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青未了|我愿是一朵青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闻一多墓铭 齐鲁青未了|我愿是一朵青云

齐鲁青未了|我愿是一朵青云

2023-11-10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薛原闻一多因为当年在青岛担任过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虽然他在青岛的生活只有两年,但留给青岛的是至今没有远去的传说,包括他的青岛“奇迹”。闻一多离开青岛与学潮有关——在后来成为抗战文艺战士创作了长篇小说《腹地》的王林等左翼学生的带领下,学潮让闻一多不得不离开了青岛大学。而在学生们给闻一多列举的“罪状”中,“不学无术的闻一多”利用职权安插亲信当自己的助教就是其中的一条——而这个助教就是陈梦家。关于陈梦家与闻一多的关系,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一文里说:“他的从前的学生陈梦家也是他所器重的。陈梦家是很有才气而不修边幅的青年诗人,一多约他到国文系做助教,两个人颇为相得。”当年在青岛,“很有才气而不修边幅的青年诗人”陈梦家显然未得到闹学潮的学生们的认可。闻一多对陈梦家是激赏有加:“一个有天分的人而肯用功夫,陈梦家要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实,陈梦家在青岛大学当闻一多助教的时间很短,他是1932年3月初应闻一多之邀到青岛大学的。沈从文在1932年11月出版的小说集《都市一妇人》题跋中提到自己在青岛大学的经历时说:“一多时任文学院长,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太侔任教务主任,今甫作校长,梦家作助教。”当时,闻一多是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沈从文这段话里提到的实秋就是梁实秋,太侔就是后来接替杨振声担任校长的赵太侔,今甫就是杨振声,在学潮中辞去了校长一职。陈梦家在青岛的时光虽然不长,但却留下了多首诗歌创作。他的夫人赵萝蕤在写于晚年的《忆梦家》里说,作为诗人,陈梦家的创作生涯前后只有七八年。1932年在青岛陈梦家“熟识”了闻一多,也影响了陈梦家的学术方向,他后来的精力都倾注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不过,闻一多在青岛时只发表了一首长诗《奇迹》,也是他在青岛感情生活的一点涟漪。但陈梦家在青岛却诗意勃发。从王黎群的《一朵野花:陈梦家纪事》一书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陈梦家在青岛激情澎湃的诗歌创作:在1932年的3月,陈梦家陆续写了《在蕴藻浜的战场上》《一个兵的墓铭》《老人》《哀息》等诗。在《梦家存诗》自序里,陈梦家说写《老人》这诗,花了足足一礼拜的构思,他有意摆脱所有形式上的羁绊,在意识上他自觉满意。《哀息》写当时上海抗战闸北居民的撤退:“这哀思渐渐流进我的血管,/我凝固着像岸边一块石头。”1932年4月青岛樱花节时,陈梦家写《十六年夏前后》:记述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他在写《序》时,还记下了当时在青岛复杂的心绪,“我十分羞愧在这里安闲度日子,这里的人家的旗杆上挂着恶毒的旗帜,每天使我愤懑”,更多的是对战争的谴责,“战争的胜利属于那‘更能忍耐的一方’,但这忍耐,不是容忍,是积蓄着更大的气力,等到那日子来到。土地要变颜色,河里流的不是雨水。在这流血的意义上,是死亡抵御死亡,生命换生命。我以这诗来纪念我们无上荣贵的阵亡将士的忠魂,并以诅咒我命运上可羞的不死。”1932年4月25日,陈梦家写信给胡适提及写了有关上海抗战的四首诗,在信中他写道:“我于二月末到南翔投军,三月底回南京即转来青岛,现在青岛大学文学院做些小事,每日很空闲,自己好多读书,曾经写了四首关于战事的诗,已寄北晨,不久也许可由该社印成单行本,已有二首在《北晨学园》刊出,不知见到否?……六月下旬拟到北平一游,并谒先生。