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的那些八旗学校,你知道几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镶蓝旗都有谁 北京城里的那些八旗学校,你知道几座?

北京城里的那些八旗学校,你知道几座?

2024-07-10 15: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又是一年开学季,想必学生们都已经返校,开始军训了吧。

说起学校,清代时北京胡同里也遍布着学校,不过,跟如今的大小学,初高中不同,那时候都是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等等,上什么学校跟出身有关。

如今,北京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中小学,每每校庆,追溯校史,就常常提到某某宗学、某某觉罗学或某某八旗官学。在清代,这些学校教授的都是八旗子弟,有严格的人数和课程规定。

?像西单附近宏庙胡同的宏庙小学,清代时就是镶蓝旗官学,小石虎胡同的国立蒙藏学校,曾是右翼宗学,曹雪芹在这里当过差。

新中国成立后,其中一些学校更名易辙,继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藏在北京胡同里的百年学校。

排除易错项:学院胡同、力学胡同

首先,来排除一些易错项,比如力学胡同、学院胡同,乍看之下,似乎和学校有关,其实最初得名却和学校没有一点关系。

像力学胡同,明代时称李阁老胡同,据传胡同里有明代名臣李东阳故居,也有说是另一位内阁首辅李贤的。不管是哪位首辅,其故居具体位置并无记载,如今也无遗迹留存。

一般认为,李东阳府宅在胡同里

光绪年间,李阁老胡同里开设进士馆,从此开始和学校有了关联。不过进士馆也只持续了一年,便随着科举的废止而没有了后续学员。而后改为京师政法学堂,这正是民国时期北平大学法学院的前身。

如今,力学胡同47号还有一所西城区力学小学,原是“铁道管理传习所”,是清政府邮传部为培养铁路人才而创立的。

西城区力学小学,有人推测此处为李东阳府邸。

1965年,因胡同名涉嫌“四旧”,改为力学胡同,取“努力学习”之意。

西城区多衙署,力学胡同北侧的太仆寺街算一个,学院胡同和它附近的按院胡同、屯绢胡同也算三个。

学院胡同,明代时因胡同里有提学察院衙署而得名,称提学察院胡同。这里的提学察院衙署,主管的是教育事务。

清代,胡同改称学院胡同。1990年代道路改造后,曾一度更名为学院小街,但最终仍定名学院胡同。

由此来看,学院胡同,虽然从未有过一座真正的学院,曾经却是有着一座主管教育的衙署。

成贤街的国子监 首善之区的首善之地

其次,来看看清朝在北京都设置了哪些学校:国子监、两翼宗学、八旗官学、觉罗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世职官学、八旗义学、八旗书院等等。

其中,最厉害的要数国子监。国子监最早设立于晋代,当时还叫国子学,北齐改称国子寺,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唐代以后,国子监又几经变化,到明代成为兼有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机构。

清初沿袭明制,国子监有二座,在北京的称北监,在南京的称南监。顺治七年(1650),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只留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琉璃牌楼 图源ZOL论坛@gi1ki5

如今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国子监街,清代称成贤街,可以说是北京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胡同之一了。不管是不是节假日,游客总是熙来攘往,博物馆门口的队伍也是排成长龙。毕竟,自元以来七百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教育圣地。

在国子监街上,还有4座牌楼,其中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旁边又有孔庙,是古代皇家祭祀的地方,两者相伴,形成 “左庙右学”的格局。

国子监街上的国子监牌楼图源ZOL论坛@gi1ki5

清乾隆皇帝曾称赞国子监街是“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两翼宗学 北京二中和北京三中

宗学,是专门为宗室子弟设立的学校。宗室子弟,指清显祖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的直系子孙,因系金黄色带,又称黄带子。与之相对的,叫觉罗子弟,指清显祖塔克世的伯叔兄弟旁支子孙,因系红色带,又称红带子。

清朝人物像中的红带子和黄带子原图来自@橘玄雅

宗学起源很早,唐代称“小学”,宋代始有“宗学” 之名。到了明代,凡是宗室中未成年的,不管是世子、长子、众子,还是将军、中尉等爵职的子弟,都可以入学读书。清代宗学由宗人府管辖,只收宗室学生,不收觉罗子弟(另设八旗觉罗学教之)。

顺治十年(1653),八旗各设宗学一所。雍正二年(1724)定制,设左右翼宗学,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各设宗学一所,凡是宗室子弟,都可以入学学习清书(满文)、汉书,并且兼学骑射。

满族青年使用“清弓”练习射箭图源:北京日报

据清人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介绍,左翼宗学本来位于东大市街,后来搬到了史家胡同,如今是北京二中;右翼宗学在石虎胡同(今小石虎胡同),后搬到了绒线胡同,如今是北京三中。

左翼宗学,在清末教育改革中,1905年改为左翼第五初等小学堂,五年后,又改为左翼八旗中学堂。

据记载,左翼八旗中学堂期间,学生们穿长袍马褂,留大辫子。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向贵族少爷发口令时,还要称呼:“各位大人——稍息!各位大人——立正!”

