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弥陀佛坐像与讲究 馆藏

馆藏

2024-07-13 1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像正面为三层宝塔和佛、菩萨、天王像,背面题记为“大堂□永□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保佛□部供养法界众生铭记”。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

唐 (618—907年)

高7.5厘米,宽5厘米

此像正面为一菩萨立像,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等共作”。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

唐 (618—907年)

高7厘米,宽6.3厘米

此像正面为一立佛和两位胁侍菩萨,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等共作”。

苏常侍等造泥佛像

唐 (618—907年)

高6.8厘米,宽6.5厘米

此像正面为一坐佛和两位胁侍菩萨,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等共作”。

苏常侍普同等造泥佛像

唐 (618—907年)

高9.5厘米,宽6.5厘米

此像为上圆下方形,正面有一佛二菩萨。佛像下面有小字:“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从缘灭,大沙门所说。”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普同等共作。”佛像肩部较宽,衣服紧贴身体,衣褶较少,是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风格的体现。有学者认为,这是依照唐代使臣、高僧从印度带回的新模本所造。

兴福寺造泥佛像

隋 仁寿二年(602年)

高7.2厘米,宽5.2厘米

此泥佛像为长方形,正面为一坐佛,两侧是塔。背面文字为:“仁寿二年,兴福寺造少陵原□□□眇行者。”

善业泥佛像是用泥、木、金属等模具压印泥团制成的一种小型佛像,其制作习俗源自古代印度,在北魏时传入中国,唐代制作较多。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呾吒国,国王名曷罗社拔乇……造拓(脱)模泥像十万躯,并言及当地僧俗,皆一次为业。”善业泥的制作方法是用净水澄泥,再以细绢过滤,调匀颜色,和以胶水,铸铜为范,由范成像。这些泥佛像的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目前发现的善业泥佛像多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周围地区。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

高28厘米,宽17厘米

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

高28厘米,宽13厘米

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

彩塑佛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

高12厘米,宽10厘米

此头像为大波浪纹发髻,脸部圆润,神态安详。

彩塑佛立像

6-7世纪

新疆塔里木盆地出土

高40.8厘米,宽15厘米

此尊造像为大波浪纹发髻,面部圆润,长眉、细眼,身穿通肩大衣,薄衣贴体,衣纹简洁。

鎏金铜佛像

高17厘米

1962年林伯渠先生 捐赠

佛像结跏趺坐仰覆莲座上,头上为高螺髻,顶饰宝珠,面容慈祥,两耳硕大,耳轮直垂至肩际,右手于腹前自然垂下,左手置胸前手心向上,身饰长帛,通体鎏金。鎏金是一种外镀金技法,工艺方法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剂涂抹在器物表面,然后压光,增加牢固和光泽。这尊佛像工艺精美,形象端庄,比例匀称,集中体现了当时的铸造、鎏金工艺水平。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14世纪

高35厘米

此像头戴五叶冠,面庞秀美,体态圆润,呈舒坐姿势。度母上身袒露,腰肢圆润,着贴体薄裙,裙上錾刻精巧细密的花纹。度母的头冠、璎珞、臂钏、手镯、戒指皆镶嵌绿松石。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施与愿印。此像制作精细、美观,表现了尼泊尔工匠喜好嵌饰、重视细节制作的特点。

鎏金铜宝生佛坐像

13世纪

高18.5厘米

宝生佛头戴三叶宝冠,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垫上,垫下是须弥座。须弥座正面中间垂坐毯,座下两旁是卧马。

宝生佛是五方佛之一,居于南方,代表平等性智。

鎏金铜阿弥陀佛坐像

13世纪

高21厘米

阿弥陀佛头戴三叶冠,斜披帔帛,下身着刻花长裙,双手结禅定印坐于垫上,垫下为须弥座。须弥座正面中间垂坐毯,座下两侧为孔雀。孔雀是阿弥陀佛的标识。

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11世纪

高19厘米

此尊造像右手施与愿印,左手上举握衣缘。袈裟轻薄贴体,只在袈裟边缘饰以凸起的线条,这是印度笈多风格的延续。

铜观音菩萨坐像

12世纪

高10厘米

观音菩萨为高扁发髻,双目细长,呈游戏坐姿。

观音菩萨是具有极高影响的菩萨之一。菩萨意为求觉悟者,可将智慧与慈悲融为一体。菩萨化现为各种形象来到人间,引导人们找到解脱之路;他们担负着救渡众生的重要职责,是佛教传播与教化的实际执行者。在佛教中,常见的有八大菩萨,即观音、普贤、文殊、弥勒、金刚手、地藏、虚空藏和除盖障。

铜阿弥陀佛坐像

12世纪?

此尊造像为高发髻,头戴三叶冠,冠带上扬。肩披帛,帛带沿臂上扬,身饰项圈、璎珞和臂钏。双手结禅定印,捧宝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下为折角高须弥座,这种须弥座样式源于犍陀罗地区,常见于东北印度地区造像中。

阿弥陀佛在五方佛中居西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属莲华部,主妙观察智,佛教中的长寿神多与其有关。

释迦铜造像

通高16.2厘米

1949年霍明志先生 捐赠

法相庄严,头顶有较大肉髻。双手作禅定印,双腿盘曲结跏趺坐于四足高台之上。衣纹繁复,极富质感。背光上雕三世佛,其间饰火焰纹。头光、身光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来。足部阴刻题记,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识。

大业六年鎏金佛造像

通高7.8厘米

1958年史树青先生 捐赠

结跏趺端坐于四足高台之上,双手作禅定印,形象古朴。面部、头部及衣纹磨损,鎏金剥落。身后有高起背光,纹饰已漫漶不清。背部阴刻题记:“大业六年正月,御监沙门空明、太常王空等願像”。

