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公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镇雄县领导干部名单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公示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公示

2023-04-16 1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昭通市乌蒙工匠选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经选树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现将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予以公示,接受监督。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2023年4月17日至21日。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的拟命名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以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昭通市总工会法律和维权工作部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馈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不接受非实名反映。

附件:1.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名单

           2.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简要事迹

昭通市总工会        

2023年4月15日      

附件1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名单

附件2

第四届乌蒙工匠拟命名对象简要事迹

一、杨  琨

杨琨,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1年3月,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渝昆高铁云贵段站前4标项目副经理。

他从事隧道技术管理18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在瓦斯隧道管理中,不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所撰写的技术论文及多项施工工法获得省市乃至全国、国际隧协奖项。他在长期隧道施工期间,作为瓦斯隧道施工相关科研课题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有效地指导了现场,也很好地完成了科研任务,期间完成专业论文多篇,参与及主笔专著两部(均已出版),参与课题获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省部级3项,社会力量奖10项,优秀设计2项,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项,专利6项,工法1项,QC成果11项,学术论文15篇(EI检索4篇),2019年入围“ITA隧道奖”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并作为代表,赴美参加技术交流。

在他的带领下,所参战的项目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应用,直接推动了相关规范的修编及施工技术的进步,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此,他也荣获多项个人奖励,所参建的项目得到地方、行业的充分认可,斩获多项大奖。

二、阳  漾

阳漾,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4年7月,中共党员,现任中建五局云南公司总经理,昭通区域项目建设总指挥长。

从业15年来,他始终坚守建筑一线,着力以技术攻坚、成果创新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助推高品质履约技术提“速”,跑出履约“加速度”。

技术优“质”匠心铸造“好工程”。在昭通黑臭水治理项目建设中,阳漾带领小组成员围绕高压旋喷止水桩展开QC攻坚,秉承“向一次成优、拒绝返工要速度”的理念,主导的QC成果《提高调蓄池高压旋喷止水桩一次验收合格率》成功解决现场高压旋喷止水桩一次验收合格率低督导组点赞为绿水青山工程的典型示范。该项成果荣获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一等奖。在昆明航空保税基地建设中,他主导的《提高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收合格率》,实现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由91.4%提高至 96.4%,为行业引领,并充分发挥央企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汇编成项目级《箱型柱加工制作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推广。《提高超大面积现浇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课题,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由77.3%提高至93.6%。个人多项技术成果实现国家、省市级荣誉“大满贯”。以及在行业专刊《建筑与工程》发表有《浅析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论文,助力项目斩获10余项国家、省市级工程质量大奖。技术赋“能”,创新推行“智建造”。在云南昭通凤凰广场项目建设中,紧跟国家“三化”融合要求,积极推广“新技术”运用,探索打造“智慧建造”新高地”,以BIM技术打破工程规模和难度大的难题。该项目全过程引入BIM技术,确保了过程精品的顺利实施。项目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阳漾主导的《基于正向设计的商业综合体EPC项目BIM技术应用》课题荣获2021年第四届“优路杯”全国VIM技术大赛铜奖。

三、刘子坚

刘子坚,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89年3月,现任云南云天墨睿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负责领导产品研发攻关等工作。

领衔研发,推动石墨烯产品发展。公司设立初期,由于是全新的行业,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到产品定位都少有可借鉴的经验,刘子坚带领研发团队逐个步骤地打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功将云天墨睿公司的第一个产品石墨烯导热膜,从小试,中试,到量产,最终成功打入小米等国内知名厂商。

培养团队,建立优秀研发队伍。云天墨睿创立伊始,对于研发人才的需求很大,然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外招成熟的研发人员难度较大,因此刘子坚及领导团队决定,自己来培养石墨烯产业研发创新人才,公司从操作员中选拔出几名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员工,由刘子坚同志带领,让几人几乎从零开始开展石墨烯产品的研发工作。经过大半年的悉心指导和培训,几名初入石墨烯门槛的研发新人,已经初步具备研发能力,可以不断推进研发工作的进行。

