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背后的铜梁:穿越古今的“龙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铜梁哪个地方牙齿弄得好 8分钟背后的铜梁:穿越古今的“龙文化”

8分钟背后的铜梁:穿越古今的“龙文化”

2024-07-14 07: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记晒文旅”8分钟短片里,在火龙表演现场,一位师傅用力地将铁水向舞动的龙打去,刹那间,漫天火花照亮龙乡夜空,赤膊上阵的条条壮汉,在滚烫的铁水和漫天弥漫的烟火中穿梭。

舞龙队员同心同德,勇往直前,共同成就了这一场惊险、惊艳、精彩的火龙表演。

千百年来,铜梁人与龙、龙舞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如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所言,“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崇敬龙、亲近龙,演绎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龙舞文化。”

铜梁龙舞曾多次晋京参演。通讯员 郭洪 摄

据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龙舞已是铜梁人正月里迎新春、贺吉祥的传统大戏。

明清时,由于商会、行帮的参与,龙灯品种日渐丰富。

清光绪年间,《铜梁县志·风俗篇》生动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

可见舞龙在铜梁已经相沿成习。

铜梁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灯之乡,铜梁龙舞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舞龙队是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命名的“中国国家舞龙队”。

在这里,龙灯是一个繁盛的家族,60多个品类遍布各个镇街,深入每所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铜梁龙走向鼎盛,曾三次晋京参演在天安门举行的国庆大典,多次赴台巡演,把中华龙舞宏大的吉祥和欢乐传向四海。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场合频频亮相,对于铜梁龙舞而言并非新鲜事。

2018年元旦,铜梁龙还把新年祝福送到了更远的大洋彼岸,龙舞首次登上著名的纽约时报广场,代表中国向世界传递新年祝愿。

在一代代铜梁人的传承下,“龙文化”在龙乡大地上大放异彩。

群龙荟萃

“龙”的传人创新传承龙文化

琼江之畔,嘉宾向唐小平书记提出疑问,安居古城很多原住老百姓,都还在按照以前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在生活。一座古城,是什么力量让她跨越千年时空依旧保持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独有灵魂?

唐小平给出了答案:是对历史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

在安居古城,当地居民与历史古迹共生共荣,延续这座千年古城的“生命”,这样的古城才是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

铜梁安居古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铜梁对历史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也体现在对“龙文化”的创新性传承。铜梁“龙文化”传承上千年,生生不息,这得益于铜梁区委区政府对铜梁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文化活在当下,为当下服务。

立足“共识、共享、共创、共建、共传”,铜梁努力做优“精神弘扬、传播交流、精品创作、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五篇文章,创作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群舞《龙把子》斩获群星奖。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华龙网发

今年5月31日,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上,《龙把子》作为重庆代表成功摘得群星奖。

这一过程看似偶然,实则是铜梁大力做好龙文章,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也是铜梁以龙为主题做优精品文艺创作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在铜梁的城市建设中,文化也充当着“主角”。

在城市公园、广场、街道、景区,龙文化、乡愁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得以植入,充分展现城市内涵。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

以扶持龙文化传承人为重点,以从娃娃抓起为着力点,以区级17个文艺协会为龙头,以培养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为抓手,铜梁大力培养各类文艺人才,共同传承发展龙文化。

在铜梁,龙文化不仅走进了校园,各镇街还广泛组建舞龙队等文艺团队,培养持续推动“一镇一品”龙文化特色精品项目传承发展队伍。

如今,铜梁村村都有舞龙队,镇镇都有扎龙村,校校都有舞龙课,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少年,都能拿起龙舞道具舞弄一番。

龙舞文化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的基因,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铜梁人的心里。

鱼跃龙门

龙文化为铜梁经济赋能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依托龙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产业,已成为铜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铜梁充分利用龙文化优势,致力于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通过把文化元素植入商品文化,铜梁研制开发出了龙灯、龙绣、木匾、何氏木雕等商品,丰富旅游商品文化元素,打造出地域特色品牌。

如今,铜梁龙已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杂耍”,而是直接带动农民致富的文化产业。

铜梁龙灯彩扎基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目前,铜梁已有11家扎龙厂,扎龙技师200多位,每到旺季订单不断。仅去年一年,铜梁就新设立了三个龙灯彩扎基地,舞龙与扎龙产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

