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铜鼓县林下种黄精,青山变金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铜鼓价值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铜鼓县林下种黄精,青山变金山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铜鼓县林下种黄精,青山变金山

2024-07-10 18: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定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一批“两山”转化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江西环境”公众号现设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专栏,将相关典型案例予以推广,供各地学习借鉴。

铜鼓县林下种黄精,青山变金山

案例背景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全县森林覆盖率88.04%,居江西省第一,山林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为黄精的绝佳生长环境,全县有上百万亩林地可用于发展黄精产业。为了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先势,铜鼓县坚持走“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之路,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黄精资源,做大做实黄精产业,目前全县种植黄精6万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

具体做法

一是最大限度利用生态,高位推进谋产业。成立铜鼓县推进黄精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黄精产业发展规划,把黄精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内容重点推进。与江西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和知名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为黄精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二是最实举措扶持发展,真金白银兴产业。支持鼓励企业在铜加工生产黄精产品、创建获评优质品牌,每年安排产业衔接资金2000万给予奖励,支持各乡镇因地施策制定奖补标准;引进企业和大户建立保底价收购机制;以铜鼓中专为依托,每年培养专门技术人员,安排惠农信贷通4000万元,实施“黄精贷”。经统计,除上级补助外全县整合投入资金1.3亿元以上。

三是最大力度打造精品,深度融合强产业。铜鼓县支持企业强强联合,拉长黄精发展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着力打造全国黄精知名品牌。结合森林康养文化旅游,打造黄精观光节、黄精文化长廊,做活黄精文化;开发黄精菜、黄精面食、黄精饼等系列产品,开展黄精文化节、黄精膳食大赛以及黄精文艺宣传节目。同时与国家创新联盟等科技单位合作,推进产销全链条科技攻关,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

主要成效

一是生态效益显著。铜鼓县是黄精的野生分布区,本地已有上百年黄精种植和加工历史。棋坪镇柏树村原废弃金矿经风险管控后,地表水质、土壤和地下水检测质量均达到管控目标。棋坪镇政府因势利导,将金矿周边的2万多亩山林纳入黄精产业发展规划蓝图,成立了3个黄精种植合作社,让村民直接参与到黄精产业中来,从此村民不采黄金种黄精,踏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经济效益可观。截止2023年底,全县黄精种植总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3000吨左右,产值超过2亿元,共有黄精产业企业11家、合作社69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引进的西雅图、肆博农业等一批种植及加工企业,引领带动本地10余个黄精种植基地蓬勃发展,开发出黄精果脯、黄精片、黄精酒等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育种+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黄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三是社会效益凸显。2019年,“铜鼓黄精”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20年,荣获“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大领军地标品牌”和“中国黄精之乡”称号;2023年,“铜鼓黄精”被录入“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黄精之乡”奏响“铜鼓一响、黄‘精’万两”的铿锵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