持续攻关,为企业注入研发创新基因。在石墨烯导热膜这款产品上,经过刘子坚同志和研发团队的努力,在两年时间内,其导热性能从最初的1200W/mk提升到了1700W/mk,居于同类产品性能领先地位,产品的厚度规格从最初的40μm,开发出了最厚可达毫米级别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优化工艺,使得生产成本较最初等低了25—30%。更重要的是,在石墨烯导热膜之外,刘子坚也带领团队开发出基于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烯均热版,石墨烯超导膜和石墨烯相变材料等更多产品。

四、申正勇

申正勇,男,本科学历,汉族,生于1982年8月,中共党员,现任昭通日报社时政部主任,驻永善县永兴街道明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该同志获得国家、省级新闻奖40多项,被中央网信办表彰1次,2019年入选昭通市第二届“鲲鹏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破格晋升主任记者(副高),2020年破格晋升高级记者(正高)。采写消息、通讯、评论1000多篇,编辑版面300多个。创办了“兴昭新语”“老申常谈”评论专栏。出版了《时代的声音》《有话好好说—新闻评论写作艺术》《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艺术》《老申常谈》4部个人专著。

该同志带领部室成员策划撰写了中央、省、市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新闻和解读性文章。每年全市“两会”开幕、闭幕的社论,市内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的评论员文章等该同志都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为提高部室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该同志既带头钻研业务又用心管理,利用主题策划、课题研究来锻炼队伍。一些同志已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

有效引导了社会热点事件,让负面事件转变成了正能量。例如,2018年1月针对“冰花男孩”舆论事件,撰写了《北风吹白了少年头, 也吹暖了社会人心》的评论,针对互联网乱象撰写的评论《用良好的网络生态来凝心聚力》等文章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形成了社会主流观点,较好地引导了舆论。

形成了网络舆论理论体系,为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他撰写出版的《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专著入选高校教材,并在昭通学院率先开课,共培养学生240多名。同时,应相关系统和部门邀请,在省内外多个单位和系统授课30多次,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目前明子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县级乡村振兴先导工程示范点。2022年8月,该村登上了昭通市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红榜”,作为全市七个先进典型事例之一在全市推广。

五、申云成

申云成,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79年12月,中共党员,教授,软件设计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昭通市网信办专家库成员,昭通市公安局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昭通市文化产业及文艺发展项目专家库成员,昭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昭通学院优秀中共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任昭通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

近五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0篇、学报1篇、省部级期刊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昭通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及课题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课题2项。长期从事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数据定价、数据隐私保护教学和研究工作,近 3 年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Python 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编程》等本科生课程。作为团队负责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于2021年荣获昭通学院校级教学团队。作为班主任,2003计算机应用技术班获校级优秀班集体,2011 计算机信息管理班获省级优秀班集体。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荣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昭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荣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荣获云南省三等奖。

六、潘  妍

潘妍,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0年11月,中共党员,教师,现任昭通市幼儿园教学副园长。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23年来,她爱岗敬业、执着专注、关爱幼儿、团结同事,在幼教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她精进自我,把握机会,努力上进。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遴选为云南省“国培计划”名师工作坊坊主,成立了云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幼儿园潘妍名师工作坊,工作坊有来自全市的15名坊员,2020年11月她带领工作坊坊员完成了市级课题《有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成果已被各位坊员推广应用,帮扶到乡村幼儿园。先后获得昭通市“先进教育科研(教研)工作者”“优秀中共党员”“云南省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在云南省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讲故事”比赛荣获二等奖、昭通市第五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在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云南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教学杂志、教研周刊和中国基础教育上发表,主持市级课题2个,其中《有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已结题,《幼儿园大班额分组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实践研究》已立项,参与研究市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3个。在幼儿园承担的云南省园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她一直担任培训教学班主任工作,在每年省级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年度考核中,均被云南省教育厅考核为优秀。她还担任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一班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被昭通学院聘为2020年—2023年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多次被昭通市教体局聘为优课评委、抽调担任幼儿园晋升等级初勘和复评工作。

