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圆满落幕,几十年间的回忆再次被唤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陆游沈园钗头凤图 《钗头凤》圆满落幕,几十年间的回忆再次被唤起

《钗头凤》圆满落幕,几十年间的回忆再次被唤起

2023-11-24 14: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早于1957年首演的话剧 《钗头凤》(编剧魏于潜,导演赵大民,马超、颜美怡分饰陆游和蕙仙) 当时就已经脍炙人口 。

天津人艺话剧《钗头凤》1957版

马超 饰 陆游,颜美怡 饰 蕙仙

1962年复排,还特邀北京人艺著名导演焦菊隐到津,对重点场次作了加工。至今60多年来,历经几代艺术家不断地加工锤炼,时演时新,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1962年,焦菊隐到津指导、观摩《钗头凤》

图左 赵大民,右 焦菊隐

天津人艺排演的第五版《钗头凤》(导演罗军,李阳、马慧慧分饰陆游和蕙仙),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随着戏剧理念的更新和舞台技术的当代化,整台演出的艺术风貌,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为。这种艺无止境、不断进取,执著于精益求精的大团作风,当赞当贺。

2019年,话剧《钗头凤》最新剧照

《钗头凤》取材于陆游青年时代的一段爱情悲剧。这个事件是陆游一生难忘的隐痛,他那千古流传的词作《钗头凤》和《沈园二首》名诗,就是诗人悲痛情绪的真实自述。

这个事件经话剧艺术家具体并且艺术化立到舞台上 , 戏剧情节、人物关系已和生活原态有很多不同。话剧所塑造的生动人物形象,陆游之可敬,蕙仙之可爱,陆母之可憎,静因之可恶,尽都历历在目,耐人寻思。清新、细腻的演出风格,别具一格。

《钗头凤》艺术再现的爱情悲剧,让我们看到产生这一悲剧的原因,是恶如猛虎的封建礼教和迷信势力。陆母笃信命相 , 断然拒绝陆游和蕙仙的美好婚姻 , 而陆游母命难违,这正是悲剧的自然所在。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 陆游和蕙仙的悲剧是难以避免的。

在《钗头凤》剧中 , 我们看到陆游为争取和蕙仙的纯真爱情,向其母作了当时所能做到的斗争,真情毕露 , 据理以争 , 以朴素的生活观批驳母亲的命相说之不足为据。然而这却无济于事,固执的母亲以封建礼教的绝对“尊严”和保护儿子为由 , 坚拒陆游的恳切乞求。之后 , 陆游被迫进京应试,虽然凭藉出众才学考中第一名,却被奸相罢黜还家 , 陆游重病中血泪成书 , 违背母亲严命 , 黑夜亲自送往蕙仙避难的赵府。陆游对爱情的忠贞,于此可见。在陆母的重压下有情人终难成眷属,一对情侣生生被拆散,从此天各一方。相隔了数年在沈园偶然再度相遇,强烈的悔恨和愧对蕙仙的心情激动着陆游,他在万分痛苦中,挥笔写下传世名篇《钗头凤》。

据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等史书记载,陆游初娶唐氏 , 夫妇关系甚好。但因婆母不喜唐氏,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二人被廹分离。唐氏后嫁赵士程,陆游再要王氏。后约十年左右,即在绍兴乙亥〈公元1155年〉春 , 与唐氏在会稽城南沈园相遇,唐氏以酒肴招待,陆游很难过,就在园壁题《钗头凤》一词 , 抒发自已的伤感。唐氏因他们爱情遭到不幸的结局,也愤愤不平,不久便下世去了。

