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马克思哲学确立科学的实践概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阐述与阐释的区别 高娟:马克思哲学确立科学的实践概念

高娟:马克思哲学确立科学的实践概念

#高娟:马克思哲学确立科学的实践概念|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概念,是马克思摆脱观念论哲学传统的枢轴,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阐述实践概念的重要性奠基之作,其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为出发点,论证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的历史观的前提,指出唯物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揭示各种观念形态,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形态》,马克思实践观实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演进,进而成为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枢纽性范畴。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概念,对其理解在本质上关涉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对马克思思想连贯性和总体性理解的先决条件之一,也关涉能够正确发挥马克思理论对现代人类真实存在样态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困境的阐释和指引功能。

 

  实践:从抽象到具体

 

  实在的物性自然只是人类历史的先在性前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出人类社会历史。正是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才使物性自然摆脱既有物相有序性而转化为人类史的前提,使人类超拔出自然存在成为社会历史存在的基始性环节。科学的实践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形态》中通过对感性直观对象的非物相化透视而确立的。既然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源于对实践概念的阐释,那么充分理解《形态》时期的成熟实践观有必要追溯《提纲》中的实践思想。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向的重要标准,批判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只是以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局限在纯粹思辨之中,未能将现实“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马克思将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初点,成为区别新旧哲学的本质性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重新阐释人的本质,将实践主体确定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实践概念的逻辑起点,确立以实践为基础,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新唯物主义,并提出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就是科学实践,从而形成实践的新学说,显现出对于人的对象性活动背后的关系维度的重视。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的根基在此时转向社会生活本身。“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自此,马克思与德国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将实践作为理解属人世界的基础且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根本标志。虽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经历复杂的转变过程,但实践观形成后,其思想始终贯彻这一基本立场,一再强调革命实践才是历史和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可以说,生产劳动实践是马克思在《形态》中对《提纲》中实践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搭建了实践概念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从“对象性的活动”的抽象到“物质生产的活动”的具体的转变。但值得说明的是,在《形态》中,“实践”概念是以不在场的方式出场的,是以“感性活动”及其更为具象的“工业和商业”“工业和社会状况”等出场的,由此,对《形态》中的实践阐述会必然关涉与《提纲》的深层关联。

 

  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多种形式,但在作为革命者的马克思看来,革命实践才是改造现存世界的重要实践,但这种实践不是任意可发动的,其主要取决于生产劳动的实践形式。《形态》中提道:“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只停留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故马克思将实践置于具体历史中,透过实践分析社会历史的形成及发展原因,更深层次地指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并在不断追问中使实践走向社会历史本身的更深层具体的客观基础。马克思将构成历史活动的“五种生产”作为实践的主要形态,从而赋予实践以“生产实践”的内涵。五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社会意识的生产。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是构成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是基本的生产,也是构成社会活动的三个“要素”,处于历史起点、生成的始源性和基础决定性地位。据此,针对费尔巴哈等人的抽象历史观,马克思在《形态》中明确指出:“一切人类生产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无疑再度确认人类的自然生命属性决定了人类首先从事物质生产来满足基本的生命需要,并进而将对象性的自然转化为主体性的人的需要,从而真正赋予“抽象性”概念以具体的现实内涵。如果人类史区别于自然史的质性差异在于物质生产,那么人类史的真正展开和生成在于满足基本需要后的不断更新的需要。进而马克思在《形态》中进一步强调:“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就是说,满足需要的活动和生产工具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需要本身就是物质生成的结果,而非纯粹主观,且会指向更高级的需要。这样,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上对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和社会总体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使生产关系依据不同构式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关系场景,具体以人自身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所呈现。马克思指出,“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由此表明,生产生命,也就是马克思提到的“繁殖”,人类本身不能像某些动植物一样通过简易的分裂就形成新的生命,而是需要一起孕育繁殖,这就出现了以夫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也是个人生命的自然形式。针对社会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则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并非外在的客观制约关系,而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当下建构的,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并且这种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构成了人们基本社会存在场景。社会意识的生产则是前四种生产的衍生物,并与前四种生产相互交织构成了全部社会历史的活动。也就是说,生成实践还包含个人意识的形成与阶级意识的形成。马克思总结道:“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可见,个人意识之所以形成正是依凭个人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脱离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无法把握和理解个人意识产生的基础,并且单个人势必会与从事生产活动的他人建构起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形塑一种共同意识,这种共同意识在阶级社会中就必然会呈现为一定的阶级意识。

 

  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从生产实践的维度进一步解释了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立场上批判以“黑格尔以后的哲学”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从人间到天堂”的哲学批判路径,同时从人的活动方式与社会关系两个层面,发现了人类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实践出发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内在趋势,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历史观,补足了《提纲》时期的实践“抽象”的理论缺环,深入到社会历史的现实之中把握具体环节。毋庸讳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则标志着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了本质区别。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充分理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才能将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与挑战。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5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