七、李  勇

李勇,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生于1970年11月,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在33年的语文教学中(在贫困山区工作了13年),先后担任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备课组组长、学科组组长、教科室副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支部书记等工作。先后荣获“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教师”“高考教学质量优秀奖”“昭阳名师”“昭通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云南省优秀教师”“全国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优秀校长”“昭阳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典型事迹”,“昭通市‘鲲鹏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优秀共产党员”“铸魂育人模范”等荣誉。

他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兼任昭阳区教研中心语文学科组长,昭通市教科所兼职语文教研员、昭通学院外聘教师。主持、参与十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有十多篇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围绕“昭通名师”工作和“鲲鹏计划”项目、潜心教育科研,带动培养了数十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徒弟;带动昭阳区、彝良县、鲁甸县等区域的高中教科研工作,先后组织了昭阳区一中、二中、四中、北闸中学、乐居中学、永丰中学、旧圃中学、靖安中学、彝良二中、角奎中学、奎乡中学等学校教研研讨交流活动,为兄弟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出谋划策。并积极承担昭阳区新教师培训、昭通学院“国培计划”校长培训、昭通学院“班主任工作知识讲座”、昭阳区一中班主任培训、昭阳区一中教研教务干部培训、昭阳区四中教师和班主任培训等专题讲座,在各个领域认真有效地开展工作,不断扩大“鲲鹏计划”项目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和引领示范。

八、崔家平

崔家平,男,汉族,研究生学历,生于1980年5月,中共党员,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医生。2006年07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招聘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从事骨外科专业工作16年来,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专业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病患,2016年4月向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申请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学习,更加熟练掌握了脊柱微创技术,并率先在我市开展脊柱微创技术近二十项。认真学习国内外的医学理论、技术,并不断地完善自我。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个案病例分析等稿件10余篇次。先后荣获云南省昭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五项。2014年昭通市鲁甸县“8.03”地震发生后,积极参加伤员的抢救,成功救治了多名危重患者。多次代表我市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参加省级的学术交流比赛并获得优秀奖。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实践,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被委派到边远山区一线参加医疗对口支援。在大关县人民医院的帮扶期间,认真指导帮扶科室开展新技术近十项,开展多次专题讲座,开设专家门诊,下乡义诊;带领团队把他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受援医院,并带领帮扶医院开展了一些新的业务。2021年被聘为云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髋关节外科学组委员,颈椎外科学组委员,脊柱微创所获荣誉学组委员等学组的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会委员。

九、刘阳文

刘阳文,男,研究生学历,生于1976年3月,中共党员,现任云南省昭通市中医院外科主任。

先后被聘为中国医疗保障国际交流促进会、云南省医学会、云南省医师协会、云南省抗癌协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昭通市医学会、宜宾市医学会等多个学会委员,入选昭通市科技局、云南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近年来,先后参与获“疝耀大中华”第三届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云南普外青年医师普通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优胜奖;曾荣获“昭通市科普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带教教师”、“先进科室负责人”、“优秀医师”等殊荣。

从医25年来,刘阳文同志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为推动昭通市及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专业,尤其是腹腔镜外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市率先开展微创外科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微创外科相关领域的空白。其中,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他参与发明《一种腹腔镜手术中用于脏器手术视野暴露的装置》,已获国家专利证书。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每年完成手术已增加到2000台左右,每年平均主刀500余微创精品手术及高难度手术,外科三四级手术比例逐年增加,完成各类微创手术7000余台,减少患者手术开刀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长,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造福广大群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十、杨永芝

杨永芝,女,苗族,初中学历,生于1955年8月,现任镇雄张海雕塑有限责任公司工艺美术师。

她生活在民族文化浓郁的家庭,原籍云南省威信县,现为镇雄县人,她耳濡目染,自小对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从12岁起,边读书,边跟随母亲、外婆等艺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和技艺基础。成年后,兴趣变为技艺,经常帮助有需要的亲属、朋友做衣裙,传授有爱好的年轻人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断的无私付出,其技艺不断提升,更加精湛,青出于蓝胜于蓝。随着认识的加深,阅历的丰富,对传统的工艺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断实践创新,在服装样式加入现代元素,厚重变轻盈,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现实的需要;在色彩上,既保留历史长期使用的藏青、藏蓝等深色,又逐步引导和推广大红等亮色,体现民族不断进步,生活富足美好的愉悦心情,实现古朴和艳丽的有机融合与交汇。1999年6月,云南省文化厅命名罗绍祥等96位同志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颁发“命名状”,杨永芝同志位列其一,是镇雄县唯一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传承人。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也明白自己肩负历史使命,变压力为动力,让使命成责任,创建工作室,培养接班人,用身上的力,将思想的灵、心中的情,手中的线,搭建民族技艺传承平台;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服装展示和交流会,实践创新成果不断获得崭新的展示舞台,所设计制作的服饰得到社会的好评和主管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奖项4项。

