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20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征的读书心得100字 《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20篇)

《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20篇)

2024-07-14 2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关推荐

《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20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征》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20篇)

  《长征》读后感600字 1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一个伟大的奇迹,它穿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它为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一篇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史诗,它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骄傲。

  《长征》中的每个故事使我记忆深刻。飞夺泸定桥,敌人有先进的武器,坚固的碉堡,却抵挡不住红军战士们对革命激情;过草地,红军战士们面临饥饿和危险,冒着枪林弹雨,克服困难;翻越大雪山,红军战士们被饥饿和寒冷折磨,但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渴望终于成功了。在长征中他们翻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经过了62个城市。他们以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用自己的足迹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路途,最终成功会师。虽然前方是困难重重,炮火猛烈,但他们为了革命,甘愿献身,为了新中国,不惧死亡,他们用热情创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明天。正因为红军战士们这种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

  《长征》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坎坷,会有迷茫,最关键的是让自己心中有一盏明灯,现在和平年代不需要面临枪林弹雨,不必忍饥挨饿,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困难,有些同学遇到难题就不再去认真思考,而是把乞求的目光转向父母,过分地依赖答案。如果照这样下去,何时才能独立解决困难,怎么做祖国的接班人,怎么做21世纪的主人呢?

  我们应该向奥运健儿和航天英雄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民族伟大智慧迎接挑战,努力学习,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长征》读后感600字 2

  长征,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

  《长征》读后感600字 3

  在“长征”这个在人类历史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行时,小到十二三岁的小红军,大到40多岁的从国民党“中央军”跑出来的老红军,都正随时准备慷慨赴死,毫无遗憾地、光荣地赴死。在每500米就会死一位红军的道路上,用血肉为理想架起桥梁。当国民党军队看见红军纯粹硬碰硬的进攻时,他们惊讶一帮“土匪”怎么会这样死得从容不迫,惊讶这些一只脚跨在阳间、一只脚跨在阴间的战士是怎样拥有了这钢铁般的意志。

  即使是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敢“想”的思想家,肯定也无法相信这些农民竟能创造出像“长征”这样平常人不会相信的奇迹。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来自于建立一个平等社会、让人人都过上好日子、在现代人看来并不算远大的梦想,或是来自于险恶的白区里群众送来的一碗开水。这些其实就是信仰。

  信仰,其实就是长征的中坚力量,一种只有在特定环境下创造,却又可以轻松创造的一种能量。平常的理论都是物质创造精神,而信仰却能让精神缔造物质。当一群饥饿劳累的狼看到一头鹿时,一定是信仰的力量才能让它们在体力完全透支的情况下继续追逐猎物。同样,当红军战士们想到自己的.战斗可以使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乃至全国都开始那绚烂之梦时,而他除自己和生命之外却一无所有,他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在并不算高深的信仰的力量引导下前进。虽说信仰既不能让战士们刀枪不入,也不能让战士们力大无穷,却让战士们能够无畏地、保持理智地发出人生最耀眼的光芒。

  看过《长征》,我才明白了信仰的力量,一种“出身卑微”却能“书写传奇”的力量!

  《长征》读后感600字 4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这一首诗,这首诗是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下的。

  这首诗主要是以红军在长征中越过五岭山、攀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和翻越岷山的这五个事例,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体现出的不畏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在作者的描写下,红军高大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文中,令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只像翻腾着微波的细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只像脚下滚动的泥丸。这句中提到的“乌蒙”和“五岭”都是些绵延不断,气势雄壮的大山,但在红军战士眼里,这些使常人望而生畏的`大山都只是那么的渺少,不起眼。我认为,这句话写得很妙。毛主席不仅把红军高大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还把红军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辈出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写了出来,还点明了中心,真是写得妙啊!

  与红军的艰辛旅程相比,我们显得十分懦弱。在体育测验,老师要求我们跑400米,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跑完后喘气,有的还放气不跑了,这与红军的那二万五千里相比,是多么渺小。我们跑的都是平路,而红军走的那二万五千里都是险路,有时还要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奔跑。我们真应该学习红军的那种大无畏精神。

  通过对这一首诗的閲读,我对红军长征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与了解,也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鞭策着我要向红军战士那样无畏艰难险阻,勇往向前!

