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与YC:两个中年人的患难与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陆奇加盟的yc是什么公司 陆奇与YC:两个中年人的患难与共

陆奇与YC:两个中年人的患难与共

2024-07-11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部分 YC 孵化的公司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陆奇,在2017年回到中国之前,在美国工作了18年。这18年里他在事业上达到的高度也许很少华人能与之媲美:

1998年至2008年,陆奇在雅虎先后担任资深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2008年底,他以执行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微软,担任微软Bing项目的负责人;作为微软在线业务部门总裁,陆奇是微软四大业务部门负责人之一,掌管一支一万多人的技术团队,并直接向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这期间他领导了包括Office 365、Bing搜索、Skype在内的多项业务,被普遍认为是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

2017年初,陆奇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此后仅仅1年半的时间,便结束了他在中国的新征程。

2018年5月,陆奇以 “家庭和个人原因” 为由,宣布辞去他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职位。 紧接着在2018年8月14日,陆奇宣布以中国区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加入YC。在最近的一篇采访中,陆奇说:“我马上要57岁了,继续在大公司做大规模、强度高的工作已经不适合我了。”

或许陆奇曾经把百度当成他事业最后的奋力冲刺,可惜事与愿违。

YC 昨日的辉煌和当下的挑战

YC曾靠着培养Airbnb和Dropbox登上了孵化器公司的王座,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业环境的不断变化,YC却在昨日的辉煌中逐渐慢下了脚步。

YC 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体系,然而世界在变化,它的体系却从没作出过相应调整。每个入选 YC 的创业公司,一开始都会拿到12万美元的种子投资,然后它们会经历三个月的培训、包装,之后再进入外界投资人的视野。作为回报,YC 会拿走创业公司 7% 的股份,这个铁规矩自 YC 成立起从未变过。

站在 YC 的角度看,这种 “广泛撒网、捞到一条大鱼就赚翻” 的商业模式无可厚非,因为孵化器公司也需要利润维持;然而事实是,十年前的12万美元远比今天的12万美元值钱—— 几年前的种子轮多为几十万美金,现在的种子轮动辄几百万美金,12万美元真的早就不算什么了。

另一方面,十年前创业浪潮兴起不久,创业者普遍缺乏经验,所以业界人士和导师的指导显得格外宝贵;然而今天在美国,特别是硅谷,创业环境已经相当友好,不仅有大量资金涌入,创业者之间交流经验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而且现在更多的是行业内创业,创业者对行业普遍会有一定了解,像 Airbnb 两个创始人都是艺术生的例子已然罕见。

因此对于今天的创业者,一份用12万美元和导师指导换 7% 股份的合同摆在面前,着实谈不上是一笔好交易。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有意思的是,YC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之前却从未踏出过美国半步。在如今的形势下,或许YC迫切需要一个新市场,一个创业环境不那么友好、YC 能给创业公司带来的价值还很珍贵的地方;现在看来,YC 选择了中国。

实际上,YC 孵化的创业公司中不乏来自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据 TechCrunch 报道,YC 在 2016 年孵化的创业公司中,有40%来自海外。尽管如此,这次进军中国仍是YC成立后第一次走出美国。

YC 孵化的不少公司都来自美国本土以外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 YC 之前,早已有 Founders Space 及 PlugAndPlay 等知名孵化器公司进入中国,因此 YC 说不上是进军中国的 “先行者”。那究竟是什么促成了 YC 突然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定呢?

众所周知,中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5年前全球前20的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占9家,中国只占2家,今天同样的排名中美国占11家,而中国已然占到9家。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之迅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YC 当然也看到了。这次 YC 想赶在技术驱动创新的前夜进军中国市场,而陆奇无疑就是那块敲门砖。有了陆奇,YC 就有了一个强大导师团队的地基。

至于是不是还是12万美元换7%,陆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YC 一定会在中国本土化,虽然会继续采取 “一笔资金换取一定比例股份” 的方式,但比例需要适合中国国情。

陆奇在美国的18年和在中国的 1 年半

中年的 YC 选择了中国作为出海的第一站,那是什么让陆奇成了 YC 中国的001号员工呢?