十一、王爱华

王爱华,男,苗族,中专学历,生于1988年9月,现任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馆芦笙制作传承人。

王爱华的父亲王杰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爱华从小学习芦笙的制作,他的芦笙制作水平日益成熟、手艺精湛,继承了家族世代流传下来的芦笙制作技艺。

2007年9月,王爱华从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毕业后从事农资饲料销售经营,2013年2月起至今,他开始以芦笙的制作和销售为业。   

2016年及2019年间,王爱华协助王杰锋在天星镇开展“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芦笙制作技艺培训”、各年度“非遗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培训班”、各年度“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技艺传承培训等专题培训,培训学员600余人。

2017年6月在昭通参加昭通市首届“民族赛装文化节”暨“自然与文化遗产日”非遗技艺展演系列活动,王爱华除现场展示芦笙制作技艺以外,还参与赛装活动获得集体三等奖。2018年,王爱华被列入昭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9年,王杰锋去世后,王爱华继承衣钵,继续从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2022年7月,王爱华参加昆明旅游交易会展,现场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精湛技艺,广受国内外好评。

十二、胡  祚

胡祚,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79年11月,中共党员,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昭通市委联系专家、马铃薯产业首席专家,现任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马铃薯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部省市级项目12 项,荣获部、厅级奖12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2项排名第一),登记新品种5个,制定地方标准6项,授权专利10项,发表论文10篇,编写栽培技术手册2套、合著专著5部,多次撰写昭通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规划及方案,为保障昭通粮食安全、促进全市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持马铃薯育种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库1个并保存资源1156份,登记或备案新品种5个(第一完成人3个),选育优良高代品系95个,实现自主选育品种零突破,为马铃薯种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主持实施“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推广应用352.15万亩,新增产量139.64万吨、产值22.34亿元,二级以内脱毒良种覆盖率达92%,成果鉴定为“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二是主持实施“云南昭通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广应用536.82万亩,新增产值25.64亿元,成果鉴定为“整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与应用领先水平”,获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三是主持研发的马铃薯原原种雾培高效生产技术,单株平均结薯达42.8粒,是常规生产效率的10倍以上,成果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创新作品类金奖(第一完成人)。四是主持马铃薯极量攻关项目,最高亩产分别达6015.89千克、6479.75千克,连续两年创西南最高单产纪录,获科技创新一等奖和超高产奖。

他研发的大春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被遴选为云南省主推技术,推广抗晚疫病新品种190万亩,新增产量70.07万吨、产值9.24亿元;蹲点指导“洋芋帝国”基地建设共计33.2万亩,平均亩产达2.26吨,创全国规模化生产单产最高水平,带动18.2万户64万人脱贫增收,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坚持把农民所需、企业所盼的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生产主体46家,下沉一线就地解决技术问题30余个,开展试验研究20余组,展示新品种200余个,参与制作晚疫病预测预警简报40余期,编写高标准栽培技术手册2册,开展技术培训24场次,培训技术人员150余人次、薯农1800余人次。为将“洋芋帝国”打造成为“基地、示范、窗口”、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通道、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李炳伟

李炳伟,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5年8月,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2019年昭通市第三批“凤凰计划”入选者。自2018年公司创建以来,以担当、创新的理念,带领团队在昭阳区发展矮砧密植苹果种植3万余亩,以先进技术和产业模式实现此苹果非比苹果的华丽蝶变,打造昭通高端苹果品牌“昭阳红”。公司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扶贫先进集体”“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商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昭阳红”牌苹果荣获2020年云南省“10大名果”第7名、2021年度云南省“10大名果”第3名,2022年度云南省“10大名果”第5名,连续入选2020年度、2021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100品牌等。领导企业开创了“资产收益、流转土地、进园务工、田间学艺”等多种扶贫模式,引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致力于重新定义昭通苹果,开创多样性苹果品类。

