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投资金句阅读文摘,作者整理来源汇编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治教育厅官网 网络投资金句阅读文摘,作者整理来源汇编室。

网络投资金句阅读文摘,作者整理来源汇编室。

2023-04-05 1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老而不死的商业模式和中药(作者:坚信价值 2022.3.1)

在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中,提到一个“林迪效应”:

对于没有自然消亡期限的事物(比如一种技术、一个做事方法),健康生命每增加一年,其预期剩余寿命反而会延长一年,越活越年轻,生命力变得越强。

比如,流传了几百年依然受欢迎的小说内容(《西游记》、《红楼梦》),未来几年就被淘汰的概率很小。

这是因为,经历了更长时间考验的技术或方法,是更“反脆弱”、更健壮的。

这与有自然老化消亡周期的事物(比如人)不同:一个人的生命每增加一年,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年。

【在高速变化的社会以不变应万变】

最容易受新技术影响而突然死亡的受害者,往往并不是最古老的商业模式,而是历史较短的曾经“新生事物”(想一想柯达胶卷)。

比如,最受阿里巴巴影响的,是其它互联网公司,其它互联网业态,以及百货公司、电器店这些历史也不长的曾经新生事物,而不是历史更悠久的社区生鲜市场。

资本回报率最大的敌人是竞争、变化与创新,最好的朋友是垄断、技术停滞、社会阶层固化。

在电器行业,我们会发现技术变化更慢的白电行业(空调、冰箱),资本回报率远高于黑电行业(电视、电脑)。

一百年前的水电站、电网、下水道、铁路、公路,与它们现在的物理形态区别不大。这些“老而不死“的技术,不会几年时间就风光不再。它们在被取代之前,往往能给投资者足够长的时间(比如十几年时间)去反应,去榨取足够多的利润。

大家可以做一下这个思维小实验:

我经常看一家公司10年前的资料,或者一个行业10年前的书籍、报告。如果我发现这些“过时”信息对我现在的投资并无太多帮助时,往往说明了这家公司、这个行业变化太快,现在的商业模式受过的考验时间太短,更适合创业、从业,而不是财务投资。

网友;那国宝级中药是不是很有投资价值?

Fo­r­c­o­de:千万不要小看中药的投资价值,你看看讨论中药话题,每次拥护者那么多,就知道中药的群众基础就多大了。

就好像iP­h­o­ne一样,我一直不喜欢iP­h­o­ne对用户权限的限制,每次都想摔手机,但十年前,每当我发帖批评iP­h­o­ne的时候,总有一大堆人反驳我,可见群众基础多么深厚。

因为我不喜欢iP­h­o­ne,错过了苹果公司。值得反思!当你不喜欢一个产品的时候,如果反驳你的人很多很死心,这可能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中药公司的投资价值类似

汇编室:近年来A股给投资人带来丰富回报的是白酒、中药、煤炭啊。

培训行业的商业模式好(fo­r­c­o­de 2022.3.2)

详细说一下培训行业的商业模式好在哪里:培训行业,按巴菲特的标准,是极好的商业模式,跟广告业一样棒,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不需要多大本金,几万块钱本金就可以做到一年几百万营收,几个老师、几间教室、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开展业务,学费还是预收的,没有应收账款和坏账问题,规模效应也不错,利润率很高,利润可以直接分红给股东,也不影响公司运营,靠利润就可以滚动发展、扩大规模。所以,新东方虽然K12业务彻底没戏,但是剩下的留学咨询培训、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培训业务,都仍然非常香,过渡期之后,依然能够继续大把盈利。

汇编室:fo­r­c­o­de写这段话的时候,新东方的股价为4港币,左右,不到一年上涨至75港币,一年接近20倍,这就是洞察力啊。

互联网公司的未来趋势(方丈 2022.3.4)

我有个不成熟的看法。互联网公司利润会进一步提升(当然,短期的话,有可能需要用计提之类的办法尽量压低),原因是行业追求规模的冲动普遍受挫,那么压缩成本的动力就会有,而互联网公司压缩成本的空间通常来说是很大的。大部分公司会开始分红。至于市场给这些公司的“估值”就不知道了。

网友:之前就有这种感觉,方丈说出来,感觉就更靠谱了。ZC的目的是不想让过多的资本在商业模式之争上内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互联网行业的一次供给侧改革。

越多的信息源越好(2022.3.7)

网友1:方丈好,感觉这个世界越来越分裂,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分裂,一方持A观点,一方持B观点,并且都要你表态。有时候不是不想表态,只是仔细一想就觉得AB观点都有点片面,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脑袋实在是无法简单的就站A或者站B。有人说遇上这种AB观点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不来往,但是现实又不是那么容易不来往;另有人建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好像行得通,只是终究无法让自己很舒服。请问,还有其他办法吗?

方丈:这个世界上的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审美偏好不同,本来就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并不存在“越来越分裂”的问题。

如果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整体上人类在趋同的。

你所说的“越来越分裂”,只是你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而已。

知道了一个事,不是什么坏事。

网友2:老方丈前几天讲过了呀,你看到的很多分裂是各国现代化程度不一致导致的。以前获取信息单一,你的三观实际上是由乡贤决定,所以你跟你周围的人三观基本一致,而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多样性,也许你跟身边人不一致,但跟更遥远的人是一致的。

方丈:是啊,信息渠道(无论是教育、媒体还是互联网),只是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而不是它导致了分歧。这个因果不要搞反了。

当然,知道了分歧,是不是好的事情,那就不好说了。是不是迷迷糊糊不知道分歧更好呢?

网友3:虽然信息渠道畅通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导致分歧的原因,但感觉信息的茧房效应还是会放大分歧的。

方丈:媒体技术的每次进步(文字-印刷-电信-互联网),都增加了信息量,提升了个体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但每个个体,接受信息的能力、意愿是有边界的。信息茧方并不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存在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意愿边界。前者是世风日上;后者是人心很古。我举个例子说,看到自己股票的坏消息就暴跳如雷,甚至认为雪球在“黑”他股票的人,“信息茧房”的成因是啥?

网友4:初始信息被多重加工后广泛传播并叠加反馈的影响呢?

这也是媒体技术进步带来的主要便捷性之一

方丈:社交媒体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尽量让当事人发布信息,让信息尽量接近本源,减少转述加工,摆脱对中间环节(媒体、记者)对信息的偏移。

网友5:是吗?经常在各种反转、各种谣言也不是当事人在说吧。。谁更接近用户谁更能把信息传达过来,比如自媒体和官媒,调查记者几乎消亡,后真相时代真相并没那么重要,何来最主要作用一说。。

方丈:确实,当事人的说法不一定就靠谱。

要更准确全面地了解事情,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能力(他能搞清楚)、道德(他不会说谎)上,信息接收者只有一个凭借,就是多。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源,更多的角度印证和纠偏。

汇编室:就像我们在侦查判断目标时,从空中、地面、电磁各个角度去分析一样,越多的信息源越好。

陈明永访谈有感(0222.3.3)

段永平:看完我也很有成就感哈。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我们是怎么从三千块钱起家的,这么多年走到今天确实有点了不起!

群兽中的一只猫:“人到某一个阶段,不在乎钱多钱少或者江湖地位,更多是这个事情是不是有意思,包括我们内部经常聊一个事情是否有意义,喜欢不喜欢,或者能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我们经常有一个说法,是当我们老了回味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有趣,觉得没有白活。”有意义要放在喜欢不喜欢之前,这样就超越了个体狭隘的自私,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让自己,让团队,让公司变得更好上。

精准的预言(陈绍霞 2022.3.7)

和2015年千股跌停的壮观场景比,目前的市场只能用温和下跌来描述,所以,不要以为赛道股跌了不少,就可以抄底了,机构抱团把赛道股的估值炒到了天上,正等着接盘侠呢。从历史经验来看,一大批赛道股的股价会腰斩再腰斩;部分赛道股已经腰斩,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葡萄牙和浙江(DA­V­ID自由之路 2022.3.8)

2021年葡萄牙人均GDP大约2.4万美元,浙江人均GDP大约1.8万美元。

里斯本平均房价4000欧/平米,大约2.7万/平米。

里斯本税后平均工资大约1300欧元,也就是月薪大约9000元。

也就是说葡萄牙里斯本的工资和房价和杭州基本一致,但是葡萄牙还要交房产税,物价方面,葡萄牙汽油一升大约11.6人民币(1.7欧),电价每度2元,电子产品,汽车,葡萄牙也都比中国贵。

论生活质量,估计浙江已经赶上了葡萄牙。

网友1:人均GDP意义不大,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是更好一些。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

不需要等,不值得等(宁静的冬日M 2022.3.8)

生意每天都在赚钱,不需要等待。上涨是对投资者不利但不得不接受的现象,不值得等待。

汇编室:这是战投仓的持仓原理,但是对于其他仓不适用。

各种梦(超级鹿鼎公 2022.3.9)

最美的梦是:业绩增长,分红增长,低估值,股价还大幅下跌,红利再投会爽死次美的梦是:股价几个月暴涨3,5倍,一次性收割完未来8-10年收益再次的美梦:业绩增长,分红增长,低估值,股价维持或者小涨,红利再投也很爽不算美的梦:股价不除权的每年涨5-10%,也就是加红利每年收益12--20%,又不是一次性大涨,几年后估值就慢慢上去了。

实际上最后的这种情况是常态,最不爽。

汇编室:散户乙说过,股市的常态总是让投资人的收益最小化,无论是跌到极地深,或是涨到极高,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收益率,但是现实的股市总是让投资者的收益趋向最小化,也就是唐朝所言,每年一个安稳的板。

男人的重要性(2022.3.9)

关山:我结婚的时候没房子。照样结婚。我现在有几套房,和老婆关系亲密程度远,不如刚结婚没房子那会儿了。我现在在她眼里重要度还不如我家的狗

方丈:你希望自己很“重要”吗?

网友:方丈这是话里有话啊,中年男人最好的状态是在家里“被遗忘”,而不是各方都觉得你很重要。

事与愿违(2022.3.10)

方丈:事与愿违的情况,总是很多,世界太难搞。(某本书)

王隽:广场协议,最后美国人的阳谋成功了。

方丈:情况恰好相反啊。 广场协议以后: 1,美日贸易逆差没有任何改善。 2,日元升值一倍,日本产品、企业、资本在美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当然啊。本质上是(高估值)资产价格破灭+杠杆破裂后遗症。

网友:我活了30多年,一直都认为是美国当年有预谋的坑了日本!

这句话直击本质(fo­r­c­o­de 2022.3.10)

这篇文章,我自认为是我发的质量很高的干货,但是显然又是这样,真正的干货大家并不感兴趣,或者根本无法理解……

前几天我说,读《巴菲特传》,收获比我预期的要大得多,主要我自己这几年进步了,投资心得、经验都增长很多,读起来能够注意到很多以前没觉得重要的逻辑、概念。

下面这段话非常重要,但是多数人在阅读《巴菲特传》时,可能会一眼扫过,在脑子里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我10年前读到这段话,也不会有多深的体会,但是,现在我觉得这句话直击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本质:ROE是绝对重要的指标。

巴菲特: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也不愿经营一个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我完全可以把这些钱投到回报率更高的其他地方去。

在衡量一项5000美元的投资和一项500万美元的投资时,巴菲特用的是同一个标准。

结合我个人的投资实践,巴菲特这段话直接可以帮助我做很多重要投资决策,当我看好一个行业的时候,行业最大的几家公司,收入增速、负债率、流动比率、周转率等指标各不相同,如何做选择呢?

多数投资者非常重视增速,一旦增速放缓或下降,立马就逃命一样卖出了。按照巴菲特的观点,增长和规模根本就没那么重要,净资产收益率才最重要,宁愿选择一家收入负增长、规模更小但是历年平均ROE更高的公司,也不会去选择一家收入快速增长、规模大但历年平均ROE明显低得多的行业龙头。盈利能力才是巴菲特绝对的核心关注点,增速和规模被很多人过度重视了,不能保持稳定ROE的盲目投资,是损害股东利益的。

有了这个投资理念上的基础,那么,就可以从纷繁芜杂的行业竞争中去芜存菁,直击本质,做出更好的选择。

按摩椅行业,荣泰健康的历年平均ROE比奥佳华要好得多,荣泰管理层在扩产时更加谨慎,就算收入增速比奥佳华低、市场份额比奥佳华小,那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看股东投进去的净资产,每年能否获得良好的回报。荣泰比奥佳华更加注重投资回报,如果长期持有,荣泰毫无疑问是更好的选择。

电商行业来看,如果长期持有,唯品会是比京东更好的选择,唯品会历年ROE高达19.2%,给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而京东不断将资金投入到物流仓储和扩品类当中,长期亏损,如果巴菲特来做二选一,一定会选择唯品会,而不是京东,毕竟京东遥远未来的盈利,是非常不确定的。这从他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后的管理方式可以看出来,他劝格雷厄姆夫人不要随意投资新业务,花钱非常谨慎,在巴菲特的影响下,华盛顿邮报的ROE长期高于同行。

我前几天读唯品会的2021Q4季报,看到管理层大幅度减少了Q4的营销开支,Q4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在电话会议中,沈亚说,他们发现Q4广告投出去,效果不理想,于是削减了广告开支,在我看来,这样的管理层是非常难得的,是真的站在老板自己利益的角度在管理公司,不是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为了收入增速好看,宁愿亏本也要烧钱去投广告。虽然我还不确定Q4广告效果下降,到底是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竞争对手造成的,还是消费不振、疫情多地散发居家隔离、气候等宏观因素造成的,还需要再观察几个季度,但这让我对沈亚增加了很多好感,我非常认可管理层的这种行为方式。

很多生意都不可能一直赚下去,如果市场需求下滑、竞争形势恶化,导致收入下滑,没有必要为了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而去搞价格战、损害盈利,相反,我会收缩战线,让销售额负增长,缩小企业规模,但是依然能够维持不错的ROE。就好像我在《扛着一麻袋钱认输》中所表达的一样:你不需要成为最后的赢家,你也可以在行业繁荣期赚到很多钱,就算是赢者通吃、淘汰率99.99%的行业,照样有大把输家在被淘汰时实现了财务自由。

如果苏宁易购的张近东,在面对京东竞争的时候,能够理性分析市场竞争形势,看清楚自己搞电商不可能竞争过京东,理性的选择是,关掉那些亏损的苏宁易购分店,裁员、变卖资产、主动收缩战线,然后把变现的钱分红给股东、或投资其他ROE高的公司(比如京东),那今天苏宁易购的境况会要好得多。

当然,巴菲特这种求稳、非常注重ROE的风格,不利于企业探索新业务,很多新业务需要度过长久的市场培育期,最后才能巨额盈利,刘强东、贝佐斯这样敢于冒险、有远见的企业家,通过长期投资、亏损,最后构筑起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竞争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也是值得肯定的,但相对而言,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更稳妥、成功率更高,普通散户应该学习巴菲特去投那些谨慎烧钱、注重ROE的企业,而不是去投那些长期亏损、疯狂烧钱的创业公司,这是风投资本干的事情,成功率低得多……

培训行业,按巴菲特的标准,是极好的商业模式,跟广告业一样棒,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不需要多大本金,几万块钱本金就可以做到一年几百万营收,几个老师、几间教室、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开展业务,学费还是预收的,没有应收账款和坏账问题,规模效应也不错,利润率很高,利润可以直接分红给股东,也不影响公司运营,靠利润就可以滚动发展、扩大规模。所以,新东方虽然K12业务彻底没戏,但是剩下的留学咨询培训、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培训业务,都仍然非常香,过渡期之后,依然能够继续大把盈利.

网友:训按照巴菲特标准,是极差的行业,人为核心。

Fo­r­c­o­de:我自己就是做培训积累起投资本金的,我能够切身体会到培训是个相当轻资产的行业,几万块钱本金就可以做几百万年营收、几十万年利润,是年轻人快速发家致富、积累起第一桶金的好行业。

反正我去年写这篇文章时,新东方股价还处在极低位,几个月后我赚了十几万清空了。唯品会到现在为止我也赚了几万块钱。

这两个标的,股价跌残了我才开始感兴趣,我越跌越买时都没几个人看好,最后我都在中概股一片哀嚎中大幅度跑赢市场。

唯品会你不要看过去两年累计跌了多少,就算是目前仍然低估的股价,相比上市初期的前复权价,仍然上涨了差不多20倍,同期京东、拼多多只涨了两三倍,阿里巴巴不到2倍。

长期而言,对股东来说,roe才是硬道理,赚钱才是硬道理,公司规模、行业排名和增长并没有那么重要。

网友:可是新东方股价起来和培训没有关系啊,还在培训上坚持的好未来股价还是那样...

Fo­r­c­od:新东方的培训业务能够继续大幅度盈利,我相信这一点。至于直播带货让我可以提前赚钱清空,这是好事情。

网友:Roe固然重要,但是企业的增长同样重要。因为你很难以企业的净资产价格买到股票(银行地产等高杠杆企业例外),假如净资产收益率是20%,而你以4倍的市净率买入,如果企业没有增速,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就相当于5%收益的债券。

Fo­r­c­o­de:你用ex­c­el模拟计算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一家企业能够长期维持20%的ROE,那么4PB买入并不贵,因为每年利润滚动进入净资产中,新增的净资产如果也有20%的ROE,这是有复利效应的,按4PB买入长期20%ROE的公司,持有10年,你获得的年化收益率是超过15%的.

HIS1963(2022.3.12):辛苦赚出100W本钱后,就没有必要搞私募基金了,用别人的血汗钱炒股赚钱,责任大、压力太大,还是自己滚雪球发展壮大轻松好玩,而且愿赌服输、不会失败后天怨人怒、甚至遭天谴、遗祸后代。

网友:没有身份的桎梏、极致的自由,才是投资的最高境界。

作为独立的个人投资者,有一点优势,是职业投资人永远所不能及的,那就是“自由”:投资周期的自由,出手次数的自由,不出手的自由。

汇编室:说的好

扫地机器人卖不动了(巨潮研究院 2022.3.10)

过去两年,扫地机器人功能的逐渐完善,再加上因疫情宅家而增加了对清洁电器的需求,使得其加快渗透、进入了一个个中国家庭。

借着疫情期间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A股的扫地机器人“双雄”科沃斯($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石头科技)业绩暴增、市值大涨,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股。在2020年中至2021年中的一年多时间内,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的股价和市值分别上涨了10倍和3.5倍以上,充分享受了赛道爆发的红利。

同样火爆的还有相关的一级市场交易。去年扫地机器人创业公司融资已经超过10余起,包括乐生智能、由利、Tr­i­fo、追觅科技等,几乎每个月都有品牌完成数千万级别的融资。

然而,与企业服务、新消费等此前的热门赛道一样,在资本加速入局的同时,行业却已经开始遇冷、降温。

经过了上一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21年扫地机器人赛道的增长明显放缓。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扫地机行业线上销售额同比增28%,但销量同比下降了11%,且均价同比增加44%。

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很快对局面的变化做出了反馈——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的股价市值距离去年的高点均已腰斩,石头科技还在近期遭遇了来自股东的大幅减持。

市场增速明显放缓,赛道上的玩家却愈发拥挤,扫地机器人市场在短短两年已由蓝海变为红海。头部企业虽然保持了业绩的增长,但想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强势,对每一个玩家来说都绝非易事。

01 价格高企,市场降温

扫地机器人价格越卖越贵,销量却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

只需一次性花费数千元购入一台扫(拖)地机器人,就可以帮助消费者从劳累的扫地、拖地工作中解放出来,这看上去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家家户户都需要来上一台。

西部证券预计,到2030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在城镇家庭中的渗透率将达到45%,在农村家庭的渗透率将达到 5%,总体渗透率约33%。还有机构看好扫地机器人能够像洗衣机一样,实现从可选到必选消费属性的转移,最终渗透率达到90%以上。

这意味着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奥维云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城镇家庭扫地机渗透率约为6%。显然其增长还远未到顶。

然而低渗透率却并不意味着市场很快就可以完成高渗透。虽然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是规模不断增长,不断进入新的家庭,向低线城市下沉,但整个过程并不是持续的增长,而是有起有落、起伏曲折

2016年至2018年,我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复合增长率达49%,增速远超其他家电品类,但在2019年即出现市场遇冷,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了8.7%。

同样的,在2020年疫情宅家带来的消费红利释放之后,国内扫地机器人销量陷入到负增长当中,市场出现明显降温。

今年1月,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延续了去年价升量跌的趋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1月的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为8.41亿元,同比增长20.44%,线上销量为29.42万台,同比下降了24.80%。

大部分传统家电的普及靠的是量升价跌,生产企业不断降低成本,而扫地机器人的价格因为种种原因越卖越贵,导致销量出现不断下滑。

销量没有增长,整体销售额完全靠均价提升带动,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并不是好消息。长此以往,扫地机器人的消费人群会被高价格所局限,留给行业内玩家的增量空间也将被限制。

展望2022年全年,尽管1月属于销售淡季,不能完全反映后续销售趋势。但在国内整体内需不振的大背景下,扫地机器人的需求仍然承压。奥维云网预测,2022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5%,销量将同比增长4%

02 复制云鲸,一片红海

国内已陆续出现约两百个扫地机器人品牌,行业竞争已成一片红海

虽然自2021年开始,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降温、销量下滑,但仍不断有新玩家入局分一杯羹——创业公司甲壳虫智能于去年12月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在近期推出了洗地机器人打入该市场。

随着传统家电企业、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玩家先后入局,目前国内已陆续出现约两百个扫地机器人品牌,行业竞争已成一片红海。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自云鲸研发出首个自清洁扫拖一体机后,石头、科沃斯、追觅、由利等均已跟进;而科沃斯押注的一年增长12倍的洗地机赛道,也很快迎来了10多位新对手。

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如此高强度竞争的市场,只要有一点点的利润,就必然会吸引到无数新玩家、资本参与竞争,即便是面对大概率的失败也毫不避讳。

不可避免的是这其中会有大量浑水摸鱼赚快钱的选手,但同时也会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企业家被资本看中,而一个低渗透率、广阔发展空间的市场也足够优秀的企业家驰骋。

正因为这些创新力量的存在,才能够推动扫地机器人像洗衣机一样,真正地走进千家万户,真正从清洁活动中解放人们的双手。

汇编室:看一下,这个没有护城河的行业的状态就是如此。

2022 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记录(译者:Ra­n­R­an 2022.3.11)

问题 3:这个问题来自萨拉·安德森 (Sa­r­ah An­d­e­r­s­on),还是关于接班人的。我收到了不少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这么问的:“每日期刊公司管理层的接班计划是什么?萨尔兹曼先生退休后,谁来接替他?”

芒格:盖瑞 83 了,我 98 了,要说接班计划,我俩都得换。我们确实需要着手制定接班计划。该做这个计划的时候,我们就会做,而且很快就会做好。

问题 7:吉姆·霍尔 (Jim Ha­ll) 写道:“芒格先生,我是每日期刊公司 20 多年的老股东。感谢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为开拓业务而付出的努力。在公司的年报中,您表示,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法庭软件业务拥有光明的前景。您能否为我们展望一下软件业务的光明前景?

芒格:好的。如今的法院还处于石器时代。律师经常要开车前往法院,为了一个小小的判决浪费很长时间。其实,法院的很多小案子,通过 Zo­om 就能办完。另外,法院的大量文件也早该实现电子化了。法院自动化,这个市场很广阔,我们是这个市场的先行者。市场潜力很大,这是好的一面。还有不好的一面。我们做的这个软件业务,需要参与政府招标,需要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我们经常要和官僚主义纠缠,这个生意做起来很慢、很苦。市场潜力很大,但这个生意本身是快不起来的。所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市场很大,但要和官僚主义纠缠,做起来很慢。

芒格:我们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法院等司法和执法机构一定会跟上现代世界的脚步,效率越来越高。

问题 15:我还要问一个关于阿里巴巴的问题。今天已经问了好几个关于阿里的问题了,但这个问题的角度和前面几个不太一样,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问题。提问者是 Jo­hn Mo­o­n­ey,来自马萨诸塞州的马什菲尔德。他的问题是这样的:“查理,阿里巴巴是您的三大重仓股之一。阿里巴巴对标亚马逊,亚马逊的市盈率是阿里巴巴的三倍,阿里巴巴比亚马逊便宜太多了。……另外,您之前推荐比亚迪,伯克希尔收获颇丰。但这一次,巴菲特为什么没跟着买入阿里巴巴?”

芒格:很多理智的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选择自己觉得踏实的东西投资。沃伦也不例外。与沃伦相比,我对中国更有好感,我投资中国公司感到更踏实。其实,这只是我和沃伦之间很小的一个差异。沃伦有他觉得不踏实的东西,我和沃伦一样,我也有很多自己觉得不踏实的东西。我自己觉得不踏实的,我也不会投资。我这么大岁数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投资,这点自由还是可以有的。

贝琪·奎克:什么是您觉得不踏实的东西?

芒格:有些东西还是不碰为妙。

贝琪·奎克:例如,加密货币,对吗?我收到了很多关于加密货币的问题。

芒格:就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来说,阿里巴巴的护城河没有苹果和 Al­p­h­a­b­et 那么深。阿里巴巴虽然是一家规模很大的互联网零售商,但是互联网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问题 16:查理,我还收到了很多关于加密货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Ca­rl Mo­s­c­a­t­e­l­lo 问的。他说:“加密货币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 2 万亿美元。您现在是否承认您错过了加密货币?”

