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古城丨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汉文化的孤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镇远古镇有什么特点和风俗 隆里古城丨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汉文化的孤岛”

隆里古城丨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汉文化的孤岛”

2024-07-12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隆里古城的街道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蜈蚣街。蜈蚣街有鹅卵石铺成的巨型图案。根据当地老人的说法,此含义乃是“脚踩吴三桂”。清朝初期,平西王吴三桂派人收缴了千户所官印,隆里的军户变成了民户,身份地位降低。于是当地居民就砌成蜈蚣图案,发泄心中不满。另外一种说法是:按照风水学,南门火旺,须以水克之,而蜈蚣属水,所以在南门大街铺蜈蚣图案。

隆里古城的古民居户户相通,其目的是为了在战争情况下方便传播信息。在古城内有72姓,72 口水井。古称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之所以要在城内打上这么多水井,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军事需要。

隆里古城驻守的士兵大多来自于江南地区,他们将遥远的中原文化带到了苗侗腹地。600年前,汉文化在隆里古城生根发芽,至今这里依然保存了大量的古汉族文化。因此,隆里古城被誉为“汉文化的孤岛”。

在建筑方面,隆里古城的建筑多以徽派建筑居多,如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盖小青瓦,端部做成“马头墙”、采用“双重脊檐”形式。在大门上标记屋主籍贯、身份的匾额,如“关西第”、“书香第”、“三槐第”、“科甲第”、“开科第”、“洛阳第”等。其中的“开科第”是西王姓的住宅。其先祖王大臣于1567赴长沙应试,成黎平府开科举第第一人,其后裔取堂名为”开科第“。科甲第原为江姓住宅,其祖先江有也是科举出身,中进士。

古镇居民自古传承中原文化,龙标书院就是其代表。唐朝时期,隆里一带隶属于龙标县,而唐朝著名的诗人王昌龄曾被贬龙标。王昌龄在龙标县设“龙标学宫”,对当地的文化教育有的促进作用。后来书院被毁。1413年,隆里古城重设龙标书院,后来在清朝又屡废屡建。1901年后,清朝推行“新政”,废科举,推行学校教育,龙标书院就此荒废。1913年,龙标书院原址成为了龙标高初两等小学堂。2012年,龙标书院得以修复。

在古城内保留有五座宗祠,分别是江氏宗祠、龙王氏宗祠、所王氏宗祠、西王氏宗祠、陈氏宗祠,这是汉族宗法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城中有十一座古庙,分别是大庙、城隍庙、文庙、武庙、魁星楼、木马庙、玉皇阁、二郎庙、飞山庙、五显庙等,体现了汉族的宗教信仰。

600年来,隆里古城的居民以汉文化为主,又融合当地的苗族、侗族的习俗习俗,创造了独特的军屯文明。古城内还保留有玩花脸龙、唱汉戏、迎故事三大瑰宝”文化习俗。每当传统节日到来,隆里古城就会有灯会、玩花脸龙、故事迷宫、摄影展、耍汉戏等活动。

隆里古城保留的古建筑、古文化早已被中外学者所注意。1999年,隆里古城成为了中国和挪威建设的贵州省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2002年,隆里古城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舞龙艺术之乡”;2005年,隆里花脸龙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隆里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隆里古建筑群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拥有如此多的头衔,但是却依然保持低调。曾经有开发公司在此设门卡门票,遭到了古镇居民的反对。从此隆里古城就没有了门票一说了。

交通:从江站(洛香)、锦屏、黎平有到隆里古城的车。凯里到黎平的大巴车路过此地。

推荐阅读

从江,月亮山上的梯田画卷纵横百里,都柳江畔的苗村侗寨遗世独立

锦屏:因清水江水运而兴起的县城,苗侗文化和汉文化在此相互融合

长期隔绝的世外桃源:贵州东南角的10个民族村寨推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