鎏金铜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头戴五叶冠, 双目低垂, 面带微笑。上身袒露, 饰繁复的璎珞,帔帛自两肩垂下,下着长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帔帛与长裙具有丝绸般质感,褶纹自然、流畅。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束发, 戴五叶冠, 缯带在耳侧翻卷扬起。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持宝瓶,坐于莲座之上。根据造像仪轨,此像右脚下应踩一小莲台。莲座满布细长饱满的仰覆莲瓣,座上缘及下缘各饰一圈联珠纹。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

明永乐初年,宫廷开始大规模制作佛像,作为与西藏宗教上层互相馈赠的礼品。这些佛像主要由藏、汉工匠在南京和北京两地制作,其风格符合汉民族的审美观点,衣纹刻画精致,用繁复的璎珞、项饰和飘动的帔帛来掩盖裸露的躯体,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服装衣褶的处理上。永乐、宣德时期的金铜造像工艺复杂,集合了塑模、铸造、錾刻、打磨、镶嵌、染色、鎏金等十几道工序。

鎏金铜金刚萨埵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4.5厘米

此尊造像脸型方圆,双目微睁,嘴角上翘,呈现甜美的微笑。头微微左倾,腰则向右扭,呈三折枝式坐姿,体态优美且颇具动感。左

手结期克印持金刚铃置于胯上,右手当胸结期克印,托一金刚杵(已丢失)。莲台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此像身饰华美的璎珞,下身

着裙,衣纹以写实的手法表现,正是明代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的特点之一。

金刚萨埵也被称为金刚勇识佛, 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本初佛。 本初佛的理论出现于1 0 世纪左右, 他是世间唯一的佛, 是一切佛

的源泉。在西藏,由于各教派的传承不同,本初佛也不是统一的,宁玛派以普贤为本初佛,噶举派和格鲁派的本初佛是金刚持,噶当派的本初佛是金刚萨埵。

铜莲花生坐像

14世纪

高14厘米

莲花生头戴风帽,左手结禅定印托钵,右手持金刚杵,坐于莲座上。莲座下面的方形台座正面雕刻狮子与法轮。这是一尊蒙古风格的造像。

莲花生是8世纪印度密宗大师。他精通显密教法,擅长运用咒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在位期间(755—797年),他被请到西藏,以密宗法术制服吐蕃各地苯教神祇,扫除了佛教在吐蕃传播的阻力,将佛教密宗系统地传入西藏。莲花生对佛教在西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藏传佛教各派奉为祖师。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13世纪

高30.5厘米

此像为螺发,面部泥金,身披袈裟。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的莲瓣大而圆润,具有明显的西藏西部

造像风格。

1 3至1 5世纪,西藏西部造像一扫以往的稚拙之风,身体比例匀称,身躯舒展,手脚极富写实性。

铜文殊菩萨立像

11世纪

高19.5厘米

此像为高发髻,头戴宝冠,耳饰大耳环。右手高举利剑,左手牵莲花枝,花上托经卷。菩萨像为宽肩细腰,以三道弯的姿势立于圆形莲座上。菩萨像高束的发髻是模仿克什米尔地区的造像风格。

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的象征,其法器主要是利剑和经书。在西藏,莲花生、宗喀巴以及明清两代的皇帝都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23厘米

此像头绾螺髻, 发髻刻画精细。面形长圆, 饱满丰润, 双目低垂,眉间嵌银珠白毫,直鼻,小口。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持经书搭于右手之上。身穿宽袖垂领衣,衣领和袖口镶嵌银丝,绘出云纹图案。衣褶随体形勾勒得简洁流畅,流转自然。背面为嵌银“石叟”二字。观音菩萨面相秀美、慈祥,姿态优雅端庄,犹如明代仕女形象。

石叟为明崇祯时期的僧人,擅长制作嵌银丝铜器。他制作的观音菩萨像庄重娴雅,极富神韵,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曾被英国收藏家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 (960—1279年)

高200厘米

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发展起来。西晋太康七年( 2 8 6 年) 竺法护翻译《正法华经》,观音信仰开始在中国发展。中国现存最早的的观音菩萨像存于甘肃永靖炳灵寺,为十六国时期的造像。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请观音经》等涉及观音的经典陆续译出,更加丰富了观音信仰的内容。为适应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需要,还出现了一些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式观音经典,如《观世音三味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音忏悔经》。在这些观音经典的影响下,观音信仰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观音由宗教性的菩萨逐渐演变成与人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其造像由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性菩萨,就连观音的圣地也由印度迁到了中国的普陀山。中国的观音形象有一首二臂、手持莲花、净瓶、杨枝等物的显宗观音和一首多臂、多首多臂的密宗观音以及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等。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

宋 (960—1279年)

高109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 冠表面贴金, 雕刻精美, 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面相方圆丰满,长眉细眼,双目嵌宝珠。

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流行,但当时观音菩萨的冠上没有化佛。隋代以后,头冠上带有化佛的观音菩萨像出现,成为此后观音菩萨的 重要特征。

白石双观音菩萨立像

南北朝 北朝 北齐 河清二年(563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高29厘米,宽17厘米

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穿璧式帔帛,内着僧祇支,下穿长裙,跣足立于莲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穿璧式帔帛,内着僧祇支,下穿长裙,跣足座上。

白石菩萨弟子立像

南北朝 北朝 北齐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高40厘米,宽26厘米

菩萨头戴宝冠,右手持莲蕾,左手提玉环,身披穿璧式帛带,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左右胁侍弟子双手合十,立于莲台上。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