芒格:我确实没投资加密货币,我压根没碰那东西。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做得很好。在我看来,加密货币是像性病一样的脏东西,我连正眼瞧一下都不愿意。有些人觉得加密货币很现代、很先进,他们对加密货币顶礼膜拜。但是,他们崇拜的不过是一种在敲诈、绑架、逃税等方面很有用处的东西。人性的嫉妒也来推波助澜,看到别人发明加密货币发大财了,新兴的加密货币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了。加密货币乱象频出。我真希望政府能立即禁止加密货币。中国禁止了加密货币,我很佩服中国的做法。中国做的是对的。我们允许加密货币存在,是错的。

问题 17:还是一个相关的问题。提问者是 Mi­c­ah Mi­s­ik,他问道:“芒格先生,您多次揭露加密货币的危害。美联储准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请问您怎么看?央行数字货币是有益还是有害?对市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芒格: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没什么不对的。其实,我们一直在使用数字货币。银行账户不就是数字货币吗?

各大银行和美联储的系统是互联互通的。美国已经有数字货币了。

问题 18:请问,在去年这一年里,您看到了什么新的疯狂的行为?”

芒格:游戏驿站逼空事件很疯狂。比特币也很疯狂。风险投资也很疯狂,烧钱烧得太厉害了。

有些人把股市当成赌场。在股市里,有进行正当的长期投资,通过投资股票积攒养老资金的人,也有把股市当成赌场,在股市里频繁交易、流连忘返的人。赌徒以股市为掩护,他们披着合法的外衣,从事赌博活动,股市很容易让他们带坏了。我们应该禁止股市中的赌博行为。如果我说了算,我会征收高昂的短期利得税,压缩股市的交易量,让赌徒无处容身。只有这样,才能还股市一个清净,让股市不再是赌场,而是一个进行合法资本配置的市场。股市不能既是资本配置的市场,又是赌场。

问题 18(续):具体该怎么做?

芒格:必须制定法律,削减股市的流动性。美国有那么多住宅、购物中心、汽车,这些东西的市场,不像股市的流动性那么大,我们不是照样生活得很好吗?我们应该压缩股市的流动性。我年轻的时候,股市的流动性很低,成交的股份数很少。我读哈佛法学院的时候,股市每天的交易量不到 100 万股。现在的股市,一天的交易量高达几十亿股。我们不需要流动性这么高的股市。股市的流动性如此之高,只能给国家带来祸端和风险。股市里的人尚不自知,他们如同在聚会上喝得酩酊大醉。他们喝得正在兴头上,哪能想到什么后果。

这样疯狂的行为,不该让它存在,因为不会有好结果。别忘了,1920 年代的疯狂行为导致了大萧条,大萧条又导致希特勒上台。后果可能很严重。我们真应该赶快行动,但是太难了。在这片喧嚣和混乱中,许多人赚了大钱。他们喝得兴高采烈,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问题 21:这个问题来自 Le­o­n­a­rd Mi­k­u­l­s­ky。他说,他是德国的一名机械工程师。他说,过去的一年,对他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他开始做一份全职工作,要抚育 4 岁的小宝宝,要完成博士学位,还要支持妻子备考。他说,他每天都听您的访谈、演讲以及问答,您讲的话对他帮助很大,让他能保持理智,学会幽默,积极乐观地迎难而上。他想借此机会感谢您如此的睿智、坦诚和慷慨。

汇编室:怎么和我当下的情况差不多?

他的问题是:“请问,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是否可能像 1950 年到 1980 年之间那样,出现利率大幅上升的情况?”

芒格: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今各国纷纷开动印钞机,无论是日本、美国,还是欧洲,开闸放水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日本不但回购了大量国债,还通过央行回购了大量股票。日本的印钞规模非常夸张,但是日本却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日本仍然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文明国家。甚至可以说,在大量发行货币之后,日本的文明程度有增无减。尽管日本政府大量发行货币,日本却没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日本遭遇了 25 年的经济停滞,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基本上原地踏步。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在我看来,不是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日本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和韩国崛起,取代了日本原来的出口大国地位。总之,当前的宏观经济让人捉摸不透,谁也不知道货币超发会带来什么后果。日本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日本发行了那么多货币,它仍然是一个很文明的国家,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它仍然泰然自若,非常令人敬佩。

但愿美国也能像日本一样平安无事。日本可能比美国的承受力更强,日本的民众更能忍耐经济停滞带来的痛苦。日本这个民族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日本的人口构成中老年人较多,年轻人较少。日本人有一种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的精神。我们美国则不同,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太尖锐了。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美国和日本不一样。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治理起来更困难。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像美国这样的多民族、多种族国家,治理起来难度更大。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民众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在困难面前会有更好的表现。

芒格:归根结底,我们还是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发行的货币规模前所未有。我们只知道,那些过去滥发货币的国家,最后没什么好下场。也许我们离遭报应不远了,也许我们还能挺很长时间,但愿我们能平安无事。

贝琪·奎克:请问是什么样的后果?

芒格:那些滥发货币的拉美国家下场如何?它们迎来了独裁者。拉美国家民主制度的终结,与柏拉图所说,早期城邦民主制度的衰落如出一辙。每人手里都有一张选票,这是非常平等。但是,在某些政客的蛊惑和煽动之下,普通民众分不清黑白,民主制度很容易就荡然无存了。柏拉图说的不无道理。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确实是这样衰落的,拉美国家的民主制度也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但愿美国不要走到那一步,至少我本人不希望有那一天。

现在看来,我们之前的担心有些过虑了。按照以前的标准,日本发行货币的规模绝对是达到了天量,但日本不照样还是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吗?开动印钞机的做法太有诱惑力了,印钞机一开,背负的债务轻松就还上了,手里的钱还变多了。对于立法者来说,这样简单的解决办法有很大的诱惑力。既能还上债,还能有更多钱花,这简直太美了。开动印钞机有如此强大的诱惑力,政府很可能用之无度,一次次把印钞机开足马力。

问题 23:这个问题来自亚特兰大的 St­e­v­en Te­d­d­er。他也很担心通货膨胀的问题,他问的问题更深入了一层。问题是这样的:“通货膨胀将会有多严重?除了持有优质股票,个人投资者该怎么做才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造成的不良影响?”

芒格:有时候,没什么好的选择,眼前的选择一个比一个差,不得已,只能从中选一个不是那么差的。这种不得已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芒格家族持有伯克希尔股票、开市客股票、还通过李录的基金持有中国的股票,另外,还有点每日期刊公司的股票和一些公寓。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完美吗?我不觉得完美。我觉得这样的安排说得过去吗?我觉得还算说得过去。从芒格家族的安排中,你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过度的分散没什么好处。很多人主张分散投资。要我说,能找到 4 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你就得谢天谢地了。金融学教授告诉学生,投资要分散。很多基金经理觉得高度分散才能显示出他们的专业。追求高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找到 4 个绝佳的机会,就足够了。4 个好机会已经足够了,非要找到 20 个,那是痴心妄想。大多数人的能力有限,没那个脑子,找不到 20 个好机会。

问题 24: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是新加坡的 Na­r­e­sh De­s­ai。他在邮件中写道:“伯克希尔买入了动视暴雪 (Ac­t­i­v­i­s­i­on Bl­i­z­z­a­rd) 的股票。请您问一下查理·芒格,这只股票是谁买的?是沃伦,还是托德·康姆斯、泰德·韦施勒?伯克希尔在买入之前,是否对微软即将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有所耳闻?”

芒格:对此我无可奉告。我可以说的是,我非常欣赏动视暴雪的首席执行官鲍比·科迪克 (Bo­b­by Ko­t­i­ck),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商界领袖。我也认为,游戏这个行业将长期存在下去。但是,我是个老年人。我看不惯年轻人沉迷游戏,看不惯他们一周对着电视玩 40 多个小时。游戏让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不认为这是文明中光彩的一面。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一旦玩上瘾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我看不惯这种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

问题 26:最近,莉娜·可汗 (Li­na Kh­an) 出任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乔纳森·坎特 (Jo­n­a­t­h­an Ka­n­t­er) 出任司法部反垄断部门负责人。他们都表示,要采取强硬的反垄断措施。请问您认为我们有必要针对大型科技公司采取更严厉的反垄断措施吗?”

芒格:大型科技公司的强大程度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竞争力。我不支持削弱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我觉得美国拥有强大的公司,这是好事。哪个国家不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公司而感到骄傲?我觉得“大”没有什么不好。我不希望外国公司在互联网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我希望美国拥有强大的公司,这样我们才有国际竞争力。所以说,我不认为我们需要在互联网领域大张旗鼓地进行反垄断。

问题 26(续):您是否担心反垄断措施削弱我们的互联网公司

芒格:显然,这届政府会实施更加严厉的反垄断措施。我对这个问题担心吗?不担心。我觉得政府的反垄断措施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实际影响。

问题 28:请问您如何看待拜登总统对于美国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态度?拜登总统的这些举措是否是迫于国内的环保呼声?从欧洲的情况来看,受风力减弱影响,风能发电大幅减少,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我们一直在减少使用煤炭和石油,但我们真能获得足够的可再生能源,填补能源缺口吗?”

芒格: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毫无疑问,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获得大量太阳能和风能,新能源的效率很高,不比传统能源差。对于碳氢化合物能源,我主张保留,反对无序开采。现在的新能源,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效率都非常高,我支持大力发展新能源。

即使没有全球变暖的问题,我也支持政府的做法,也就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保存石油和天然气,这是明智的做法。

石油能源还有别的用途,特别是在化工领域,石油是生产化肥的原料,石油是非常宝贵的能源。我主张把尽可能多的石油能源留在地下,把大量的石油能源储存起来。美国的石油能源是我们的宝贵资产。我们的石油能源如同爱荷华州的表层土壤一样宝贵。我不愿把我们的表层土壤运送到非洲,也不愿把我们的石油能源消耗殆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石油这种自然资源。石油早晚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省着用。我的观点与众不同,但我就是这么想的。如今,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可以获得大量太阳能和风能,我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可再生能源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既然现在太阳能和风能的技术已经效率很高了,我们应该多发展可再生能源。

至于全球变暖,我始终认为全球变暖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问题 28(续):为什么?

芒格:200 年后,地球的温度上升 1 摄氏度。我们燃烧大量的煤炭和石油,地球的温度才会上升 1 摄氏度。很多人一提到全球变暖,就觉得像天要塌下来一样,我觉得没那么夸张。

问题 29:这个问题也是 Tom Se­y­m­o­ur 问的。他说:“最近,伯克希尔宣布,股东可以前往现场参加今年的股东会。目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世界,新冠疫情仍然没有平息,奥密克戎变种传播力还很强,请问您和沃伦如何看待疫情的风险?另外,请问现场参加伯克希尔股东会的股东是否需要出示接种证明?”

芒格:具体的情况,我不太了解。现在应该还没完全定下来。有可能的话,我们非常希望股东能来到现场参加会议。这是我们目前的想法。

问题 29(续):刚才的问题中还提到了新冠疫情和奥密克戎变种。请问您如何看待疫情?疫情将如何发展?

芒格:如果我们运气好的话,疫情会逐渐消退,变成和感冒差不多的小毛病。美国每年有 3 万人死于流感。加上奥密克戎,每年上升到 6 万人。慢慢地,我们就习惯了。

芒格:我觉得痛苦是正常的。如果你做长期投资,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房地产,我可以告诉你,一定既有哀鸿遍野的时候,也有蓬勃兴旺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无论是遇到了好时候,还是遇到了坏时候,都要安然无恙地活下去。正如吉卜林的诗中所说:“它们其实都是幻象。”有白天,也有黑夜。你有什么受不了的吗?没有。有时是黑夜,有时是白天。有时是繁荣,有时是衰退。我始终相信,应该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到底

问题 31: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 Pa­ul Le­a­ni 问道:“我们今天的科技巨头,例如,微软、苹果和 Al­p­h­a­b­et 等公司,它们是否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它们能与三四十年前的可口可乐相媲美吗?”

芒格:要预测过去哪家公司发展得好,这很简单,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要预测将来会怎样,那可就难了。我真说不好。虽然很难预测,但我觉得 50 年后,微软、苹果、Al­p­h­a­b­et,应该仍然是非常强大的公司。我年轻的时候,如果你问我,那时候的百货商店将来会怎样,那时候的报业集团会怎样,我绝对想不到它们会走向破产。70 年、80 年、90 年之后的事,不是那么好预测的。

通用汽车把股东的钱亏光了,柯达把股东的钱亏光了。当年它们如日中天的时候,谁能想到啊?每次发生科技变革,总会有一大批公司遭到淘汰。未来会怎样,没法预测。

曾经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并没有完全消失,它在被拆分之后,换了一种存在形式。那些被淘汰的公司,有的完全销声匿迹了,有的还留有只鳞片爪。

问题 32:查理,这个问题是旧金山的 Je­f­f­r­ey Ma­l­l­oy 问的。他的问题是这样的:“在过去一年里,很多美国人辞去了工作。我们可以在媒体中看到大量类似报道。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怎么做才能留住员工?”

芒格:这是疫情产生的一个副作用,很多人习惯了新的工作方式,用不着每周五天,天天去公司办公。很多人再也不愿像过去那样,天天去公司上班了。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很多员工不愿回到过去那种去公司打卡上班的日子,他们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自己觉得更方便的地方办公。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了,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另外,很多公司再也不会让董事当空中飞人了,用不着每次董事会都得面对面地围着同一张桌子开。一年在现场开两次董事会就可以了。在疫情之前,伯克希尔就已经这么做了。伯克希尔的惯例是,董事们每年面对面开两次会,其它的会议用电话连线的方式召开。伯克希尔觉得这样很好。开那么多会,在天上飞来飞去,纯属浪费。我刚才说的这些,是疫情带来的好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更简单、更节约、更高效了。有些改变已经成为了现实,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政府发放的福利太优厚了,撒钱撒得有点过头了。饭店招聘服务员,根本招不到人,没人愿意干伺候顾客的活。我觉得政府的刺激政策有些过了。也许拉里·萨默斯说得没错,我们的刺激政策过火了,再收敛一些就好了。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一个身体健全的年轻人,不出去工作,会尝到很多苦头。正是因为社会让拒绝工作的人吃到苦头,整个经济体系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经济体系之所以有效,我们之所以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繁荣,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允许年轻人好逸恶劳,我们的制度会让不愿工作的年轻人吃到苦头。不让年轻人吃这份苦,让他们在家中舒舒服服地待着,不用上班就能领到钱,这会对我们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破坏。我们应该吸取这次的教训,下次再有类似情况,别这么漫天撒钱。

问题 33:De­n­ny Po­l­a­nd 在邮件中问了一个关于高管薪酬的问题。他的问题是这样的:“有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不合理,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请问投资者和董事会该如何改变高管薪酬制度,才能让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芒格:这其实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代理问题 (Ag­e­n­cy Pr­o­b­l­em)。如果你管理自己的公司,因为是你自己的财产,你肯定会兢兢业业地把公司管好。如果你给别人打工,你就不会那么上心,你心里装着的是自己、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公司。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管理者经营自己的财产,管理效率会非常高;管理者给别人打工,例如,像国有企业那样,管理效率会很低。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现实。

我发现,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只有在管理者管理的资产中,一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他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问题 34:这个问题来自一位名叫 Rob 的股东。“请问在加里·詹斯勒 (Ga­ry Ge­n­s­l­er) 的带领下,证券交易委员会怎么做才能让金融系统风清气正?”

芒格: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给自己的谋生方式找出很多合理化的理由。其实,在大多数人的谋生方式中,都存在一些不那么符合道德规范的事,特别是在金融、财富管理这样的行当。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二位,人性天生如此。

你想找个负责的基金经理,把自己的养老钱托付给他管理,可真不好找。如今,大公司的董事每年能拿到 30 万美元的薪酬。独立董事的待遇很丰厚。很多独立董事非常想拿这 30 万美元,他们很想保住这个位置,根本不独立。这样的制度很不合理。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在人性的阻力面前,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做好的。

我年轻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和电影行业有些接触。那时候,我发现,在电影行业里,所有人都在谋取私人利益,损害股东的利益。电影行业里就是那种文化。归根结底,无非是源于人性的自私自利。人性如此自私,一个文明社会很难保持健康发展。伯克希尔、每日期刊很特殊。以每日期刊为例。查理·芒格,98 了。盖瑞·萨尔兹曼,83 了。公司大大小小所有的事,都由盖瑞·萨尔兹曼全权处理。

这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用人之道:完全放权,几乎撒手不管。我们做得怎么样呢?美国大大小小的报纸,活下来的没几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汤森路透的电子版报纸,它们不会消失。但大多数报业公司早已经销声匿迹了。

在报纸行业走向末路的大环境中,《每日期刊》这份小报也难逃厄运,但我们持有大量流动资产和有价证券,我们还开拓了潜力巨大的软件生意。在 500 家报业公司中,能活下来的,也就两三家而已。这样一想,每日期刊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是我们带领每日期刊走到了今天,但你看我们,我们多老了啊。多年以来,我和盖瑞没从每日期刊公司领过一分钱的薪水。我们没拿过董事费,没从公司报销过任何费用。盖瑞很了不起,他一个人做五六个人的工作,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负责。伯克希尔总部只有大约 30 名员工,而且他们还不是负责内部审计的。看看伯克希尔,经营管理得多好!

公司一旦患上了官僚病,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根本没法管理。官僚病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病。多少患上了官僚病的大公司都死了,美国钢铁、柯达、西尔斯百货、联合百货公司

有的公司,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但它们还活着,原来的生意还继续着。有的公司,原来的生意是彻底没法做了,只能把资本撤出来,原来的生意没了,但钱还在。伯克希尔属于后者。伯克希尔从三个生意很烂的公司起家,这三个公司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但我们把钱从这三个公司中挪了出来。时至今日,伯克希尔已经成为全美国资产负债表上净资产最雄厚的公司。

伯克希尔怎么就能这么成功呢?伯克希尔不像其它大公司一样,容易染上官僚病。我们伯克希尔总部根本没几个人,在巨大的商业帝国顶部,只有那么几个人负责管理,我们不会染上官僚病。伯克希尔是其它公司学不来的。伯克希尔的成功是机缘巧合的结果。从某些方面来说,每日期刊公司是迷你版的伯克希尔。在整个报纸行业走向消亡的大环境中,洛杉矶的一份小报竟然能活得这么好,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既然说到了报纸,我又想感慨一下,我们非常怀念逝去的报纸。在过去,各地的报纸,各自形成垄断地位,它们具有强大的护城河,具有长期稳定的赚钱能力。在过去,新闻报道的价值观是客观真实。那时候的报纸对政府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人们将报纸称为“第四权”,意思是说,报纸如同政府的第四个分支机构。如此高的地位,是报纸偶然获得的。现在,95% 的报纸已经不复存在了。

报纸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是一群博眼球的疯子。人们爱听疯话,各路疯子吸引到和他们一样疯狂的人。疯子凑到一起,变得更加疯狂。我很怀念过去的报纸和像沃尔特·克朗凯特那样的主持人。传统媒体的衰落是文明的重大损失。传统媒体消亡了,这不是谁的错,而是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的结果。但是,报纸的消亡是国之不幸。在新兴媒体中,新闻分成两派,不是迎合左翼的脑残,就是迎合右翼的脑残。为了迎合各自的受众,新闻报道甚至不惜歪曲事实。这对我们的国家来说不是好事。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也许我们应该成立第三个政党。

如今,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选区划分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两党都有自己的铁票仓。两党共同的担心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自己的议员席位被抢走。于是,每 10 年左右,无论是极左的,还是极右的,他们都会行动起来,把中间派从立法机构中赶出去。

这样一来,在立法机构中,头脑清醒的中间派根本没有生存空间。这样的政府是有问题的。这样的现状背离了民主的初衷。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而且情况日益恶化,问题很严重。我根本不知道,这么严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问题 34(续):我正想请教您,该怎么解决呢?

芒格:也许成立第三个政党是一条出路。美国曾经这么做过。我们因为成立了第三个政党,才废除了奴隶制。如今,在国会之中,仍然有一些小规模的团体,例如,40 多人左右的,其中既有民主党成员,也有共和党成员。我们也许可以成立一个新的政党,这或许是个办法。

美国现在的政治弊端深重,仇恨和对立情绪太激烈了,太不对劲了。一个充满愤怒情绪的人,无法好好地生活,一个充满愤怒情绪的立法机构,无法正常运作。在如今的政治环境中,完全不存在信任。

我们这一代人则不同。就以二战结束后来说,我们那时候的政治家提出了这样一句口号:“政治止于大洋之滨。”在巴丹死亡行军中,日本屠杀了很多美军战俘。德国的希特勒屠杀了大量犹太人。但是,我们却在战后帮助德国和日本,与这两个国家成为了朋友,这多了不起啊。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政治生态,和当年可真没法比?

贝琪·奎克:比不了。

芒格:不说了。换下个话题吧。

问题 37:查理,这个问题是关于开市客的。来自加州的 Ami Pa­t­el 问道:“您最近表示,股票存在泡沫和估值过高的现象。请问开市客的股价是否存在泡沫,是否估值过高?现在,无论是看市销率,还是看市盈率,开市客的股价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开市客的股价已经创了新高,现在还能买吗?”

芒格: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始终认为,再好的公司,价格也不能没个边。哪怕是像开市客这么优秀的公司,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也不能买了。这么说吧,如果我负责管理一只主权基金或者退休基金,我的眼光可以放在 30 年、40 年、50 年之后,按开市客现在的价格,我可以买入。开市客这么优秀的公司很难得,我非常欣赏开市客这家公司。

我不是说,我本人会在现在这个价格买入开市客。毕竟,我习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了,这么贵的价格,我下不去手。开市客现在的价格很高,但是我从来没动过卖出一股开市客的念头。去年圣诞节,我在开市客买了几件法兰绒衬衫,一件才 7 美元左右。衬衫的质量非常好,手感很柔软。我还买了几条奥维斯牌 (Or­v­is) 的裤子,大概也是 7 美元一条。我买的裤子腰部是弹力的,还防水。开市客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它为顾客精挑细选商品,让顾客买得放心,进军电商领域,开市客一定能占据一席之地。

按开市客现在的股价,我不一定会买,但我绝对不会卖。我相信,在长远的将来,开市客将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开市客配得上成功。它拥有优秀的文化和良好的道德观。真希望美国有更多像开市客这样的好公司,这样的好公司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问题 38:Mi­c­h­a­el Wi­c­h­t­e­r­le 的问题是:“查理,关于 3G 资本和零基成本管理,请问您有什么最新看法?在过去五年里,您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芒格:一家富得流油的公司,受人性侵蚀,很容易染上官僚病,出现大量浪费,做大量无用功。例如,没完没了的开会,除了浪费时间,什么用没有。在染上了官僚病的大公司,很多资金被毫无意义地消耗了。很多钱,白花了。在很多这样的公司,把成本削减 30%,公司会变得更精简,更高效。裁撤冗员,调整架构,对这样的公司来说是好事。在很多成功的大公司,普遍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

问题 42:来自休斯顿的 Fr­a­nk Wa­ng 问道:“不考虑税收问题,我打算现在空仓,全部持有现金,在未来 12 个月里,等到出现了好机会,我再进场。您觉得我的想法可行吗?”

芒格:持币观望,盼着有好机会的时候再投资,这样的事,在我整个的投资生涯中,我从来没做过。我从来都是在自己能找到的机会中,选择最好的去投资。我过去如此,现在也不会改变。现在每日期刊没什么现金,都投出去了。伯克希尔持有大量现金。但是,伯克希尔持有大量现金,不是因为伯克希尔预测市场会跌,想等到下跌以后再出手。伯克希尔持有大量现金,只是因为没找到值得买的好机会。你提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能告诉你我们的做法。

问题 43:这个问题是 V.J.V 问的:“2020 年年初,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伯克希尔为什么没有趁此机会买入更多公司?是因为在收购新公司方面,管理层的态度变得保守了吗?当然了,几年前,伯克希尔买入苹果公司的股票,收获颇丰,这笔投资做得非常漂亮。”

芒格:不是我们变得保守了。我们没有进行新的收购,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价格合适的机会。就这么简单。别人把价格抬得太高了。很多资金做收购,并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为了赚管理费。私募股权基金热衷于收购,它们追求资产规模,管理的资产规模越大,它们收的费用越多。

花的是别人的钱,出手当然大方了。我们用的是自己的钱,我们像管理自己的钱一样,管理股东的钱。伯克希尔持有一部分闲置资金,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就拿每日期刊公司来说,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了止赎潮,我们通过止赎权公告业务赚了 3000 万美元,正是因为当时我们手里有这 3000 万美元,我们才抓住了绝佳的投资机会。手里有现金,才进退从容。另外,因为每日期刊公司财力雄厚,我们开展软件业务,更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的信任。我们不缺钱,政府部门更信得过我们,我们也确实值得信任。

我知道,有些股东觉得未来很复杂、很困难,你们对未来有很多担心。我想送你们一句话。这句话是哈佛法学院的一位老教授对我说的,他说:“查理,有什么问题,告诉我,我让你更困惑。”我觉得这位老教授是在启发我、激励我。我现在也用同样的话启发和激励你们。你们有担心、有疑虑是对的,这证明你们在思考。你们在思考,这是对的。你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对的,例如,通货膨胀问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过去几十年里,投资指数,能实现 10%、11% 左右的收益率,即使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能实现 8%、9% 的收益率,这样的收率已经非常高了。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代人取得过这么高的投资收益率。现在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未必能像我们这代人一样,拥有那么好的投资机会。他们做投资不可能像我们那时候那么容易了。

问题 45:这个问题是 St­e­ve 问的。他说:“关于当前的经济和股市,您最担心的是什么?您感到最乐观的是什么?”