辛亥革命后,左翼八旗中学堂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招生不受阶级、种族限制,废除八旗特权,成为满汉蒙藏回五族皆可入学的公立学校。

1936年,学校迁入内务部街15号,即原段祺瑞民国北京政府内务部公署,并在这里度过了80多个春秋。

1937年,二中校门,当时名为“北平市市立第二中学校”图源@旧京图说

现在,二中的校门是按照原内务部公署大门复建的。校园内,原来的公署建筑已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操场。

二中校门今昔对比 右图为1937年校门右图源自@旧京图说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接管二中,不久正式改名北京市第二中学。二中也将每年的4月1日,定为校庆的日子。

1959年,二中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都有纪律地安心学习。冯文冈摄 图源@旧京图说

右翼宗学,原是吴额附府。吴额驸就是吴应熊,吴三桂的儿子、金庸《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情敌。

在历史上,他跟和硕公主成亲时,公主13岁,而后他步步高升,先后被授予子爵、少保兼太子少保、太子太傅。不过,在吴三桂起兵之后,他很快就锒铛入狱,并于次年被处死。

乾隆年间,右翼宗学搬到了绒线胡同(现东绒线胡同)新址,这时曹雪芹已离开宗学。

1902年,右翼宗学改为八旗右翼中学堂,校址由绒线胡同迁到受壁胡同(现西四北四条)西口。

受壁胡同 2009年图源@徐京侠_984

辛亥革命后,1912年9月,学校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并搬至祖家街(现西城区富国街3号)。改名后第二年,少年时期的老舍先生进入三中学习。

1950年10月学校改称北京市第三中学。

学校虽数次易址,老的校址上又有新的学校不断建立。原小石虎胡同校址清末成为国立蒙藏学校,原东绒线胡同校址成为东绒线胡同小学。

八旗官学 新鲜小学和宏庙小学

清朝八旗除满洲八旗,还有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官学的教育对象是旗中皇族以外的八旗子弟,每旗都有一所,每所多者可容百人学习。

清代北京内城八旗位置示意图

据了解,八旗官学校址分别为:

西四北祖家街的正黄旗官学、安定门大街圆恩寺胡同的镶黄旗官学、朝阳门内南小街新鲜胡同的正白旗官学、东单观音寺胡同象鼻坑的镶白旗官学、东单北新开路正蓝旗官学、西单北东斜街(1883年迁至西斜街)的镶蓝旗官学、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1883年迁至报子胡同)的正红旗官学、宣武门内头发胡同的镶红旗官学。

这八所官学中,传承至今的还有新鲜胡同里的正白旗官学——新鲜小学,和宏庙胡同里的镶蓝旗官学——宏庙小学。

正白旗官学,位于新鲜胡同36号,原为明朝宦官魏忠贤的生祠。从宦官生祠到皇家学堂,转变不可谓不大。此后百年间,无数八旗子弟在这里读书启蒙,开始了承袭中华文化的第一步。

光绪年间,整顿官学,左翼四旗的其他三旗官学先后迁往他处,只有正白旗官学保留原校址继续办学。1903年,学校更名为八旗第三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京师公立第三小学。梁实秋曾在这里读书,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

除了梁实秋,这里还是台湾著名学者李敖的母校。

2000年,随着朝阳门地区危房改造建设工程的全面展开,新鲜小学因交通阻断、生源锐减等原因面临生存危机,直至2009年该地区建设工程和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完成,才重新焕发出生机。

镶蓝旗官学,雍正五年(1727年),设立之初在西单牌楼北的东斜街,当时学校招收学生80人,满洲60人,蒙汉共20人。

光绪年间,学校迁至与东斜街隔街相对的西斜街(原西斜街东段改为宏庙胡同),移建后学校共有校舍31间,不仅招收各类学生就读,还逐渐形成规整的办学体系。

1903年,镶蓝旗官学改名为宗室觉罗八旗第六高等小学堂。当时学校有18名教员、学生300多人,每年的办学经费约为580两。如今在学校校史馆中,陈列着刻有“宗室觉罗八旗第六小学堂”字样的校碑,但何人所题、何时所立已无从考证。