十四、吴剑锋

吴剑锋,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0年6月,现任云南八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曾经是一名软件工程师,2017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永善县,创立云南八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初心深耕高原,用匠心铸就品牌,吴剑锋在产品生产中严格要求,在技术研发上精益求精。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他创立的企业已经成为一家集种植、深加工、销售及研发为一体的苦荞全产业链开发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型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昭通市重点龙头企业。还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推选为40家云南优秀自主品牌之一、代表云南参加了中国品牌博览会,并入驻云上品牌博览会长期展出与宣传。

他为了更好地发展高寒山区苦荞产业,建立了苦荞研发中心,亲自组织和参与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目前在苦荞种子培育、苦荞深加工技术、苦荞提取药物芦丁等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申请相关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在苦荞产业的技术研发方面走到了全国前列、公司研发的苦荞芦丁牙膏、面膜、防晒霜等多个产品尚属国内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为高寒山区苦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吴剑锋还多次带领团队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6个,他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20年云南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他先后荣获第九届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昭通市劳动模范、永善县“归雁兴永”人才、永善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十五、王  迅

王迅,男,汉族,中专学历,生于1974年7月,现任昭通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企业运营管理、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等领域能力突出,拥有20余年B2B、B2G模式相关实操经验,是中国首批增强现实专业公司亮风台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在战略投资方面眼光独到,能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选择。他在10年前就已经看到AR行业的巨大前景,在上海积极创业并获得成功。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他始终怀有家乡情怀,希望能利用积累下的资源为昭通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9年8月,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他参与组建了昭通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并担任总经理一职。任职期间,他展示了优秀的企业经营能力,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免费为昭阳区开发疫情防控隔离指挥管理平台、口罩发放小程序、员工返岗登记系统等软件。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大力推进昭通各领域重点项目落地31个,签订项目销售合同26份,充分地参与到昭通的交通、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中,助力昭通沉淀数字资产,培育本地大数据产业生态,积极推进“数字昭通”和“新基建”的建设。

在带领团队自研产品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带头撰写专利和软著,并构建相应的激励制度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撰写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公司共申请90多件知识产权,他本人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司成立3年来,运营稳定,发展潜力巨大,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截至目前,昭通亮风台公司荣获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19项省级、市级荣誉。

十六、邓丽娟

邓丽娟,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8年2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术专家,应用数据及安全运维班班长,现任昭通供电局班长。

她曾荣获南方电网数字化先进个人,2022年数字电网(原创技术方向)人才,云南电网科技人才,昭通市能源专家,昭通供电局金牌班站所长。

“以守护网络安全为底线,以数字赋能电网发展为导向”,考取了国家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师》、CDGA、CISP等数字化权威证书。获南方电网技术改进贡献奖、云南电网科技进步奖3项、职工创新奖2项,优秀成果应用奖,优秀发明专利2项,电力行业协会优秀成果2项,昭通供电局优秀成果2项,带领部门获得公司数字化先进集体,带领班组获得公司四星级班组等30余项荣誉。

三年护网,编制“昭通供电局网络攻防演习迎战工作任务清单及举措清单”,制作变电站、办公大楼、供电所“社工”流程图,开展终端故障应急、勒索病毒应急处置、社工攻击防护应急演练,确保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建设的《物资动态可视化跟踪分析》数据应用,未按时签约、发货入库、支付等异常,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警提醒,保障物质及时供给建设昭通电网。建设的《10kV线路风险分析并自动化发布预警》数据应用将难以量化的投诉风险量化输出,减少停电范围、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实现线路停电预警及管控的智能化决策,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

五分钟带你看懂2023年永善政府工作报告

解码“双万”工程(第1期)

永善90后女孩:拳拳孝心演绎人间真情(上)

永善90后女孩:拳拳孝心演绎人间真情(下)

来源/@昭通工会

编辑/杨梦娇

主办/永善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