芒格: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最让人感到乐观的。现代文明中的伟大成就基本上是在过去两百年里实现的。从 1922 年到 2022 年,在这过去 100 年里,我们实现了现代文明中的绝大部分成就。在 1922 年之前的 100 年里,我们也实现了现代文明中的许多成就。在过去两百年之前的几千年里,人类社会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古代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寿命很短,生活很单调。古代没有印刷机、没有空调、没有现代的医药。文明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在 1922 年之前的 100 年里,人们发明了蒸汽机、蒸汽船、铁路,改进了农业技术,改进了排水管道。在 1922 年之后的 100 年里,人们发明了覆盖范围广泛的电网、现代医药、汽车、飞机、电影、空调。人类的福祉实现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的先辈生活很苦,想要三个孩子,必须生六个,因为有三个孩子会在襁褓中夭折。眼看着自己一半的子女死去,那是多大的痛苦啊。在过去 200 年里,特别是在过去 100 年里,人类文明实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进步。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的基本需求完全能够得到满足。在美国,穷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肥胖。过去,人们的问题是吃不饱。现在,人们的问题是太胖了。时代真的变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更自由了,人与人之间更平等了,人们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种种便利,但是与过去生活很苦的时候相比,人们反而更不幸福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现在,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过去好了很多倍,但人们不把这个当回事。人们盯着的是别人比自己过得更好,人们总是因为别人有这有那,自己没有,而耿耿于怀。难怪古时候,上帝教导摩西,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牛驴以及一切。在古代的犹太人之间,就已经存在嫉妒了。由此可见,嫉妒是人的天性。

像我这么大岁数的人,我们经历过大萧条,那时候的生活特别苦。我小时候,天黑了,还可以在奥马哈的街头无忧无虑地闲逛。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但让我想不到的是,天一黑下来,我在洛杉矶的街头散步,会担心治安问题。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现状。生活水平提高了六倍,但很多人觉得非常不幸福,甚至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为总是有别人比自己得到的更多。我很早就找到了克制嫉妒的方法。我谁都不嫉妒。别人爱有什么有什么,我根本不在乎。但是,很多人的嫉妒心非常重。更可恶的是,有些政客为了自己升官,挑唆人们的嫉妒心理。有些电视节目专门火上浇油,激化社会矛盾。

犹太人在《旧约》中说得很对,我们不应该嫉妒别人。我们不应该听信别人的挑唆,任由嫉妒心理作祟。话说回来,炫富有什么好的?戴个劳力士手表有什么用?想被抢劫犯盯上吗?人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高消费,能在别人面前炫富。人们的欲望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建议年轻人避免高消费,那不是你们该去的地方。远离高消费,远离炫富。欲望的满足无法带来幸福。但是,人们对欲望的追求,确实推动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贝琪·奎克:这个问题来自 Je­r­ry Mi­l­l­er。请您继续。

芒格:人们的欲望越多,失落感也越强。哈佛大学的史蒂文·平克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学者。他告诉我们,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好了很多,但是人们普遍觉得,社会越来越不公平了。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现实就是这么矛盾。

芒格:能和优秀的人走到一起,我很荣幸。能和优秀的人一起做一些事,我很荣幸。我们不像其它很多公司,我们没有沾染上官僚风气。我们没被困难打倒,我们抓住了机会。我们很幸运。

我们靠的是什么?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美德。盖瑞和我,我们没什么秘诀。我们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尽量保持脑子清醒,勇敢面对种种困难。只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做到了,你就能成功。

上天眷顾,沃伦和我的运气非常好。从我们的成功中,你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举个例子,很多人必须给性格暴躁的老板打工。很多老板好像有神经病一样,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做事,真是遭罪。沃伦和我没碰上这样的麻烦,这是我们的福气。

问题 47:查理,这个问题是 Ku­m­ar 问的。“我感觉您很幸福,很知足。请问您的幸福从何而来?您有什么幸福的秘诀吗?”

芒格:别人问我怎么才能幸福?我总是回答说,降低你的预期,也就是让你的预期更符合现实。在生活中,一个人总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预期,他就好像笼子中的鸟,明明飞不出去,却一个劲地扑腾,不断用翅膀拍打笼子,最后只能撞得头破血流。何苦呢?你的预期要符合现实。生活中有苦有甜,一切要坦然接受。在这个世界中,有很多好人。多结交好人,多和好人来往,不好的人,离他们远远的。

芒格:好,今年的会就到这。

Fo­r­c­o­de:98岁的查理芒格,依然宝刀未老,充满智慧!这说明人的思维能力维持到去世之前,是完全有可能的,欧美发达国家良好的医疗和生活条件,很多老人七八十岁,依然健康状况良好!不可思议!

汇编室:98岁还能有这样的敏捷思维和谈吐,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下沉用户(徐佳杰Pi­e­r­re 2022.3.14)

9年、20年的时候,我也特别喜欢批判那两个短视频平台。但近两年看到那些趾高气扬骂“下沉用户”的帖子,我第一反应是不看+屏蔽。转捩点发生在21年初,我在昆山看房子的时候,正巧刷到了几个液晶厂工人的日常。

原本,我真的自以为,自己是底层得不能再底层的人。我是从棚户区出来的,别人都住进公房的时候,我们家还在刷马桶生煤球炉呢。所以我自以为,能够理解他们的生活,于是我尝试和他们搭话,把他们约出来吃饭,到他们的宿舍坐坐。然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我确实无法理解他们的生活。

除了之前提过的的15/小时日付,25/小时月付的工资,以及恶劣的宿舍环境等等,还有很多。譬如说,

小A冬天的时候在华南打工,春天到昆山,夏天可能就回湖南老家了。因为这些地方工资高吗?不是的,仅仅因为冬天的时候深圳暖和,春天的时候昆山不热,夏天湖南他老家凉爽。

小B的女朋友怎么追到的呢?就是下班的时候,那姑娘也下班,两人擦肩而过,他觉得对味,冲上去要了电话。去他娘的造作的爱情,去他娘的表白技巧,去他娘的拐弯抹角的话术,三句话一来一去两人就好上了。

小C离过婚,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找男朋友也喜欢小B那样的男孩。长得高高瘦瘦,不求多好帅吧,胆子够大玩儿得够开就行,只求那一分钟的内心荡漾(我用语言美化过了,你们看个意思就行。)后来连续换了七八个男的,找了个正式工结婚,本以为能两个人安安心心奋斗生活吧?哎,不是!正式工因为一次化学品泄漏事件(具体啥事我不知道)被赔了好几十万。他拿着这钱,离了婚,回乡盖房子娶新老婆了。小C经历了此事,学乖了吗?没有,他还是一个劲的找男人,一个劲给他们做饭洗衣,就是觉得离了男人没法活,打工都提不起劲头来。

小D是众人之中混得比较好的。他存款有20多万。在这人人几乎都月光的厂区,他是怎么攒下钱来的呢?在各个厂都打过一遍零工,认识一大帮兄弟,然后每周找不同的兄弟蹭饭。我本来还想请他吃一顿麦当劳,可他非要去大排档吃炒面。等我回了上海,腹泻了整3天,他一点屁事没有。小E人高马大,看着却有些傻。因为取向的关系,自己在外面租了房子住。他说自己因为浓眉大眼个子高,总被错认作1,可实际是个纯0。为啥取向不同就非要搬出来住?因为工友歧视他,欺负他,还要打他。他自己在外面住,每个月给房东交10块钱的宽带费,时不时还能带男朋友回家也方便。不靠谱的呢就换,靠谱的呢就带回来一起住,一张床两个人睡也能分摊些住宿费。还有一些所谓的,违背某些人心中的,刻板的公序良俗的内容,我不方便写。和他们交流了一两个月后,我再看看自己以前写的内容,再看看那些大V们整天批判“下沉用户”的文章,就觉得可笑。你们他妈以为自己是谁啊?别人的恋爱观要你教?别人怎么评论要你教?你们整天高高在上做道德帝干嘛呢?东截图西截图挑唆人民内部矛盾,装什么X啊?短视频平台为啥能兴起?因为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产阶级霸占了互联网的话语权。包括现在,这种垄断依旧没有消失,就像我之前说的,程序员996能上热搜,程序员裁员能上热搜。可是,那些比程序员薪水低得多,离职没有N+1补偿甚至欠薪,997还没加班费的从业人员,喊得再大声都没啥卵用。

短视频给了他们表达的机会。你们总说文字创作的成本低,这也是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偏见。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好,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不好,但一按拍摄按钮,配个随大流的所谓“烂梗”音乐,他们的生活便被记录下来了,便能被同圈子的人看到并点赞了,甚至男男女女评论里聊着聊着就撮成一对了。这种快乐你们懂吗?就说辣么多。

汇编室:短视频确实极大降低了表达门槛。

夕阳产业的回报率40年6600倍(宁静 2022.3.14)

上涨理由大多数是上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下跌理由大多数也只是下跌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资产价格高低反映的是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各种心理规律,而不是资产本身的长期回报。

举个例子,有一个属于夕阳产业,长期受美国政府打击的消费品公司,在四十多年时间里为股东带来了6600多倍的回报,成为此期间标普500当中股东回报最高的公司,但它却一直涨得不够多,几十年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

显著低于那些前景广阔的消费品公司,例如百事可乐(同期平均市盈率20倍,而回报却低得多,累积800多倍),高露洁(21倍,回报700多倍。而同期指数回报只有87倍~当然这个回报又远超债券,黄金,房产)。。。更远低于,前景更加广阔的默沙东和辉瑞(26倍)等医药公司,以及各种高科技公司。但它红利再投之后的长期回报,远比这些公司都高。

这个真实的例子说明,“市场”不仅仅可以低估一个公司半年,而且可以低估半个世纪~就跟“市场”几百年来一直在低估整个股票资产背后的道理一样:资本市场定价是人在博弈中的行为结果,人的行为不是基于长期回报的,而是基于心理规律的。“市场”对短期变化反映过度,对长期回报反映不足,并不是偶然的亢奋或恐慌产生的短暂“失灵”,而是心理规律决定的长期现象 网页链接

如果买股票真是买生意,那自己要搞清楚:期待股价上涨,或者买个股票涨得多就感觉自己特别懂这个生意,是一种逻辑错误。

反过来,如果你的“价值投资”是买入“基本面好”的公司想通过它们“价值回归”上涨赚钱。那就需要想清楚另一个逻辑:为啥你买的股票涨的时候就是“市场有效”,“价值回归”,跌的时候你就觉得不是?

宁静补充1:道理是一样的~“看出”一只鸡一年能下200个蛋,本身并不能给您带来好处。您得把鸡买下来,等着它下蛋,然后孵出小鸡,再下蛋。。。

多年以后,就有可能一年能下200万个蛋,这样就赚钱了。

如果您“看出”来之后,天天上网操心国家前途,天下大事,人类命运。。。第二天就把鸡卖了(没人会亳无原因地做傻事,这样做多半是因为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能在第三天以更低的价格把鸡买回来~说不定能买两只。问题只是:买的人在想啥呢?),这样的话,即便能“看出”一只鸡一年下200个蛋,但天天跟无数人一起对赌炒鸡游戏,赌一辈子也可能赚不到啥钱。

当然,您之前提到的能不能“看出”来,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以为自己看出来了,实际上买到一只还没下蛋就死掉的鸡,也是常事。但解决这个风险的办法,符合常识的有三种:

1.拥有“看出”能力(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种能力是很多偶然因素的结果,无法通过努力上学取得)。

2.买一群。

3.不买。

不合理的有一种:每次买的时候都相信自己总是能够,把不知道是不是快死的鸡高价卖给别人,相信自己会通过不断低买高卖,把一只鸡变成200万只。。。但这种做法最常见。

因为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人的感受是自己在不断避开风险,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时时脱离协作,脱离价值创造,走向更不确定的零和博弈)~人并不总是做合理的事,而总是做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事。

宁静补充2:让自己躺平,让资本努力。不要让资本躺平,让自己努力。。。

作为股东,很多所谓的努力都没创造任何价值,实际上只是在干两件事:1.为自己制造焦虑。

2.为自己缓解焦虑,让自己开心~为此把资本用作赌具搬来搬去。

这样一来,资本就只能躺平让人搬了。。。

宁静补充3:投资其实不是靠“看出”生意的未来回报赚钱。而是靠用资本参与生意,参与协作赚钱。

即便是看不出,但是长期用资本参与~例如买全球化的宽基指数ETF,也能赚钱。

反过来就算看得出,但总是东看西看,一会儿看疫情一会儿看战争一会儿看政策。。。三天两头改主意,总觉得自己才可靠(这实际上不是在长期用资本参与生意,参与协作。而是在长期用资本寻开心)。。。那也赚不到啥钱。

尽管,后一种做法才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投资”,因而最常见。并且参与者的群体损失很容易被个体博弈中奖的吸引力所掩盖~这也是源于人的各种基本心理规律,例如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加密货币的闹剧(2022.3.14)

美联储加息,最惨的不是股市,而是加密货币。这两天Lu­na币暴跌99%,价格最高超过100美元,最低跌破0.5美元!导致多达15万人爆仓,400多亿美元灰飞烟灭,又见世面了。虚拟货币过去几年,上演了成千上万倍的收益,常适合“以小博大”。但后来国家政策不允许,很多人都玩不了!现在看很有前瞻啊,不然又成了炮灰。

汇编室:看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跌至2018年,有的国家居然动用财政购买投资比特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下新闻。

参考消息网2022年11月19日报道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13日报道,比特币大跌对萨尔瓦多造成“致命打击”。

最近一段时间是加密货币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些数字资产的价格飙升至极高水平,令人印象深刻,但今年几乎跌去了所有收益。比特币是加密货币中最受欢迎的,因为它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但是,比特币价格近期下跌21%,跌至两年来的新低。这牵动着全球无数投资者的心,但对650万萨尔瓦多人影响尤甚,因为该国总统将国库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加密货币。

引发比特币暴跌的正是最大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FTX的破产。但这只是最近一次下跌的原因。自去年底以来,受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影响,比特币一直呈下跌趋势。时间并没有站在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的一边。2021年9月,他宣布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并将部分公共资金投资于该资产。自布克尔去年9月购入第一批比特币以来,它们的价格已经下跌67%。

中美洲财政研究所经济学家里卡多·卡斯塔涅达说,目前还不清楚布克尔在比特币上究竟投资了多少,但从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消息来看,估计到目前为止损失了约7000万美元的公共资金。

这位经济学家说:“这对像萨尔瓦多这样的国家来说是个非常高昂的机会成本,因为在一个半数人口的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国家,这笔资金几乎是农业部的全部预算。”

道歉(岁寒知松柏2022.3.14)

非常抱歉,今天是基金产品成立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5%左右),同时也是我个人资产亏损最大的一天。上周五中概继续大跌和今天深圳东莞封城加剧了港股的恐慌情绪,我们重仓的港股大多跌了10%,国企指数跌幅超过7%,科技指数跌11%创造历史记录。

但我仍然认为最惨就这一二周了,因为下周开始将陆续出财报,出了管理层就能说话公司能回购大股东能增持来支撑股价,现在静默期一点办法都没有,A股交易所还可以窗口指导好的公司出前2个月的数据,以及期盼国家队,港股只能等。另外乌克兰战争应该这个月也要有个结果了,看今晚杨沙面谈结果如何,沙利文昨天说俄罗斯可能不单骗了欧洲,也骗了北京,这个表态缓解了中国的国际舆论压力。还有就是2会已经结束,稳增长的措施也应该会陆续出台。

我对今年也还是比较乐观,可能的风险有2点:一是国内疫情啥时候调整政策放开并平稳度过大规模感染期,看欧美澳香港的数据,打三针后真实的病死率应该在万分之五以内,国内只要做好解释和舆论指导,不至于很恐慌,毕竟不同于2年前了;二是美股如果崩掉对港股拖累会有多大,现在港股已经惨过2018年,科网股类似2008年,毕竟最终还是看价值和成长,总是有底的。其它的国内因素预期应该已经足够悲观了。

操作上现在确实没啥腾挪空间了,这个位置换股或留现金一是很容易两面挨打,二是看稍长一点也没必要,只能熬多一二周。

汇编室:事后看,这才哪到哪,恒指跌倒10月底,跌穿20年大底,所以基金经理的压力真是不一般的大啊。

方丈(2022.3.14):我很赞同,股价下跌的时候比上涨时候更有投资价值;暴跌往往是很好的投资时机。

但我不喜欢大呼小叫“抄底”。

中国股民(2022.3.15)

网友:有财老师,您学识渊博,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在都挺有研究,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也非常有心得,想请教一个问题。您觉得股民应该得到基本的尊重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何我们不断的被羞辱而渐渐产生无尽的失望,特别是A股港股股民。

按照方丈曾经的解答,他说股民最重要的作用是给这个市场提供流动性,(可能我记得不是特别准确,大致是这个意思)

有智思有财: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太年轻。不要说外人,就是股民自己大多数也是来赌一把的。如何要求别人去尊重一个赌徒呢?

作为一个30年股龄,其中20年专业炒股的老股民我所受到的羞辱已经使我拥有了足够厚的脸皮,但至今令我无法容忍的是,他们不仅要羞辱我的人格,还要羞辱我的钱包!

年轻的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忍受,即使是自己的家人,也从来没把炒股看作是一个职业,总是反复地对我讲:“你就不能去找份正经工作?” 但可能是我太优秀了,哪个行业我都干不久,所以尽管我上班的时间不多,干过的行业却不少。后来自己也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可能不值得别人尊重。于是阿Q般地安慰自己,如果全世界都能通过羞辱我带来快乐和满足,那这就算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吧?

这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由于不用上班,所以看了许多书,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资本市场对一个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财富创造、保有、扩大再生产、减少分配中的贫富分化,最终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无一不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后盾。知道了这些之后,无论别人是否尊重我,我的有生之年,能否看到这个社会还给我们这些股民一份应有的尊重,我自己都觉得作为一个股民,是值得被尊重的。每当想到这一点,我都会热泪盈眶,倒不是被自己感动了,主要是股票跌得太多了

药物、资源(2022.3.15)

网友1:有智慧的方丈,我们家附近的医院,有一个医生,他技术一般,经常对病人开一堆没有作用但很贵的药(并非恶意揣测),但是病人认为医生开药是好事,还对这个医生很感激。请问这种现象是正常合理的吗?

方丈:首先,我并不智慧。

其次,我认为这个现象非常正常。

病人去医院,其中重要的诉求就是得到治疗,这些治疗里面,最无争议的就是获得药。而通常的认知会认为,药效跟药价呈正相当。

当然,事实上疾病的康复非常复杂,跟是否吃药,吃什么药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如果你搞得清楚这里面的非必然关系,医生这种行为不会构成你的困扰。如果你搞不清楚为种非必然关系,医生这种行为满足了你的需求。

按我肤浅的看法,大部分疾病,不需要任何治疗,不需要吃任何药。

医生这样做当然赚不了钱,但病人也是很不满意的。。

网友2:如果感冒一类的疾病,吃药能否缓解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感受,还有疾病自愈时间上是否会提前一些?

方丈:也许有一点作用,也许没有。我感冒从来不吃药。

网友3:一个肤浅的看法,全球变暖,让俄罗斯加拿大的耕地

面积增加,会不会到头来因为气候、地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改变,让俄罗斯焕发第二春?

方丈:国家的发达与否,主要跟制度、技术相关,跟气候地理的关系不确定。挪威、瑞典、芬兰、加拿大都跟俄罗斯一样是苦寒之地,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俄罗斯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希望他们国家繁荣富强,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有这个条件。

网友4:资源丰富的国家反而不强,俄罗斯,中东石油,躺资源上赚钱太容易了

方丈:嗯,资源有时候是可怕的。

资源有两个问题:

1,卖资源的产业链太短,它无法培育足够细化的社会分工。国内的居民、企业不容易通过商业创新参与分配。这样市场就不发达。

2,卖资源主要能做的是分配,那么掌握分配那个权力的环节就会过于强势,这更不利于市场的发育。

意识形态的讨论(2022.3.16)

浮云资本:人的一生,不经历4—5次意识形态的的大幅度摇摆,大概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成熟,最后的最后,只有放弃意识形态一条路。

Fo­r­c­o­de:4~5次大摇摆,还是夸张了点,我感觉一般人最多经历过2种意识形态,一种是教科书灌输的,一种是欧美舆论宣传的。

我多一次,从大学时期认同欧美舆论到这几年又越来越否定欧美舆论,主要触发因素是出国旅游遭受的歧视和特朗普时期白人种族主义让我意识到就算移民欧美,也永远只是二等公民,我无法改变肤色和语言文化饮食习惯,我跟中国是一条船上的,命运与共。

疫情之后的欧美舆论,让我再次增加了对欧美宣传虚伪性和不客观的体验,加上这几年读了很多欧美智囊机构写的各种报告,让我看清楚很多新闻事件背后的外交和舆论动机,开始进一步批判看待欧美宣传……

民主自由人权,很大程度上在外交上是作为一种舆论工具使用的,指哪打哪,天然政治正确。跟以前苏联反帝反殖民的口号一样天然政治正确。我们现在面对欧美自由民主人权平等那一套,缺乏一个简短有力、天然政治正确的口号……

需要一种能让中国站在道德高地的口号,这是任务交给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来构思和理论体系化了

拿汽车飞机上网不方便(2022.3.20)

网友:看手机,汽车,飞机三个品类龙头企业的市值,苹果超过2万亿,特斯拉不到1万亿,波音现在不到2千亿,站在苹果的巅峰上,就算整个特斯拉都是苹果的,也只不过是增加50%的市值而已,可见,没有哪个品类能复制手机这样的大单品了!

宁静:苹果其实是一个网络服务业。特斯拉,波音不是,也不会是。因为拿汽车和飞机上网,不如拿手机上网方便。

电子产品是靠自己做产品和后期服务赚钱。

网络服务,是通过这个产品形成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无数努力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在给他上缴抽成,努力帮他赚钱。。。

苹果做的是后一种生意。

汽车和飞机也可以做成电子产品,但做不成代替手机的虚拟世界~因为人不需要更不方便的联接。

很多对生意的误判不符合常识,却能形成资本市场的群体颠狂。是因为人总喜欢从自己的“远大抱负”来看问题,不愿意从别人的简单需求来看问题。

汇编室:真是好笑又深刻啊。方便,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支付宝干不过微信,就是这个原因。

因一本书引起的离题讨论(2022.3.23)

网友1:受疫情影响无法出门,静下心来读书,看完方丈推荐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作者余戈是军事杂志编辑,对写实类战争文学作品有深入研究。他通过长期深入调研,用大量一线战壕的细节描写,将一部残酷的微观战史呈现给读者,战况紧要处让人欲罢不能,代入感极强。我连夜与远征军官兵登上松山主峰高地,心潮澎湃无以言表。恳请方丈和网友推荐类似微观战史类书籍,十分感谢!

方丈:来,看看我连夜登上松山主峰拍摄的当年战壕。

网友2:乍一看像某种水利设施。。

方丈:这个是真的战壕。

看起来非常窄,这是有讲究的,是为了降低垂直坠落的迫击炮弹、手榴弹掉在壕里的概率。战时上面可能还覆盖了一层6豪米厚的钢板。

看起来很浅,是为了步兵能趴在上面射击。实际比这个要深一些,积年累月有些淤积。

这一条战壕,不是日军挖的,是中国军队挖的,挖的目的,是挖到主峰地堡下面去埋炸药,然后把地堡炸了。

网友3:方丈,诸葛亮前期可以借东风,后期打司马懿算不出会下雨,单从小说角度来看是不是吃书操作啊

方丈:如果认真读一些军事方面的书籍的话,就知道战争从来不是靠计谋,或者将军的武艺取胜。战争就是资源的比拼。

网友4:资源还包括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吧,应该不仅仅是经济。

方丈:是这样的,比如二毛大部分传统资源不如大毛,但是在外交(人心)资源上完胜,就帮上了很大的忙。

1,虽然你说的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但我认为胡说八道是你是权利。2,我不喜欢跟这样胡说八道的人有任何交流,所以我会把你拉黑。

网友5:我大概就是你说的利己主义者,国家大事我从不关心,这块地那块土从不关注,我感兴趣的最多就是家门口的那些事。我只做好法律要求我做和不能做的事。我买东西更是不分国籍,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国产的……我都买,哪个好就买哪个,哪个地方好,我就希望往哪个地方跑,我从没试图过让别人或者社会和国家更好一点,我考虑的从来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我正常吗?

方丈:嗯,那我说说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讨论:

1,尽量讨论相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而不是讨论搞不清楚的动机、想象。

2,尽量讨论清晰的主体,而不是定义、边界模糊的概念。

3,对事不对人,不对交流对象进行人格设定、攻击。

宁静:不招惹谁。但是,通过批判别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体验自己的高尚道德,忧国忧民情怀,鄙视链顶端的价值感。。。是一种精神利己,一种最容易实现的自我成就。

这种精神利己比卖一碗对别人有用的小面来真实利己一下,要容易太多。而且成就感要高太多~前者是高考第一,万众景仰的感受。后者只是最普通的人生。。。

如果我们从小学会的就是不能做普通人,那很可能会发现,我们成年后也很难做一个安心于自己兴趣,不招惹人,通过市场或多或少对别人有点用的“利己主义者”。很容易成为一个通过仇视各种“利己主义者”来自我成就,却对人毫无用处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说,一个不以掐尖刷题为商业模式的正常K12学校,在国内其实是一种好生意。如果大多数都是不正常的话。

网友6:精致利己这个概念得先确定一下,提出的教授举了这么个例子,他以前有个学生经常上课下课套近乎,人很聪明又认真,教授跟她相处得很好,然后这个学生去国外留学请他写推荐信,他写了,结果推荐信给出以后这个学生就人间蒸发了,等于她之前的所有行为都是“投资”。。。这是精致利己的最初解释,个人认为这样的人是问题的。。不过后来精致利己这个词被扩张性解释了吧?

宁静:我觉得是抱怨这件事的教授自己有问题,学生没啥问题。

教授就是为学生服务,从而获取报酬的服务人员。学生有时对自己热情是意外,毕业后无音信才是常态。写合适的推荐信是他正常的服务工作,难道还要为此期望额外回报,让学生毕业后还给他写情书?

