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阿尔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尔山市地图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阿尔山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阿尔山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阿尔山|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民国时期地图上的阿尔山

阿尔山地区的历史沿革,经过兴安盟和阿尔山市地方史志工作者的多年研究探索,应该是已经相当清楚、明确了。我这里只是依据个人识见所及清末、民国的一些地图,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记载,从一个侧面梳理一下阿尔山地区的人文地理变化,以供地方史志工作者和人文地理研究者参考。

清朝时期,今天早已闻名国内外的阿尔山(温泉),尚鲜为人知。这一地区最基本的地理坐标,是内外蒙古及呼伦贝尔“三省交界”处的大兴安岭中段主峰索岳尔济山(今作宝格达山,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再细分起来,阿尔山温泉(市镇)这个点应属呼伦贝尔辖境。当时呼伦贝尔与哲里木盟(即科右前旗)的分界,是在绰尔河的上游河道和大兴安岭主脉(以今五岔沟为中心西南——东北走向)。清末阜海在索伦山南哈海河口(今作哈干河)兴办的哈海木局,所在地即今索伦镇,当时是属于黑龙江省辖境(当属布特哈总管辖地)——参阅《东三省政略》(1909年)所附“东三省筹蒙大势图”等有关附图。

日本学者编纂的大型资料书《蒙古地志》(1919年)附有哲里木盟10个旗的分旗地图。其四至交界与《东三省政略》所附10个旗地图几乎完全一致。此书下卷的分类篇章中有专门的“温泉”一节,但只提到了今喀喇沁右旗的“汤河山”温泉和辽宁西部凌源以北的“热水汤”。看来这时的阿尔山温泉仍不为外人所知。

据俄国人库尔马佐夫撰于1920年代末的《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汉译本)一书记载,阿尔山温泉(汉译作“哈洛兴·哈伦阿尔山”)及其疗效早已为附近地区游牧民所知,形成了温泉疗养点。至少从1921年开始,已有俄国人成批而至,并且于1926年获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海拉尔蒙古衙门”),在此兴建了一座耶稣小教堂,从海拉尔至矿泉疗养地还形成了可通行汽车的道路。

1917年,黑龙江省在今索伦镇设立了索伦山设治局(1932年升为县)。1928年11月,东北张学良当局在今兴安盟地区设立兴安屯垦区,并于1929年9月开始修筑洮安(今吉林省白城市)至索伦的洮索铁路,“九一八事变”前已通至今乌兰浩特市(原称王爷庙,当时设有怀远镇)。伪满洲国建立后,1933年,将索伦县改为喜扎嘎尔旗;将洮索铁路续修至阿尔山,续修段又称索温(泉)线铁路,全线后来又改称为白(城)阿(尔山)线。

在所见大约编绘成书于1928年左右(民国首都已是南京,但辽宁仍称奉天省)的某中国分省地图册(缺封面、封底、版权页的残本)中,“黑龙江省”图幅中已标有“索伦山”(设治局)及“索岳尔济山”(山峰),但阿尔山一带仍是空白。在大约稍后成书的某分省地图册(分省图幅复印件),“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图”中明显划出了“兴安屯垦区”区域,洮索铁路已修通至葛根庙以西,西至“索伦山”表示的是在建未成铁路线。其“黑龙江省图”中(所知)首次标出了“阿尔山矿水泉”(后两字复印件模糊不清)。

全面抗战时期,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11月“修正三版”(初版为1934年6月)《中国分省图》之“黑龙江省图”中,仍标出“兴安屯垦区”区域、“索伦设治局”,并标出了“哈竜(繁体字)阿尔□(复印件模糊不清)”。商务版此分省图1938年5月的“修正四版”之“黑龙江”中洮索铁路已修通至阿尔山,但地名标作“温泉”;“索伦”不再加“设治局”,但标符仍为“设治局”;而不再标出“兴安屯垦区”。同为商务印书馆出版,陈铎编,中等学校适用《新版中国地图》1938年4月修订第三版的“黑龙江省”中,洮索铁路也已经续修通车至阿尔山,阿尔山则标为“阿尔山温泉”。1939年8月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国分省新图》之“黑龙江省图”,有关部分的标示与上述商务“修正三版”几乎完全一样,“哈竜阿尔□”的字体和模糊、疑似也完全一样【可能出自同一图版】。

(囿于识见,伪满兴安省时期地图从略)

到了抗战胜利后的1948年,申报馆“战后修正第五版”《中国分省新图》,阿尔山地区出现在“兴安省”图中(科右前旗、科右后旗属“辽北省”,扎赉特旗属“嫩江省”)。阿尔山标为“温泉”,铁路沿线标出了“白狼”、“五岔沟”、“西口”等站点。索伦镇这个点,则以“索伦、喜扎嘎尔旗”(同一点)标出,标符则是“蒙藏要城”,即与其他蒙旗一样。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