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雅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铜雀妓二首王勃 漳水雅韵

漳水雅韵

2024-01-24 1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漳河有清漳、浊漳之分。清漳有二源:东源出昔阳县东部;西源出和顺县西八赋岭。浊漳源头有三,北源发源于晋中市榆社县柳树沟,全长约116公里,南流入武乡县,过关河水库后,折向东南流至襄垣县小山交村汇入浊漳干流;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源镇漳源庙,全长约80公里,东南流到襄垣甘村汇浊漳南源;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黑虎岭绛河里村,东北流至漳泽水库,与绛河、岚河、陶清河、石子河汇聚后,掉头北进,在甘村与西源携手,继续北上在襄垣与黎城交界处与北源会合,形成滔滔声势,一路呼啸进入太行峡谷,然后经平顺的马踏关东流出境。

漳河源远流长,支流甚多,水势大,遇雨猛涨,波涛汹涌。

明代著名诗人谢榛的《漳水有感》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浊漳河水流的湍急与曲折浩大:

行经百度水,只是一漳河。

不畏奔腾急,其如转折多?

出山通远脉,兼雨作洪波。

偏入曹刘赋,东流邺下过。

这是浊漳河的南源,它位于发鸠山东麓,泉眼如碗口一般既粗且大,水流喷涌而出,直奔山外,浸染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太行山的儿女。漳水南源古代是长子县旧八景之一,称“浊源泻碧”,河水从山脚下流出,一片碧绿,湍流直泻,西流东往。当游人夜宿山下的灵湫庙,静夜时能听到山下汩汩泉水的响声,妙不可言。清代贾璚升有诗作《游发鸠山》云:

踏破苍茫一迳云,漫将彩笔润峰纹。

乘槎疑入仙源路,读碣空传帝女文。

螮影常从潭里见,松涛时向岭头闻。

欲携卢仗穷流去,万里漳河一线分。

浊漳西源位于沁县漳源镇漳河村,古沁州是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琠的家乡,吴琠考中进士后,曾有八年在家赋闲,到漳河西源赏游时作《漳水源头》:

漳水源头何处寻?古碑残墅碧云深。

一溪瀑翠清如醴,万里飞声势若骎。

客路无尘朝帝国,乡山有径到灵岑。

携来共羡登临事,谁识当年老子心。

据说漳河西源处那“漳水源头”四个大字也为吴琠所题。昔日这里美的别致:山色屏围,林木装点,水碧沙明,跳珠溅玑。而今虽然仅见一片坍塌的庙宇,几幢断碑残碣,但那股喷涌而出的清泉,却仍然饱含着旺盛的生命,使人振奋而激动。浊漳西源古称“漳源泻玉”,之所以称为源头,不是因其大,而是因其远,最早而发。然后又沿途汇集了众多支流,方形成浩荡之势。

漳河流淌并哺育着的流域范围,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富庶之区、文化发达之地,是处在古代黄河文明的核心区域内的。漳河在古诗中多为诗人们现实的经行、凭吊、歌咏之地,有众多诗人亲自来到漳水河畔,在河岸行吟,抑或在水上泛舟。

在漫游蔚为风尚的唐代,不少诗人游历燕赵,留下了千古名句。且看王勃的《铜雀妓二首》其一: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诗人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凭吊怀古诗,对于史事不着力显微阐幽,而能别寓兴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议论,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叹自哀,真情实感,分外动人。

再看王之涣的《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还有唐代张说的《邺都引》: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一生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度执掌大政,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被流放一次,两次遭贬谪。这首诗就是开元元年被贬为相州刺史后所作。邺都当时属相州所辖。张说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邺都引》这一千古绝唱。

另外,高适《别韦五》的“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岑参《登古邺城》的“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邯郸客舍歌》的“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柳下系钓鱼船”,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漳河流域的古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方特色鲜明浓郁,优秀之作仍然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流光溢采,耐人品味。虽然时光的流水已经湮灭佚散了无计其数的作品,我们至今已经很难看到它的明晰面貌,但通过留存下来的作品,仍然得以窥见其一斑。(王晓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