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与八音:宫廷音乐的流风余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铜鼓的来历 铜鼓与八音:宫廷音乐的流风余韵

铜鼓与八音:宫廷音乐的流风余韵

2024-07-10 2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铜鼓与八音:宫廷音乐的流风余韵

布依族音乐,从演唱场合、演唱风格、使用语言、使用乐器等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别。比如,从演唱场合分,布依族音乐可以分为祭祀歌、婚礼歌、立房上梁歌、酒歌、情歌等。从使用的语言分,有“明歌”(汉语歌)、“土歌”(本民族语歌)以及“夹璜歌”(汉语与布依语夹杂的双语歌)。从调式与演唱风格分,有“大歌”、“小歌”、“大调”、“小调”。从使用乐器分,有“勒尤调”、“笔管歌”、“铜鼓调”、“唢呐调”等。从功能上分,有用于娱人的世俗音乐,有主要用于娱神的摩教音乐等等。布依族的乐器也很多,比如唢呐、勒浪、勒尤、姐妹箫、箫筒、月琴、四弦胡、葫芦琴、牛骨胡、马骨胡、铜鼓、皮鼓、锣、钵、镲等,都是常用的乐器。

1.铜鼓。

铜鼓属于一种“节奏型体鸣”乐器。布依族使用铜鼓的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历史悠久,使用广泛。

先讲历史悠久。

在云南楚雄市东南方向约7公里的万家坝发掘的铜鼓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铜鼓,时间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滇西一带当时分布着濮人。濮是一个包含了若干族群的民族集团,其中就有布依族先民骆越人。汉文献典籍在提到铜鼓时,大多是与布依族先民有关系的。《后汉书·马援传》中说,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骆越是布依族先民。这些记载明确把铜鼓与骆越联系起来,同时也说明,布依族先民至迟在汉代就开始使用铜鼓了。贵州省博物馆1978年在布依族聚居区普安发现铸造铜鼓的沙石范,经测定,时间为汉文帝年间(前179~前157年)。这说明,布依族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掌握了铜鼓铸造技术。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一二载:“仲家,范铜为鼓,其制鼓类,无底……”相传由布依族人文始祖报陆陀编创的布依族摩教经典《摩经》中,对铜鼓的铸造情况就有了描述。《摩经》是在布依族远古神话、传说基础上形成的,由此也可见布依族铜鼓历史的悠久。

再讲使用广泛。

所谓广泛,一是指分布广,二是指用途广。

布依族铜鼓使用的广泛,首先表现在全民族都使用铜鼓。布依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此外,云南省的罗平、马关、河口、东川、巧家等地,四川宁南、会理、惠东等地也有布依族分布。根据各地语音的差异和词汇的不同,布依语分为三个土语。无论分布于何地、操哪一种土语的布依族,毫无例外的,都使用铜鼓。

布依族铜鼓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布依族铜鼓

一是用作乐器。《旧唐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有功劳者,以牛马铜鼓赏之。……宴集则击铜鼓,吹木角,歌舞以为欢。”东谢蛮是东汉末年崛起于南中(包括今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及广西北部边缘地区)的大姓势力之一。据学者研究,谢氏是出自少数民族上层的大姓,主要活跃于牂牁一带,而这一带是布依族先民分布地区。因此,这条记载反映的应是古代布依族习俗。明《贵州图经新志》中也有“仲家……遇死丧,待宾客,击(铜鼓)为乐”的记载。清嘉庆《黔西州志》载:“仲家岁时击铜鼓为欢。”在布依族很多地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革”前,仍有于春节、七月半等节日中击铜鼓娱乐的习俗。“文革”结束后,很多村寨布依族又恢复了节日期间敲击铜鼓的习俗。而黔南荔波一带,至今有在丧葬活动中跳铜鼓刷把舞的习俗。

二是用作礼器和法器。所谓礼器,就是用于仪式的器物;而法器,佛教本指木鱼等器物,这里泛指用于宗教活动的被认为具有神力的器物。作为礼器,铜鼓增加了仪式的庄重感,而作为法器,铜鼓则具有一种神秘感,并且人们相信它能沟通阴阳、沟通神人。但是布依族铜鼓并非用于所有仪式,比如婚礼、新居落成等重大仪式就不击铜鼓。布依族铜鼓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在布依族传统丧葬仪式上,铜鼓必不可少。人们相信,只有敲击铜鼓,祖先才能听到,亡灵才能得到超度,加入到祖先行列中。贞丰一带,由于“文革”期间铜鼓被当作“四旧”收缴,很多村寨不得已用铁皮按铜鼓形状打制金属鼓作为替代品,可见其在仪式中的重要性。在黔西南兴仁、兴义和安龙等地,祭祀树神时也需用铜鼓。在这些地区,如果村寨遭受重大灾害,就要择吉日举行三天禳灾祭祀活动,其隆重程度不亚于丧葬仪式。此外,在举行驱逐邪魔的仪式活动中,也要击铜鼓。从这些用途来看,铜鼓兼有法器的性质。