就像我们做基金管理也是服务工作,难道我们为投资人赚了钱,就要认为投资人应该对我们笑脸相迎?

同样是做服务,不懂道理,喜欢自寻烦恼,强人所难的教授,基金经理,要比不懂道理的小摊贩多多了。我怀疑这依然跟教育后遗症有关~多数学校从自己的商业模式出发,一直在为学生过度塑造靠考试名次压倒别人来获得尊重,荣誉,利益。。。这样一种虚假环境。

使那些被训练得更适应这种环境的高分学生(他们的职业是教授和基金经理的概率更大),成年后更容易抱怨它人,报怨社会。

因为这种虚假环境与真实世界中,是靠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利的市场原理相悖。

这时看错了世界的人,很难发现是自己从小就被塑造的方式有问题(发现这一点从感受上是在否定自己多年辛苦的“价值”),很容易认定是别人,是世界有问题。

Fo­r­c­o­de;这个视角有点意思,但好像不完全是这样,师生之间不是单纯的市场服务关系,是有权力关系在里面的,老师给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打分,能决定学生是否挂科和顺利毕业,考分也能决定奖学金和成绩绩点。而且,大学(尤其顶级大学)是卖方市场,学生更多是被选择的弱势方,不是你给钱就能去北大的。还有,教授没有义务给学生写推荐信……再有一点,尤其中小学,是一种社会化机构,灵魂工程师,批量给头脑安装操作系统和APP的,一定程度上是驯化和行为矫正的执行者,师生之间权力不对等。

网友7回复宁静:你是不是理解错了?还说什么情书?就是你和某人相处融洽,你以为和他是朋友,有一天他找你帮了个忙,帮忙后他就把你微信删了,人间蒸发了,哦,原来他没把你当朋友,你遇到这种事会不会有种被利用的不适感?

网友8:教学,交流都是工作,写推荐信不是。

感谢教授为自己写感谢信是学生应该做的,极大可能当时感谢了,他认为可以了,教授认为还不够,希望长期感谢,交流。

期望值高了

网友9:写推荐信应该不是义务,但我相信钱教授是“自愿”的。如果这个“自愿”有他自己私下的前提——希望学生以后有更多的正面回馈,那其实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角度呀。按这个逻辑来说,如果因此抱怨或责怪那个学生,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网友10:没有抱怨,没有指责,不要自己臆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来以为是“朋友”,结果发现对方一直在算计,自己被人利用了,你遇到这种事也会纳闷吧?

宁静:如果一个朋友找我帮忙之后,就把我的微信删了。我会认为她这样做总有她自己的理由。绝不会发明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之类的定义,来表达我对它人的错误期望落空之后的不满。我也不认为被人利用有什么值得恼怒~有人利用我们,那是好事,说明我们还有用。。

网友11:很简单,如果你是求回报的人,你就明码标价,先给钱再办事。如果你其实还是求回报,但又不好意思说,寄希望于别人的自觉,别人过后不自觉了,你就在那里怪别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你就是自寻烦恼。既想要名声(无私助人),又想要实惠(回报利己),有点贪了。用陈大导演的话来说:人不能贪到如此地步

方丈:人的观点不同可能跟国籍也没啥关系,你看在这个帖子里留言的应该绝大部都是中国人,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白酒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宁静的冬日M 2022.3.22)

网友:应该在给方丈扣个大帽子,作为公众人物竟然看好致癌物白酒。

宁静:那不叫看好至癌物,那叫看好人们为精神享受不惜至癌的执着,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

不过我倒是觉得白酒的生意模式不如烟草,因为它有时候是拿来至癌了,有时候是拿来发财了。

拿来至癌的白酒需求是可靠的,拿来发财的白酒需求不可靠,会有强烈的周期~尤其是近两年有某种金融创新让第二块需求成倍突飞猛进之后,未来的周期冲击更大。

烟草就要好得多,它都拿来至癌了。。

网友:某种金融创新,是指?

宁静:一种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金融创新。简单说就是一个第三方金融机构,用一笔钱帮大经销商拿货,然后逐级形成对应大经销商,市级经销商,县级经销商,零售商。。。等等的多笔贷款,只需要大家上系统,在终端销售实现之后才分账付息。

站在各级经销商的角度,会觉得不用自己出钱承担任何风险,当然是拿货越多越好,反正老酒要涨价。

站在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角度,会觉得自己用一笔钱放了多笔贷款,从息差看是暴利,而且也没有任何风险,反正老酒要涨价。

站在酒厂的角度,会觉得供不应求,正好扩产。。。

网友:周期的观点很有用,一个事实是现在有很多人囤酒炒酒搞得价格很高,万一有一天大家发现这玩意跟郁金香一样没那么稀奇的时候,开始大量抛售的时候,价格就兵败如山倒了…在当前白酒高价的情况下(意味着E高)PE还这么高,不是很安全的投资。

汇编室:当下的白酒依旧是如日中天,宁静的话让我对白酒当下的周期需要好好的审视一下。

用心做事的人很少(作者:黄建平 2022.3.24)

黄建平:装修接触了不少瓦工师傅,可以分为三类:

1、手艺差,毛糙,沟通比较困难,偷工减料。

2、手艺还行,但是要盯着,否则也偷工减料,提的建议往往为了偷懒。

3、手艺好,精益求精,站在客户角度着想,经常提出好的建议,不用盯着。

社会上第三类人太少,这类瓦工往往工期排满,需要预约,收入高。

曹文景:真就是这样的!任何环境都是这样!我以前在的创业公司,连续发了几个项目,但是介绍语都没有把几个明显的亮点突出出来,我到项目部后才改过来。我外公以前住病房,医生提出可以挂个iP­ad,其他家人就想到放点体育节目,只有我提出,把外公80大寿的录像找出来,果然,我外公最后只爱看这一个视频。这个世界动脑的人,用心的人真的很少!少

汇编室:正因为用心做事的人少,所以社会才能给他们更多的酬劳啊,要是大家都用心做事,岂不是太卷了?

施洛斯投资法和竞争优势企业投资法的区别(2022.3.25)

主要是想买那种可以持有10年以上、护城河深厚的伟大公司,不用天天拣烟蒂那么累,一个烟蒂最多持有三五年左右就卖掉,基本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不断需要研究新行业、新公司……伟大公司就比较轻松一些,对一个行业、公司、生意模式的研究,可以用上十年甚至一辈子,不用天天操心买进卖出那么麻烦,拿着就可以了……

汇编室:较高的周转频率是施洛斯投资法获得高收益的保证。

Fo­r­c­o­de:很多名人能够成功,是有精力充沛的身体资本,这是遗传基因好。查理芒格家族历来就有长寿基因,巴菲特也活得很久,没想到,爱迪生也有长寿基因,他的祖父曾祖父都活到了百岁高龄。

汇编室:昨天看99岁一遍吃炸货,一边直播问答,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健康长寿是多么的重要。

老俞闲话丨在世事无常间寻觅安心(2022年3月14-3月27日)

战争还在继续,双方的战士不断死伤,炮火之下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在网上读到一句话:“War is a pl­a­ce wh­e­re yo­u­ng pe­o­p­le who don‘t kn­ow ea­ch ot­h­er and don’t ha­te ea­ch ot­h­er ki­ll ea­ch ot­h­er, by the de­c­i­s­i­on of old pe­o­p­le who kn­ow ea­ch ot­h­er and ha­te ea­ch ot­h­er but don‘t ki­ll ea­ch ot­h­er and sh­a­ke ha­n­ds at the end of the war.” 这句话真是太有道理了,说出了战争的真相。

这两周新东方的工作,基本就是会议连着会议,解决老问题、迎接新挑战。常常有朋友问我现在是不是业务已经恢复正常,兴旺起来了。我的比喻就是:即使你曾经爬到过山顶,但如果你回到山脚,再次爬上山顶,所用的力气和时间,一定不会比第一次少多少。况且你这次爬的,可能是一座不同的山,甚至没法预料你路上遇到的风险。好在这一次,你内心已经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无限风光,内心依然充满希望,所以不会轻易放弃。中间曾经有两天,新东方的股价掉到了一美元以下,有朋友问我心情如何?我说我一个多月没有看新东方的股价了,后面几个月我也不会看。股价的高低,不是我做新东方的动力。我做新东方,只是源于我对新东方的热爱!

去香山前,我在网上买了门票。到公园后,在门禁上扫身份证,显示屏上赫然跳出一行字:“老年人免费进入”。这行字,吓了我一跳,内心瞬间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尽管之前我已清晰地知道自己进入了六十岁,但这种刚性的提醒,把我瞬间归入享受福利的老年人,内心依然不愿接受。我宁可自己出钱买票,也不愿意每次进入公园都被提醒:你是老人了!岁月无情,六十年岁月倏忽而过,人生真是匆匆太匆匆了。

和MU5735航班上的乘客相比,我平安活到今天真的算是很幸运的了。天地有常而人生无常。我身边有一些同龄,甚至比我年轻的朋友,突然间就和世界告别了。有的人连最后的遗愿都没有留下,也有的在和疾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含泪而去。

3月21日,当MU5735失事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召开新东方的办公会。很快失事的视频就传遍了屏幕。预料到飞机失事凶多吉少,大家开会的心情都没有了。一飞机132人,登机时没人会预料到,这趟旅程是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们会以这么惨烈的方式和世界告别。飞机钻到地面20米以下,摔成了几万个碎片。人,几乎不见了踪影,来于土归于尘,官方宣布全部遇难。这个时候,真希望人的灵魂是不灭的。这样,那些逝去的人们,即使肉体已尽,灵魂尚可在天堂安居。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我每年要坐一百多次飞机。尽管我知道飞机已经是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但每次上飞机前,我都会祈祷航班一路平安。在国外坐飞机,很多次安全降落后,乘客会自动鼓掌。我现在明白,这样的掌声,既是给机组成员的,也是给自己的。

过去的两周,读书依然是我的常规。看完《人世间》电视剧后,我用了四天时间,把三大本的小说《人世间》全部读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电视剧有所不同。小说的情节可以铺陈得更加从容。梁晓声的文字,擅长于通过时间轴和历史的变迁,对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进行描写,把故事和说理结合起来。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则需要更加紧凑的故事情节和更加鲜明的人物个性,故事需要在更强烈的冲突氛围中展开。刚读完书,就收到了梁晓声给我寄来的签名的《人世间》,心里顿生喜悦。

除了《人世间》,我还阅读了杨本芬的《秋园》和《我本芬芳》。两会期间,我读过她的《浮木》。杨本芬从六十多岁开始写作,现在已经八十岁左右。她对生活和生命的回忆,对她母亲一生以及自己婚姻生活的陈述,是那一代中国基层老百姓(39.390, -0.73, -1.82%)生活的缩影。我读《秋园》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我外婆和母亲的影子。杨本芬并没有受过太正规的教育,但她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使她能够把自己和家人本来会湮灭在岁月中的生命故事,变成一个时代的记忆,并成为历史真实的写照。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生命就在确定和不确定间前行。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当你接受了艰难,依然不放弃对于未来的追求;当你懂得了无常,依然不愿意变得心如死灰;当你理解寒冷的春雪后,蓬勃的春天会如期而至;当你领悟到一切繁华可能转瞬即逝,琐碎的日常中依然储存着快乐:也许,我们的生命就有了一定的潇洒。云舒云卷、花开花落间,我们就真的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汇编室:读完俞敏洪的这篇周记,果断关注了其公众号,尤其他60岁的那段,读得我也慌忙算了一下,我今年36岁,还有24年,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不能容忍时间无情的流逝,自己却没有精彩的记忆啊。

市场提前把收益给我要笑纳(HIS1963 2022.3.31)

被网友牵出一年前的帖子,挺感慨的,但凡有人相信这些常识一点点,也不至于回撤得那么惨。有时看看过去的这些帖子,尤其是帖子里的回复,挺好玩的。和早先在搜狐股吧2007年6000点左右和2008年1700点左右的帖子及其回复一样一样的。没有人愿意相信常识,总想着一夜暴富。

这次会怎么样(2021.1.25)

因为特斯拉8500亿美元。特斯拉8500亿美元不贵,

因为恒大汽车4000亿港币。

总市值:

贵州茅台27234、五粮液12253、泸州老窖3852、山西汾酒3429亿元,

宁德时代9246、比亚迪4714、隆基股份4404、长城汽车2631(上海汽车2693)亿元,

金龙鱼7657、海天味业6756亿元,

中国中免6000亿元,

迈瑞医疗5944、恒瑞医疗5934、药明康德3940、爱尔眼科3369亿元。

TTM市盈率:

比亚迪、宁德时代、通策医疗超过200倍,

中国中免、药明康德、欧普康视170至200倍,

酒鬼酒、山西汾酒130至140倍,

海天味业、金龙鱼、恒瑞医药、阳光电源、长城汽车、迈瑞医药100倍左右,

福耀玻璃70倍......

前年我的格力电器和海螺水泥10倍左右就吓得卖了,

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这次不一样和我没关系,

这次会怎么样也和我没关系,

就怕他们的牛市结束了,

我的西部水泥、塔牌集团、中国神华H的熊市仍然没有结束......

所以还是希望这次不一样,

所以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大,

能够带着我的西部水泥、塔牌集团、中国神华H熊转牛......

TTM市盈率:西部水泥、塔牌集团、中国神华H目前分别是3倍、7倍、6倍!

汇编室:哈哈哈,市场每次的上涨都是把企业给我的收益提前给了我,当然要笑纳啦,这种感觉也很美妙啊,每一次都不一样,但每一次都差不多。

管理者最重要的3个工作(虎吃海喝_大消费2022.3.31)

1,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员工的精力分配

企業最大的限制條件是人的精力而不是其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同時做完美,除非他姓喬布斯或愛因斯坦,或者活在烏托邦中。

做企業不應該假設員工的精力無限,可以同時做好多事情。最理性的假設,也是最應該的,是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簡化和聚焦到最重要的目標和行動上。花80%的精力到一件事情上,相比花20%精力,效率和質量不是高四倍,而是非線性的十倍二十倍。因為簡化讓知識的積累更深更快,讓反饋的數據噪音少,從而增加執行的成功率。成功率讓執行者自信增加,反過來又有利於能力積累和數據反饋,形成正向循環。因此,如何分配員工的精力是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和其他稀有資源,比方說資本,的分配一樣重要。

2,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二:简化、迭代

簡化找到重點以後,下一步通常是用迭代的手段來提高這個重點的效率。現實中,如何提高效率往往是不清晰不一目瞭然的,所以用迭代的方法不斷試錯往往是唯一的實用手段。舉個例子,我們剛開始啟動CRR來提高客戶粘性的時候,我們對提高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手段,沒有啥主意和方向。我給了個初始方案,大家驚為天才,就開始試了。一年多和多次迭代之後,再回頭看初始方案,真是蠢得讓人難堪 — 客戶取關的速度比雨後的櫻花掉得還快。即使起步那麼差,一年多以後客戶粘性還是提高了超過100%。因為我們不斷的迭代,每個週期都比上個提高了一點點,好多個週期以後,就成就了大的提升。迭代的實操性和有效性就體現在這裡了,它不依賴於某個天才主意,而是依賴於小步快走。回頭看美東的歷史,無論是庫存還是費用還是併購,所有的效率進步都不靠單一天才主意,而靠的是連續的快速試錯和迭代 — 下個主意比上個好一點點 — 來達到的。

3,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三:给一线员工自由度,需要的是慧眼,而不是指点

在簡化聚焦和快速迭代中,我們發現大部份好的實操主意和方案來自於一線同事。因為他們接觸客戶,對微觀更敏感,實操熟練,在迭代中,是創意和進步的源泉。那麼多年的經驗教會我們,在實操上和理解客戶上,一線員工是所有人的老師。管理者需要的是伯樂的慧眼,而不是好為人師教人做人。可惜,連總裁和董事長訪店的時候,也忍不住指手畫腳指導員工賣車修車掃廁所。好在公司文化足夠幽默,員工們面帶微笑,長時間熱烈鼓掌之後,基本上把我們的教誨連同標點符號都馬上忘卻。

以上,来自$美东汽车(01268)$ 2021年致股东信。

1.不要买入让人不舒服的管理层(fo­r­c­o­de 2022.2.3)

fb终于暴跌了!大道提前卖出fb这个事情,给我的启发就是,对于基于长期持有想法买入的那种伟大公司,如果管理层做事方式让你不舒服、企业文化有问题,就不要买。扎克伯格让人不舒服不是一天两天了,扎克伯克行为方式让人很难受,我的广告账户n年前就被莫名其妙封锁过几次,连句沟通都没有,做事情非常霸道,单方面制定一大堆规则,店大欺客(广告主),不尊重合作伙伴,受过fb的欺负的广告主,有机会能不合作就不合作……

冷z日渐激烈的今天,双方都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发挥作用,esg会越来越重要,那些靠垄断、创造增量利益太少、分走蛋糕超过自己创造价值、社会责任感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不行的公司,通通不能碰,马云的阿里巴巴、柳传志的联想和扎克伯格的fb都很典型。

无论个人还是公司,当你的行为和存在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太少,你的做事方式让社会大众不舒服,你的口碑有了问题,那社会迟早反噬你,出台各种政策限制你、联合抵制你,最终总会体现到公司利润上来。马云跟马斯克的那个鸡同鸭讲的对话,就是马云得意忘形的顶峰。

所以,不喜欢的管理层、做事方式不符合你道德观、不够ESG的腐朽的公司,在中m对抗的今时今日,尤其不能长期持有,最多当做烟蒂吸两口…

Fo­r­c­o­de补充1:仔细想一下,FB的护城河,相比微软、go­o­g­le确实还是差了一个级别。欧洲国家可以立法禁止FB,对欧洲人日常生活虽然有影响,但可忍受,欧洲当地企业搞一个类似的SNS并没有太大难度,勉强也能用。

但欧盟不大可能说要禁掉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或an­d­r­o­id系统的设备,砸钱搞一个竞品操作系统+app生态,再培养使用习惯,这难度太大了。

看看我国的情况也能一目了然:我国可以禁掉FB,却不会禁掉wi­n­d­o­ws或an­d­r­o­id系统和设备,那代价实在太大了……

芯片企业的护城河,似乎也要比FB要深厚……

Fo­r­c­o­de补充2: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FB在全球拥有 71,970 名员工,员工人数同比增长 23%。2021年归母净利润393.7亿美元,人均净利润54.7万美元……

腾讯人均净利润30多万美元……

两家公司都是发电机,现金奶牛,ROE都相当可以(差不多30%),FB的烟蒂价值似乎是逐渐跌出来了,PE居然不到15倍……

最大的风险好像还不是操作系统公司的隐私政策调整或ti­k­t­ok竞争或元宇宙的巨额投入亏损,而是全球监管机构陆续出台的监管政策,可能直接釜底抽薪,极大地限制fb的盈利能力…

2.煤炭和白酒(超级鹿鼎公 2022.2.9)

整个煤炭板块市值不到9000亿,也就一只五粮液的市值,所以,不用大家都认同,只要一部分资金叛逃出医药,白酒,来煤炭这里吃利息,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涨幅.

三方晋:韧寅A股开门红

冲锋要靠两桶油

赛道崩盘万股生

中军煤炭铁板桥

汇编室:从2022的结果看,煤炭是最大赢家

3.以投资为生的人不写报告(fo­r­c­o­de 2022.2.12)

Fo­r­c­o­de:实际上,真正靠给自己投资为生的人,是不会写公司分析深度文章的,你看到过段永平写某个公司的深度分析文章吗?那是分析师或媒体人干的事情……

网友:话说太绝对了,我就举两个反例吧,钱宇锋和谷子地。

雁门雪:这个是的。不过,我的意思是,其它票的分析虽然也零零散散,但综合下来,能组合成一个全貌来。而这个票的分析远远不够,不管广度还是深度。

Fo­r­c­o­de:多半有动机的,比如想以后发私募,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但很多情况,写几千字所谓深度分析文章,有些是被套牢了,所以罗列数据、写出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

网友:第一,按摩椅占地比较大,房价贵,城市普及率会不会成问题;第二,有没有技术壁垒或绝对品牌优势?

Fo­r­c­o­de:这些都不成问题,HK的人均居住面积比大陆小得多,照样渗透率很高。技术壁垒,客车也没有什么技术壁垒,最后宇通在行业高峰的十几年,股价最高翻了四五十倍,风口来了,行业里玩家都能赚钱,都高速增长。不是任何行业都能有什么技术壁垒的,绝大部分行业不可能形成技术壁垒,但不意味着行业集中度不会提升,最后比拼的是综合能力。

汇编室:工业消费品大部分都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但要是风口来了,涨幅也很凶猛,例如可电动车,在2021年的6个月里,雅迪居然涨了20倍,这是风口来的一个典型代表。前几年的科沃斯也是一样。

Fo­r­c­o­de:这种所谓深度文章,写起来太累,证券市场周刊编辑邀请我写,写一篇有千把块钱,我都懒得写,我订阅号完全是流水账,随心所欲的,大部分都是摘录+几十字到几百字的随感……

我说话是不讲究逻辑严密的,我懒得那么滴水不漏,毕竟我又不是领导……

表达观点,就是要偏激,偏激才观点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Fo­r­c­o­de:你说我?我1980年生人……

汇编室:f兄年长我7岁。

4.《东京贫困女子》(龙沙小宝石 2022.2.6)

《东京贫困女子》看完了,一本访谈为主的个案式社会问题调查报告,几个摘要:

1、日本社会(比我们)富裕多了,受访的几位贫困女性,税前月收入13-22万日元,扣税和社保后,每月到手折合人民币6000-11000元,而作者大声疾呼低收入令女性毫无尊严,被迫兼职风俗业(日本风俗业合法,与色情行业有模糊区分)。

2、东京都内生活昂贵,受访女性一再搬迁至更便宜的社区,但不能离开地铁线,否则无法满足通勤。

3、风俗业价格反应整体经济环境,因为经济下行既带来需求下降(男性占据更稳定和高薪的职业),也带来供给增加(之前受父亲或丈夫供养的女性自谋生路)。当前行价(日文版出版的2019年),面容姣好的在校本科生,每日服务两三个客人可得1-2万日元,折合每次两三百块。较之援助交际出现的90年代,女大学生为了买包包和化妆品从业,现在已沦为普通体力工作。

4、日本大学学费相当昂贵,较之90年代上涨44倍,国立大学54万,折人民币30000/年,私立大学更贵,而大学生的父母收入却在下降,部分家长从公立高中已经要求学生自立,读大学更是沉重决定。相对于学费,考学的难度似乎容易克服的多。有位受访女性初三立志上名牌大学(我初三连名牌大学是什么都还不知道),整个高中没有在床上睡过觉,每天在家学习8个小时。她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是接下来兼顾学业和打工压力导致精神失常。

5、日本名义上没有学贷,发放助学金,但一类助学金只提供给少数成绩优秀的人,无息。二类助学金在校期间利息0,毕业后3%,听起来不高,但对于上学都要贷款的学生来说极其沉重,多半会选择延长还款期限至四五十岁,但期限越长利息滚动起来越是惊人。一位受访女性发现毕业就背上600万负债,折33万人民币,立刻坠入酒精麻痹,无力开展社会生活。

6、作者入行之初即为色情杂志编写文案,持续采访风俗从业及低收入女性十余年。他说,很神奇,越是成长环境恶劣的女性,越倾向于选择福利性职业(非生产性,幼师、护士、老年看护等),似乎更需要付出爱。可是福利性职业的特色,就是社会夸大职业的意义,洗脑付出,不断提高工作时长、强度,又将具体雇主责任外包给企业,曲线降低从业者收入。因此一旦选择如此行业,她们更加贫穷的前景就可以想见。

7、居然有父亲借女儿考上大学的机会,按最大上限申请助学金,钱到手只付学费,剩下一年一百万日元自己花掉,把女儿丢在东京这个不易居之地,让她自己想办法筹集房租、生活费、书本费、培训费等等,这不叫逼良为娼叫什么?负债顶在女儿头上要用一辈子还。都说渣爹卖女自古有之,看人家这卖法儿,加杠杆卖,简直是!