  《长征》读后感600字 5

  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要说长征,我们昨天可刚体验过一把,虽然与红军相差的甚远,但也算是小小体验了一把。

  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

  红军的脚印永远的留在了这25000里的道路上。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淌过水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突破无数道军事封锁线。这是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道路。飞夺泸定桥,敌军早早地拆卸了桥上的木板,红军面对的只有几道空荡荡的铁索,而尽管如此红军却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威慑住了敌军,安全的通过了泸定桥。红军在没有物质支持,没有厚棉衣,没有任何可以御寒的衣物,只有几双草鞋,几件衬衫,红军就靠着这些仅有的物资翻越了高寒的大雪山。这又是怎样的意志力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水草地更是危机重重,没有食物,水无法饮用,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踩进草地底下蛰伏的沼泽,他们用非凡的忍耐力忍受住了5天啃草根的日子。但红军们就这么用脚走了下去,没有犹豫,迟疑,只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与信仰。

  也许现在太平了,不会再有像长征般浩大的军事举动了,但长征的事例以及其精神当永远存于心间。它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去面对未来。

  《长征》读后感600字 6

  1935年8月,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他们被敌人打散了,有的还受了重伤。但是他们并没有泄气,反而一鼓作气的勇往直前。为的就是为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虽然他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能把很小的勇气转化为巨大的力量。为此,他们不惜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部队中竟然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孩。他一直缠着连长要吃的,可连长却对他说,“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呢,你一定要坚持,我们快走吧。”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儿像断了线似的,无情地击打着连长和小战士,他们连忙把衣服脱下,搭起了一座小帐篷,小战士冷得瑟瑟发抖,连长赶紧把身上仅剩的衣服给了他,自己却受冻。真是可怜呀!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女同志抱着自己三四岁的小女儿,由于没有吃的女同志饿死了,剩下自己三四岁的小女儿,女儿认为妈妈睡着了,一直哼唱着优美的歌曲,真是娓娓动听,她想让妈妈安心的睡一觉。后来,她的歌声被一位女同志听见了,女同志救了小女孩,正当女同志要抱走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却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吵着要妈妈,女同志说,“别哭,别哭,妈妈已经睡着了,别吵着她。”之后便抱走了小女孩,小女孩由于失去了妈妈,一直都在哭着、闹着……

  红军们一直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从来没有抱怨过,无论受了多少伤,他们都坚强不屈,这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可歌可泣吗?

  “红军叔叔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这种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怎么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家园呢?红军叔叔您如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为我们抵御外敌,您是一曲唱不败的赞歌,红军叔叔永垂不朽吧!你们的姓名必将名留青史。会在我们这个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长征》读后感600字 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的两句诗,每当我读这首诗,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和崇高感。这首诗是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诗人以生花妙笔描绘了五幅精彩纷呈的图画: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诗中记载着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饱含着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风度深深地感染了我,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也鞭策着我不断地前进。

  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红军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勇往直前,奋发向上。记得去年年底,我参加“时代之星”奥数竞赛,考试那天,试卷发下来一看,哈,都是平时做过的题,心里一阵窃喜,笔走如飞,很快就做完了。做完后,草草地看了一遍卷子,就自信满满地提前交卷了。最后,发榜了,我名落孙山。一开始,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根本不相信,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妈妈告诉我,千真万确,我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心情一下子糟透了,非常伤心,很失望,甚至觉得没有脸见人了。

  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那天晚上,我反复品味着气壮山河的'《七律·长征》,不禁感慨万千。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过千难万险,我遇到的这点挫折又算什么呢?那天,我睡得很香。

  我们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明天,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发扬红军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乐观地面对未来,笑对人生吧!

