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红旗渠”:追忆为河南林县揪出食管癌元凶的肿瘤病理学家陆士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陆士庭医生 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红旗渠”:追忆为河南林县揪出食管癌元凶的肿瘤病理学家陆士新

是他,挖通了防治食管癌的“红旗渠”:追忆为河南林县揪出食管癌元凶的肿瘤病理学家陆士新

2024-02-18 17: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罗马尼亚,陆士新师从著名的内分泌学家、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圣·米尔库,研究激素与肿瘤的关系。强烈的报国热情驱使着他克服语言障碍,熬过清贫和寂寞,圆满完成了学业。1961年3月,32岁的陆士新回国,被分配到中国医科院实验医学所,很快展露头角。

二十载的求学之艰,锤炼了陆士新的心志,也让他始终心怀对家人、祖国的深深感恩。在留学期间,年轻的他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把省下的外汇一部分寄给家人,一部分用来买实验器材。内敛的他多年后在一次采访中真情流露:“我是个工人的孩子,如果没有新中国,我不可能成为科研工作者。”

在亲友同事的记忆中,陆士新的身上自然流露着一种老派、矜贵的“好意”:他会在百忙的差旅中给每一个人认真挑选礼物、会因为腿脚不便而侧身请年轻人先走、会装作不经意间关心学生的终身大事……

“对前辈尊敬有加,对同辈尊重有加,对晚辈关爱有加,这正是以陆老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学家风貌的写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说,人们之所以如此感念一批老院士的远去,正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一种高贵精神的存照。

与食管癌“交手”:“从林县来,到林县去”

新中国之初,各地疫病横行,人民缺医少药。对于肿瘤这个“难题”,防治工作更是一片空白。1971年,下放农村的陆士新接到任务,来到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林县,要与当地一种高发的顽疾“交手”。

这个顽疾,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噎食症”,其实就是食管癌。在这个当年因红旗渠闻名全国的地方,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超平均值,几乎村村都有患癌者,家家都有癌病史。为何这里的人会“食管不通”,是一个谜。

初来乍到的陆士新,喝了整整一大碗的水,才咽下了一小块小米糠和玉米面做的窝头。农民艰苦的生活刺痛了他的医者心,也让他对饮食习惯与食管癌高发的关系上了心。

但解谜不能靠猜测,找到病因需要缜密的实验。作为医疗队副队长的陆士新,带领队员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起步了:他们把县医院的客房大院改造成了实验室;自己打井,制备蒸馏水;去屠宰场杀牛提取血清;在温箱点燃蜡烛,做成二氧化碳培养箱……

为了排查人体内、外环境中是否存在有致癌因素,陆士新将村村户户共494个井逐一编号,提取水样,还收集了几百人的唾液、胃液、尿液以及各种粮食、酸菜等样品进行检测。终于,一种能特异引起人和动物食管癌的亚硝胺——甲基苄基亚硝胺在酸菜和人的胃液中找到了!

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强致癌物质的来源,陆士新索性把“实验室”挪到了又脏又臭的屠宰场。他把分别注射了亚硝酸盐与甲基苄胺的窝头喂给做实验的猪,两个小时后杀猪,再取出猪胃,化验萃取。

分析证明,当地人爱吃的酸菜中富含的亚硝酸盐,在猪体内同样形成了致癌的亚硝胺!这些开创性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了亚硝胺是食管癌主要的化学病因,也揭示林县人患癌与饮食习惯的密切相关性。

谜题解开了,陆士新与食管癌的“交手”才刚刚开始。他总结出防霉、去胺、治增生、施钼肥和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五项防癌措施,指导林县给百姓做防治、搞宣教,一做就是30多年。

面对镜头,陆士新一直少谈自己和自己的成绩。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的科学研究不过是“从林县来,到林县去”。

“实实在在”治学:搞科研就要深入现场

1975年,陆士新离开林县,回到北京。但他的研究始终没有离开癌症高发地区的“现场”。整整15年,他只要一有空,就背起行囊,带着糠窝窝,风餐露宿地去做患癌人群调查。他走遍了林县869个自然村,掌握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没有去过现场的人,根本不会知道当日那份艰辛。”林州市食管癌医院副院长焦广根记得,多少年过去了,这位操着南方口音的科学家只要一“回乡”,就瞬间化身当地农民,熟稔穿行在村巷间,去寻找他的科学“问题”。

正是在林县人的食管癌标本中,陆士新再次有了新的大发现。他系统地揭示了癌基因、抑癌基因与食管癌发生机制的关系,并首次克隆出4个食管癌相关新基因。他的工作引领了世界食管癌分子病因学的研究,至今仍是研究的前沿领域。

陆士新如此概括他的治学之路:科学要与实践相结合。他说:“搞科研就要深入现场,从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找出研究发现的着眼点。”

他终身践行这一点,也用这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学生秦燕是肿瘤内科医生,博士毕业时,不知道继续从事临床还是做研究。陆士新勉励她好好在临床上积累经验,等找到值得钻研的问题时,再回到实验室不迟。

陆士新最爱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怕慢,就怕站。”上世纪80年代末,他敏锐地关注到国际上关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在古稀之年仍马上开展相关研究,并大力推动其在国内的发展。

在“一穷二白”中,陆士新再次拿出当年林县科研的执着劲儿,买设备,做实验。有一次,他去美国出差,一下飞机就去了学生姜伟在海外留学的实验室,兴致勃勃地要“打地铺”去看实验,还自掏腰包买了不少设备回国。

如今,已是国家癌症中心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的姜伟,正带领课题组从事肿瘤病因学研究。他说:”老师对科学的纯粹和认真,令我终身受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陆士新引领下,我国肿瘤病因学研究和靶向治疗走出了新路。1997年,68岁的陆士新当选中科院院士。随后,他宣布退出一切评奖活动,转而支持年轻人做科研和创新。

他离不开的,唯有科学研究的“现场”。在河南许昌烟草种植基地,烟农们惊讶地得知,那个手把手教他们施肥的老汉,居然是一位80岁的老院士。原来,他想实验通过施肥与转基因的方法,降低烟草中的致癌物——亚硝胺。

对此,宋树立感慨地说,再简陋的实验室也能诞生出伟大的发现。陆老一生躬身苦干,执着于解决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重大问题,为事功勋卓著,为人却低调平和。这与当下一些人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浮躁之风形成鲜明对照。

过去的医学界,是没有“现场”这一概念的,陆士新改变了这一点。回忆这位与自己相识30多年的前辈,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感慨地说,他是一位真正“把论文写在人民健康事业中”的科学家。

荐读 新华社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新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小草 | 校对:赵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