三是用于传递信息和号令。据传,古代布依族村寨一旦发生猛兽和外敌进犯,就敲击铜鼓,向寨民通报,同时发出出击的号令。寨民听到后,立即行动,驱赶猛兽和入侵之敌。

现当代,布依族中普通人家拥有铜鼓十分正常,而在古代,铜鼓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广州记》说:“俚僚(布依族先民)贵铜鼓……欲相攻击,鸣此鼓集众,到者如云。有是鼓者,极为豪强。”《隋书·地理志》说布依族先民“有(铜)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都老”是布依语音译,意思是“老大”,指有社会地位者。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蛮夷之乐有铜鼓焉……贞元中,骠国进乐有玉螺、铜鼓,即知男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酋首之家”才有铜鼓,说明拥有铜鼓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续资治通鉴长编》说布依族先民“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明史·刘显传》说布依族先民“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而如果在战争中丢失了铜鼓,那就意味着统治地位和权力的丧失。《明史·刘显传》载有这样一个史实:“克寨六十余,获贼魁三十六,俘斩四千六百,拓地四百余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铜铁锅各一。阿大泣曰: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相传诸葛亮以鼓镇蛮,鼓失,则蛮运终矣。”所谓“鼓失则蛮运终矣”是指“阿大”的统治地位从此丧失。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古代布依族社会中,拥有铜鼓,象征着拥有社会地位,拥有权力。今天,布依族社会中传统的社会分层已经不明显,但是铜鼓存放的人家往往是布摩、德高望重的寨老或家族长老,这种被社会认可的铜鼓存放制度,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仍延续了铜鼓作为社会地位和权力表征的作用。

布依族铜鼓

铜鼓还是财富的象征。明朱国《涌幢小品》载:“蛮中诸葛铜鼓,有剥蚀而声响者为上上,易牛千头,次者七八百头,藏二三面者,得僭号为寨主矣。”上好铜鼓相当于千头牛的价值,次一点的也相当于七八百头牛的价值,可见拥有铜鼓就是拥有财富。《赤雅》也载:“(铜鼓)两粤滇黔皆有之……夷俗赛神宴,时时击之,重货求购,多至千牛。”由于铜鼓被赋予了财富的意义,社会中的上层或有钱人为了炫耀财富,不惜重金购买。《异林》说:“夷俗最尚铜鼓,时时击之以为乐。土人偶于土中掘得,辄称伏波将军或诸葛丞相所藏者,土豪富室必争以重价求购,即至百不惜。”

铜鼓的音响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近处听,声音并不大,但极具穿透力,在老远都能听见。清代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对铜鼓的音响作了描述,说击铜鼓时“先雄而后雌,宫呼商应,二响循环,音绝可听”。“而雄声宏而亮,雌声清以长,一呼一应和谐有情,余音含风,若龙吟凤啸也。”“其声镗鞑铿訇,若行雷隐隐。”“近则声小,远乃声大。”

由于铜鼓音响的这些特点,布依族先民认为铜鼓声音能通天界,能通神。布依族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古时候,人死了总上不了十二层天成神仙,只能下到十二层海里地府里去。有一天晚上,天上的太白金星托梦给布依族的祖先:“若想上十二层天,需上天向天神讨一面铜鼓下来,老人死后,敲击铜鼓,天神听到铜鼓声,才会派仙人下来,把亡灵接到十二层天上去。”于是,布杰按照太白星的指点,从马桑树爬上了天,通过了天神的考验,最后得到了一面铜鼓。从那以后,布依族办丧事都要用铜鼓了。而过年过节,也敲击铜鼓,请十二层天上的祖宗下来与子孙过年过节。

在布依族观念中,铜鼓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件,而是一个有灵性的神物。人们相信,铜鼓会趁人们不注意,跑到天上与虹龙、潭里的蛟龙争斗。人们为了防止铜鼓出走,平时就用绳索系鼓耳,或在鼓中装上五谷,这样,一旦铜鼓出走,就会发出声音,人们就容易把它找回。铜鼓能给人以护佑,为人们赐福。在一些地区,布依族有拜铜鼓为“保爷”的习俗。一些小孩经常生病、晚上爱哭,或者经布摩推算需拜寄者,就在正月或七月由父母带到保管铜鼓的人家,把铜鼓“请到”神龛前八仙桌上,焚香燃烛,举行拜寄仪式,祈求铜鼓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保管铜鼓的人家要为小孩买一身新衣,并为其取一个带有“铜”字的名字,相信这样就能得到铜鼓的护佑,健康成长。一些地区,全寨十二岁以下小孩每逢新年,都要带香蜡纸烛和礼物到保管铜鼓的人家给铜鼓拜年。在镇宁一带,在建新房时或者夫妻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人家,可申请保管铜鼓,建新房的人家相信这样可以得到铜鼓的保佑,使以后岁岁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而没有生育的人家,则相信保管铜鼓能得到铜鼓的保佑,早生小孩。