  《长征》读后感600字 8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经历万里长征后写下的一句诗。回首长征,回望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一个个都是今朝的风流人物。

  这长征路上就有三个出“风流人物”的'地方。

  湘江,一团一师。

  为了掩护中央红军过湘江,有一团一师都葬命在了江水边。团是第五军团,团长董振堂。他来自河北新河,从连长升至师长。两年后的1936年,新年刚过,董振堂率红五军进至甘肃西北的高台县时,被多于八倍人马的敌军包围。激战九天九夜后,他身边只剩下两个警卫员和一个司号员。面对敌人的出击,他毫不畏惧,中弹之后却依旧卧在地上,朝敌人双枪扫射,直至给自己留下最后一弹。师是第三十四师,市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中被俘,他躺在担架上,撕裂了腹部的伤口,硬是把肠子扯出来,扭断了……

  泸定桥,二十二名红军勇士。

  军号声响彻千年峡谷,二十二个年轻的红军勇士向铁索冲去……他们一手持枪,一手抓索,毫无畏惧的一点点向北岸靠近。川军此时也许是惊讶,也许是害怕,也许是疑惑,还有什么人能够在万丈深渊上发动冲击?是,也许只有红军吧!这红军的意志与勇气,这舍生忘死,便是红军精神!

  松藩草地,炊事班。

  一个挑着大铜锅行军的炊事员端着一碗姜水想给病号送去,没走几步就全摔在泥里死了。炊事班钱班长突然想喝水,可锅里一滴水也没有,他就这样一直守着空锅到天亮,一直到身子冷却。后来大家才知道:炊事班的同志谁也不舍得吃一粒粮食,所有炊事班的战士都牺牲了。

  风流人物,有时并不是一人,也许是一团,亦是,一个小队,一个大班,但不可否定的是,在他们身上都有着那份独特的红军精神。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胜过今朝往昔的任何人。

  《长征》读后感600字 9

  漫漫征途,茫茫草地,险山峻水,千万个险阻,千万句话语,使红军战士有着另一种毅力;困难算什么,敌人算什么?!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都有如一粒渺小的泥丸,二万多里的征途也好像浓缩了许多。

  长征路途,有苦,也有欢乐,有汗水也有泪水,千万个艰难融成了我们丰富的长征,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进,生活告诉他们需要拼搏;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华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长征是什么?难道只是区区的两万里路途吗?不,他是现代的开端,是意志的磨练,

  是胜利的伏笔;长征难啊!多少有多少的红军战士倒了下来,多少又多少的青年战士被活活饿死;在饥饿与死亡面前,他们都选择了把粮食让给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他们何时想过自己的生命,想过自己的安危。

  脑海里清晰的记着那个镜头“彭德怀举枪忍痛杀战马?”他这是为了什么?在饥饿面前,在战士的生与死面前,他别无选择,他只能这么做,为了团体,他亲手杀死了他最好的朋友,与他朝夕相处的战马,他完全不必这么做,可他却有一颗顾全大局的心,你是否曾经体验过失去最好伙伴的感觉,是否体验过一个人孤单的感觉?!彭总也正是如此。但为了集体,杀死战马是惟一的'选择,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吧。

  无情的长征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有谁不想平平安安,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那么,我们现在终将沦为外国人的奴隶。

  战场上,他们还来不及大显身手,草原上饥饿已夺走了他们的生命,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他们用他们那精彩的人生写下了最磅礴的凯歌。

  让我们再一次举起双手,为他们祈福吧!

  《长征》读后感600字 10

  夜,静静地夜。窗外已是万籁俱寂,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灿灿的圆日那树枝上的猫头鹰,正睁大眼睛,准备抓一只珍惜美味般的田鼠。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在夜幕下变得格外宁静。与此时,我正躺在床上久久难眠,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那雄伟壮观的场面,心里不停地称赞他们的坚强意志,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长征》这首诗毛主席在红军浩浩荡荡地到达吴起镇时写下的。每当读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时,我思绪万千,红军战士是这样迎难而上,而我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年登山时的事

  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暑假。登山的那天,天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那天爸爸和妈妈正好闲得没事做。于是,我们全家决定去爬那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的庵山。

  来到山脚下,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此忘而怯步。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爬起山来。

