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省际跨界地区融合为衔接 精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三角城市群共多少个城市 【以省际跨界地区融合为衔接 精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以省际跨界地区融合为衔接 精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3-12-13 1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推动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融合发展基础扎实意义重大

  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包括沪苏浙交界、苏浙皖交界、皖南浙西交界、皖北苏北交界、皖江南京交界五大片区。五片区融合基础扎实、融合模式多样、融合机制完善,且基本纳入毗邻都市圈辐射范围,是长三角范围内推广复制一体化示范区经验的首选区域。

  (一)地理空间特殊,纳入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都市圈并成为长三角经济地理中心

  与国内省际交界地区多位于本省边缘地带不同,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除了皖北苏北片区外,基本纳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规划范围,且存在交界地区同时纳入多个都市圈的叠加情况,从而构成了长三角的经济地理中心。如,沪苏浙交界片区地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区,上海都市圈1+8体系中的8个苏浙城市经济总量占都市圈比重高达65%;苏浙皖交界片区位于宁杭生态经济带沿线,与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空间距离和通勤时间大致相等,同时接受三大都市的辐射影响;苏皖交界片区的马鞍山、滁州、芜湖3市同属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3市常住人口占南京都市圈的近四成;浙皖交界片区的黄山市则纳入了杭州都市圈。可见,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是区域内主要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衔接联动几大都市圈的重要作用。

表1 长三角主要都市圈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二)片区融合基础扎实,在交通、环保、产业等多个领域均有跨区域合作实践

  长三角地区地相依、水相连、业相近、人相亲。近年来三省一市合作愈发活跃,在跨界地区融合方面也积累了新的实践。如,沪苏浙交界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原有交通合作机制基础上率先在长三角内部运营跨省公交,正在规划建设示范区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跨省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浙皖交界的新安江流域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探索地正在开展第三轮横向生态补偿试点;苏浙交界的南京、马鞍山两市签订《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南京江北新区与滁州来安县共同启动了《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研究》编制。这一系列有益实践为拓展跨界地区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片区融合模式多样,有国内少见的“强强协作”“强弱分工”新路径新模式

  跨界地区合作根据各方发展水平通常可以分为“强强协作”“强弱分工”“弱弱联合”三种模式。国内省际跨界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相互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壁垒难以打破,融合进展相对缓慢。长三角一体化将安徽全域纳入,增强了经济主体的差异性互补性,使跨界地区同时呈现三种强弱模式。其中,沪苏浙交界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领域各有长项,通过加强优势互补、协作分工,有望开创“强强协作”的新模式。皖南浙西交界地区存在一定发展梯度差,使中心城市杭州主导的与安徽黄山等地的“强弱分工”成为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看,“强强协作”“强弱分工”模式的先行探索将为东部地区、中西部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实现跨省合作提供重要经验。

  (四)片区融合机制完善,率先推广复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经验

  长三角跨界地区融合在体制机制上具有独特优势。宏观层面,中央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推进跨界地区共建共享作出具体部署。中观层面,党的十八大以后,三省一市确立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也发布了长三角毗邻地区强化联防联控的工作指引。微观层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已经设立,目的就是要打破行政边界,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

  二、长三角省际跨界地区融合发展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一)统筹兼顾,找准融合各方最大利益公约数

  利益诉求相对一致是跨界地区融合发展的前提基础。省际跨界地区隶属于不同的省级、地级行政单元,行政边界与经济边界、文化边界、生态边界不一致,同类型空间对应不同层级的行政主体,难免存在利益冲突和事权博弈。跨界地区融合关键是要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对于诉求较为一致的,要全方位融合;对于各方利益诉求仍有分歧的,要加强上级行政主体的协调作用。

  (二)精准定位,明确跨界地区融合发展的主导类型

  省际跨界地区基本条件各异、产业结构各异、发展水平各异,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融合路径。既要围绕规划无缝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共保互利、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协同发力,更要找准对融合发展起到最主要牵引支撑的领域,明确主导类型,以主要领域的融合带动相关企业、政府主体的深度合作,促进人流、物流、资金链的融通,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并逐步推广到更多领域的合作。

  (三)科学实施,按照融合发展的成熟程度递次推进

  加强研究论证,选取经济差异、物理通达、文化差异等国际通行指标对省际跨界地区的融合发展进行系统性量化评估,对融合发展的成熟程度进行量化排序。明确融合发展的时序,按照先易后难、先中心城市周边后普通地级市周边、交界地之间“强强”“强弱”“弱弱”的顺序递次推进跨界地区融合发展。

  (四)机制保障,建立完善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不断深化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机制,出台长三角跨界地区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等区域规划对跨界地区的安排部署。积极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相关机制创新,推动在跨界地区逐步建立公共安全和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机制、信用信息共享互认机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规划共编共管机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等。

  三、 差异化推动长三角省际交接地区融合发展

  对省际跨界地区进行分类,从功能区的角度出发,差异化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地理破界、资源破界,让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区域竞争力。

  (一)都市连绵型省际跨界地区重在拓展中心城市辐射范围

  遵循大都市发展规律,引导一般制造业及相应就业向生产成本较低的跨界地区转移,缓解中心城市土地等资源要素压力,重塑上海、南京、杭州等大都市时空格局。建立与1小时通勤相适应的高强度交通系统,在既有高铁城际基础上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地铁跨域联通,打通断头路实现跨省公交常态化运营,促进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从点上沿交通轴线延伸。构建都市圈的职住平衡系统,在都市绵延地带布局产业拉动就业的同时,完善与就业人口相匹配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避免跨界地区出现“空城”“睡城”“死城”等城市病。

  (二)国际枢纽型省际跨界地区重在合力打造枢纽经济

  发挥跨界地区交通优势,整合区域内航空、高铁、公路、内河航运、海港等运输方式,通过多式联运形成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与周边地区运输网络、销售网络、生产网络、信息网络的协同,培育智慧型枢纽经济新形态。上海虹桥机场要强化空铁联运,京沪高铁苏州北站要承接上海虹桥站部分功能,联动虹桥商务区和相城区高铁新城,发展临空经济和高铁经济,共同打造国际空港门户。沪浙洋山港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发展海事和航运服务业,打造洋山航运服务集聚区,探索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打造国际一流强港和世界级港口群。

  (三)生态共保型省际跨界地区重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适应区域经济联系加深所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的跨行政边界趋势。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建立一体化网格化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健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应急、风险防范和相应联动机制。苏浙皖交界的溧阳宜兴-长兴安吉-郎溪广德是太湖上游最后一道防线,加强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屏障,推进联动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形成太湖上下游生态绿色“双区联动”。浙皖交界的黄山(绩溪)-淳安要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建设生态补偿试验区,共同营造水净、山青、地绿的美丽家园。

  (四)旅游互动型省际跨界地区重在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

  发展全域旅游,整合跨界地区优势旅游、文化资源,整体策划、综合管理、系统营销,打造跨区域旅游产品和互联互通的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与农业、生态、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力拓展旅游+消费市场。杭州、黄山要依托名城、名湖、名江、名山、名村等特色资源,通过杭黄高铁串联沿途旅游景区,打造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同塑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形象,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

表2 长三角主要省际跨界地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王继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