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其实是一位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栈”设计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问题之书经典问题 达芬奇其实是一位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栈”设计师

达芬奇其实是一位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栈”设计师

2023-07-29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他的智慧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借鉴他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以及跨界学习的能力?

当然!

我们可以从达芬奇一生书写的 15000 页笔记当中,了解他的想法、创意。

达芬奇的笔记本上究竟记录了些什么?

它和达芬奇的创造力究竟有什么关系?

围绕达芬奇的笔记本,以小见大,发现了真正的达芬奇式思维。

问题之书:啄木鸟的舌头长啥样?

达芬奇的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对这个世界花样百出的提问。甚至很多问题还挺无厘头的。我们来随便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

1. 人到底为什么会打哈欠?人的脸上究竟有多少块肌肉?

2. 鳄鱼的爪子到底长什么模样?鹅的脚掌究竟是张开还是并拢的?

3. 为什么鱼在水中比鸟在空中运动得更快,按理说水中阻力更大啊?

4. 影子的边缘是什么样子的,我应该怎么把它画下来?

5. 啄木鸟的舌头究竟长什么样子?(这是最令作者惊奇的一个问题)。

听起来是不是有小时候读《十万个为什么》的感觉?

可达芬奇在 500 年前,能在那个宗教高压的年代,保留一颗儿童般的好奇心,对世上的一切接连不断地发问,这本身就是他创造力跨越学科、跨越各种限制的一个原因。

爱因斯坦也说过:“我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对这世上的一切有永远用不完的热情和好奇心。”

后来,这些因好奇而引发的问题,渐渐将他导向更复杂的知识。

他开始深入了解动物的内在结构,甚至是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最终成为解剖学的先驱;

他开始绘制阴影,绘制人物细节之处的表情,最终变革了千年以来绘画的「金科玉律」。

你可能会觉得,那达芬奇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他问的这些问题我小时候也会问。

但是我们和达芬奇的区别在于,达芬奇会把自己的每个问题都记录在册,而我们的很多疑问就随风飘散了。

达芬奇告诉我们,一旦灵光乍现问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应该马上把它记下来,这些记录以后都会成为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同时,达芬奇提问题是不考虑实用价值的。

其实在成名后,有很多人付很高的佣金,邀请达芬奇为他们画画,但达芬奇几乎都拒绝了,甚至很多画拿了佣金也没画完,这也是他后来被人批评的一点。

不过,在他拿了钱不画画的悠闲时光里,他就是受到纯粹好奇心的驱使,去了解这世上别人根本不关心的一切。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有才能的人能射中他面前的每一个靶子;但是天才却能射中别人看不到的靶子。

我们普通人的思维都是有框架的,但是有框架之处就有局限,就很难看到那些“看不到的靶子”。

但是达芬奇不同,他是个绝对的经验主义者,事实上,因为他是父母的私生子,他甚至没接收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也正因如此,他总是用直觉去提问,将提问记录在册,再去思考背后的基本原理。

这就是达芬奇的笔记本的第一个特别的地方:这是一本问题之书。

他把日常生活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记录下来,而这些问题大多出自直觉,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他的思维也未曾受到学校教育的限制。

最后,在常年累月的积累之后,这些碎片化的问题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思考。

总结之书:达芬奇并不是穿越的人

我们对于达芬奇最大的误解和猜想,就是以为他的智慧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的任何人。我们以为他没有借鉴前人的资源,而是依靠杰出的头脑创造了无数奇迹。

甚至还有不少人猜测,达芬奇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他头脑中的知识比今天的我们都要高明一百倍。但其实,他非常重视对前人知识的阅读与总结。

前面我们也聊到,达芬奇小时候没有获得正规教育的机会,他早年也以此为荣,觉得上学的人只不过会吟诵几个句子,但我这个没上学的人,却能通过对世界的观察,了解他们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奥秘。

达芬奇在 30 岁的时候受到了朋友的影响,正式开始阅读。而他一读书就停不下来了,还在三十多岁的”高龄”从头开始学习拉丁文。

大家想想,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用蹩脚的口音和错误的语法,念着每个欧洲人都能流利讲出的拉丁文,这个场景是多么地可笑。但是达芬奇从来不在乎这些,就这样,他一点点学会了拉丁文。

实际上,他是用直觉来问问题,然后再思考如何吸收前人的资源,最终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答案。

他所有重大的发明,比如抽水机、军事工具、飞行器等等,都来自对前人的吸收,以及与同代人之间的合作。

这其实没什么稀奇的,但达芬奇读书的方法又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我们一般接触到的读书方法都是,先看目录,了解框架,知其核心,再补充细节,很多无用的细节甚至可以略读甚至抛弃。

但是达芬奇却截然不同。他认为,读书的时候要从你最感兴趣的细节开始,而且在读这些细节的时候,必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点奇怪,达芬奇思维敏锐,读写速度应该很快啊,为什么要在细节上下这么大功夫呢?

之前我们也了解到,达芬奇是个绝对的经验主义者,他说自己是“经验的信徒”。如果我们一上来就从框架入手,就会受到这本书的局限,或者这个学科的局限。相反。

只有从细节出发,才能发现前人所没有关注到的东西,才能去打破、重建一个框架,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细节能带来无穷的生命力。举个例子,中世纪的宗教画其实有一些规定的主题,其中“圣母报喜”(Annunciation)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当天使加百利来到人间,告诉圣母玛利亚她怀上耶稣的时候,这是整个基督教文明在时间上的起点。

但是达芬奇分析了之前所有的同题作品,发现他们只关注到圣母、天使这些主要元素,却忽略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这两个看似不重要的细节。

只有这些细节,才能更贴切地展现天使加百利的虔诚,以及圣母的惊诧、羞涩和喜悦,这样整个作品才会具有人性的气息。

为了画好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达芬奇做了极为充足的准备。

他在笔记本中写道:“进城时,你要不断地去观察并记录人们谈话、聊天和吵架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只有来源于生活本身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表现。”

最后,他绘出了下面这幅技冠群雄的圣母报喜图。

这就是达芬奇的笔记本的第二个特别的地方:这是一本总结之书。

你读过的每本书、看过的所有广泛意义上的「内容」,都应该有所记录,而且要不断跳出书本的框架,从细节处找到不合理的或者被忽略的地方,成为你创新的突破口。

训练之书:他连续画了 169 个圆

最让艾萨克森感到震撼的地方,就是达芬奇会在笔记本上列下每天的待办事项(to-do-list)。

比如说,1496 年的一天,他写下这样一串话:

这一天的任务,包括了绘画、旅行、数学、水利、动物学五个方面,我们不禁感叹达芬奇究竟有多少用不完的精力。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达芬奇这一天居然把这五件事全做完了,第二天还更新了一个全新的待办事项!

达芬奇的强大之处在于,他每天会给自己安排无数困难的任务,但是他一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又去探究新的事物,不断滚雪球似地野蛮成长。

当然,达芬奇做事情利落迅速,并不意味着他降低了做事情的质量。相反,他绝对是一名完美主义者。

读到这里你可能意识到,根本就不只是好奇心,更是执行力。

达芬奇让常人难以企及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转化为执行力,将幻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存在的智能。这才是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的最宝贵的地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