民国时期,学校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六初高两等小学校,直辖于京师学务局;1914年,划拨给北京师范学校管理,改名为北京师范附属小学,成为完全小学。

宏庙小学 图源@北京金融街

自学校改名为北师附小至抗战结束期间,北师附小的老师大多是北京师范学校的高材生,无论从教学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创新实践,都展现出较高的水平。在教师队伍中,也不乏有著名作家老舍和他的夫人胡絜青、中国近代油画名家卫天霖。

1958年,学校改名为西城区宏庙小学。

新鲜小学 还是正白旗觉罗学

觉罗学,是清代专门教授皇族内觉罗子弟的官办学堂,创立于雍正七年(1729),和八旗官学一样,也是满州八旗各设一学,总称八旗觉罗学,同样属宗人府管辖。

据清人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介绍,满洲八旗觉罗学的校址分别为(少镶白旗觉罗学):

北卫儿胡同的正黄旗觉罗学、香儿胡同的镶黄旗觉罗学、十条胡同的正白旗觉罗学、大阮府胡同正蓝旗觉罗学、南玉带胡同的镶蓝旗觉罗学、宫门口的正红旗觉罗学、承恩寺街的镶红旗觉罗学。

这八所觉罗学中,传承至今的只有新鲜胡同里的正白旗觉罗学,正好和正白旗官学重合,这里不再赘述。

金台书院小学 从北京第一座义学到“状元府”

清朝官方还曾设立过许多义学,像如今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就起源于北京历史上第一所义学——首善义学。学校最早在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京兆尹钱晋锡在东晓市街创办,校址原是清朝名将洪承畴的赐园——洪庄。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首善义学”经过大规模修缮扩建,改名为“金台书院”。

同治十三年(1874年),应试学子陆润庠金榜题名,成为清朝第101位状元,而后还成为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金台书院也因此得名“状元府”。清末,金台书院曾一度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员进修班”。

金台书院也是北京历史上二十多座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1984年8月,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民间私塾和王府家塾

当然,除官方设立的学校之外,清代的民间私塾和王府家塾也十分流行,这和清廷的倡导不无关联。

《八旗通志》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题准,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子弟年满10岁者,于本府讲读经史诸书。二十四年又议准:宗室子弟,令延文学优赡者,在各府第精专学习。

王府家塾与民间私塾有种种不同。私塾的先生多为落第秀才,就是所谓的“冬烘先生”。家塾的先生则多为名儒学者,或会试不第的举人,应该说都有真才实学。

私塾一般设在先生家里,家塾则设在王公府邸。换言之,私塾是学生去上学,家塾是先生来上班。

满清学龄儿童图源@北京日报

王公府邸的家塾都有固定场所,如清季醇亲王府,设家塾于任真堂(小书房),庆亲王府设在契兰斋(东书房)。

在这些王公贵族启蒙学习的固定场所里,还有着十分周到的“服务”。据了解,在任真堂服役的人员有6名。包括1名小太监,2名50多岁的老书童和3名专门侍候老师的人。从日常洒扫到给孔圣人上供;从迎接老师到上课时沏茶、打手巾把、迎送就学子弟往来厕所,再到给老师准备午饭和下午散课后的点心;连老师回家,都有人专门搀扶着到大门口上马车,这服务,可以说做到极致了。

这样的家塾生活,清朝的王公子弟,一般是从七八岁起入学,直到结婚以后,才算告一段落。

但是转念一想,在清朝,一般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就结婚了,这样想来时间也并不很长。

说了这么多学校,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区分享您的母校~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1.赵鹏飞 李梦迪,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子监街:京师首善之地

2.旧京图说,北京二中建校295周年,前身雍正左翼宗学,打这儿算的

3.作家邓海春,新浪博客,清代的王府家塾

4.数字东城官网-东城小学一览表,北京市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

5.李友唐,北京档案,宗学·觉罗学·八旗学堂

6.苏珊,现代教育报,北京城里的“八旗”学校

7.现代教育报,两所学校的百年校碑:不了解Ta,怎能知道学校的“前世今生”?

8.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

9.赵尔巽,清史稿 卷106

10.中华文史网,清史百科

秋风起,院子里的枣树又红了

汉字繁简之争 你站哪边?

民谣里金融街55条胡同 你了解几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