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运匠心 妙手点铁成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铁画logo设计 独运匠心 妙手点铁成画

独运匠心 妙手点铁成画

2024-07-16 2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芜湖铁画大师汤传松

1945年,汤传松出生于芜湖的一个漆匠家庭,排行第三,家中共七个兄弟姐妹。他上到初中时,因家中沉重的生活负担而辍学。为谋生计,先后师从铁画大师储炎庆、颜昌贵学习传统铁画锻制工艺,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铁画锻制工艺锤笔细腻、功力深厚。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促进会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芜湖铁画行业协会、铁画研究会顾问。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汤传松的学艺之路也曾遇到许多困难,旧时的师徒关系并不像今天和谐社会中的师徒那么融洽,做得不好,师父将会严厉的斥责,动辄打骂。曾经的风华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在将近一个甲子的从艺生涯中,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铁画,他的一生都在对铁画孜孜不倦的追求中踽踽独行。

铁画的艺术形式与中国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铁画也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题材大多来自自然。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都是铁画大师参考的题材。为了磨练自己的铁画锻制工艺,汤传松不仅购买了一些中国画的资料,更是把自己置身于自然,深入地了解自然,观察自然中树枝迎风摆动的姿态以及昆虫的动态,他更是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做人的理念融入他的作品中。他对自己的要求甚严,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认为只有高峰、没有顶峰。“如果一传承个人肯定了自己的成就,他就会停步不前了,人要认清自己。”虚怀若谷,令人钦佩。

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说法,这里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春秋时期起,就有人在这里炼铁,传说著名的铸铁大师干将曾在此铸剑。千百年来,来自四面八方的艺人,创造了芜湖别具一格的铁艺文化,进而催生了铁艺的一朵奇葩——铁画。

芜湖铁画诞生于清康熙年间的铁匠汤鹏之手,但无人问津,直达乾隆年间才逐渐兴盛,但由于规矩严格,到了民国时期,芜湖铁画几乎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幸得偷师技艺的储炎庆保住了这门技艺,并新中国成立后将其发扬光大。但到了新世纪,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芜湖市工艺美术厂负债累累,终于在2013年破产倒闭,从事铁画创作的老艺人们也大部分流散了,芜湖铁画的发展、传承几乎面临绝境

老人对技艺不懈地追求使他得以有几幅名作传世。代表作:《清风满堂》和1977年为毛主席纪念堂锻制的铁画《长征诗》。但汤老似乎对这些都不满意,认为每幅作品仍有缺点,不停地否定自己,不断磨练技艺。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与一些传统的手艺人的保守不同,汤老对于工艺的传授毫无保留,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百年作古之后铁画的技艺无人继承、最终消亡。传承就像流水,只有生生不息才是传承在技术的传承上,他更希望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精益的效果。做事先做人是他经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

风华正茂时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如今,芜湖工艺美术厂已倒闭,汤老也年逾古稀,但他仍坚持着来破败的工厂里上班,晴雨无阻,寒暑不歇,老而弥坚。他说,这是他的坚守。虽为一介布衣,但铁画是他专注了一辈子的事业,他不愿意看到芜湖铁画就此没落,他曾有多次向政府提案,但均未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

将近一个甲子,他心系铁艺,独具匠心,妙手点铁成画。铸就山水花鸟,锻造历史巨变年过古稀,“笔”耕不辍,一心想要把铁画做好。以锤带笔,以铁带墨,敲打出一幅幅作品。在他心里,铁画最重,名利最轻,只想把铁画发扬、把铁画传承!

徽艺坊铁画转载自:安徽师范大学2015新闻学专业 专业采风独运“匠”心组

文字:苏娟

责编:肖永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