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下辖自治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阿坝州13个县海拔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下辖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下辖自治州)

2023-11-21 1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折叠 民族文化

早在5000年前,阿坝州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近年在茂县营盘山出土的文物与马家窑文化、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营盘山文化。古蜀蚕丛时代(夏朝初年,约公元前21──16世纪)曾建都于蚕陵(今茂县叠溪)。公元前316年,秦在岷江上游东岸设置湔氐道,管理岷江流域诸民族事务。秦汉之际,岷江流域上游形成了冉、駹两个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汉书》、《后汉书》等历史典籍中有"西山八国"、"六夷、七羌、九氐"等关于阿坝州古老民族历史的记载。秦汉至明清历代中央王朝都加强了对阿坝地区的管理。明朝大力推行土司制度。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藏、羌、回、汉,他们为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谱写了绚丽的篇章。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的“民族走廊”经过这里,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羌族酒文化:羌族酿酒的历史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饮用时向坛子中注入点水,用细竹管吸饮,男女老少轮流吸,吸完再添水至味淡后食渣,俗称此为“连渣带水,一醉二饱”。 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羌族民间还有“重阳酒”,“玉麦蒸蒸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此外他们也饮白酒。孩子和妇女们常饮加了蜂蜜的甜酒。

藏传佛教文化: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的藏族文化以其璀璨夺目,绚丽多姿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力量,震憾着世人,成为人类文明园地中一束最辉煌最瑰丽的奇葩。在灿若星河的藏族文化中,代表着东方文化风格的藏传佛教文化,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和主体。对语言、文学、历算、音乐、建筑、工艺美术、雕刻绘画、民族教育等的丰富和发展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它是藏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不深入了解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哲学与伦理,文学与艺术,也就不能真正了解藏族和藏族人。由此我们感悟到离开了藏传佛教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嘉绒藏戏: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蕃夏尔嘉莫查洼绒祁侵部落(今金川县境内)第25代首领克窝崩尔甲与雍忠拉顶林(今广法寺)著名法师赞巴兰卡,为举行部落新型宫殿“列维坡让伊哲”(今勒鸟土司宫殿)和“雍忠拉顶林”的落成庆典,特从部落的色康庙和嘎尔安寨中精选了雍仲、年尔甲、兰卡初等数名能歌善舞的僧侣艺人,组建了“嘉绒促侵陆嘎尔巴”(藏戏戏班)。戏班在民间歌舞,傩戏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和藏历年的传统礼仪“阿尼郭董”(降妖除魔英雄),创编了《郭董特青》戏目,并于当年牛月初十至二十五日在部落举行的“斯格任青波”(供施法会)和宫殿落成的竣工庆典上演出。

羌族风情:羌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图腾羌族图腾她同其他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羌族自称“尔玛”、“日麦”现聚居在四川西北岷江上游,是古羌的一支庞大的部落群系,现有人口二十余万,以茂县最多(九万多人)。羌人远古时期曾游弋于祖国西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说文》中称羌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自秦汉起各支系逐迁到岷江上游,开始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羌族曾一度鼎盛,党项羌(羌族中的一支)北宋年间建“西夏国”一统西北。今居住在茂县黑虎寨(距县城28公里)的羌族,就是党项羌的一个支系统。 

折叠 方言俚语

藏族语言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是藏语的书面形式,公元9世纪曾进行过几次规范,书面藏语现已成为藏族人民通用的共同语。用它著录而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汪洋浩瀚,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文献的保存起了大作用。解放后,在首都北京和有关省区,先后建立了藏文出版机构、藏文报社、广播机构及民族院校,从而更大地促进了藏族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书面语和口语有一定的距离,但书面语和各地方言有一套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各地方言也都可以用各自的方法拼读。

州内藏族主要通行藏语的两种方言:一是安多方言,二是嘉线方言,安多方言通行于川内的阿坝、红原、若尔盖、壤塘、九寨沟.金川、小金、马尔康、松潘等地的牧区和一部分农区、这种方言俗称牧区话。嘉绒方言主要通行于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以及黑水、汶川的部分地区。

羌族语言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通行于茂县的沙坝、较场、凤仪、土门区,注川县的藏州、绵虒区,理县的通化、薛城区,松潘县的镇江区,北川县的坝底、小坝区。北部方言通过于茂县的赤不苏区和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南部方言又分为大歧山、桃坪、龙溪、绵乕和黑虎五个土语。北部方言为芦花、茨木林、麻窝、维古、雅都五个土语。羌语方言、土语内部差别较大,但南、北两个方言的基本词汇相同,虽在语音上有所差别,却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

折叠 藏族风俗

服饰:牧区藏民不论男女老少,冬穿精制的羊皮袍,羊皮袍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皮厚毛长,用这种皮缝制的皮袍,作冬装最好;一是皮薄毛稀,用它来缝制藏袍,作春秋季服装最为合适。

婚姻:青年男女一般选择配偶的标准是;讲究仪表,注重才能,不重家境和聘礼。在牧区,青年男女趁逢年过节耍坝子、转神山、去推转经筒或参加庙会时机,跳锅住、对山歌、情歌、欢乐相聚而相识。