精明的铜梁人更是因势利导依托铜梁龙文化 “金字招牌”,开始大做“龙”文章,高举龙文化品牌,大手笔打造龙文化产业。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铜梁以龙舞文化、农耕文化、乡愁文化为主题,形成了荷和原乡、黄桷门奇彩梦园、三色乡下时光、避幽谷等乡村休闲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美起来、生活富起来。

举办中华龙灯艺术节,形成逛龙城、泡龙泉、品龙宴、观龙舞、赏龙灯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荷和原乡是铜梁美丽乡村建设范本。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今年的龙灯艺术节便是铜梁拉动产业发展的成功尝试。节会上,造型各异的龙灯灯组让市民大饱眼福。而这些龙灯,均产自铜梁本地彩扎基地。

参与龙灯扎制的不仅有龙文化非遗传承人,还有铜梁贫困村的村民,龙灯扎制已成了直接带动村民增收的文化产业。仅以坪漆村为例,艺术节期间该村接到了20000个灯笼的订单,村民总计实现收入约1.6万元。

节会的举办也让当地赚得“盆满钵满”。

仅龙灯艺术节期间,铜梁吸引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广大村民通过到彩扎基地务工、参加本地龙舞表演,人均增收近5000元。

铜梁首届龙灯艺术节吸引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今之铜梁,镇镇建起舞龙队、村村争创扎龙村,年年都有龙灯会、周周上演火龙秀,实现了“办好一个节会、传承一批技艺、壮大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铜梁文化”璀璨诞生,斑斓多姿的铜梁文明播火传薪。

一千多年前,铜梁龙舞这一巴渝民间艺术之花在这里兴起,历经岁月淬炼,在传承与发展中享誉世界。

千百年来的演变传承,“龙文化”已经深深根植进铜梁这片土壤。

龙,代表团结拼搏,象征幸福、吉祥。腾飞的铜梁龙,是艺术,更是精神。

铜梁儿女挺起龙的脊梁,铸造龙的骨气。孕育了“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铜梁脊梁精神。

这种精神,已经融入到铜梁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就在铜梁儿女的血液里流淌。

荷和原乡景区。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来龙去脉

一条龙挺起城市脊梁

“经常有朋友问我,铜梁的得名是不是因为产铜?其实,铜梁的得名是因为‘山梁横亘,其色如铜’。铜梁无‘铜’,但有‘梁’,地有山梁,人有脊梁。”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站在巴岳山下,望着远山横亘,一句“人有脊梁”道出了铜梁地名的来源。

7月29日,重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铜梁篇推出,在“书记晒文旅”短片中,唐小平给大家带来了全新视角的铜梁文脉。

铜梁龙文化传承千年,经久不息,在一代代铜梁人的传承下,铜梁的“龙文化”已经化身铜梁最具特色,最具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

如何深入挖掘这些优秀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并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

铜梁给出答案: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为当下服务。

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散落的文化碎片,理清区域文化发展脉络,深入挖掘“龙文化”的内涵及人文精神,最终形成了铜梁城市精神的明确表述——“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它于2017年被明确为铜梁的城市人文精神。

“靠得住”即忠诚和诚信,“顶得起”即担当和作为,“过得硬”即干净和自律,“容得下”即包容和团结。

人,因文而有魂;文,因人得以兴。“人”无疑是文化传承历程中最活跃、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铜梁火龙表演。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短片中,火龙表演现场,炉火熊熊,坩埚中铁水融化,随即火龙出场,铁水开打,铁匠师傅打着赤膊,钻进漫天火花,只留下一句“老祖宗留下的,必须上!”