  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地小跑起来,(.)还一边看风景,还一边哼着歌。可到了后来,却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才走了一小会儿,就气喘吁吁了。刚才爸爸妈妈还被我甩得老远,现在都有已经快追上我了。我不禁有些泄气了,但还是靠最后一点力气在两边悬崖峭壁间,气喘吁吁地走着。

  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满头大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早已打了退堂鼓。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说:“ 你的意志太软弱了,如果当年的红军像你这样,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吗?” 那时年幼的我,我的心里有些不服气,并不知道红军是什么,嘴里说:“ 那又怎么样?” 便怏怏地下山了。

  今天,我读了毛主席的《长征》,终于知道了红军具有的坚强意志,想到过去的事,脸不由自主地烫了起来。

  《长征》读后感600字 11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树增的《长征》这本书,也读懂了这段难以让人忘怀的艰苦岁月。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它为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一篇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史诗,它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娄山关战役。我仿佛就是一名红军战士,为了革命努力奋斗、努力拼杀!在娄山关,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娄山关夺下来!一个信念在我的心中不停地闪现:只要打下娄山关,胜利就会往前踏进一步!

  为了党,为了全国人民,冲啊!

  枪炮声四起,当“雄关”真的打了下来,当红旗漫卷西风,我才回过神来。此时,我才真切感受到,眼前的成功,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果实!在行军的路上,我听到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我看到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当然,我深知,在红军的长征路上,“娄山关”只是一个小小的坎儿。将来,不知还有多少磨难,等待着英勇的红军。

  飞夺泸定桥,相信在钢丝上攀沿的勇士,他们一定感受到了铁索之寒,寒之入骨!爬皑皑雪山,寒风凛冽

  ,是一种怎样的刺骨之苦。过漫漫草地,步履维艰的战士们,如何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

  这是一条苦难之路,但,此何遽不为福乎?

  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背后,他们将新中国美好生活的“福”给了今天的我们。可敬可爱的红军战士,教会了我坚强,教会了我自信,教会了我不向困难低头!今天,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一定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建设美丽的中国,一定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长征》读后感600字 1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我读了这首诗,感触至深。

  红军战士们在长征的行程途中,遇到了种种艰难困苦,历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踏遍了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连绵起伏的山岭;天寒地冻的`雪山和茫茫无涯的草地等等各种天险的阻隔。但他们心中充满奋斗的心情,满腔的热血,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英勇地与敌人作斗争,他们还勤于思考,巧与敌人做周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一次,我在放复读机,不知怎么了,突然放不动了,原来带子卡住了。我又急又气,使劲拽。但转念一想,这样会把带子拽断。于是,我静下心,慢慢的取,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取出来了。我悟出一个道理:遇事不怕困难,要克服它才行。

  我还从诗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体会出红军战士们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仅在战场上无不流血牺牲,而且还要面临环境的恶劣,粮食的不足,但是红军战士却依然开开心心地过着每一天,我非常敬佩他们。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勇敢的红军战士,更不能忘记国家的新中国的创始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指挥作战,没有他(春节见闻)们的辛勤工作,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一天。因此,我们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用努力来迎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长征,谱写了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和一曲悲壮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我要把长征铭记在心,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长征》读后感600字 13

  1934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长征》这首诗是毛主席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当我读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时,不禁想到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得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红军不怕远征难",在长征途中,他们缺水断粮,忍饥挨饿,怕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但是,在红军面前,它们却显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想想自己,不仅脸红到耳根。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一个难题,想都不想就去问妈妈。妈妈要我自己做,我不愿意,便躺在床上看书,心想妈妈会来教我的。结果挨了妈妈一顿批,最后还是自己画图解答出来的。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不应该,一点儿都不努力。

  许多事情我们自己能做,可是却过分地依赖别人。想想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我们还有什麽理由不敢面对困难呢?我要以红军为榜样,向一个坚定的目标迈进。