8、其实我们国家也有点影子,大学学费日趋昂贵,大都市圈越是贫穷越无法住太远,因为早班太早晚班太晚,地铁停了就回不了家。老人富裕而年轻人生活困窘,但制定政策的都是老年人,代际矛盾严重。作者说整个国家的老年人花掉的医药费,每年抽取不足1%出来发放无息学贷,就可以让这些未来的医生、工程师免于风俗从业。但当然,老年人更在乎用到优质止痛药。

9、相比于之前看过的日本社会调查性质的书,例如《下流社会》、《无缘社会》,还有几本关于风俗业的,这本文笔顺畅,信息量也更大,当然也可能这本讲的时代离现在更近,例如说到日本60岁以上老年人的银行存款平均值超过100万人民币。刚好前几天看宫部美雪的短篇集,一位基层工作的63岁老人去世,儿子发现他存款超过100万,非常震惊,感叹说对于独居老人来说这钱也太够花了。

5.谷爱凌答记者问(2022.2.12)

我觉得我并不是想要让所有人满意。

事实上我并不十分在意别人是否满意。

我觉得我自己在竭尽所能,我也在享受整个过程,我在用我的声音,在与我相关的领域,带来尽可能多的积极的改变。

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我也知道我所做的决定,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我觉得这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如果有人不相信这是我的初衷,那么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

所以,我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教育的人身上。

他们可能也永远不会体会到我有幸每天感受到的喜悦、感激和爱。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的损失。

他们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6.俞敏洪,老兵不死(作者:信口说 2022.2.15)

2020年,在线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疫情推动需求的爆发,资本加速行业的迭代。这一年,好未来融资48亿美元,猿辅导融资35亿美元、作业帮融资23.5亿美元、跟谁学融资8.7亿美元,整个教育行业的融资接近1000亿元,烧钱大战进一步加剧,所有人都在这趟列车上加速向前,凯歌欢呼。

一场席卷全行业的风暴在2021年迅速降临,K12全行业覆灭,俞敏洪一语成谶。掉队的新东方,反而成了危机下的幸存者。你不得不佩服,俞敏洪对行业的判断和对危机的敬畏。

现在,新东方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的留学时代,依靠近百亿的收入,几百亿的现金,老俞还是一样奋斗不息。最近,两大国际投资机构也开始增持,新东方的未来,似乎并不会太差。

年轻人不愿意慢慢发展,总想出奇制胜,经历过周期的老兵才会活得久。

01 剧变:体面收场,品牌回归

2020年的疫情至今,发生了太多挑战,太多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走下神坛,跌入谷底,但只有新东方的退场,能够让所有人由衷地点赞:“老俞是个体面人! ”

双减之后,新东方迅速做了几件事:

第一, 对家长和学生,该退的学费迅速退了;

第二, 对员工,裁员该给的“N+1”,也努力地给了;

第三, 对合作方,退了1000多个教学点,房租违约金没少给,跟合作者也有比较好的协商,大部分都是和平解决;

第四, 多余的课桌椅、教学设备,捐给农村地区和山区的中小学,迄今为止已经捐献了15万套。

你很难见到,一家企业的业务关停和6万多员工的离场,没有纠纷,没有喧闹,更多的是平静和不舍。这确实是受益于老俞一直以来对烧钱扩张的谨慎,对学生、员工的责任感,对教育初心的坚持。

即使行业剧变,新东方的市值已经跌去90%,俞敏洪仍旧没有放弃。双减之后,所有教培公司的高管都从媒体中消失,只有俞敏洪,依然四处奔波,搞直播、读书、卖农产品,他说:

“我可以不干的,我可以一走了之,但我一走了之后,背后新东方的5万个兄弟们和姐妹们怎么办呢?”

新东方第一场农产品直播的时候,我特地去看了。一个60岁的人,早已可以退休,却还在为公司的生存坚持着,热情满满地一晚直播3个小时,也不忘引经据典,传播文化。虽然皱纹已经爬满额头,满脸的疲惫难以掩盖,但眼神中依然透露着坚毅,你不得不为他感慨。

新东方尚未死去,新东方必将重新归来。新东方品牌所代表的教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危机中更加耀眼。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并不是俞敏洪的第一次尝试。

02 风雨: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教培行业,没有哪一个公司像新东方这样,历经波折,穿越生死。

好未来以奥数起家,七年上市,市值一路上涨,标准化的体系引得同行只能望其项背。陈向东在成立高途之前,就已经是新东方的总裁,召集一众嫡系,乘着在线教育的风口五年上市,市值破千亿。猿辅导、作业帮的创始团队都是大厂的资深员工,创业之初就得到资本的大力支持。

俞敏洪的创业,那是被生活所迫。1991年,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孤身一人,刷电线杆贴广告、借教室上课、遭城管驱逐、为了业务请客喝酒喝进医院,尴尬经历数不胜数。甚至刚开始挣钱就被绑匪盯上,连续两年抢到俞敏洪家里,一次被打了麻醉针抢走200万,一次被枪抵住了脑袋,差点丢了性命。

这是俞敏洪的第一次绝境。

2001年,新东方的发展刚刚走上正轨,分封制和组织矛盾却逐渐激化,俞敏洪被一众小股东联名请出了董事会,随后三驾马车的徐小平出局,高管团队接连出走。俞敏洪辗转在利益和人情之中,精疲力尽、狼狈不堪。

这是俞敏洪的第二次绝境。

到了2003年,高层内斗的问题还没解决,非典又来了。学校必须停课,学费必须退还,排队退费的学生从四楼办公室一直排到一楼校门口,新东方面临2000万的巨额资金缺口,瞬间变得摇摇欲坠。俞敏洪几乎一夜白了头,四处奔走,找朋友筹集了2000万,最终才勉强度过危机。

这是俞敏洪的第三次绝境。

2012年前后,新东方又同时遇上美国监管局调查、浑水做空、高速扩张后的业绩大幅下滑,随后一年多的时间,新东方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离职潮,被寄予接班人厚望的陈向东、沙云龙先后离职创业,中生代管理层几乎被抽空。很多人都开始问:新东方是不是不行了?

这是俞敏洪的第四次绝境。

历数这些绝境,每一次都足以摧毁一个公司,何况接连出现在同一个公司身上。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新东方始终屹立不倒,业务持续发展壮大。

徐小平曾评价:

“俞敏洪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绝对是一个打不死的人,是一个压不垮的人。每次你以为他已经走到了绝路上,几乎不可能回头,可是他却每每会绝地逢生。”

这一次,俞敏洪还能绝地逢生吗?

03 价值:被忽视的新东方

2013年初,浑水做空事件还没过去,新东方的业绩亏损被媒体大肆报道“要破产了”,俞敏洪无奈对外喊话:

“新东方现金充足,离倒闭还远着呢! ”

这一次,新东方其实也没有外界想得那么糟糕。

首先,相比其他教培公司,新东方的K9部分占比更低。根据新东方1月21日的公告,“K9学科培训占集团2020、2021年总营收的50-60%”,“新东方在线的k9业务占k12业务约为58%~73%”。大致可以算出目前新东方的收入中,K9约60%,高中约20%,剩下20%是留学和其他业务。2021财年新东方收入271亿,关闭K9之后,还有110亿收入,即使高中业务继续转为非营利、原有业务不增长,还有55亿收入,这些还都是盈利的。

再者,新东方这次的现金更加充足。截止2021年5月31日,新东方财报里的现金有400亿,扣掉短期负债98亿(不算预收款)和债券19亿,剩下282亿。

我们来算一下,双减之后关停K9的培训业务,到底要花多少钱,这里主要涉及三块费用:

1、裁员。截止2021年5月,新东方全职员工8.8万、合同员工1.7万,裁员约6万人。有3万多人是2019年后入职的,整体平均工作年限最多3年,人均月工资大概1.8万。那么按照“N+1”的赔偿金额,就是1.8万*4个月*6万人=43亿。

新东方现在剩下约3万全职员工,1.7万合同员工,这里的合同员工就是兼职老师,有课就来上,在教培行业是比较常见的,不用给基本工资,将来也不会涉及裁员的赔偿问题。

2、退租。新东方对外公布要关闭1000个教学点,问了几个行业校长,二线城市一个教学点的违约金最多200-250万,新东方很多在三四线城市的教学点会更便宜,多一点按平均250万算,1000个教学点就是25亿。

3、退费。2021年5月底,新东方整体的预收款是123亿,退费只涉及K9部分,假设预收款和收入的结构相同,预收款中60%的K9约74亿,再假设要退一半,那就是37亿元。实际退费的比例应该要低,因为双减后的半年,已经缴费的可以继续上完课,只是上课时间从周末挪到周中,只有少部分时间不好协调的学生才会退费。

4、满打满算,累计的费用=43+25+37=105亿元。至于老俞说花了接近200亿,如果算上这期间新东方本身经营的各项成本费用,应该是有的。

另外,双减政策是2021年7月底发布,6月和7月的暑假课正常收费,过去半年业务都在盈利。参考2020年的6-8月,净现金增加30亿,9-11月增加20亿,2021年下半年假设至少也得增加40亿。

这么算下来,新东方现在至少还有220亿的现金。实际上,退租、退费都还有很大的节省空间,再多个几十亿出来,也不奇怪。

除了有业务基础、有钱,最重要的是这帮人还在,老俞还在,甚至新东方的品牌,似乎比以前更强了。相比之前的白手起家、以命相搏,高管内斗、分崩离析,停课退费、资金短缺,调查做空、高管离职,这一次的情况,不要好太多。虽然农产品只卖了几百万,新业务暂时看不到进展,但这帮人都还在努力:半年之内调整完毕,大学、出国留学和咨询、图书等业务有条不紊地在发展,又迅速推出农产品直播,教育的研发和创新也还在继续。

你永远可以相信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能力。

新东方的努力也在被更多人看到。两大国际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增持,2月9日,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增持了约4500万美元,持股占比5.8%,2天后,Mo­r­g­an St­a­n­l­ey也增持约8500万美元,持股占比6.3%,都买成了超过5%的股东。

你要说他们没看到什么积极的信号,我是不信的

就像老俞在新年寄语里说的:“2021年对我们来说很艰难,但是面向2022年,是新东方再次起步,走向辉煌的一个新的阶段。”

不是所有故事的结局都要告诉你,成功是唯一的目标。在这场跨越30年的行业变革中,每个人都只是这历史进程中的一朵浪花,成功只是一时,失败也并不可耻,每一段经历都有了存在的理由。

老兵不死,奋斗不息,这是做了一辈子教育的俞敏洪留给我们最好的教育。

网友:新东方的死后重生

1)每股净现金2.05美元,现在股价1.6

2)剩下原来大概1/3的业务:出国考试,留学咨询,(高中),考研成人英语,高质量的图书媒体等,也都会增长,都会盈利。

3)国内大学资源的不足,高考还在,需求还在

4)一个有原则、打不死、顽强的老俞。

5)劫后重生,又一次新东方精神和品牌的传播

风险:线下模式是重资产和高成本模式,大面积关店的同时也影响了高中成人的生源流量。其他业务也受影响

汇编室:没想到东方臻选在抖音上成为头部带货平台,新东方在2022—2023年涨了20多倍,这个世界是不是非常神奇?

7.估值讨论(2022.2.17)

网友:方丈您好,请教您一个关于估值的问题。如果说一家公司已经到了天花板,净利润高(可持续)但没有成长性,ROE在15左右,这样的公司应该如何估值比较合理呢

方丈:每年能分红10%就很不错。

网友:一般这种企业,凭您的经验,都给多少的PE?

方丈:我不是说了嘛,每年分红10%就挺合算。管它PE做甚呢。当然,如果分红能达到20%就更好了,但可能性不是很大

宁静:眼前分红20%的可能不大。但未来二十年年化20%的,应该还是有。我以前在雪球上讲过一个1994年9月最高点用100万资金买,如果股价不涨复利再投下来到2015年一年就能分8900万红利的,年化就远超20%了,而它那时的分红,按买价计算就只有3.6%(这样的公司当年不会只有这一个,现在也一样)。甚至远远比不上那时10.98%年利率的定期存款。

只不过,实际上这期间它涨了很多,导致真实年化回报只有18.8%左右~所以当时根本不用担心它不涨(股价上涨对投资者并不是什么好事,对融资者才是)。只是我们无法让它不涨,就跟我们无法让它不跌一样。

当然,现实中这个公司的股价也并不是因为它在1994年“低估”得厉害,就一直在涨。如果真有人在94年高点买了,到1995年年中,他会发现股价已经跌了接近60%,您说那时他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骗子?

网友2:就算说出代码,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时间太长,愿意等待的人不多。

宁静:这不是一个愿不愿意等待的问题~生意每天都在赚钱,不需要等待。上涨是对投资者不利但不得不接受的现象,不值得等待。

只不过每个人对投资的理解都不一样。认为投资就是买接下来最能涨的股票,基金,“等”它涨了就卖掉再去买下一个。。。这样的“投资”有可能更常见。

按这种“投资”思路,一年不涨体验就很糟。所以总觉得难等也正常。

网友3:宁静一直是这个观点呀!2014年我刚来雪球就没变过。他会把买了点儿股票的公司直接“并表”,而不是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哈哈哈,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宁静:我个人经验,当赚大钱公司的小股东,比当亏大钱公司的大股东幸福得多。

如果有合作思维,没有那种自以为比天下人都聪明,事事都要自己说了算的癖好(这意味着事事都得自己做),那就都是自己的生意,按比例分配就好,没啥区别。

汇编室:记得乐趣说过,认为买股票就是和大股东合伙做生意的人,是太幼稚了,因为大股东有一千种方法吃独食。宁静的想法,对于股权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还有一些道理,若是一些自然人的民营企业,就是非常幼稚,非常危险的。

8.好的投资心态(fo­r­c­o­de2022.2)

源于正确的投资理念和合理的收益预期,在接受价值投资之前,我心态也不好……

我一般都是在多年低位附近越跌越买,买入后刚开始肯定是亏损的。做生意都需要先期投入几年,初期没什么利润的,都是亏损,我父母1990年开始创业开药店,刚开始2年亏得差点想转手了,我老爹背着石灰桶,到处墙壁上刷野广告,第三年才开始略有盈利……买入一个股票,投入期先暂时承受一段时间的账面亏损,也很正常。用这种做生意的心态来投资,心态就不容易出问题

9.人们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雪里个球2022.2.16)

刷抖音,看到对《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采访,他说的意思大概是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经验是我们不会从历史事件中吸取任何经验教训,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过了很多年后人们并未从中吸取经验,还是会再次发生。他解释原因是,历史中记载的只言片语,像是照相机,只是记录了那一时刻的状况,而真实历史发生是录像,有前后的时间推进,所以当录像场景有前后的关联时,把我们放在当时也会才取历史人物的选择。

这段采访,也可以用在投资上,对于投资过程中的庞氏骗局,炒作泡沫,炒作概念等,有的投资者并未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借鉴。往往最后一地鸡毛投资者受损,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么一次。

10.新闻:理财经理,简直是高危职业(2022.2.11)

今天,某社交媒体上看到一篇博文:理财经理简直就是高危职业,我看了一下文章和下面留言,大致有以下情况:

“客户赚钱的时候一句话不说,只要有一点赔钱,就开始发截图打电话找理财经理,净值型理财的正常波动,一两块钱都找。”

“我们跟客户说非保本浮动收益的时候,他们也说知道明白,但是他们认为这只是单纯的风险提示,真正碰上了就认为是银行坑人。”

“每天都害怕客户找上门。”

“我遇见一个,我告诉他有风险不要买。他非不听,跑到其他支局买了。结果亏了,又来找我。”

“债基都保不了本,有赢有亏的,现在开始只推存款和保险。”

正好前几天看到社交媒体上另一个帖子,也是说金融行业高危的:

这里说一下个人观点:

一、理财行业是和钱打交道的行业,机会多,陷阱也多,这其中遵纪守法是很重要的。

不知道你们看过小李子演的《华尔街之狼》没有,那里面卖的是坑人的“粉色便签股票”。

类似情况,国内前几年的什么P2P、五花八门的财富管理公司暴雷是很多的,要远离相关的风险公司。

二、销售的天职就是销售金融产品。

从销售机构讲,为了冲业绩、冲排名,必须大力宣传新产品,卖所谓明星基金产品,事半功倍,取得更多的销售费用。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所谓的明星基金,很多都是不出名的时候规模很小,业绩跑出来之后,最近1年、2年、3年收益排名靠前,才能成为明星基金。

等他的名字被市场熟悉了,规模越做越大了,甚至几百亿了,往往这种风格也就到顶了。

散户去追涨买明星基金,如2020年初买半导体基金,2021年初买医药、消费之类抱团股基金,2021年底买新能源基金,大概率遇上大幅回撤,导致亏损。

A股轮动是很快的、是很绝情的,今年涨的好的板块,去年往往很垃圾。

反过来理解,如果基金经理有独立的投资框架,只是过去一年业绩很垃圾,但是这样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会推新产品吗?

作为理财基金经理来说,能给客户推荐过去一年表现很垃圾的基金吗?

在商业逻辑上是很难实现的,这样推是会被人骂的。

Fo­r­c­o­de:所以,本金够多了,没必要去搞什么私募啊,人性复杂,买入的时候,一个个都指望着你不断替他赚钱呢,一旦有亏损,就翻脸了。私募基金经理一开始就应该把重点放在风险宣讲上,80%的篇幅讲有可能亏损30%以上,并且有可能连续亏几年。这样,愿意买的人就少了很多。还不如给自己管钱来得轻松…

汇编室:自身资产规模在500万以上,管好自己的钱就好了。

11.多看看(群兽中的一只猫 2022.2.24)

以前看安防行业的时候总担心华为会进入和原先的企业进行竞争。实际上对行业的竞争太过想当然了。对很多行业来说,即使技术壁垒很小,但客户的转换成本不小。而且原先的龙头企业也不是吃素的,短期肯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巨头想要进入,可能还是要掂量掂量,一般不是十分必要,也很难做直面的竞争决策。产业链相对长一点的行业,其实都有这个逻辑。这个逻辑在看消费行业的时候很容易理解,因为大众很容易理解品牌和渠道。而在b端的行业,大众就想当然觉得好像很多巨头都可以做,实际上不是。我们看竞争,理解竞争,看一个两个行业是没用的,要多看才行。这也是只投一两个行业的短板,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会不够全面和深入。

网友:说实话很反感凡是华为论,好像华为牛逼到只要进哪个行业,就能替代成为龙头。很多东西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成本问题

仓又加错:这是炒股票的人普遍的幼稚病,炒股动动账户买卖一下就好,很容易,就觉得做生意也很容易,这个病不是多看几个行业能治好的。如果能深入研究一家公司,才有可能治好。比如,可以研究一下,造玻璃这么简单的生意,为啥$福耀玻璃(03606)$ 做得好。

网友:华为大举进入安防几年,海康不仅守得很稳,还主动转型开辟第二成长曲线,不断培育新业务,实属难得。

华为逆变器做成第一,安防却做不到,这是真的有护城河。

汇编室:方丈说过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2.百岁企业(风伯雨师 2022.2.26)

超过100年历史的知名中国企业,大致数了一下,包括:

1903年的青岛啤酒

1628年的张小泉

1669年的同仁堂

1830年的王老吉

1908年的交通银行

1912年的中国银行

1864年的全聚德

1892年的张裕等

超过100年的外国知名企业,就有很多了,大致包括:

1886年的可口可乐

1911年的IBM

1837年的宝洁

1854年的路易威登

1898年的百事可乐

1837年的爱马仕

1884年的宝格丽

1886年的奔驰

1841年的西雅衣家

1918年的松下电器等

汇编室:老窖、茅台等白酒企业不能丢啊,另外长寿的企业不一定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比如张裕、全聚德。

13.苏联解体的影响(转摘 2022.2.26)

1991年苏联东欧崩溃之后,作为工业发达的美国、西欧收获了冷战红利,可是彼之红利,汝之白骨,对应着苏联、东欧国家是什么呢?

1. 因为货币继续贬值,一切资产都被持有强势货币的国家收购;

2. 数十年投资培养的人才被搜罗一空,甚至降低了欧美大学、科研院所理工科教授的薪酬;

3. 年轻的女性要么嫁个外国人成为廉价的繁殖资源,要么成为性剥削的工具。

4. 年轻的男性成为西欧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5. 退休人员、年纪稍大的人承受着国家的贫困。

冷战红利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如果把一个正在运营中的公司出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整体股权转让,另外一种是拆散了卖资产。苏联、东欧这些国家就是被拆散了卖,稍有财务常识的人都明白,公司整体的估值与拆散成资产卖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商誉的来源。冷战的红利不仅仅将这些国家数十年的商誉一次性清零,而且利用这些国家货币贬值,在拆了卖的过程中还占了第二次便宜。

于是,前苏联、东欧这些国家自由了,这是一种“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的自由,年轻的女性、男性、理工科专业人士、优质的资产,全部都易主了,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呢?传统上的一国对另一国的全面征服也不过如此而已。这些国家还想成为独立的国家吗?

更加恶劣的是,西欧、美国占了所有的这些便宜,让这些国家陷入贫困之中,他们会说都是以前的制度造成的,疯狂的进行意识形态灌输,让这些国家陷入意识形态混乱之中。几代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原本可以避免这些灾难,自己的国家真正一次性变糟糕恰恰是在被抢劫之后,瞬间被抢劫一空

若干年前,我看过一个摩尔多瓦的纪录片,讲述一个普通的女孩,她长相一般,她觉得自己人生的希望就是外嫁,她找了一个德国人,那个人看起来是一个腼腆的比她年龄大的人,她最后获得了德国的签证,欣喜若狂。这已经是一个温和的繁殖资源输出的故事了,不是那些称为性剥削工具的前苏联、东欧女性的悲惨故事。

外国人在1992年俄罗斯街头拍摄的影片片段,冰天雪地里,无数俄罗斯人在街头卖自己的旧物件,包括苏联时代的勋章,这些对于游客而言,只是廉价的纪念品,他们只是想给自己或者家人换一顿饱饭而已。这些从苏联时代一路走过来的人,为了1930年代的工业化、卫国战争付出了多大的牺牲,能活下来已经属于奇迹,结果,到了晚年,又一次放下尊严,为自己的生存而战,这就是人间惨剧。

不要尝试用各种“主义”来辩论,我没有什么兴趣,我只看到苏联、东欧在冷战结束之后实质上亡国,精英卷包会,人才流失,青年男女成为廉价劳动力,整个国家拆成能卖的,全部都卖掉了,不断否认自己的过去,让自己的历史成为笑话。我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荒谬的一幕,他们的国家失去所有的东西,被人抢了,却为抢劫者说话,接受他们的意识形态。如果不是系统的抢劫,这些国家根本不会这么穷,这才是主要的,不要相信那些意识形态水变油的故事。

每每想到苏联、东欧解体后的悲伤故事,我就难以平静,庆幸自己的祖国没有变成这个样子,我们终于走出来了,成为全球政治棋盘上的大玩家。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以后还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国家变好,我们自己才会好。是的,国家好了,我们自己兄弟姐妹的白骨才不会成为别人国家的红利。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的屁话,连智商都不在线,爱国,爱国,永远爱国,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连流落南洋的华人、华侨都不如了吗?陈嘉庚都知道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倾其所有,因为这事关我们每个人。

Fo­r­c­o­de:巨变以后,大部分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这是事实。很多东西是欧美的舆论宣传,全信就傻了

网友1:简直胡说八道,你先看看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这些国家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率。

网友2:人家说的是苏联加盟国,你说的全部不是苏联的加盟国。。。刚好是苏联倒下周边吃饱的证据。

14.格雷厄姆和巴菲特(fo­r­c­o­de 2022.2.28)

我觉得,格雷厄姆比巴菲特更有智慧。巴菲特玩赚钱这个游戏,玩了一辈子,从不质疑赚钱的意义,生活非常简朴,吃汉堡喝可乐,不旅游、不户外、不开豪车游艇、不玩女明星……

格雷厄姆,尝试的东西多了去了,拉丁文、数学、各色美女、教学、投资……跟老婆ma­ke fl­o­w­e­rs的时候,有女粉丝登门拜访,直接邀请人家玩3人转.

汇编室:主要他由衷的喜欢,过那种生活,都挺好,这是我对其他人生活方式的态度。

15.不建体系(宁静 2022.2.28)

做生意不是做学术,不能指望搞一个“理论体系”来套~搞懂赌场生意可能对搞懂学校生意有帮助(它们最核心的用户需求都是自我成就感和社交,而不是赢钱或考第一,前者可以努力做成独特的服务品牌,后者无法满足),但帮助有限。

指望靠搞懂一个生意就搞懂天下所有的生意,那是痴心妄想。所以真正有意义的投资,是建立在对自己局限的理解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一个无往不利的“体系”之上的。

汇编室:股市有三毒:信偶像、建体系、信格局。

16.小兵与融创(二马由之 2022.2.28)

当年小兵5-6元建仓融创,赚了5-6倍,成为一个神话。那个神话的第二个阶段是融创股价要攀上88.48这样的珠穆朗玛峰。

今天再看融创,5年过去了,股价又回到了6快多,不知道小兵卖了融创没有。这似乎印证了那句话,1年5倍易,5年1倍难。

汇编室:高杠杆企业容易出现“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

17.为什么发达国家限制资源开采业/为什么要限制房价(2022.3.1)

裸猿文明 :很多人发现经济较发达国家都严格限制对自己国家资源的开采,由此得出他们是为了囤货出奇的结论,其实想多了,其实这些发达的地区更怕的是“荷兰病”。

什么是“荷兰病”,1956年,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发现了北海油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油田。于是,荷兰通过大量出口油气资源赚了不少钱。但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荷兰盾的汇率越来越高,导致工业品出口的竞争力下降、服务业也开始萎缩,人才和资本等都向油气行业集中。结果发现石油反而削弱了荷兰的竞争力。

后来英国紧随其后,发现油田后工业也加速了空心化的过程。2014年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的时候,打出了一个特别有名的海报,上面写着“苏格兰是唯一一个发现了石油却变得更穷的国家”。

所以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严格限制资源产业的开发,比如美国,比如挪威。不是为了保护资源或者囤货出奇,而是保护本国已经较为发达的可持续产业。

Fo­r­c­o­de:这个逻辑靠谱,发展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是需要适当环境的,资源行业过度繁荣、卖资源坐地收钱、不劳而获会破坏实际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最好的德国,恰恰是严格控制楼市股市泡沫的。中国要想长远保住实体经济,必须打击靠投机取巧赚大钱的行为,日本制造业的萎缩,楼市泡沫脱不了干系。深圳厦门的楼市泡沫,也会损坏两地的长远竞争力。

汇编室:这是东北的资源型城市衰退的根源吗?

编前言:来到雪球已经快十年,我常常想象,雪球于我而言,就像一所大学,只是这里的同学比较特殊,既有和我的父母年龄相仿的学长,如散户乙(已改名“-MAN-”)、乐趣、@HIS1963 ,也有和我同龄的同学,如@fo­r­c­o­de 、@陈嘉禾 、@梁孝永康2017 ,还有许许多多刚刚进入雪球校门的学弟学妹。

这所大学的课程也比较特殊,以探讨投资为主,期间夹杂了为人处世、养儿育女、生活旅行、养生保健、中医西医等奇奇怪怪的讨论辨析题,这些讨论的过程激发出无数的灵感火花,常常让我脑洞大开,受益颇多。

我有“整理癖”,每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把一年前刷雪球时随手收藏的帖子,一个一个的翻出来,回味、咀嚼,这种复习、验证的过程,无数次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领略到当时不曾有的感悟。

可以说,这些汇编集是我在雪球大学里的“学习笔记”,它来自于雪球,又回归雪球,我以一年为跨度,按月进行整理、归纳和发布,便于自己适时温习这些帖子,如果能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启发,也是我乐意看到的。

1.未来的农村会更好(方丈 2022.1.3)

问:马上又要过年了,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这些老人百年之后,农村还会有人吗?

