面塑》

杨志成 《安定民俗面塑》

孙彩玲 《喜迎花馍》

10

剪纸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是较为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流传历史悠久,饱含着农耕文化的鲜明特色。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习俗中将其贴在窗子上,就有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窗花”。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习俗,确定了各地的窗花具有不同的多样艺术特色。陇西窗花是陇中剪纸中灿烂的民间艺术之一,因为窗户的制式不同,陇西的窗花就有了一架山、一枚印、棋盘花、满格花等不同类型的格式。

11

陇西道情

陇西道情是源于道教唱经的一种新经韵,它用渔鼓、简板伴奏,将古曲古调融在自然和谐的旋律中,演唱方式随意自如,唱腔杂美,反映了陇中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道情表演特色乐器有陇胡、唢呐、渔鼓、水梆子,表演融入皮影侧身造型美,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陇西道情2008年被列入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

为进一步扩大陇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陇西县已建立云阳板、陇西民歌、陇西腊肉、“靛坪大曲”“沁墨阁”书画装裱技艺和陇西宴式等传习所6所,建立刺绣扶贫工坊和“百草染色馆”,形成了以陇西云阳板、陇西腊肉、“靛坪大曲”酿酒制作技艺、黄芪党参加工制作技艺、百草染色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养云阳板代表性传承人4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3人。

目前,全县共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群体6个、代表性传承人72人,组织开展刺绣和百草扎染技术培训130余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