  《长征》读后感600字 14

  在我学习了《七律 长征》这篇课文时,顿时被这无畏不惧的精神所折服。读了这首诗,就像听了一曲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它就像地球上的红飘带,它就像一颗红五星,它就像一条远航的船,在惊涛骇浪中抵达胜利的彼岸。长征,它深深地印在了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这首诗,所以我向书店里买了一本关于长征的书——《红军长征史》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记忆深刻。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吃,却在过一座桥的时候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发生一样,她就拔了他吃的粤菜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他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可这些点点滴滴,却能反映红军的高尚品质。小兰,她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她却有着男子般的毅力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其实她可以向那些战友们要干粮,也可以全然不顾那些受伤的战士,但是她没有。看到了这品质高尚的小兰。我心中不由得燃起了敬佩之情。

  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就像春雨点点,此润着我那幼小的心田。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书不尽是一种供人阅读的物品,还是文化的传承。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能改变你的一生。读了书,就像从贫穷,变得富有,从生死边缘变成了活力十足……

  读书,这种身心健康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甘呢?

  《长征》读后感600字 15

  当初读《金色的鱼钩》时,只是因为好奇,但读着读着,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我被文中那舍己救人的老班长深深地感动了。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哽咽了下午“时,眼泪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多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呀!为了三个小同志有充分的营养,放弃了热腾腾的、鲜美的鱼汤,去嚼小同志们吃剩的鱼骨头的'草根!大家都知道,草根和鱼骨头是没有营养的,可是老班长为了三个小同志,宁愿去吃这没有营养的骨头!

  和老班长相比,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呢?有不爱吃的饭菜,就背着父母大碗大碗地倒掉,比如有一次吧,家里做了炸酱面,我最不喜欢吃炸酱面,怎么办呢?我眼珠一转,借口说在外面凉凉,跑到外面把面扔了,装模作样地抹抹嘴,回屋了。晚上饿了,又问妈妈要钱买零食去了。读了《金色的鱼钩》之后,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还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当”我“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时,他还不要,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20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原去!“

  这一段看得我是热泪盈眶,老班长明明有可能活下去,但老班长没有,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作者和两个小同志,自己平静地选择了死亡。透过老班长的话语,我看到了老班长崇高、善良的心!

  但现实呢?我们连一点点利益都不能放弃,怎么能像老班长一样舍弃生命呢?

  直到读完文章,我才知道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因为老班长对同志们的爱是金色的,正是这金色的爱把鱼钩染成了金色!

  《长征》读后感600字 16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故事“宝贵的盐”。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了一个叫茂州的地方。由于长途行军,所经地区人烟稀少,粮食短缺。一连10多天,部队干部战士只能天天喝清水煮青菜。吃不上粮食,又没有盐,不少人消瘦得很厉害,还有的人患上了浮肿病。

  为了便于工作,宣传队决定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活动。李队长带着战士孟瑜和杨秀春上了路。当她们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到村尾时,杨秀春突然发现了群众。走到屋前,她又发现一个老人竟然捧着一罐盐!李队长想买盐,可是那位老人逃走了。天渐渐黑了,三个人凑合着填饱了肚子。第二天早上,几位藏族同胞回来看了看红军有没有走,又检查了一下村子。结果他们发现不但未丢一针一线,红军还把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便把消息传到了山上。大家都知道了,红军根本不是反动汉人所宣传的那样,所以陆陆续续回归了村子。之前逃走的那个老人告诉李队长,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白云山。山上有一种石头,能熬出盐来。李队长十分感谢老人。又一天早上,红军战士把那种白色的石头敲成小块放进筐子,带回营中。他们又按老人所说,熬出了雪白雪白的盐!

  杨秀春用自己的'荷包装了两包最精细的盐,一包送给了老人,一包珍藏起来,准备送给即将见面的中央红军。

  盐虽小,但石头熬盐,却彰显着红军的本色,和百姓对红军的爱戴。长征中,红军和百姓建立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鱼水情谊。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红军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长征》读后感600字 17

  在我看完《长征的故事》的时候,我便被里面一个个故事给震撼到了,你不了解长征背后的细节,就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长征的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从瑞金到陕西,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爬草地、过雪山,他们挖野菜、啃树皮,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泪流满面。

