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送别诗里,为什么杨柳、长亭总是“躺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亭象征着什么意义 在古人的送别诗里,为什么杨柳、长亭总是“躺枪”?

在古人的送别诗里,为什么杨柳、长亭总是“躺枪”?

2024-07-11 0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柳裹挟着一种深沉的思绪,在诗歌之中寓意着一份浓厚的情愫。可以说,这个代表着送别的意象凝聚着自古以来的送别时的情感的深沉浓重。自古以来,很多送别诗词都把柳枝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载体,那缠缠绵绵的情感与这柳枝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依依惜别和惺惺相惜的感情。

二、长亭

古人常会选择在长亭边送别亲朋好友,长亭之上,各种伤感的离别场面与外在的环境自带凄清惆怅的氛围。其中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那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句诗出自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书法家李叔同《送别》之中,诗人借助“长亭”这一意象来渲染送别时的离别伤感氛围。在送别之时,长亭的萧瑟环境进一步加重了送别之时的凄楚伤感程度,令人对其感情有深切的体会和感觉,如临其境,如感其情。

三、灞桥

宋代诗人苏庠曾写过“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汉人送别,灞桥折柳,故“灞桥杨柳”即代指离别,“年年恨”是说离别的频繁,暗示词人浪迹天涯,经历了太多的离别。“鸳浦芙蓉”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大概是说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四、南浦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过“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诗人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万般惜别之情,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人肝肠寸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杨柳、长亭还是灞桥和南浦,都寄寓着古人深沉的愁别绪,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经过历史的长河,逐渐成为了送别的代名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