2018年5月,在加入百度仅仅一年半后,陆奇突然宣布辞去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职位。一时间众人哗然,大多百度员工对于他的离职深感惋惜。

陆奇对百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他毫无征兆离职后的一周内,百度股价应声暴跌 14%,市值蒸发近 900 亿人民币 —— 这可能是最昂贵的辞职。关于辞职的决定,陆奇自己的解释是“家庭和个人”原因,其中是否还有其他隐情,或许除了陆奇本人其他人都无从得知。

然而结合陆奇从前的工作经历来看离职事件本身,我们不难看出端倪——在雅虎任职 10 年,在微软任职 8 年,在百度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任职时间上的对比从侧面反映了工作环境上的差异。

实际上,陆奇早在1992年就赴美留学,从那之后他一直长期在美国学习并工作,直到2017年已足足有25年。这25年里,一方面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外企和中国企业的结构以及管理方法本来就存在差异,因此在百度任职对于陆奇来讲,确实强人所难。

(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国外公司待久了,再回到中国公司,难免会有 “逆向文化差异”。这种水土不服其实是许多外企高管回国后的通病。在陆奇加盟百度后不久,同为微软前高管的唐骏,给陆奇写了一封公开信,表达了一个 “过来人”的看法。他在信中写道:“(在百度)大家已经习惯了只有一个老板的工作方式,这和外企完全不一样。也许你被授予了一系列的人事权和财权,但是最终还是会到那个人那里最后决策,虽然他会非常尊重你的观点也会支持你的观点。”

从唐骏的看法中,我们很难不去揣测除了 “家庭和个人原因” 之外,陆奇离职百度的真正原因。但不管答案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从微软到百度,从美国到中国,陆奇的这一步迈得太大,以至于他需要一个缓冲。

就在这时,YC 出现了,为他的“水土不服”开出了一副良药。

YC和陆奇能否度过中年危机?

陆奇和YC的合作到底会不会在中国市场成功,陆奇不知道,YC也不知道,或许只有时间会给我们答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次合作对于双方都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试图打破僵局,突破现阶段瓶颈。

另外还可以确定的是,陆奇和YC短期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大环境”。陆奇就加入YC中国在采访中提到:“由中国和美国共同驱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将对世界工业和社会产生变革,所以我们需要设计新的机制和环境推动和拥抱这样的挑战。新的制度和新的组合方式需要被探讨和创造,尤其是跨太平洋的合作”。

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旧机制”和“旧环境”的不满,而这或许也是他离开百度的导火索。值得一提的是,据彭博社报道,早在陆奇加入百度前,时任YC主席的Sam Altman便已经给陆奇抛出了橄榄枝,这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离开百度后迅速加入YC的决定。

而YC总裁Sam Altman在关于陆奇和YC中国的公告中也毫不忌讳地说:“奇代表了我们的价值观”,因此正是陆奇和百度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和YC长期以来对陆奇的欣赏使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Sam Altman(图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可以肯定的是,陆奇和YC作为独特的个体,他们过去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功已经使得他们在现阶不需要再去证明自己,因此他们这次合作与其说是患难与共,不如说是在中国市场这片 YC 的新大陆上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在更开阔的格局下看陆奇和YC的合作关系,他们和中国市场也迫切地需要对方。就像陆奇在采访中肯定的一样:“中国非常需要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推动社会新一轮的进步”;也许不仅是陆奇和YC需要中国市场的潜力再创辉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同样需要如这两者结合一般的、中西合璧的元素才能更上一层楼。

YC 和中国互联网产业之间到底会上演怎样的一场好戏?现在还很难说,但我们很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