话剧《钗头凤》的编写 , 基本上根据这一记载。如果完全按照这一记载编写,自然也可以,但只能局限于反对封建宗法制度。为了扩大其反封建的深度和广度 , 话剧《钗头凤》的作者虚构了陆游与唐蕙仙尚未成婚,由陆母许婚、赖约,受了尼姑的诳骗,而将唐蕙仙“落发为尼”,并且几乎遭到恶少的侮辱等一系列情节。这样的处理,把封建迷信也作了清算。《钗头凤》里的陆游,虽未与唐蕙仙结婚,但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真挚动人的爱情,陆游与唐蕙仙而后在沈园相遇,无限悲怨的一场戏,依然令人信服。他们的相遇加深了悲剧的感染力。

话剧《钗头凤》的情节曲折动人 , 有些情节具有深刻的感人力量 , 深深打动了观众。譬如,舞台上两次出现 “断肠红”,一次出现于陆游与蕙仙在书房委婉曲折的爱情流露;另一次是蕙仙在沈园与陆游重逢之前,先后两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出现的,情绪化的细节,恰当地表达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把欢乐与悲哀的气氛鲜明地烘托了出来。

剧中某些揭示事情本质的对话,深刻且又精彩:陆游和蕙仙沈园相遇,两人都怀着埋藏在心底的创伤,陆游问蕙仙为什么忘记了姑妈?两人那段哀怨动人的对白,语言含意深刻,把各自内心的矛盾冲突表白得令人心碎,演员的声音不仅清晰动听,而且语言委婉含蓄,展现了生动的形象画面。这段对白,由于艺术化的技巧处理,陆游和蕙仙塑造得神形兼备,格外生动,特别感人。其他还有:陆游与母亲赖约的争辩;唐蕙仙对不可捉摸的“命”感到痛苦和不解;看了陆游被迫而写的信后,无限凄楚而又真挚地表达对陆游的爱情与谅解;陆游唯恐唐蕙仙接信后不能谅解自己,又亲自另送一封真诚的自白信,如此等等,尽都显见艺术家们独运的匠心。

话剧《钗头凤》由于表现的是古代历史题材,某些人物的形体动作、台步,念白的节奏,以及宽袍阔袖的摆动,还有鼓乐伴奏,似有借鉴传统戏曲的痕迹,但吸收、糅化得自然贴切,增添了整体的美感,看上去毫不生硬。

从话剧《钗头凤》我领略到天津人艺舞台创作的细心和严谨。蕙仙被骗进白衣庵那场戏,本无香客出现,却从后台悄无声息地飘来细细的香火烟影和淡淡的香灰气味,制造出香火不旺的白衣小庵典型环境,正是这看似小道的细枝末节,却把苦心孤诣制造的舞台信息巧妙地传递给了台下观众,浓化了演出的戏剧效果。

《钗头凤》是一台表现爱情的悲剧,着重从这个悲剧的发生和结局来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然而,作为表现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艺术家们在结构爱情悲剧这条主线的同时,还着力另设辅线,涉及到当时民族危机深重,政治腐败,权奸当道的时代背景,把诗人陆游的爱国热情从侧面交织在了一起: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飞扬跋扈,把持朝政,而知识阶层中的一些爱国志士,慷慨激昂,但又找不到救国良策。有着忧民救国政治抱负的诗人陆游,凭着出众的才学,科举考试名列第一。本以为这是实现政治抱负的重要途径,可是他被当权的奸臣秦桧罢黜,陆游在政治上遭到严重打击。

直到陆游白发苍苍,救国宏图依然不减当年,舞台上苦吟《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豪情状态,激盪人心。编、导、演完整地塑造的陆游艺术形象,表明了对陆游的两个评价:爱国 , 然而在政治上不得志;钟情,但在生活上不得意。陆游形象的基调落在一个“悲”字上。从悲剧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陆游美好的政治灵魂和高尚的生活情操。就话剧《钗头凤》的题材而言,它所塑造的陆游形象已经达到它所能容纳的高度。如果要求反映这位爱国诗人的全貌,那不是一台戏剧所能胜任的。

演出资讯

本文作者:甄光俊

剧照源自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编辑 | 李丹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微信号 : tianjinrenyi

新浪微博:@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