由于铜鼓在布依族社会中是一种尊贵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因此人们对它崇敬有加,只能在过年、丧葬仪式上敲击,平时必须放置在适当的地方(人畜不能跨越之地)妥善存放。在布依族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铜鼓的故事、传说和歌谣,充分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铜鼓的认识和尊崇的心理感情。布依族使用的铜鼓大多属于“麻江型”铜鼓,用青铜以泥范法铸造而成,呈圆墩形,鼓身以花纹装饰,鼓面一般有浮雕图案,分布有太阳纹及晕圈,庄重而威严。铸成后一般先经由专门的鼓师调音后再行使用,常与唢呐、皮(革)鼓、大镲、铙钹、锣等混合敲击,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有铜鼓十二调,被誉为布依族“铜鼓音乐的活化石”。铜鼓十二调,指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铜鼓敲击有专门的鼓谱,一般是十二则(也有的是十二的倍数二十四则)。十二则即十二种鼓调。十二代表一年十二个月,表示圆满,它寄予了布依民族一种良好愿望。各地鼓谱不尽相同。记谱方法,一般根据击打的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用发音相近的汉字记录,各地记谱所用汉字也有差异。

布依族铜鼓十二则

“铜鼓十二则”,又称“铜鼓十二调”,是流行于黔西南州、安顺市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鼓谱,因总体上由十二段(节)不同调式的曲谱构成,故有“十二则”或“十二调”之称。有的地区加上开头的“开场曲”或“起鼓调”和结尾的“终鼓调”,形成十四调,因此民间也有“十四则”或“十四调”的称谓。但基础是十二则或十二调。仪式性质不同,鼓谱也有差别,于是形成了专用于喜庆的“红事十二则”和用于丧事的“白事十二则”。每个地区的铜鼓十二则并不统一,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鼓师演奏技法也不完全相同。铜鼓调由十二个单元构成,与布依族对“十二”这个神秘数字的信仰有关。布依族认为天和海有十二层,每年有十二个月,因此十二代表着圆满,是一个吉祥数字。铜鼓在布依族中本身就是神物,用具有神性的乐器按照含有吉祥数字的鼓谱演奏,寄寓了一种美好愿望和祝福。

2.八音古乐。

布依族八音表演

八音是布依族音乐中的奇葩,其旋律优美典雅,令人难忘。黔西南州申报的八音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音是一种器乐演奏的统称。因用八种乐器演奏而得名。因演唱形式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广义八音和狭义八音两种。

狭义八音,一般指布依戏的折子戏——布依板凳戏,也称八音坐唱(弹)。主要流行于册亨、安龙、兴义等地。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等角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八音”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40余个,主要有《福满堂》、《贺寿堂》、《戈然》、《拜堂调》、《盼郎》、《哥妹调》、《来去来》;坐唱《胡喜与南洋》片段;布依戏《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调:昂央》等,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因其源远流长、旋律古朴流畅、婉转优雅、悠美悦耳、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天籁之音。

唱“八音”不需特别着装,几人坐在板凳上边弹边唱,故又称“板凳戏”。这种戏曲吸收了布依族民歌曲调,但去掉了民歌中先紧后松的节奏特点,加强了抒情性和诉说性,再加上富于戏曲表演的前奏和间奏,使之更为板腔化了。据专家研究,“八音坐唱”是布依戏的雏形。布依戏是在此基础上丰富发展而成。

八音表演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黔西南州一些布依族八音队开始走出山门,外出表演,受到好评,并陆续获奖。1991年6月,兴义巴结八音队应邀参加“中国·云南·东方文化艺术村”成立演出,荣获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展示奖”。1992年,由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示了她独特的风采。2002年9月,由兴义巴结农民组成的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的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了“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

广义的八音,指流行于贞丰、关岭、兴仁、晴隆等地的器乐演奏,一般不伴唱。其中以晴隆、兴仁等地流行的“登弹达吟”(直译是“弹月琴、拉二胡”)为典型。这种演奏形式在很多地方也称“小打”,而关岭一带则称之为“雅乐”。乐器通常有箫、笛、二胡、四弦胡、月琴、鼓、锣等。据专家调查,现在民间仍有300余首乐曲流行,主要曲目有《接客调》、《送客调》、《请客喝酒调》、《谢酒调》、《过街调》、《八谱穿梆子》等等。曲体结构有“一枝梅”、“双飞燕”、“三春柳”等,旋律发展手法有“大翻、小翻”、“龙摆尾”、“龙打滚”、“画眉穿山”、“双龙出洞”、“遍地撒种”、“金蝉脱壳”、“移情或软弦”等。布依村寨凡有红白喜事或在农闲时,艺人们就聚在一起演奏,围听的群众往往是演奏结束了仍久久不愿散去,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

铜鼓调的庄重、肃穆,八音古乐的典雅,透出一股高贵的气质,让人感受到一种宫廷音乐的神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