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文本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闰土和猹怎么画 《少年闰土》文本解读

《少年闰土》文本解读

2024-07-17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初识鲁迅”为专题,在人物描写上非常有特色。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的特点,领略人物的风采,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课文是小说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的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我”和闰土的分别和友谊。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这一切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在“看瓜刺猹”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虽然是在晚上,虽然面对那么狡猾、凶猛的猹,但是闰土丝毫不惧怕,勇敢的刺猹,并且动作熟练、果断,也反映出了闰土十分的有经验。

   “雪地捕鸟”这件事主要讲述的是闰土给“我”讲述如何捕鸟。首先捕鸟必须得是大雪之后,因为下雪之后鸟雀才没有食物吃,需要到处觅食;其次,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的高手。“扫”,看出闰土为捕鸟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只有把雪地扫出来,鸟雀才能看见地上的秕谷,才会下来觅食;一个“拉”更是看出闰土的机智和有经验,如果拉早了,鸟雀就会被吓跑,拉晚了,鸟雀叼着秕谷飞走了。每一个动作都凸显出闰土的聪明能干。另外,闰土能把每一种鸟的名字叫出来,说明他见多识广。

   “海边拾贝”主要凸显的是闰土的见多识广,对于海边的贝壳如数家珍。另外,闰土在这里直接邀请“我”去他家,也反映出闰土的热情、天真。“看跳鱼儿”主要写闰土讲述潮汛来时看条鱼儿的场景,凸显了闰土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在这四件事情当中,作者并没有平均着力,而是有详有略。其中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两件事情描写较为详细,而看瓜刺猹这件事在文中又写到了两次,可见作者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看跳鱼儿和海边拾贝描写较为简略。四件典型的小事生动地向读者展示出了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的形象。

   这篇课文在人物刻画上很有特色,一是通过肖像、装束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外貌描写凸显闰土的健康可爱。“紫色的圆脸”展示出一个出生在海边的农村小孩的健康;“头戴一顶小毡帽”,“明晃晃的银项圈”凸显出闰土的可爱。动作描写凸显闰土的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在雪地捕鸟这一段中,一连串的捕鸟动作十分精彩,让读者感受到闰土是一个捕鸟的高手,经验十分的丰富;在刺猹这一段中,一个“刺”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勇敢。语言描写展现出闰土的活泼、见多识广。在讲述这四件事情时,闰土有趣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活泼,热情;讲述的那些见闻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见多识广。二是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特点,如“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看瓜刺猹”、“潮汛看鱼”这几件事,反映了闰土是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孩子。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富有变化的。在“我”和闰土相见之前,“我”已经对闰土充满了期望,“日日盼望新年”中体会到对闰土的期待和盼望;在和闰土相处过程中,“我”对闰土的生活充满了羡慕和向往,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便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的不满,更加向往闰土的那种充满自由的生活。课文最后,写了“我”和闰土依依分别的场景,虽然相处的时间仅仅是一个多月,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课的重点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