近来青岛樱花正好,天气不热。”初到青岛的几个月里,陈梦家一直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在1931年5月27日,陈梦家作诗《叮当歌》,并在后记里写道:“青岛的午夜有时传来德国教堂的钟声,使我回想十五年前在江南的一个神道院中,父亲抱着我倚了栏杆唱叮当歌。我祝福父亲康健,如这德国教堂不变的钟声一样。”陈梦家在这个季节还写了《白俄老人》《海》等诗,这些在青岛写的诗,后来都收入他的自选集《梦家存诗》。其中一首《海天小歌》写道:我愿是一朵青云,你是云里的百灵;飞到天门你脱下翎毛,我们逃出世界的小泡。——你不是说过,真妮:“爱情容不下沙粒。”陈梦家后来在1956年写了《艺术家的闻一多先生》一文,在文中回忆说:“在青岛的半年,我们常常早晚去海边散步,青岛有很好的花园,使人流连忘返。我记得在青岛的时候,晚间无事,我们两人手持一册,他常常吟诵古代诗人或外国诗人的诗篇。”陈梦家和闻一多还合作译诗,例如他们一起翻译布莱克的诗歌《小羊》。“我们只觉得他字句的简单重叠,一译下就失去了原来的光辉,为着努力追踪原诗的简单纯朴,模仿他的形式,我们从译作中所得到的苦虑比慰藉更多。”从中可以看出陈梦家和闻一多相处的情景。一场学潮的发生,中止了陈梦家在青岛大学的助教工作。闻一多在青岛大学遭遇过三次学潮:第一次在1930年开学初,因学校开除用假文凭报考的学生引发学潮;第二次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平津学生南下请愿,青岛大学学生也罢课响应,闻一多作为文学院院长,参与决议开除肇事首要分子,遂遭学生围攻;第三次就是1932年6月,青岛大学学生为反对学分淘汰制,第三次罢课。此时,陈梦家来青岛大学当闻一多的助教还不满半年。学生们打出的标语就有“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等等,这才有了1932年6月9日闻一多给吴伯箫写信时的感叹:“我们这青岛,凡属于自然的都好,属于人事的种种趣味,缺憾太多。”在稍后不久的1932年6月16日,闻一多致好友饶孟侃的信中又说道:“前次来信,正值我上北平挽留校长去了,等我回来,校中反对我的空气紧张起来,他们造谣言说我上北平是逃走的。现在办学校的事,提起来真令人寒心,我现在只能求能在这里教书混碗饭吃,院长无论如何不干了。今甫现在已回来,我已向他表示,并得同意,候太侔回来再商量。我与实秋都是遭反对的,我们的罪名是‘新月派包办青大’。我把梦家找来当个小助教,他们便说我滥用私人,闹得梦家几乎不能安身。情形如是,一言难尽……”在这封信的最后,闻一多说:“实秋的系主任与图书馆长也非辞不可。”也就是说,随着杨振声、闻一多和梁实秋的辞职,作为闻一多找来的助教陈梦家也不可能再留在青岛大学。1932年6月29日,因学潮,杨振声赴南京向教育部请辞青岛大学校长一职。1932年7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解散青岛大学,成立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梁实秋等暂留山大,杨振声正式去职赴北平,闻一多携陈梦家也告别青岛。至此,陈梦家结束了在青岛大学不到半年的助教生活。1932年7月,陈梦家的诗集《在前线》由北平晨报社初版。收入1932年3月陈梦家在青岛创作的《哀思》《在蕴藻滨的战场上》《老人》《一个兵的墓铭》等四首诗,这四首诗抒写陈梦家1932年1月至2月投身十九路军在上海南翔抗日前线的体验。关于陈梦家,可简介如下:中国现代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诗人。1966年9月3日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其夫人赵萝蕤是翻译家和学者。正如陈子善所说:从出色的“新月诗人”到卓越的考古学家,陈梦家的一生既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充满坎坷和苦难的。陈梦家在青岛的这段时光虽然短暂,但对他的人生却有着转折线的意义。主播:朱若彤后期剪辑:朱若彤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