  在许多故事种,尤其令我感动的'是《风雪中的前进》,老兵陈松庭为了照顾体质瘦弱的向明阳,每天晚上睡觉都是让向明阳睡在里面,而自己都是蹲在洞口凑合一晚,今天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同样如此,陈松庭的脸和嘴都冻得发乌,裹腿更是成了两根冰筒,可就算如此他仍以上厕所方便为由,让向明阳睡在里面。早晨,雪地反射的太阳光照醒了向明阳,乘着需要收拾行李的时间,他把被单盖在陈松庭身上,好让他多睡一伙,可当行李收拾好再去喊陈松庭起床时,他却因为连续的挨冻,没有再醒过来……长征路上,为了照顾伤员或者弱者而牺牲的同志可谓是成百上千,但他们都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红军。“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正因为有了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才有了我们明亮的教室,而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更需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就像聂荣臻说的:“有了文化,我们才会思考,思考怎么打败敌人,怎么让革命取得胜利,这些必须靠文化,靠智慧,不能靠蛮力。”现在,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要想超越美国,同样需要文化,有了文化我们才能创新,才能去超越。

  我相信只要我们以“长征”的精神去学习,我们的祖国一定能更加繁荣富强。

  《长征》读后感600字 18

  对于我们生长在幸福、快乐的现代生活里的孩子们来说,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几乎从来没有切身的感受,但读了《长征》这本书之后,终于知道什么叫千辛万苦,什么是恒心和毅力,什么才算真正的英雄!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叔叔们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面对寒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红军叔叔、阿姨,甚至有的年龄小的只能叫哥哥的战士们,没有吃的,就吃炒面,到后来甚至吃煮的皮带;没有太多穿的,有的只能靠吃辣椒御寒。经过漫漫草地,遇到的却是可怕的淤泥和沼泽,陷阱去就会再也爬不出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倒在了长征的路上,可是红军叔叔们却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英雄气概,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努力和艰辛走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这既是一条淬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想想现在的我们,始终沐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衣食无忧,欢声笑语,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不断进步。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却因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和红军叔叔们比那该差的多远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斗志;学习他们那种顽强的毅力和不怕死的拼命精神。在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的今天,让我们珍惜时光,勇于拼搏,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征》读后感600字 19

  今天,学习了《七律.长征》这首诗,我感触颇深。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写的长征的诗词,却没有刻意描写长征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的岷山千里雪,也雪霁日出,阳光映着白雪、红旗,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了。这是何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啊!

  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长征》读后感600字 20

  前几天,我在学校里读了一本名叫《长征的故事》的书。这本书里的所有故事,看完后都让我非常感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草地悲歌》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红军战士在过沼泽地的时候,不小心陷阱了沼泽地,而且越陷越深,一位老红军看见了,奋不顾身跳进了沼泽地营救小红军,最后小红军得救了,而老红军却再也出不来了;《倔强的小红军》是讲一位老战士给一位小战士吃的东西和给他马骑,小战士都不要,最后被饿死了;《雪山上的太阳》讲的是过雪山时一位女红军把自己的棉衣给一位小红军穿,最后自己却冻死了。

  看了这些故事,我的心中很惭愧。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而且,我们不管和同学、朋友还是和家长,买来的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同学们在学校吃饭的时候,老师要检查同学吃得多少,有些同学吃不下了或嫌饭菜不好吃的时候,就偷偷的把饭盒送出去,这多浪费啊!如果你再想想那些红军战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没有吃的,只能吃皮带、皮鞋之类的`东西后你就不会再浪费食物了。

  我们如果就这样下去的话,还怎样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培养自己的教师和创造新中国的烈士们啊!我们还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吗?假如这个国家连希望的光芒都看不见的话,这个国家迟早会灭亡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怕苦怕累,但我们在吃苦受累的时候,我们应想一想,那些为了给我们创造美好将来,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的红军战士们。

  想到这里,你还会被这么一点点的累和苦而压倒吗?站起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为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奋斗吧!

【《长征》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精选长征胜利作文07-12

关于长征的书籍03-09

长征团日活动总结03-30

传承长征精神征文04-16

快乐成长征文01-10

伴我成长征文11-05

经典伴我成长征文09-28

长征故事1000字03-29

长征精神的学习总结03-23

长征的故事有哪些11-1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