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建设农业强省,为何需要更多“只有河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门面担当还有什么担当 杨建国:建设农业强省,为何需要更多“只有河南”?

杨建国:建设农业强省,为何需要更多“只有河南”?

2023-05-24 1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建设农业强省,河南需要哪些“门面担当”?

有两组关系需要考量。

表与里,实与魂。

“表”,指的是“中原农谷”这样的“国之重器”,是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示范区等;

“里”,指的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农事”革命,是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等农业科技革命、是率先开启“设计农业”时代等;

“实”,指的是国资发力,农投、种业、储备粮三大集团挂牌运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等;

“魂”,指的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

今年是河南建设农业强省开局之年,河南已经初步找到了“中原农谷”、神农实验室、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事革命、设计农业等“门面担当”,覆盖了建设农业强省的“表”“里”“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建设农业强省,河南“铸魂”的“门面担当”应该是什么?

我认为,“只有河南”,应该成为河南建设农业强省的“门面担当”。

建设农业强省,河南的精神底蕴是什么?为什么“只有河南”,完美地展现了河南“三农”之“魂”?

“三农”之“魂”在河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中央对于农耕文明的重视,持续多年。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要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从2013年到2023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就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具体部署。

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必须确保其根脉生生不息。

去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行战略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应该包括“赓续农耕文明”。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

如何更好地赓续农耕文明,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这个命题,也是农业强国开局的关键命题之一。

这道题,必须由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同样也是历史文化大省的河南来解。

为什么这么说?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河南地处黄河文化腹心地带,是黄河文化、农耕文明的集大成之地。

这里是历史渊源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精神涵养最丰富的区域,河南的文化左右了中华文明的走势,厚植了华夏儿女的根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河南是“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在黄河文化、农耕文明中居于核心地位。

可以说,农耕文明之“魂”,就在河南,“三农”之“魂”,就在河南。

赓续农耕文明的这道必答题,河南必须解好!

“只有河南”:流动的农耕文明博物馆

巨大的麦田、夯土墙、土地、麦子、粮食......

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其核心元素,在“只有河南”得到完美提炼、呈现。

某种程度上,“只有河南”是一座“流动的”河南博物馆,也是一座“流动的”农耕文明博物馆。

如果你想看到这个国家最纵深的历史,只有河南,如果你想看到这个国家最大一片麦田,只有河南。

为什么“只有河南”选择了这几个核心元素?

因为,“只有河南”,抓住了河南,乃至中华文明农耕文明的关键。

首先是“麦”。

河南农耕文明,最显著的体现就是麦。

正所谓中原熟,天下足,可以分成历史和现在两个维度来看。

从历史来看,依黄土而生,傍黄水而长,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成一体,绵延不断。黄土大地孕育的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长盛不衰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奥秘所在。

早在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就已出现原始农业。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窖穴、房屋、墓葬中,粟和黍的遗迹屡见不鲜。

到了夏商周时期,战争融合了各个部落的文化,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进入形成期。到商时,农业有了更快的发展,在卜辞中出现了黍、稷、大麦、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记载。麦和大豆在黄河流域也被广泛种植。

可以说,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这块丰美的土地上,用辛勤的劳作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改良生产工具,培育了“麦”在内丰富的农作物,总结出了完整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理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

从现在来看,这里有一个数据:

2022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1357.87亿斤,位居全国第二,已经连续六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其中,小麦总产量762.54亿斤,排名全国第一。

得天独厚的小麦资源,使得河南本土也孕育出了三全、思念、千味央厨、南街村等众多知名食品品牌。从面粉厂生产出的面粉也被加工成饺子、汤圆、油条、麻团、方便面等进入千家万户。

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0%的粮食。在满足本省粮食需求的同时,河南每年都要外调小麦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全国7/10的水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都产自河南。

在中原大地上,小麦已经成为绝对优势的粮食品种,小麦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河南人的生活,也影响着全国人的餐桌。

麦田意味着粮食,有粮食,才会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有粮食,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只有河南”选择麦田作为核心符号,抓住了农耕文明的核心,也抓住了河南“三农”的核心。

其次是“土”。

这个“土”,既是“土地”,也是“土地”之上的文明。

在只有河南,踏过麦浪,抵达的是气势磅礴的夯土墙。

这座全长328米、高15米的夯土墙,是由河南的“土”一寸一寸夯筑而成。

这个“土”,代表着厚厚之土,代表着对自然、土地的敬畏和崇拜。

在只有河南,迈过夯土墙后,则是一个个以“地坑院”为原型,把商业、餐饮、戏剧完美结合的“迷宫”,而这些“迷宫”里,装载、演绎着粮食、土地等农耕文明的故事、记忆。

所以,这个“土”,也是农耕文明”安土重迁、崇老尚古、勤劳节俭等都是民族性格的体现和展示,也充分展示了农耕文明深入大地的拙朴与贴实以及弥散着的泥土气息,孕育和留存下的悠远的乡土生活记忆,以及多彩多姿的民俗文化风情。

需要更多的“只有河南”

农耕文化是农业强省、农业强国的“魂”。

“只有河南”,抓住了农耕文明的核心,但这还不够。

河南,需要更多的“只有河南”。

一方面,因为农耕文明内涵和外延极为丰富。

农耕文化中的农业生产、农耕技术、农耕礼仪、农耕风俗等,已不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思想智慧和文化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另一方面,传承、创新农耕文明的方式、方法同样极为多元。

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充满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民间技艺走上产业化之路,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成为了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因此,河南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放大“只有河南”的“门面担当”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围绕河南的农耕文明这个主题,从不同的重点、方向,以更多更新颖、更产业、更时尚、更有活力的方式,来培育、发展更多的“只有河南”系列,从而充分答好赓续农耕文明的这道必答题。

如何打造更多“只有河南”?这就需要在保护好本地农耕文明基础上,做好农耕文明产业化工作,这方面,老杨有几点建议:

首先,以“数字化”传承农耕文明。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创新农耕历史打开的方式,深入挖掘并展示农业文明瑰宝及其内含的精神价值,让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浩瀚典籍、文物精品和丰富的文化遗存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事业的“战略性资源”。

比如,创新传播农耕文化的方式方法,立足互联网思维,运用现代融媒体手段、“5G+”等技术创新传统农耕文化表现形式,让农耕文化更符合现代审美,彰显农耕文化本身的巨大魅力。

其次,通过农旅、农教、农商结合,做好农耕文化产业化文章。

这发明,全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案例。

比如,湖南省依托农耕文化资源优势,设立农耕主题乡村精品线路,打造新石器农耕文化、杂交水稻培育文化、文化遗产农耕文化等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比如,四川省将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当地农特产品生产销售相结合,发展辛夷花传统栽培、山茶文化开发等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等等。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