方丈:人会越来越少。现在农村住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并且出现了很多整个村庄被弃的情况。

最终,农村居住的人口会与农业占GDP的比例大体一致(现在农业占GDP比例大概在7%水平)。

你不用为此担心,人口减少的农村,环境将更加优美,经济会更加发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汇编室:真的希望如此。

2.房地产的税真惊人(作者:fo­r­c­o­de 2022.1.3)

看某公司财报,三个板块的收入、毛利、净利润、税收,房地产板块的比例太醒目了,税收超过净利润,96亿的收入,21亿税收,净利润才14亿,这21亿的税收,还不包括土地招拍挂的成本,96亿的卖房收入中,我估计买地收入至少30个亿?加上21亿的税收,合计超过50亿,这意味着,房价中,有超过一半被zf拿走了……所以,算土地财政,不能只算土地招拍挂的收入,税收还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房地产业带动的建材、装修、家电等行业的税收收入,加起来会不会占zf收入的一半?

假如我们买个别的什么东西,需要交50%以上的税,这东西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的税率了吧!查了下,中国内地实行的是30%~50%的高额奢侈品关税。买房比买奢侈品的税还要重…

一笔投资,如果要收50%的税,这很难成为一笔好投资吧,摩擦成本太高了!需要未来10~20年成长预期极强才值得入手吧,现在买房的人都疯了!

3.温铁军停留在农耕时代(方丈问答 2022.1.7)

网友:温铁军:资本主义的全球金融游戏,讲的太好了,也推荐给你。(在谷歌浏览器收藏)

方丈:哈哈,对同一个东西,大家的看法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你认为“讲得太好了”,我也许认为完全是乱讲。

网友:他对“三农”的看法,我觉得完全是停留在农耕社会的视角。

网友:我听过几次,觉得他看问题很有高度,全局化。

方丈:最怕这种“高度”“全局”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农民的需求是什么,他想怎么样。

汇编室:fo­r­c­o­de 兄似乎对温铁军很推崇,经常听他的电子书。

4.最爱苏东坡(方丈问答2022.1.9)

网友:您好方丈,今天是苏东坡诞辰985周年,作为北大中文系高材生,能否聊聊你对苏东坡最深刻的认识?

方丈:没啥深刻的认识,就是喜欢而已。

网友:方丈,再稍微详细的谈谈对苏东坡喜欢的角度和观点吧!,非常想听你的观点。

方丈:苏东坡著述较多,这些著述把苏东坡的各种经历、感受、观点记录下来。

让我喜欢的,可能是他的经历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感受里欣赏万物的审美趣味,他的观点里理性平和的思维方式。

5.增加投资来维持和增加投资来扩大完全不同(柴迷 2022.1.9)

我没有固废的票哈。看到你说芒格他们痛恨经营活动现金流从投资现金流流出去的生意,这应该是你的误解。他们是痛恨需要不断增加投资(表现为投资现金流出)来维持原有生意现金流的生意,而不是不断投资扩大生意规模的生意。财务的语言很简洁深刻的,不是那么容易混淆的。可能你得再看看财务书籍。

但是,经营现金流里面包含了折旧,最终折旧还是减损企业价值的。所以要看这个折旧年限的长短是否合理,是公允的还是计提过快,还是过慢。

举例:1.移动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买设备,随着2G,3G,4G不断升级,其折旧年限是公允的,但你的月费用是不是并没有提高甚至可能下降?在渗透率稳定的情况下,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新增收入,这个资本开支现金流出就是减损了经营流入的效果,所以适合用自由现金流,中移动的自由现金流大概就是2000亿左右,经营现金流3000亿水平。在这个例子中,应该采用的是自由现金流来判断公司价值。

2.中芯国际,台积电,华虹等,折旧年限短,其实他们的设备维护的好用三十年都可以,但他们往往折旧按10年算,使得账面利润少但经营现金流强劲,这样可以节省所得税并把现金再投入到扩产和提升产线制程,以利长远发展。

3.乐视这些,就是把购买的影视产品做了10年的平均折旧,事实上这些产品只在头一两年有观看需求而产生收入,后面是收入断崖下跌但折旧还是继续,我2012年就判断他最多三年就崩了,就是因为把收入放到前面,成本后延,账面利润虚高,这样熬不过三年。这不符合财务审慎原则,这样做就肯定是不安好心而不是不懂。

4.荣盛石化,就从2016年开始,按你这个观点,它每年都有经营现金净流入,但投资现金流出更大,连续六年以上自由现金流都是负,如果你了解它在投什么,远期收入会多少,你说芒格和老巴会痛恨吗?

所以呢,财务这东西,要搞清楚本质,只是看一两个概念和数字,肯定会耽误自己,还不如看线靠谱呢。

方丈:“他们是痛恨需要不断增加投资(表现为投资现金流出)来维持原有生意现金流的生意,而不是不断投资扩大生意规模的生意。”

这个是最准确的理解。

资金能扩大企业的生意规模,正是企业用得着资金的地方,这才是投资的本义。这个阶段给投资者的回报往往也是最丰厚的

汇编室:巨石、生益都企业都有过这么一段时间,老窖也增发过扩大规模。中国移动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自己不断升级改造设备,而营收无法有效扩大,就是投资只是维持现金流的生意。陕煤、神华、分众得不断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其资本开支和移动类似。

这么看来,绝大部分生意的资本开支都是必须的,只是或多或少(轻资产的公司少,重资产的公司就多)。

唯一的例外,就是白酒,尤其是浓香型的窖池,越老酒越好,真是最好的生意,资本开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6.王德峰靠谱吗?(方丈问答 2022.1.6)

网友:怎么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哪些方向的努力,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有的时候控制不住的发火,年龄35。中年男

方丈: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增加自己可以掌控的资源。

问:方丈,你信命吗?你怎么看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对命运的理解

方丈:那个人讲课都是乱讲一统,完全不靠谱。有一些这种类型的教授,我在北大也见过不少,乱讲一气,没有任何学术水平可言,但是会特别受一些学生(听众)欢迎。

网友: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里某教授给所有上过他课的人写了封信,中心思想无非就是恭喜毕业祝好运之类的,但里面有一段写得特别好。他说自己跟我们吹了4年牛b,我们出去后会发现很多都是错的,甚至是纯粹的胡扯八道,他说请我们高抬贵手,就当没看见吧,毕竟自己还需要忽悠下一波学弟学妹们糊口。。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顿时提高了那么一丢丢,丫的四年来头一回说话这么诚恳。。

方丈:人是个实在人。

汇编室:我曾听过几段,其中王德峰讲“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任何事物,只有包含自己的对立面,才能长久,我觉得解释得很好,很受启发。

7.餐饮行业为什么利润低的讨论(ji­a­n­c­ai 2021)

一般不了解餐饮的,比较难理解为啥餐饮行业利润低,我根据有限的了解介绍一下。

通常误解来自于常识,比如某老板自己开了个饭馆,开了很多年,买房,买车,利润很好。 再比如,一看菜价这么高,算算买这些菜3块钱,上桌7块钱,这么高利润。

餐饮是个重度人力的行业,每件事都需要人去完成,导致人力成本几乎没上限,连锁门店,需要巨大的管理系统,所以单店业绩和菜品毛利,不能决定最终业绩。

一个连锁型企业,起码会产生以下成本;

一,门店部分:门店会有一个门店利润率,包含两个口径,一个是标准利润,一个是现金利润,现金利润不扣除折旧摊销,会高于标准利润。

二,基于门店系统的管理监控部分:管理连锁门店,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一般会划分大区,然后分工。

1包括管理各门店的运营面,需要督导,对接店长和管理组。

2培训系统,包括培训新员工,培训新菜品等。

3采购及中央厨房系统。

4管理督导的,还有管理组,及时反馈门店情况,完成总部下来的目标,同时还有完整的行政和财务部门。

5门店投拓,在区域寻找发展机会。

三,总部系统

1老板和高管,分管各个系统,会产生很高的个人工资

2有产品研发的

3总部有设计部门,这个设计,不是为了门店美观,而是设计门店结构,以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比如门店动线,后厨的规划,以提高效率,内容非常专业,应该不可能外包。

4总部也会有一套行政和财务系统

5广告行销系统,广告应该两部分,形象和新品推广,一般是总部完成,保证质量,保证力度。 门店也会有广告,比如外卖的广告推送,是门店的商圈竞争,基于店长的判断,投放规模,投放方式,应该是门店决策。

这里边最恐怖的,没上限的,就是你要监控到什么程度。

比如食品安全,食品采购环节,物流环节,储藏环节,制作环节,都需要人去监督,监督的人也得被监督,基本是无穷尽的循环。

再比如运营环节,变态的比如海底捞,除了传统监督系统,还有蒙面人,没有人认识,就是每天到处吃海底捞,然后打分,给总部反馈运营情况。

海底捞还有看门店摄像头的,工作内容就是看全国门店摄像头,找问题,这种监控强度下,成本可想而知,一个强如海底捞的运营面,需要巨额的人工开支。

这个行业想降低人工,是非常艰难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需要通过不停提升客单价去覆盖人工成本的增长,一旦提价会衰减订单数量,这个品牌我觉得就变得危险了.

张小丰:有道理,夫妻店好赚钱,但也就是小本生意而已。规模化的连锁人力成本太高了。

网友1:餐饮企业,中等和大型餐厅成本主要是房租和人工中。比例是48:52。不管什么餐厅(含大排档,外卖店)毛利率都是百分之六十以上,控制毛利率的办法就是用的原材料。新鲜食材,冻品之分。同样冻品的东西,又分质量和产地。当客单价提升到一个高度后就很难了,只是维持住营业额就很好了。

网友2:夫妻店都自己养活自己挺好的,省心又自由,好多连锁其实未必赚钱,日常开销大又很少有用心的员工,员工抱怨老板吝啬,老板抱怨员工不用心流失率高,个体户创造就业机会又服务社会,挺好的

网友3:“夫妻店本质是se­lf em­p­l­o­y­ed,利润里主要是自己的工资。”这就是绝大部分小本生意的实质。

附件:从海底捞想到的:餐饮行业为何难建护城河(陈嘉禾 2021.6.26)

海底捞公司的主业,是遍布全国的明星级火锅店。在竞争残酷的餐饮行业,海底捞公司以其优质的服务、独特的对员工和顾客都十二分上心的文化,成为了明星般的存在。有一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曾经在中国的图书出版界风靡一时。

抛开海底捞公司之前过高的估值不谈,单就基本面来说,为什么即使是餐饮行业中明星一般存在的海底捞公司,都会遭遇逆风?餐饮企业的护城河究竟有多难建?这里,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客户转移成本太低

在市场经济中,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生而不平等。有的行业很容易让其中的公司构筑护城河,而有的行业则很难构筑护城河。以服务大众的“口腹之欲”为己任的餐饮行业,则属于非常难以构筑护城河的一类。其中的原因,有许许多多。

首先,餐饮类企业所面对的客户转换成本极低。当客户可以在各家餐厅之间随意挑选、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时,餐饮企业的护城河就不容易找到。

在有些行业,比如工具类电脑软件,客户的转换成本很高。一个学会了Ex­c­el或者Ma­t­l­ab(一种数理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专业编程软件)的工作人员,当面对“Ex­c­el和Ma­t­l­ab软件涨价”、或者“有一个相对便宜一些的竞争对手替代品”两个选择时,往往毫不犹豫的会选择多付一些钱:学习一个新软件实在是太难了,而把过去的文件转化成新软件的格式则是难上加难。

但是,餐饮行业的顾客换一个餐厅吃饭,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他只需要下一次走进一家新的餐厅就可以。为了挽留客户、提高客户的转换成本,不少餐厅都会在顾客用餐后,送出消费券:凭券下次再来可以打折。但是,面对客户极低的转移成本,消费券的作用仍然寥寥。

比客户转移成本低更糟糕的是,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客户的口味还经常更换。也就是说,客户有更换供应商的冲动。

在某些行业中,比如打印纸行业,客户虽然转换成本几乎为0,但并不会频繁有更换品牌的冲动。所有的日常使用的打印纸都是A4格式的(或者一些其它固定的格式),客户其实可以随意更换打印纸供应商而不会受到阻碍。但是,客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寻找新的供应商是件有点麻烦的事情,而新的打印纸又不会给阅读体验带来什么提升。

同样,牛奶行业也有类似的属性:虽然没人阻止你去喝另一个牌子的牛奶,但是每个牌子的牛奶喝起来口味也都差不多,换来换去虽然没有什么坏处,却也并没有多少好处。

但是,比起打印纸和牛奶行业,餐饮行业则要倒霉的多:客户天生喜欢来回换着吃。“最近中餐吃多了,我们去吃西餐吧。”“天天吃火锅有点腻,我们去改个粤菜如何?”想想看,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这种“客户主动转换供应商”的冲动,导致在餐饮行业中,客户会天然的选择不同的餐厅,天然比较不同餐厅之间的口味,也就导致餐饮公司之间的竞争天然的巨大。类似的,在民宿行业,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出去玩的人总想着换个民宿感受一下:这和讲究效率的商务旅行完全不同。

容易被竞争对手抄袭

在另一个角度上,餐饮行业又很难取得专利。

在智能手机、汽车、芯片、软件等行业中,专利作为保护企业的一种手段,被公司们广泛应用。但是,在餐饮行业中,企业很难给自己的产品申请到专利,只要比较大众的菜品都不行:你总不能说小葱拌豆腐是你的专利吧?而如果餐饮企业真做出一些太小众的菜品,顾客的接受度往往又会很低。同时,竞争对手对菜品进行改良、绕过专利保护,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其实,餐饮行业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改进,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抄袭。

这一方面是抄袭成本极低的原因:一家烧烤店开始给顾客送擦眼镜布,很快所有的烧烤店都学会了。另一方面则是餐饮行业过于透明所导致的:任何竞争对手都可以假扮顾客走进你的餐厅,学习你所有服务顾客的技巧,还可以打包你新发明的菜品带回家研究,你拿什么保守秘密?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对实验室进行保密,是再常见不过的操作。

缺失的规模优势

餐饮行业难建护城河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不容易产生规模优势。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巨额的资本投入会成为这些企业的护城河,也就是经济学中的“规模优势”。在保险行业,每个保险公司都需要构建自己的后台部门、投资部门等。而在构建这些部门时,小保险公司必然难以和大保险公司做的一样好。而如果需要做的一样好,小保险公司就会需要投入相对于自己收入来说更多的钱。

在钢铁行业,事情也是一样:小钢铁公司很难拿到和大钢铁公司同样的融资利率,而由于小钢铁厂解决的就业不够多,因此也很难得到和大钢铁厂一样的政府支持。

但是,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规模优势则十分不明显。餐饮企业的成本主要由门店房租、员工工资、食材、税费组成。由于餐饮企业需要到处布局(你不可能把两家麦当劳开在隔壁),因此每个门店都需要和不同的房东谈判,很难取得规模优势。员工工资和税费则省不下来:小企业甚至在这些方面有更多来自政府补贴的优势。

而在食材方面,尽管规模巨大的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和供应商谈到一个好一点价钱,但是一则降价幅度有限(食品原材料本身就是一个薄利行业),二则食材占餐饮企业成本的比例也不高。(想想在餐厅点松鼠桂鱼的价格和回家自己做的成本之差,你就知道了。)因此,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规模效应、也就是越大的企业成本越低的商业规律,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并不明显。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在中国市场,餐饮企业还面临两个在成熟市场不容易见到的挑战:变幻的消费者和层出不穷的对手。

在一些西方成熟市场,消费者的口味是比较固定的。其背后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多年处于成熟阶段,人均收入的变动早已超过了“多赚点钱就吃个好的改善伙食”的阶段。但是,在中国市场,随着中国人均GDP在2020年首次跨过当时汇率衡量下的1万美元大关,人们的饮食习惯随着收入的提升,一直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必胜客为例,这家主打披萨饼的餐饮企业,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受到追捧。在必胜客1990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几百美元(2020年价格,下同),是2020年的几十分之一。在人均收入不高的1990年代和2000年代,“发工资了去吃个必胜客的披萨”,对于不少工薪收入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随着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餐饮消费也不断升级变化:这种变化至少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金之前,是会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餐厅的喜好不停的在变。而在一些成熟市场,由于人均GDP早就已经达到五六万美金的水平,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支出早已到顶,“赚了钱吃点更好的”已经不成为社会主流,“赚钱了换个别墅、合伙买个游艇”,成为成熟社会的消费新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的餐饮企业,就面临更加变幻的消费者需求。今天红火的企业,可能并不是因为开发出了多么有护城河的餐饮范式,而是由于它所提供的餐饮服务,正好符合这个阶段消费者的喜好。但是,当消费者的喜好在几年之后发生变化时,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在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还在于,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去过英国、北欧的人会知道,当地的饮食非常单一、简单,餐饮企业不容易受到太多新奇美食的挑战。但是在中国,八大菜系各有特色(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烹饪二十八法样样不同(炸、爆、烧、炒、溜、煮、汆、涮、蒸、炖、煨、焖、烩、扒、焗、煸、煎、塌、卤、酱、拌、炝、腌、冻、糟、醉、烤、熏)。

这种繁多的餐饮品类,一方面导致中国餐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消费者更高的口味包容度。当他们面对来自东南亚、日本、欧洲和北美的各路餐饮口味时,吃过国内各类食物的消费者,也不在乎尝试一下。这种对于新餐饮品类的开放态度,也是一些西方国家消费者所没有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管理难度极高

餐饮企业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管理难度极高。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暂时的管理失效是可以允许的。比如,一家以指数基金为主打业务的基金公司,并不需要太多日常的管理:基金经理只要照着指数配股票就行了。哪怕管理失误导致基金经理心有怨言,事情在一两年里也不至于变得太糟糕。

但是,餐饮企业则不同。一旦企业管理松懈,立即会影响顾客的口碑,而当这种口碑一传十、十传百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印象。这种印象会导致企业收入锐减,而对于高周转的餐饮企业来说,锐减的收入立即会造成现金流下降,对管理难度造成更大的挑战。这种恶性循环的速度如此之快,可能只有流行服饰行业可以类比。

这种极高的管理难度,同时也造成在餐饮行业上投资的不易。在多数时候,投资者只会找到两种投资标的:顺风顺水的公司估值贼贵,碰到逆风的公司估值虽然便宜一些,但是业务却不知道何时可以翻身。而且,不同于一些资源垄断属性的行业,属于强竞争行业的餐饮公司,一旦被竞争对手打趴下,想要重振旗鼓非常困难。

可以借力的品牌效应

当然,餐饮行业难建护城河,不代表完全没有护城河。对于餐饮行业来说,一个比较可靠的护城河,来自于标准化餐饮的品牌效应。

对于一些可以标准化的餐饮品类,比如炸鸡、汉堡、中式简餐、火锅来说,顾客的复购率(重复购买的概率)往往容易更高,同时对菜品的变化要求不太高。这时候,一些有品牌的餐饮企业,就比没有品牌的餐饮企业更容易赢得客户,因为品牌的存在导致顾客可以降低自己选择新餐厅可能产生的成本。这种品牌效应的存在,也就是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等企业,比正餐型餐饮企业更容易获得顾客忠诚度的原因。

古老的餐饮,永恒的竞争

总结来说,餐饮行业是一个非常难以找到护城河的行业,唯一比较容易依赖的品牌护城河,也仅限于一小部分餐饮品类。这个行业竞争之激烈,在各个行业中是比较高的。

但是,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失则必有得。餐饮行业不容易寻找护城河的特点,也同时导致了新锐的餐饮企业,更容易在市场中杀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当一个餐饮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正好迎合到消费者在一段时间的喜好、正好符合商业社会发展的阶段时,这个被命运之神眷顾的餐饮企业,就能够迅速从没有多少护城河的竞争对手那里,抢到巨大的市场份额。

而在这“你争我抢”的商业态势中,餐饮这个古老的行业,也就变得如此新意迭出、精彩连连。也许,餐饮企业的宿命,就像海底捞公司创始人张勇先生,在2021年接受的那次采访中所说的那样:“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毕竟,天下火锅店万万千千,又有几个海底捞?

网友1:一句话解释为什么餐饮难形成护城河:因为消费者总想吃点不一样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快餐就做了很大,你家楼下的早餐店,有些可能能开很多年屹立不倒。

功能性产品,消费者对他的需求是稳定,体验型产品,消费者对他的要求是创造惊喜。体验型的复购需要卖家不断创新,这对需求发掘和标准化都是很大的挑战。人们对快餐早餐的需求一般是功能性的,对其他餐饮是体验型的。

8.近距离感受超老龄化社会(杨天南转摘 2022.1.15)

原文无数据无价值,略。

方丈:我去过美国中西总的一些小镇。我觉得,中国的小城镇,比那些小镇,还是要繁华很多,可能一个是人绝对数多、另一个是居住密度大。

网友;1/ 人口红利本身就是债,如果当初透支未来发展了现在,接下来要还债了其实也无可厚非,坦然接受副作用。

2/不必悲观,更不必被舆论绑架去烘托气氛。现在的人口底座已经足够大了,提升质量或选拔人才足够了。国家也只是放开三胎而非全部放开好不好,明显不是那么急。

3/人口数量逐步减少,对这个社会未必完全没有利好。尤其普罗大众,一切都宽松、迟缓、安逸下来,不挤,清净,没有资源焦虑…以后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幸福,尤其二三十年后的。

4/至于民族与国家稳定、经济与市场活跃等更大的问题,自然有比你更优秀的人考虑。

5/人口问题都快成流量密码了。经济学家们和各类自媒体终于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9.减值后成为大牛股(2022.1.21)

管我财:剛想說$中远海能(01138)$ 減值好坑,結果自己馬上中招兩件$中石化冠德(00934)$ $中海油田服务(02883)$ ⋯

Fo­r­c­o­de: 那海油工程是不是也要减值?还好我前段时间清空了,今明两年看情况再买回来。

汇编室:结果减值之后的中远海能成了大牛股,2022年涨幅200%。

10.《一句顶一万句》的立意(2022.1.22)

网友:方丈,读了您帖子说到的《一句顶一万句》,读到杨百顺杀猪那段,人的感受真是极其复杂的啊。以您的个人感受,可以谈谈这个本书的立意吗?

方丈:立意是作者的事情,我不知道他的立意是啥。

我只是个读者,只能谈谈我作为读者的感受:

1,命运无常。人生由无数个偶然因素推动,你无法知道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你会有怎样的人生遭遇。

2,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能沟通是暂时的,偶然的,不能沟通是永远的,必然的。

网友1:初看,只觉很有意思,哈哈大笑了几次,很久没这么开心的看过书了。

网友2:A和B试图沟通。但B获得的不是A的话语的所指,而是B由自己经验和认识得出的对A所用语言/符号的能指建构的漂移链(A所用符号的能指从一个词指向下一个/另一个词……直到B从自己已知的词中找到自己认为与该符号能指最相近的那个)。

看完是不是想打我,觉得这个人真是无法正常沟通。

11.段永平与方丈谈健康(2022.1.26)

段永平: 有时候过得比想象中还快。我的同学里已知的已经有超过10个离世了(中学大学研究生),还有一个大学同学得了阿兹海默症,基本上认知能力已经降到和几岁的小孩差不多了,前两天刚通了个视频,让人非常难受。人生无常,身体健康最重要!

方丈:都知道身体健康最重要,就不知道咋才能健康。。

段永平:尽量不要做不健康的事情,比如不用ma­r­g­in,不做空,不投不懂的公司,不投不靠谱的人(哈哈),不抽烟,少喝酒,要喝就喝好酒,比如茅台(这个是玩笑)……。至于该干嘛就很难穷举了,而且争议很多。

方丈:我的结论是少饮酒,多吹牛,多扯淡,多在户外活动。

网友1:多吹牛扯淡是为了心情愉悦吗?

方丈:是啊。孤独寂寞最伤人。

网友2:不是说要减少无效社交嘛

网友3回网友3:能扯蛋的能吹牛的就是非常有效的社交活动了,你在国外肯定没有啦。

方丈:我觉得,判断社交活动是否有效,就看它能不能让自己笑。

网友4:方丈,不管保持何种心态,什么时候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不再那么年轻了?似乎感觉到前列腺的存在时?

方丈:就是不能一觉睡到中午。

网友5:窦文涛问嘉宾,什么时候觉得自己不年轻了?嘉宾说,睡到半夜,醒来看到身边躺了一个大妈,这个大妈就是自己的老婆。

网友6:适当运动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没有证据显示运动可以提高寿命。多几个朋友吹牛聊天会比较开心,但能常在一起聊的朋友也不好找哈。据说每天5罐可乐身体也能健康(这是老巴的玩笑,但老巴确实喝很多可乐,也没啥户外活动

方丈:寿命这东西,影响因素太多,不可控,所以也很难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我觉得还是当下的快乐更可以追求。

汇编室:日本人书写的《77个不痴呆大脑的习惯》一书,和方丈说的有重合。例如多扯淡、多争论、多在户外活动很重要。

12.老年生活(2022.1.25)

网友:不想生小孩,又担心老了会很惨,手术都没人签字!方丈 未来几十年机器人能像汽车一样普及吗,照顾老人日常生活

方丈:1,机器人指不上,钱能指上。

2,有没有小孩,老了都很惨的。

应对方法:

1,多赚钱。

2,尽力维持好的身体状况。

3,增加自己的付出能力(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情感),减少对他人的需求。

网友:我觉得与其想着那悲惨的一天的到来的情景,不如过好当下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一天都不虚度。

方丈: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人都会死的,不管你想不想。人能做的是活得好一点,操心死的事没有任何意义。

超级鹿鼎公:操心长长的老年生活算操心“死的事”?