舞龙人以血肉之躯面对滚烫铁水,靠的是勇锐之气和担当之能,更是把 “顶得起”的脊梁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铜梁人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化身为团结拼搏的力量,在一次次舞龙仪式中,舞龙人从青春到暮年,渐渐学会了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学会了拼搏、奋斗、不畏挑战。

群舞《龙把子》斩获群星奖。重庆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华龙网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31日,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第十八届群星奖公布获奖名单。由铜梁区文化馆、铜梁二中担纲演出的群舞《龙把子》作为重庆唯一代表,成功摘得群星奖。

一台演出“水到渠成”的背后,是铜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深刻提炼文化精神,将独特的精神标识转化为“靠得住、顶得起、过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以文化滋养提升城市形象的生动实践。

于铜梁而言,这绝不只是一台节目的“水到渠成”,更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自然功成”。

龙马精神

一群人铸造龙之骨气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短片中老式唱片机流淌出的一曲《长城谣》,唤起多少故园情。

90多年前,著名音乐家刘雪庵告别家乡,从铜梁踏上了求学救国之路。在民族危亡之际,他用一曲《长城谣》挺起了中国民族团结抗战的脊梁。

20年后,邱少云从铜梁走出,走出大西南,跨过鸭绿江,走进了共和国的英雄谱。

邱少云烈士雕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陈星 摄

龙乡铜梁,龙的精神让铜梁人昂起了头颅,挺起了脊梁,也让铜梁儿女铸造了龙的骨气。

自一千多年前自唐建县以来,铜梁人在龙文化精神的感召下,忠诚可靠、自强不息、开拓奋进,涌现出陈达三、郭汝瑰、刘雪庵、邱少云等一大批优秀杰出人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烈士风采犹在,英雄从未远去。

优美田园风光。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今天,在铜梁,靠得住、顶的起、过得硬、容得下的脊梁精神还体现在众多普通的铜梁儿女身上。

退休校长吴定富,拾荒20余年,帮助一百多名大学生,自己却住在简陋的公租房。问及原因,他只回答一句,“因为他们需要。”

最美职工杨发英,怀抱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情,用一名法医的谨慎和冷静,侦破命案、告慰亡灵。她用双手,破译了一个又一个死亡密码,在多年的法医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

以及替子还债的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陈淑梅、李其云夫妇;30余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摆渡人旷万华;带领村民修路、助推乡村振兴的“夫妻社长”陈志荣;20余年不离不弃,背夫求医的孝老爱亲模范张均……

脊梁精神已经融进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融进了铜梁儿女的血液,并薪火相传。

最美职工——铜梁法医杨发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如今,铜梁志愿服务活动冠以“少云”之名,通过横向覆盖行业、纵向覆盖基层的架构,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服务。截至目前,铜梁全区注册少云志愿者已达13万人,而铜梁常住人口60万人,意味着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

身穿“红马甲”的少云志愿者,已成为活跃在龙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龙凤呈祥

一座城显灿烂人文华章

玄天湖畔,唐小平蘸墨题写“巴岳山居图”,伴随画卷徐徐展开的是西郊绿道、耕牛秧田,农人湖畔……

显然,这些不是铜梁“晒”出的全部。铜梁“双晒”以厚重人文为铺垫,衬映出当下靓丽风景。

宽阔整洁的城市干道。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 发

铜梁之美,是原乡之美、质朴之美,也是活力之美、生长之美。

她的每一缕炊烟,每一湾水田,不仅能让人记住乡愁,更能让人安放乡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铜梁区通过大力弘扬龙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推动了文化繁荣发展,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蜿蜒的西郊绿道。通讯员 唐彬 摄

今年上半年,铜梁实现工业增加值97.92亿元、增长10.4%;规上工业企业产值256.94亿元、增长13.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分别增长26%、24.34%,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14%和35.74%。

铜梁的目标是:用2至3年时间再造一个铜梁工业,力争由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变成“主力军”。

同时,铜梁今年新建成的西郊绿道全长50公里,目前,这条“绿道”正向“绿网”“绿道经济”不断深化,串联起5个镇街的精品水果、清水养鱼、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生态莲藕等产业基地,以及多个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围合面积达5万亩。

西郊绿道不但带活了一片产业,幸福了一方百姓,还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带动铜梁乡村全面振兴。

玄天湖美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近年来,铜梁工业发展迅猛,农业发展特色鲜明,城市人气不断聚集,生态环境日趋向好,民生得到极大改善,通过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活动,越来越多的铜梁儿女从外地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

“脊梁精神”已成为铜梁独具特色的人文气质、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如今,铜梁正在“建设”的大道上努力奔跑。也正如短片中唐小平所言:在这片大地上生活的龙乡人,正在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步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征程上。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天春 陈星 李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