家庭:藏族家庭的组织,多为一夫一妻为主的小家庭。农区至今还存在一妻多夫的现象,但数量极少。每个小家庭就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一般家庭成员有4~7人,个别家庭也有十几人的;三代同堂的家庭较多,人们的观念是家庭里的成员越多越好,几代人同堂,说明这家的家风优良,会受到全村寨人的称赞和尊敬。

节庆: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

禁忌:藏民禁止杀生,对以打猎为生的人给予鄙视和轻蔑,但捕猎有害于人畜的凶猛野兽,如狼、豹等者,会给予赞赏和视为英雄。禁食圆蹄牲畜(如马、驴、骡等)和有爪子的动物肉,如狗、猫、老鹰、麻雀等。也不愿借器具和炊具,宰杀和煮食这些动物。禁止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打猎杀生、吵闹酗酒。家有病危的人或妇女分娩时,在大门外烧一堆火,忌讳外人入内,尤其在午后和夜晚。

居住:阿坝州州内牧区的住室,主要以帐篷为主,由于世代游牧生活,所以,帐篷是牧民最为理想的住室。农区藏民一般居住在山寨,山寨楼房高达10米左右。

礼仪:在各种社会交往中,藏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礼节,迎来送往,以礼尚待人,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丧葬:由于居住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地在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上都有不同的礼仪,州内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4种。此外,塔葬也是在藏区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

饮食:藏族食品主要是糌粑、肉和奶制品,牧区和农区略有区别。

用名:藏族取名方式较多,常见的一种是以出生日期为名。如:生于星期天者就叫“尼玛”,生于星期一的叫“达娃”,生于初三的叫“次松”等,还在名字前后加上一些表示祝福、赞美词的习惯,例如尼玛次仁,“次仁”即长寿之意;边巴拉姆,“拉姆”即仙女。

折叠 羌族风俗

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行于茂县的凤仪、土门区、汶川县威州、绵池区、理县通化、薛城区;北部方言行于茂县沙坝、赤不苏区、松潘县镇江、热务区和黑水大部份地区及北川县。各方言内又有若干土语,乃至相邻村寨间语音差异也较明显,故有“五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之说。公路沿线和接近汉、藏区羌民,一般都懂汉语或藏语。历史上,羌族由于无本民族文字,故羌区通用汉文。1989年,羌文创制工作步入正轨,目前已进入试行推广阶段。

羌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羌族崇敬的神灵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三十余种,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除火神以锅庄(火塘)为代表外,其余均以一种白色石英石(羌语称阿握尔,意为白石神)为象征,被广泛加以供奉,供奉于屋顶正中最高处的白石神即为天神木比塔。

住房羌族住房一般依地取材,用石块随手砌成,有二、三层之分,多为平顶房。房背用黄泥夯实挡雨,略有倾斜面以利排水。两层房加修牲畜圈、茅厕;三层房底层为畜圈、房屋之间用一独木梯相连。三十、五十房聚为一寨,即为羌案,分别座落于高半山和河谷地带,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民国《汶川县志》称:“羌土寨居,远视如西式洋楼”。

折叠 名优特产

羌族刺绣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128号公汶川羌绣汶川羌绣告正式批准对“汶川羌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汶川县获得的第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汶川县素有“羌绣之乡”的美誉。“汶川羌绣”不仅是汶川的一张精美名片,更是震后灾区失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优势。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明确了地方0建议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汶川县现辖行政区域,地方0界定保护范围的建议文件为四川省汶川县人民0《关于划定“汶川羌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函》(汶府函〔2011〕112号),标准或技术规范为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21/T5-2011《汶川羌绣》。“汶川羌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成功,标志着震后汶川产业重建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打破了国家级地标产品“零记录”,这必将载入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辉史册。

药材

贝母是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名贵药材。贝母的采挖季节在每年的6书中旬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购买贝母时,以颗粒小而饱润、色白、嘴尖、屁股圆者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为佳,俗称“珍珠贝”。

冬虫夏草为较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与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 蝠蛾幼虫等的干燥子座和虫体。又称夏草冬虫、冬虫草、虫草。

天麻,属于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贵川地区,四川主要集中在西藏、九寨沟、乐山等地。是一种常用且比较名贵的中药,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状

牦牛肉

牦牛的肉经过盐卤,切成薄片,拌上辣椒不失为一道好的下酒菜,当然,酒要喝当地的青稞酒咯。做成真空包装的熟食,游客购买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并能够带回家赠送朋友。

黄龙香菇

当穿行在黄龙彩池边的林径时,常常会发现,一朵朵酷似花儿的伞菌,黄龙香菇黄龙香菇散生林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散发出特殊的馨香,使人领略到一缕原始古朴的气息。初夏时节,季雨之后,在林间、在草坪、那数不胜数的蘑菇,往往引得游人手忙脚乱。

被誉为“蘑菇皇后”的香菇,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广泛的医药用途。黄龙香菇,肉质细嫩,独具鲜、香、甜味。据测定,蛋白质含量约占干物质的20%—45%,超过许多肉类。因此有“植物肉”之称。

雪梨

有“中国雪梨之乡”的四川省金川县,以金川一枝花——金花梨而享誉全国。雪梨雪梨此产品曾在1985年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奖。1990年获中国首届农业产品博览会优良产品称号。1999年获得四川省优质水果奖。2001年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严格审查,确定为绿色食品。2002年被评为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果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