13.牛和熊(宁静 2022.1.28)

自然界的熊和牛也会为生存竞争,但不会交易,这是从林法则。股市上的熊和牛以为自己在竞争,本质上却是在与交易对手协作,这是市场法则。

大家在交易中向着相反的方向擦肩而过时,不用互吐唾沫互道傻逼,或许也可以说声珍重吧。毕竟,是对方让你有机会去做,你自认为效用最高的事。

14.为什么要造车(2022.1.29)

网友:方丈!造车这个事情,吸引力太强,是什么原因呢?

方丈:1,行业规模大,产值高。商业野心和GDP方面有吸引力。

2,涉及的产业链和技术环节多。产业规划方面有吸引力。

3,产品有很强的外部性,充分满足企业家的精神需求。

网友:产值高使得企业家可支配或者说可影响的经济资源高,可以让人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满足感。

15.易中天: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之处(2022.1.28)

严重的缺乏科学思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问题,包括老子的道,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科学家,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家,都在讨论第一推动力,我们有一个很糟糕的文化传统:先王之道悖矣。

我们的先圣、先王已经把所有问题解决完了,后辈不要想问题,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传谁的道?

先圣、先王的道。

先王的道,是伦理的道,不是科学之道,不是哲学之道,

授业,授什么业?怎么样谋生啊,

解惑,解什么惑?你领悟不了先王的英明,帮你解惑,不是先王本身有什么问题。

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提倡怀疑,不提倡批判,不提倡实证。

编前言:来到雪球已经快十年,我常常想,雪球于我而言,就像一所大学,只是这里的同学比较特殊,既有和我的父母年龄相仿的学长,如散户乙、@乐趣 、@HIS1963 ,方丈,也有和我同龄的同学,还有许许多多刚刚进入雪球大学校门的学弟学妹。

这所大学的课程也比较特殊,以探讨投资为主,期间夹杂了为人处世、养儿育女、生活旅行、养生保健、中医西医等奇奇怪怪的讨论辨析题,这些讨论的过程,激发出无数的灵感火花,常常让我脑洞大开,受益颇多。

我有个“整理癖”,每隔一段时间,都把刷雪球时随手收藏的帖子,一个一个的翻出来,回味、咀嚼,这种复习、验证的过程,无数次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领略到当时不曾有的感悟。

可以说,这些汇编集是我在雪球大学里的“学习笔记”,它来自于雪球,又回归雪球,我以一年为跨度,按月进行整理、归纳、发布,便于今后自己适时温习,如果能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启发,也不见得是坏事。

1.刘姥姥很高尚(2021.11.16)

问:请方丈点评一下红楼梦里面的刘姥姥这个人,我看了红楼梦里面很多人,却越来越喜欢这个刘姥姥,身处在社会的低层,却极具大智慧,大品德。

方丈:人间难做的事情,一个是热脸贴冷屁股,二是烧冷灶。烧冷灶就是别人没发迹的时候去投入,或者别人落难的时候去帮忙。刘姥姥两者都做到了,那真不是一般人。

关山:刘姥姥就是那种能让别人快乐的人……

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是一种很稀有的禀赋,也是一种很高尚的品格。

读后感:给别人带来快乐真的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2.关于造车新势力和宝马(方丈 2021.12.2):我觉得所谓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能够赖以生存的,只能是治理结构和管理效率优势。

你看宝马那个APP吧,那真是智障才会那样设计,根本没有任何用户思维的。有时候真的很困惑,难道公司上上下下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吗?

3.长视频真是悲剧的业务模式(方丈 2021.12.2):长视频赚不到钱的主要问题是竞争。

1,在内容供应上,供应不够长尾,所以渠道议价权不强。

2,在消费上,用户跟着内容走,渠道无法锁定用户。

这个导致渠道做不到垄断,甚到做不出差异化。

所以,不要以为有用户需求就能赚到钱,最终决定利润的是竞争。

4.方丈问答:乐观和悲观(2021.12.9)

问:您会对这个世界的未来悲观吗?

方丈:我对世界很乐观,对个人很悲观。

5.新闻:10月份,为弥补财力紧张及不合理支出等产生的缺口,霸州市在6月份已经完成非税收入预算7亿元的情况下,向下辖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分解下达了3.04亿元的非税收入任务。11月份,为进一步促进乡镇(街道、开发区)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霸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全市经济运行工作考核细则》,违规设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考核,明确税收收入得分权重为20%,非税收入得分权重为80%。在霸州市采取多种督导措施的推动下,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村街以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等多种名义,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集中罚款、摊派、收费。据不完全统计,10月1日—12月6日,霸州市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入库和未入库罚没收入6718.37万元,是1—9月罚没收入(596.59万元)的11倍,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47家,平均每家罚款、收费2.64万元。11月份,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出现明显的运动式执法,当月入库罚没收入4729.57万元,是1—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2021.11.17)

读后感:我的选择必然不能是转业,只能是逐月。

6.方丈问答:房地产(2021.12.11)

问:方丈,现在地产企业很惨,但我认为这个行业商业模式还挺好,比如预付款制,有比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业主买了房子还会长期缴物业费和后期维修费用,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地产企业现在这个状况?

方丈:我认为商业模式并不好,为什么不好呢?

1,产品很难做出差异化。这个导致剧烈的竞争,把利润率杀得很低。而政府对产品价格的管控,进一步压低了利润率。

2,资本支出。房地产的原材料并不是土地,而是资金,所以赚到的钱大部分又要投入去购买新的土地,利润的含金量低(自由现金流少)。

3,上述这两个因素迫使房地产公司都用一定的杠杆经营,有的杠杆率很高。在杠杆率很高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下跌,甚至周转率下降,都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公司杠杆破裂。

房地产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规模大,所以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进入这个行业。

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是很多偶然性地开发了一个项目的房地产老板,往往做稳了富家翁。

而富了以后,想在这个行业大展鸿图的老板,往往命运多舛。

这叫富一次就够了。

高级注册装逼师:方丈这个总结扎心了。身为以前的小房地产公司的员工,平常也有很多大房地产公司员工的朋友,所以比较了解我们当地的房地产企业情况。方丈说的是实情,最近几年,我们当地大展宏图的房地产企业(包括上市和没上市的)几乎都完蛋了,而像我们公司这种开发了几个楼盘就迅速收手了,我们老板开发房地产居然从来不贷款,不加任何杠杆,不求任何规模,……现在活的非常滋润……

7.做事情从自己高兴出发、评价事情从利弊出发(2021.12.24)

陈达美股投资:以下文字摘自顾衡:

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拒绝相信纯粹的善意,不承认存在着丝毫不带功利色彩的友情,这是非常可悲的,因为这意味着他认为自己配不上这样的好意。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人远山正瑛。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在日本街头发起捐款,甚至要求日本中小学生每周省出一顿便当的钱。这么弄来了钱之后,远山正瑛在内蒙恩格贝的沙漠里种树。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他的事迹感动了全日本,先后一共有7300名日本志愿者飞到恩格贝和他一起种树,一共种了300万棵,面积4万亩。当然,可能还是会有人说,他们日本人是怕沙尘暴刮到日本去。太自私了!无耻!

之前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贫穷,并不仅仅指一个人物质上的匮乏,也是指粗粝逼仄的生活,把一个人精神上高贵的、精致的成分磨损殆尽。只能用功利这一个维度去理解和揣测别人的行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精神上的贫乏了。

方丈:争论善恶、动机,是永远没有答案的。

更合理的方法是,做事情从自己高兴出发,高兴就去做。比如种树让我高兴,我就去种;评价事情从利弊出发,我觉得种树对我有利或者我喜欢,我就给种树的人点赞,管他什么动机。

8.自动驾驶将会彻底改变很多行业(2021.12)

fo­r­c­o­de:今天这些想法,大部分在讨论过程中形成的,我个人是感觉很爽的,分享给大家!

fo­r­c­o­de:现在没有自动驾驶,大部分人自己开不了12米长的大客车改造的房车,如果自动驾驶技术非常靠谱!我愿意买一辆12米长、带拓展的双层房车,套内面积50平米。可以长期生活在里面,云游四方……我会在车里睡觉、上厕所、洗澡、办公……车子变成我另一处房产,可以移动的家……

fo­r­c­o­de:我估计,未来的房车不仅可以横向和前后拓展,还可以垂直拓展成三层,每层三十多平米,三层就是100平米,人可以睡最上层……

房车游牧时代,人类改变了聚居在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居无定所,通过高速互联网远程办公。

再往后,房车会发展成飞船,晚上可以悬停在空中睡觉……去近地轨道、火星或月球工作也可以!反正飞船全密封的,内置一个可再生生态系统……

fo­r­c­o­de:未来的公司都不在市区,而是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公司附近大片的土地可以停放房车,人们需要面对面开会或办公时,就开着房车回公司……下班后,回到自己的三层自动驾驶房车上炒菜、吃饭、给孩子辅导作业、睡觉……

fo­r­c­o­de:想象一个房车游牧文明新时代的来临,到时候不再有固定的住宅小区,而是一个个超大规模的超高层的房车营地,这样的房车营地数十层,摩天大楼的外侧,是盘绕着10度坡、3米宽的上楼单车道,房车预定了摩天大楼的超级营地之后,自动驾驶房车上楼,寻找自己的车位,比如在32层02单元,一个15米厂、10米宽、10米高的高层空间,带清洁自来水、排污口、燃气口、电源插座……到达后,你就把自己12米长的房车(家)四个轮子固定在楼面上,打开所有拓展,你可以在这里住一晚,也可以住半年,你的邻居是不断在换的,不是换人,而是整个房车换掉……

那个时代,固定产权小区的概念可能就消失了,人们可以按消失租赁这种摩天大楼的房车营地,我去年写过一篇有关集装箱的帖子《非常好的发明!》,有类似的思路,不过当时想到的是用超级吊车把集装箱房屋吊进每一个抽屉空位,现在完善这个想法,直接房车开进去固定就可以了。

fo­r­c­o­de:我觉得你这个提问,还是不够大胆!如果汽车真的可以自动驾驶,那车内的人还有必要正襟危坐坐在车内吗?既然不一定是坐在车内,那小汽车销量可能会大量萎缩。比如,人们可以在车内挂一个吊床,可以躺在吊床上听节目,车子自己自动驾驶,完全靠语音操控。

或者,车内可以搞一个健身房啊,到时候健身房就不需要开在固定场所,手机下个单,你需要的健身器材自动驾驶到你家楼下来,你直接上车去使用划船机来健身,车子上的虚拟健身教练对你进行评估和指导。

自动驾驶不只是让小汽车的方向盘消失、座位不一定朝车前进方向固定设置,也不只是不用买私家车、汽车共享化这么简单,而是会彻底改变很多行业、很多场景,基于自动驾驶汽车,各个行业的需求都会被重新改造,到时候才会发现,自动驾驶技术会渗透到各行各业,而自动驾驶汽车只是各个应用的一个底座,上面加载具体什么应用,都是可以的,到时候,很多服务不再是人去找固定场所的服务,而是服务通过自动驾驶来到用户身边,比如卡拉OK,不再需要十几个人去商场顶楼,而是直接12米长的卡拉OK大货车自动驾驶到你预定的地点(比如海边沙滩上),然后十几个人一起进去唱歌、喝上面的饮料、吃里面的果盘、零食,然后自动结算……

fo­r­c­o­de:将来既会有共享汽车满足交通需求,也会有私家汽车满足家的需求,私家车可能大部分不再是小汽车,而是大尺寸的那种类似房车。商业地产的价值、住宅小区的价值,都有可能被自动驾驶颠覆掉……以后的黄金商圈,就是在房车营地周边……

网友:对于酒店业也是一个大的利空啊,不用订酒店了,预订一个自动驾驶的房车,按时开过来,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汽车玻璃可以设置成单向的,既保证私密性,还不耽误看风景。

以后等光伏发电效率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买一辆光伏房车替代房子也是有可能的,那将对现有的高房价造成毁灭性打击…

fo­r­c­o­de:以后酒店位置不重要了,因为酒店房间和床位本身是移动的,上海搞个世博会,酒店涨价?没关系!全国各地的房车酒店都开到上海周边,找车位停下,酒店床位是跟着人流走的,而不是人流去将就适应酒店的位置。当然,如果很多中产以上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房车,那就根本不需要酒店了,如果距离不是太远,自家的房车开过去也没问题,距离太远就只能坐飞机,然后去当地住房车酒店。

雨枫:这个思路很有意思,可以设想未来会有一些人彻底放弃固定位置的住所,永久性的在路上,目前国外也有改装大型巴士当房车的例子,但开车本身的负担还是去不掉,这一块一旦可以交给AI,那种生活,真的是可以很放飞的……当然前提是有钱才行,哈哈哈。

fo­r­c­o­de:这个只是随手举一个例子,不一定靠谱,只是想说明,自动驾驶对未来社会的改变,会比今天最有想象力的人所能想象的还要深刻,未来不再一定是人去找位置固定的服务,而是服务场所本身可移动,这会改变商业地产、商业圈,各类商业服务不再固定在某个地方,而是可以移动位置,重新自由组合,就好像国外一些卖烤鸡、汉堡的移动餐车一样,那将是未来商业的常态……

还需要考虑的一个角度,目前为什么服务来找人不划算?因为人口居住太集中了,所以人去找服务就更节省成本。但是,在城市化之前,在农村有很多商业服务是主动去找人的,我有一次自驾去福建尤溪联合梯田,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一辆大货车,拉着一车子的那种塑料梯子,放着喇叭叫卖“卖梯子,好用的梯子”……速度开得非常慢,遇到有需要的人家,就停下来交易。我在尤溪,还看到卖肉、卖水果的移动货车,这在某些农村,可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服务,雪球上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可能很少见到这种走商的搞法。

我小时候,农村老家会有理发师、补锅补碗阉鸡的行商满村子叫卖各种服务或商品。

未来,如果自动驾驶和房车足够便宜和普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VR/AR技术使得医疗、教育都可以远程获得,大部分工作都没必要面对面进行,那人口也就不再有必要扎堆住在城市或工厂附近,到时候,人口重新分散化居住,开着房车寻找风景优美的乡村,停下来就可以补充各种物资、获得水电燃气、处理污水垃圾。那个时代,坐商可能再一次被行商取代……

整个商业形态都会被彻底改变

fo­r­c­o­de:我以前有一篇大概畅想过,自动驾驶会使得私家车“大型化”,而且“房车化”,普通人自驾不了12米房车,但是如果有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完全不用自己开车,那买12米房车会很爽,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家,出门旅行不需要考虑几点返程,不需要考虑去哪里订酒店,也不需要去哪里吃饭,车就是第二个家。

网友:12米,配合基础设施,营地。住宅都不要了

fo­r­c­o­de:甚至,我怀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房车会这种模式:车厢部分集装箱化,你的床铺、厨房、厕所、桌椅、冰箱、空调、制暖、水箱、太阳能板、双向拓展等全部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大小的空间里,而车头+底盘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如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底盘+车头报废了,更换就可以了,车厢(集装箱)部分不用更换。甚至,可以按日租赁不同厂家的底盘+车头,平时就把这个集装箱房屋放在固定房车营地或摩天大楼里,变成一个半固定的家,需要长途旅行的时候,租一个底盘+车头,把自己的“家”拖着到处跑。这就有点像火车动力车头与火车车厢分离的这种模式……

网友:类推,房子也可以变计算机外设

fo­r­c­o­de:智能家居就是这个意思,智能家居+自动驾驶+集装箱,未来很多家庭会有多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对应一个房间,穷人可能就一个集装箱房屋,有钱了、东西不够放了,就添置一个集装箱房屋,富豪们可能有几百个集装箱房屋,可以叠加拼积木在一起……如果有购买产权土地或车位,可以把自己大部分集装箱固定在土地上,出去旅游就带1-3个集装箱房屋出门,把需要的物品腾挪到带出门的那几个集装箱里,比如1辆摩托车、3辆自行车、浮潜装备、海钓装备。无非就多租几个自动驾驶的车头+底盘,让放行李集装箱跟着自动驾驶,形成一个几辆车的小车队……

网友:自动驾驶打击最大的产业是房地产业,主要是通勤效率提高,因为车联网,不用自己开车,道路不会因为个别新手拥堵,住哪里不是那么重要了,郊区环境更好。

fo­r­c­o­de:不只是房地产业,整个商业形态可能都会被彻底改变,现在的坐商可以重新被行商取代。参考我前段时间写的:《自动驾驶将会彻底改变很多行业》。

网友:你每天幻想的可不少 基本每天的话题就是臆想幻想畅想 就像我中学时,一上课就开始趴桌子上开始做梦与想象

fo­r­c­o­de:我现在把我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记录下来、分享出来,未来的科学家们、企业家们看到我的想法,或许会激发出灵感,可以实现我的想象……就算我去世很多年,我现在写下的这些奇想,还会有人看得到。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来的一些痕迹……

fo­r­c­o­de:我曾经写过一篇《自动驾驶将会彻底改变很多行业》,还有一篇《整个商业形态都会被彻底改变》,畅想了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渗透影响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可能性。

刚又重读一遍我这些畅想,又产生了一个灵感:

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车子一直开着到处转悠卖货成本太昂贵?因为现在的汽车多数是烧汽油,汽油实在是太贵了!

电动汽车的成本更大比例集中在电池和车辆的购置成本,后期充电的使用成本是极其低廉的。

如果未来汽车大部分都烧电,而沙漠都铺满了光伏电板和风力发电机,那夜晚或用电低谷时给电动汽车充电,成本是极其便宜的,跟不要钱差不多,用电动车开1万公里,跟用汽油车开1万公里,如果不上高速,没有过路费、停车费,成本相差了好几倍……

现在很多服装店,可能一天都没有几件销量,大部分时间没什么顾客,服务员都是坐在店铺内呆坐着,浪费时间!

如果12米长的自动驾驶卡车,车厢四周和车顶使用全透明钢化玻璃橱窗,打上灯光之后,里面挂着的服装、穿着服装的模特直接在街上游荡,往人群聚集的地方自动驾驶过去,人群流动到哪里,车子就跟着自动开到哪里,那呆坐着的服务员,每天可以卖出的衣服数量,可能要翻好几倍。

而12米长的纯电驱动的自动驾驶卡车,每天多开几百公里,多增加的电费是很有限的,非常合算,会挤垮那些守旧的、不愿意把店铺挪到自动驾驶橱窗的服装店……

当然,那个时候的服装店,不一定需要人工销售了,进卡车之前,人脸识别或者刷二维码验证你的身份再自己上去试穿即可,车内到处都有摄像头和NFC感应,你也没法偷走或搞破坏,机器人可以自动整理试穿后的衣服。试穿了满意,可以结算拿走……

汽车的电动化会极大的降低汽车使用的边际成本,而自动驾驶会使得车辆大型化、多功能化,二者的叠加,将极大丰富移动交通工具的使用场景。汽车从单纯用于交通(类似功能手机只能短信、打电话)功能机,进化成为可以用于交通、居住、五花八门的行商的智能机,演化出不可思议的商业形态和社会形态……

fo­r­c­o­de:其实,很多技术都有成为通用技术的潜力,很多人还是想当然地低估很多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技术、商业、社会变革的可能性。无人驾驶技术就是这样的一种底层技术,直接改变交通形态和基于交通的居住模式、商业模式、工作模式。

VR、AR、元宇宙这样的技术,同样是一种有潜力的通用技术,会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要是像黄光裕那样关进牢了20年,出来以后会感觉到恐慌,整个世界太陌生了,可能会发现一堆人在街上睁着眼睛对着虚空做各种奇怪的动作、然后说奇怪的话、发出奇怪的笑声,仿佛鬼片……

元宇宙技术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3d化、共享化、逼真化,也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可互动操作,还不仅仅是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未来的元宇宙、数字孪生、机器人、AI、大数据、3D打印、无人驾驶、无线充电等一系列技术,都会相互融合,在虚拟世界里的操作,可以直接通过机械臂或机器人同步到现实世界,无论身边还是数万公里之外。我可以在卧室里通过元宇宙控制美国一个机器人使用美国一个厨房里的锅铲菜刀,做一道地道的中餐给那里的朋友或熟人吃……

未来纳米技术发展下去,各种极其微小的传感器、纳米无人机可以相互组合,无线充电,通过脑波控制器,可以控制数百万米粒大小的无人机,每个无人机在任意特定方向施加0.01牛顿的推力,合起来可以搬动一辆卡车,这些无人机可以自动化集群操作,直接同步我在元宇宙中的手部动作,直接将力矩任何组合起来、施加到数千公里外某个现实物体上,意念移物、隔空打牛等气功伪科学、神话故事里的想象,都可以成为现实……

网友:这几年看f大的脑洞是我忙碌之余最大的放松了

网友:自动售货的话,卖食物也许可以,卖衣服应该不太可行。相当一部分女人买衣服如果没有和导购的互动就是买了个寂寞,这是基因决定的用户思维角度,不少女人买了一堆衣服,其实平时都没有穿过,吊牌都不剪就挂在衣柜里.

fo­r­c­o­de:机器人头部使用一个人脸形状的曲面显示屏,正常情况下,使用AI自动模拟出一个美女的虚拟脸部表情,来跟顾客互动;如果需要人工客服,可以语音要求,然后远程客服(可能在自家办公桌前使用元宇宙)直接将自己的表情同步或显示到这个机器人的脸部曲面屏上,远程的手脚动作,也可以同步到这个机器人身上,可以操控这个机器人去找推荐的衣服款式,帮顾客整理腰带之类的……

网友:这不以前农村赶集的大篷车嘛。

fo­r­c­o­de:高级版的移动敞篷餐车,不仅可以自动卖衣服,也可以可以卖盒饭、卖咖啡、卖五金水管、卖避孕套等等,可移动的超大型自动贩卖机

网友:无数12米的大车到处卖货,城市交通受不了吧?

fo­r­c­o­de:交通不好的地方,自动驾驶房车就安装几十个螺旋桨,可以飞过去售卖,比如高原或山区,比如黄山山顶看日出的游客需要吃盒饭了,无人驾驶的房车橱窗或自动贩卖机,自动飞上去售卖……

网友:这想法太扯了,买衣服要试的,试衣服怎么也得好几分钟吧?现在一二线城市,能停5分钟以上的地方很难找到了。

fo­r­c­o­de:太没想象力了!都行商了,居住房车了,人还住在城市吗?肯定住在风景优美的山区、沙漠、原始森林、高原、海边啊!自动驾驶的贩卖机和橱窗,肯定是往分散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群聚落处、房车营地自动驾驶过去啊!

网友:之前王传福也说过,要是自动驾驶起来,大家可能就真不买房了。大型房车也有30平,卧室厕所都有,想去哪儿去哪儿,没必要买房。

fo­r­c­o­de:对的,刚工作没钱,可以租住房车;有点钱了,先买第一辆房车;然后买更多集装箱式的房车车厢,可以扩展卧室、厨房、工具间……根据需要,可以将这些房车车厢拖到其他地方放置……

网友:人是群居动物,喜欢这样生活的人毕竟是小众,不是主流,我的理解

fo­r­c­o­de:居住在山区、沙漠、原始森林、高原、海边,并不一定是离群索居啊,喜欢热闹,也可以找到很多有相同爱好的人,在房车营地篝火晚会、聊天或者商业合作啊,你去看看b站有个房车频道“br­u­ce带你看房车”,在美国的华人,很多在go­o­g­le或fa­c­e­b­o­ok等高科技公司工作的人,把房车开到滑雪营地或者太浩湖之类的地方,就在房车内工作,工作之余可以去滑雪、钓鱼,也可以跟其他相同兴趣的人一起玩,非常自由自在。不像现在,你如果买了一个房子,邻居如果素质差、乱扔垃圾或者噪音扰民等问题,你都没办法更换邻居,只能忍着……房车游牧时代,我们可以随意更换邻居,跟自己喜欢的朋友亲人住一起,到处游荡,也可以按自己的心愿固定在一个地方待几个月或几年……

网友:这想法很棒!!想像力丰富,脑洞大。而且越想越有可能!! 打败你的很可能不是同行! 房子有可能被自动驾驶降维打击! 不过可能要比较久。

9.增量与存量的讨论(2021.12.12)

关山:凤姐在贾府很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会搞钱。谁会跟钱过不去,再大的架子,那也得钱撑着,链二爷和人聊天的时候,叹息道:要是能到哪里再发个两三百万的财就好了。

方丈:所谓的会搞钱,就是会挪借而已,没啥用。

生钱的那头,庄子上的地租,一年比一年少。

放高利贷赚的钱,只够充实一下小家庭的小金库。

真要解决钱的问题,只能靠政老爷琏二爷把官做大。

可是这俩货也没这能力。

网友1;方丈觉得不是靠元春娘娘宫斗做大?

方丈:宫斗不能直接产生现金,得通过让亲戚升官才能变成现金。

网友2;主要收入还是地租,如果没有那些违法的事,听秦可卿的买祖坟边的土地,爵位也在,真不能在传个几代?

方丈:没有用的。

首先地租回报率低。不能涨租,遇到灾年还得减租。这样,来源就受限了。

而支出这一端,却是以前的10倍。大家庭生活,支出本质上都是代理人决策,他们没有预算意识,更没有约速支出的意愿。

网友3:方丈您有维持一个庞大家庭的意愿吗?这对封建时代的豪门世家好像真的特别重要。

方丈:没有,大家庭生活很可怕的,对大多数成员都是一个折磨。

网友4:结婚的都应该独立生活。已成年未结婚的,也应该尽可能独立生活。住一块多难受啊。

方丈:嗯,一个屋檐下只能有一对夫妻。

网友5:让我想起《金翼》,东林和他姐夫赚钱后各找了块”风水宝地“建了座大宅,本以为苦尽甘来一家人住一屋子其乐融融,结果好景不长,几个儿子成家后兄弟妯娌间吵架打架乱成了一锅粥。

方丈:东林的两个亲生儿子,三哥和小哥外出了,大家庭某种程度上解体了,所以矛盾少一些。

留在家里的侄子和儿子,矛盾就多一些。

网友6:在一起时间多,矛盾就多了,必然的结果。现在有一个矛盾是出门在外的子女觉得呆在老家的兄妹对父母不够好,也导致很多矛盾,道理都是一样的。

方丈:还有一个是出去的人搞增量,增量没有分配的问题,不容易有矛盾。

在家里的人,总是涉及存量分配的问题,这没有矛盾就不可能。

10.雪球识人:谦和屋的长处和命门(曹文景 2021.12.28)

谦和物目光纯净、面有佛相、分享真诚、出言似有道高僧般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以吾观之,属于内心极善之人。这个特质令相交者如沐春风,不由自主生出亲近、信赖之心,又头脑不错,所以做生意能如鱼得水,做投资亦能得他人鼎力相助,作为医药外行敢于重仓恒瑞医药,一半功劳当归功于恒瑞资深员工与他深度分享恒瑞内情(注:指文化、管理、技术之类,非内幕消息)。

但长处往往也伴生命门!所谓福兮祸所依!

1.谦和屋是有见地的人,不像一般投资学人直扑财报,他知道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欲知投资大本大源务必先一览社会和商业实态,这是其过人之处。但商业分析力的锤炼需要时间,他水准诚然超过寻常人物,但尚未至一流水准(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就是他啰嗦的行文,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啰嗦的语言是思维不精的表现,思维不精则多端寡要,搜集信息虽勤虽多,但不能抓住要领)。得他人之助、能一窥内情,以信息的丰富弥补分析力上的火候欠缺,再加上运气不错,让他以一二流之间的水平取得了一流的历史业绩,也令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2.君子可欺之以方!至善至诚之人往往以己度人,往往把人往好处想,很难想象人性的奸邪。这很多时候是个优点,因为他们愿意信任人,受其信任的人,如果是好人,会心存感恩,努力不负信赖。但有的时候是个缺点,特别是在巨大利益扭曲人性、见利忘义之徒层出不穷的证券江湖,把人往好处想的习惯令其更易受到善于伪装的奸猾之徒的蒙蔽和伤害!

他相中的某电商企业,吾观其老板面相实为贾跃亭第二,此等奸猾之徒玩弄善人谦和屋,正如白骨精戏耍菩萨心肠的唐三藏,易如反掌!纵然一众火眼晶晶的孙猴子在旁苦劝,不到白骨精露真形的时候,谦和物绝不能醒悟。

这正是善人的宿命!这正是善人的悲剧!可叹!可叹!

btw: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伤害的人们》,讲述一个善良质朴的老者横遭精于伪装、内心邪恶的显贵利用和玩弄的故事,送给那些因纯良而轻信的投资者们。

11.关于恒大的三个小故事(作者:曹文景 2021.12.29)

1.小卖部大妈(14年)

“你看看你们这个瓶子,上半截多窄,而且这上半截基本是空的!”看我打听恒大冰泉的销售情形,认定我是恒大员工的小卖部大妈脱口而出,向我抱怨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卖部售货大妈,文化程度大概不高,可她的话却令我陷入沉思!

此时,恒大冰泉横空出世不久,广告铺天盖地,街头巷尾的超市、小店转眼间都堆满了他家产品。喜好琢磨的我不禁好奇这支新军能否杀出一片天来?大妈这句话如一道光照进我思绪混乱的大脑之中,一瓶恒大冰泉的含水量并不多,若为储水根本不需要把瓶子做得如此高,其他家的水都是接近瓶口、占满瓶身,他家不惜成本刻意做出细细长长的颈部,但颈部基本空着,是为了让瓶子看起来和别家的常规瓶一样高,掩住他实际水量就比别家的小瓶多一点的真相。这个水量于一般成年人而言,几口便一饮而尽,全然不能满足需要。

这个企业工于心计!恐怕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暗想。

2.恒大足球(15年)

恒大亚洲杯夺冠!

恒大悍然违约!球员胸前广告:用恒大人寿替掉(赞助方)东风启辰!

万众瞩目之下践踏契约!白净面皮、斯文眼镜、灿烂笑容下藏着一颗是非泯灭的心。我暗想!

3.信托公司项目经理(16年

“谁家(信托公司)能给他找来更多的钱,恒大就和谁合作,融资成本倒不怎么在乎!”信托公司项目经理和我讲。我不禁目瞪口呆!常人借钱最重利息,为了几个点都要反复拉锯。恒大资金饥渴到何种程度,才能如此“慷慨”?此等不计成本,利润从何而来?我暗想。

“恒大融资部门的人收入都上几百万,但隔两三年就彻底换一茬,可能是压力太大、工作太辛苦。”金融机构向来嫌贫爱富、巴结大款不遗余力,恒大销量笑傲地产江湖,其融资口员工却疲于奔命、神经紧绷竟至于斯?观人比武,真大师神完气足、余力绵绵,伪高人汗如雨下、疲于应付,这恒大恐非真王者。我暗想。

于此同时,一位高人降临雪球,竞赛得奖、名校求学、大厂任职、号称军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下笔千言、结集成书,他洋洋洒洒批驳“呆会计”的文字是否立得住脚,我无从判断,但我常常想起那个小店大妈的话,想起那个曲线优美、颈部空空的瓶子,不由自主得对那一年十倍的恒大退避三舍。

注:感谢心直口快的大妈与我分享她的真知灼见!一言之师永不忘!

注:曹文景豆瓣评军长《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2019.12.2)

作者有缜密的分析能力和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但他的认知体系是歪的,结论自然荒诞不经,只是饮鸩止渴的地产刺激政策让他侥成功,也成就了作者的虚名,更让他由无知走向狂妄,竟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成书,给世人留下永久的笑柄。

汇编室:恒大的覆灭,军长的书,我全程见证,真是令人唏嘘

12.2021十大悲情消费品牌(转载自奇偶派 2021.12.31)

作者|欢子/黑加仑

今年的消费是大起大落的一年,其中不乏有趣的案例。

我们从消费品牌面临的口碑争议、流量焦虑、政策变革、税务红线四个维度,分析从休闲零食业、新式奶茶业,到电子烟、酒业、商超业等十个行业中的十大公司,发现他们今年遇到的难题。

借此复盘2021年的消费品牌趋势

品牌挖坑,痛失顾客口碑

01.三只松鼠:深陷罗生门,口碑崩塌

2021年岁末寒冬,三只松鼠还是没有绷住。经历了疫情反复来袭的2021年,人们期待三只松鼠能够有个好的结尾。然而,一则争议广告再次将这家“网红品牌”送进了舆论的漩涡。

2021年12月26日,有网友扒出了2年前三只松鼠一款产品宣传海报,而海报上以“眯眯眼”“厚嘴唇”等形象存在的模特,也被网友们质疑涉嫌故意丑化国人形象。

该话题随后也冲上了热搜,三只松鼠品牌方和广告涉及模特先后进行了回应,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8亿。

这还不是三只松鼠今年第一次卷入负面新闻中。

刚刚过去的双十二期间,有网友购买了三只松鼠的产品,拆箱时竟然发现里面有一只仓鼠和各种仓鼠的排泄物,而三只松鼠在随后的回应中也并未就仓鼠的来源给出合理的结果。

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网友们爆出的三只松鼠在每日坚果、手撕面包发霉变质问题,食品安全成为了横在三只松鼠增收增利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三只松鼠营业收入为70.7亿元,同比下降2.23%。其中销售费用高达14.66亿元,而研发费用则仅为0.41亿元。

食品零食业,同样饱受食品安全困扰的还有良品铺子。目前,两大休闲食品头部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累计投诉量达到了2775条。以坚果、面包蛋糕为首的休闲食品在食品安全这道红线上屡屡出现问题.

02.奈雪:食安丑闻拖累,丢失线下优势

奶茶零食是一家。

2021年8月底,上市后的奈雪迎来的第一次公开财报的考验。上半年营收为21.26亿,较上年同期的11.79亿元增长80.2%,经营利润为3.85亿元,同比暴增497.2%。

借着一份还算不错的财报的表现,奈雪,终于向外界证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然后,彼时的这家“新式茶饮”龙头品牌却没法高兴起来。

同样是今年8月,新华社记者卧底奈雪的茶,发现其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不实等问题。随即, #新华社记者卧底奈雪的茶打工#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广州市场监管部门也就食品安全问题对“奈雪的茶”进行了约谈和专项检查。

尽管奈雪连夜致歉,也没能阻止其辛苦建立的口碑瞬间崩塌。与此同时,持续低迷的股价和疫情的反复也给奈雪的茶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上市当天,奈雪的茶就遭遇了尴尬的破发。随后股价几乎呈现了一路下跌的趋势。截至今年12月底,奈雪股价报收8.8港元,相比发行价19.8港元元下跌了55.6%。市值也从发行巅峰期323亿元港元降至150.9亿港元,蒸发了大半。

相比了股价和市值低迷的烦恼,疫情的影响显然来的更加直接。在奈雪上半年财报的收入渠道占比中显示,2021年奈雪上半年“店内收银”的占比已经下降至27.8%,而在2018年和2019年这一数据分别为92.5%和69.2%。这还是在奈雪加快门店扩张的背景下交出的成绩

当然,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茶饮企业不在少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茶颜悦色“内斗”事件,其本质仍然是疫情反复影响下,带给茶颜悦色线下门店的流量焦虑。

目前,新式茶饮的下半场竞争已经来到了白热化阶段,竞争领域甚至蔓延至元宇宙,奈雪的茶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眼下,即将过去的2021,留给奈雪的茶的回忆必然不全是美好的。

03.农夫山泉:气泡水营销翻车,无糖战争升级

零食奶茶今年在食品安全红线上反复横跳,来到饮料行业,营销翻车更是彰显了行业赛道激情内卷。

元气森林带火的气泡水赛道,今年巨头林立,但元气森林没被围剿至窒息,农夫山泉却被卷翻了车。

今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一款名叫“拂晓白桃气泡水”产品,所宣传的原料产地为日本发生核泄漏的福岛,宣传一出,顿时舆论一片哗然。

在屡试不爽的“原产地宣传”上被骂上热搜后,农夫山泉回应质疑,建德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场检查其生产车间。

风波逐渐平息,但在市场上,这次营销翻车余波未平。七月左右,农夫山泉股价一度暴跌至40港元/股,市值在10个月内蒸发掉近3000亿港元。到了年底,农夫山泉股价略有回升。

实际上,这并不是农夫山泉首次推出气泡水产品。2020年农夫山泉就曾推出过一款含气碳酸饮料。在2020年农夫山泉的财报中,传统模块的销售收入有所下滑,布局气泡水赛道,确实为其带来正向增长。

管中窥豹,农夫山泉的原产地营销翻车,折射出的是今年无糖饮料市场的空前火热。今年仅无糖汽水品类,就带动了中国食品的汽水业务16.7%的同比增长,营收达到86.1亿元。

不过要知道,今年从4月开始到7月结束,气泡水赛道完全是新老巨头林立的态势。娃哈哈推出“生气啵啵”、农夫山泉有“果味苏打”、百事可乐宣传“微笑气泡”

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膨胀至百亿,增长趋势也被业界和资本看好,资本一度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无糖饮料的重要生产原料——赤藓糖醇上。

市场旺盛的需求下,赤藓糖醇热度升温,代糖概念板块火热,一些生产企业如三元生物进入“高光时刻”。

上半年,各个代糖生产企业处于满负荷状态,纷纷扩产,作为原材料的赤藓糖醇销售紧俏,价格水涨船高。根据卓创资讯消息,受供应紧缺支撑,今年春节后赤藓糖醇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元气森林自建工厂、投资疯狂,半年估值就暴涨2.5倍,无糖战争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但这场战争还能打多久,还需要观望明年的夏季战况。

疫情反复,流量焦虑凸显

04.海底捞:关店止损,小餐户生存堪忧

和疫情密切联系的餐饮业,2021年在各地此起彼伏疫情夹缝中艰难求生。火锅是餐饮业中的第一大品类,也是餐饮业的风向标,“关店”却是今年的关键词。

8月,呷哺呷哺决定关店200家亏损门店;紧跟着11月,海底捞宣布将关停300家左右经营不善的门店。这是两家头部火锅企业上市以来最大规模关店。

海底捞可以说是中式连锁餐饮的标杆,一年时间,市场上就开始质疑“神话破灭”——翻台率失真、净利润跳水,人均客单价下跌。至此,海底捞不得不主动紧急刹车,关店止损。

火锅是餐饮中红海竞争的代表品类,头部火锅接连宣布关店数百家,这背后是疫情之下,餐饮品牌艰难求生的共同困局。而海底捞逆势扩张背后是想借疫情享受租金红利。

据中泰国际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研报,海底捞的租金成本仅 4% 左右,堪称行业最低。但显然,连锁餐饮巨头在今年扩张停止,并没有换来底部中小餐饮门店的压力减小。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有多达 77.5% 的餐饮商户表示餐饮的经营压力来自于门店租金。

根据极光大数据刚刚发布的《2021餐饮外卖商户研究报告》显示,餐饮外卖行业中的参与主体以中小微商家为主,近七成餐饮外卖商户为个体户,62.2%的商户仅有不到5名的员工。

调研中商户普遍表示,餐饮门店房租仍然是餐企的刚性成本,并且在一线城市持续高位运行。

另外,今年是资本大规模涌入餐饮业的一年。据前瞻数据统计,今年截止到8月,餐饮行业共发生8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达到439.1亿元,超过2020年的两倍。

资本的进入,有利有弊,一面可以让获得融资的餐饮品牌逐渐具备连锁化的基础,但另一面是中小餐饮商户的经营空间将被挤压,在房租、人力、食材等成本上更具压力。

05.完美日记:线下放缓,年末清仓加剧

想要成为“中国欧莱雅”的完美日记,在上市一周年之际,却迎来股价缩水近九成、触及流量天花板等种种困扰。

“国货美妆第一股”仅一年时间,完美日记逐渐褪去光环。其实今年完美日记一直想讲新故事,但财报实在难掩隐忧。

上月中旬,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YSG)发布今年的第三份财报。虽然亏损收窄,但营销费用居高不下、研发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方面,完美日记预计2022年开出600家的门店数量,今年线下门店关关停停,耗费巨量成本,线下业务不得不放缓;另一方面,完美日记不得不转换思路,决定加码护肤赛道。

从行业来看,今年双十一的国货美妆,表现都不尽如人意。预售前五日,完美日记排名跌出前五,花西子则被甩出前十。国际大牌重新站回高位,前三名被雅诗兰黛、肌肤之钥和YSL占据。

今年美妆产业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崛起中的国货美妆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陷入了复刻“完美日记”的怪圈。

年末,有媒体报道新锐国货品牌C咖被韩国悦诗风吟新借鉴;而自称是“国货之光”的畅销网红品牌YES!IC,刚上市不到一年,被抄袭借鉴的范围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丹姿集团下的国货彩妆品牌色彩地带前不久。

海内外抄袭者,今年集体围攻国货品牌,而到了年末,化妆品清货潮尤其明显。

早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化妆品就开始清仓捡漏、品牌天猫店进入闭店倒计时。品牌年末清仓是往年惯例,今年尤为明显与市场大环境有关。

业内人士表示,两个电商节整体销量不达预期,品牌备货过多造成现金流紧张,促使品牌降价清库存。

千亿化妆品进入流量内卷时代,甚至卷到了国外,为避免沦为“过气网红”,国产彩妆必须极速推陈出新。

今年,国货彩妆内卷但还算坚挺,之后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还需要全方位综合的考量,毕竟重新站回高位的国际大品牌不是吃素的。

06.海澜之家:库存难处理,破圈遇瓶颈

2021,服饰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未见明显改善。对于曾经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

即将过去的一年,为了缓解流量焦虑,海澜之家努力做出了许多“改变”。先是3月公司发布公告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11月底,通过申请元宇宙商标高调进军元宇宙市场。

随着多元化业务布局的落地,海澜之家也逐步从“男人的衣柜”转变成为了“全家人的衣柜”。

然而,在不温不火的服饰市场增速面前,海澜之家的种种努力显得“雷声大雨点小”。逐步暴露的库存问题,让海澜之家曾经依赖的轻资产模式不再神奇,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海澜之家的存货规模为92.5亿元。

经历了连续两季存货的下降后,规模又一次来到了高点。库存问题,几乎成为了海澜之家、森马、美邦等新消费时代下转型缓慢的老服饰品牌的通病

后两者今年三季度的存货规模分别为40.2亿元、12.3亿元。受到疫情的影响,服饰品牌线下门店生意冷清成为了普遍现象。尽管相比于2020年179.6亿元的营收,2021年的海澜之家已经开始有些复苏的迹象。

然而,高达88.3%的线下营收占比预示着海澜之家的业务收入来源仍然存在失衡问题

另一方面,抄袭事件,也让海澜之家多年建立的口碑面临着崩塌。12月中旬,原创潮流IP品牌“WH­I­KO谜之生物 ”在微博发布漫画爆料,称自己被国内服饰“巨头”海澜之家抄袭,其IP品牌形象“WH­I­KO”几乎被1:1复制应用于“海澜之家生活家”系列商品。

而就在一个多月之前,太平鸟也因涉嫌抄袭国内原创服装品牌“SOS_SE­A­M­S­T­R­E­SS”遭到了消费者们的谴责和谩骂。

据数据统计,在2021年前三季度中品牌服饰类企业利润同比20、19年分别+119%、-27%。这预示着服饰行业正在摆脱疫情带来的阴霾,朝着新的方向和趋势复苏。

显然,屡禁不止的抄袭行为并不是国产服饰品牌们重新崛起的有效手段。回归经营本质,重拾品质这一核心竞争力,海澜之家们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行业动荡,品牌连带遭殃

07.悦刻:电子烟合法化,产品终结高盈利

随着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新增“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的条例,电子烟终于迎来了合法身份。

12月2日,官方又发布了《电子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两项重磅文件的发布,让随后一天公布财报的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备受关注。营业收入16.8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4.5亿元。政策的剧变让市场对于过去的业绩表现已然失去了兴趣,投资者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个仍旧体量巨大潜力市场的未来前景。

在11月26日条例修改决定发布当天,雾芯科技的股价先是暴跌近20%,最后又以微涨收盘。无独有偶,12月2日雾芯科技最终也以增长7.8%收盘。

对于国内市场份额位列第一的悦刻来说,监管政策的逐渐成熟意味着电子烟赛道将告别无序、混乱发展,赛道的准入门槛也会相应提高,各大品牌鱼龙混杂的时代即将迎来终结。

虽然难说是重大利好,但对于悦刻来说,这无疑是重回千亿市值的绝佳机会。2021年年初上市首日,雾芯科技股价最高暴涨近150%,市值也突破了百亿美元。如今,截至12月底,雾芯科技的股价仅为4.02美元,市值降至了54.1亿美元,几乎夭折一半

当然,规划化的监管政策也对悦刻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参照甲类卷烟的56%的税率,过往低成本,高盈利的电子烟销售模式将会不复存在。对于已经拥有超过1.5万家线下门店的悦刻来说,未来市场的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与此同时,悦刻还面临着层出不穷电子烟危害健康的负面新闻和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等品牌的技术竞争。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新规正式实施后,悦刻的日子也不一定会比动荡的2021年要好过。

08.江小白:王者变青铜,白酒新国标肃清酒业

在酒业,今年是“营销天花板”的江小白成立10周年,十周年之际,江小白发布100张海报文案声明,用“自嘲”的方式解读自己。

沿用老套路的方式,很快,江小白相关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作为酒业新兴品牌的开拓者,江小白一出道就被行业予以众望,已获得5轮融资。

但随着产品口味不佳、过度营销、价格虚高等问题逐渐显现,曾经红极一时的王者逐渐跌落神坛变为青铜。2019年巅峰时期,一度占据20%的市场份额,到2020年却仅剩0.5%。

继2018年、2019年宣布合并销售额分别为20亿元、30亿元之后,此后江小白对销售数据开始表现得讳莫如深。今年8月,失落的江小白又因股权结构的争议再一次走入大众视野。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江小白正在丧失其在白酒行业的独特价值。在次高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中,已经没有江小白入驻的空间。

时代造英雄,2012年底,江小白从中央“八项规定”腰斩白酒行业中横空出世。到2021年,白酒发布了新国标,对白酒的酿造工艺做出了规定,由此,今年,中国白酒业乃至整个酒行业都在不断演变。

白酒“新国标”的发布,调香白酒被剔除,白酒行业进入品质消费时代。在未来的3-5年内,白酒产量将大幅走低。

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向一线品牌聚集,中低端白酒竞争加剧,优质平价的老牌品牌和产品更容易脱颖而出。

消费群体侧,今年年轻人爱上低度酒。一季度,在天猫、淘宝销售渠道上,低度酒品牌多达1415家,占到整个酒类品牌57.8%。

低度酒来势凶猛,江小白推出两个子品牌及时抢占低度酒市场份额,传统白酒和知名饮品品牌纷纷下场。茅台推出“悠蜜”蓝莓酒;泸州老窖成立果酒公司;可口可乐推出托帕客硬苏打气泡酒。

今年整个酒业,除了白酒“新国标”发布,白酒行业19家白酒上市企业业绩靓丽,汾酒营收排名超越泸州老窖;领头羊茅台更换“掌门人”;酱酒趋于降温,第二股仍未出炉,葡萄酒产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啤酒巨头纷纷布局高端市场。

在年终岁尾之际,头部白酒又迎来涨价趋势,今年,是酒业热闹又变革的一年。

09.永辉超市:财报惨淡,转型步伐缓慢

营收468.3亿元,同比下降7.3%,归母净亏损10.8亿元,同比下降158.4%,2021年8月永辉超市交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业绩公告。

即将过去的2021年,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永辉超市而言无疑是痛苦的。

2020年的昏天黑地的社区团购大战,打破了属于永辉超市等传统商超的宁静。被迫加入战场的永辉超市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线下生鲜业务,在以前置仓模式为代表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以及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的社区团购面前,突然失去了竞争力。

到了2021年,好不容易迎来了社区团购行业的降速,本以为可以喘一口气的永辉超市突然发现,周边的对手纷纷玩起了仓储会员制。

跟着进场的永辉超市也开始朝着这一模式转型。截至今年6月底,永辉在全国升级改造后仓储店达到了20家,其中18家集中在6月份开业。

当然,无会员费门槛、低价的属性让永辉超市看起来在众多仓储会员店品牌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接地气道路

仓储门店也一度成为了永辉最擅长的线上业务的“前置仓”。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永辉实现线上销售额99.7亿,占销售额的比重已达13.9%。

然而低价几乎成为了永辉超市与诸如Co­s­t­co、山姆会员店竞争的唯一优势。仓储会员店的产品同质化几乎注定了这一模式下不可能具有较高的毛利率,而不设会员收费门槛的永辉超市,天然失去了仓储会员店的一大收入来源。

在今年三季度的最新财报中,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698.4亿元和21.8亿元,同比继续由盈转亏。

无论是传统商超还是零售时代诞生的超级物种、Mi­ni店,又或是更贴近消费者的社区到家模式。2021年的商超行业业态百花齐放,不同模式都不乏成功案例。

而一直处于模仿和追赶低位的永辉超市,想要在2022年翻身,面临的问题依旧不少

红线失守,无底线难翻

10.薇娅:巨额逃税风波,行业行至拐点

薇娅“巨额偷税漏税”处罚款13.41亿元,一如往常出事发布道歉信,但这次显然没什么用,旋即就被全网封杀,这是年末电商界的史诗级重磅新闻。

危机一直潜伏于水面下。今年9月底,网络主播迎来第一波补税潮。当时税务总局公开表示经抽查发现,有两名主要从事电商和直播带货的网络主播涉嫌通过隐匿个人收入、改变收入性质等方式偷逃税款。

年底,薇娅逃税消息被公之于众,头部塌陷一方,震惊全网,危机迅速波荡至整个行业,一时间,李佳琦、罗永浩难逃舆论审视。

直到12月24日,浙江消保委约谈五大网络平台,以及旗下17名主播,其中也包括李佳琦和薇娅。夸大宣传、用绝对性广告语、与其他直播间进行价格比对……以上种种直播乱象被浙江消保委一一指出。

李佳琦薇娅横空出世,很快聚集明星效应。此后,二者长期被当成行业聚光灯下的案例,一举一动都被作为行业标本分析。

然很难说如今直播电商大地震,是行业头部固化的反噬。但显然,今年,电商直播业确实舆论风波不断。

前有辛巴假货风波后喊话快手,接着就是品牌与头部主播因“全网最低价”多次矛盾。

今年双11,主播与品牌矛盾升级。李佳琦和薇娅前脚公布完双11亮眼的带货战绩,后脚就被曝出与欧莱雅的面膜差价事件。直至年底的逃税风波,直播电商行业行至拐点。

写在最后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的第一句话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将这句150年前震撼世界的话语用在如今的消费时代也在贴切不过。

2018年左右,线上电商平台崛起,流量红利不断。借助这股东风,在沉寂已久的消费领域,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新兴品牌。

三年时间过去,资本泡沫破灭,消费时代来到了属于自己的分水岭,在竞争仍旧惨烈的赛道上,依然能够看到不少新老品牌因为高品质,合理运用营销策略,持续获得消费者的好评。

然而,对于已经露出疲态,甚至已经半只脚踏入灭亡道路的大批品牌,很难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共通逻辑去解释他们的衰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