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美谈判桌上,钱学森绝密求救信被公开,揭开他回国真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钱学森回国串词 1955年中美谈判桌上,钱学森绝密求救信被公开,揭开他回国真相

1955年中美谈判桌上,钱学森绝密求救信被公开,揭开他回国真相

2024-07-09 1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接触过美国导弹核心机密的高级人才,钱学森的地位十分特殊。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美国人无所不用其极。

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移民局抄了钱学森的家,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关押在看守所,美国人坚称,钱学森与主张通过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统治的政党,有着紧密的联系。

至此,钱学森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彻底破裂。

钱学森被软禁后,他的同事、朋友多方奔走,终于凑齐了保释金。15天后,蒋英见到丈夫,却已经完全认不出来。

半个月的时间内,钱学森深受折磨,体重骤降,甚至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纵使已经精神恍惚,钱学森依旧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心愿:“我日日夜夜盼望回到解放了的祖国。”

钱学森在美国被迫害的消息传回国内,中国众多有识之士义愤填膺。国内科学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为钱学森发声,要求美国政府释放中国科学家。

北京、南京的上百名教授联合致电联合国与美国总统,表示自己坚决反对美国此种“法西斯行为”,为钱学森赢得了众多舆论支持。得知钱学森在美国的种种遭遇,中国政府也震惊不已。

我国发表正式声明,严重谴责美国在违反钱学森本人意愿的情况下,将其监禁的违法行为。

国际社会纷纷对其谴责,美国政府恍若未闻,依旧一意孤行。此时周总理意识到,新中国与美国的正式谈判,已经刻不容缓。

政府介入,谈判受阻

1954年,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众多国际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在周总理看来,因两国关系紧张而被扣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应该得到回国的机会。

日内瓦会议上,英国、美国、法国与苏联均在场,这也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为了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关系的缓和。

正如周总理所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疏通与我们的关系,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

是以,中国政府派出了以王炳南为代表的谈判团,解决钱学森等中国留美科学家的问题。

6月5日,中国与美国开始初步谈判,我方递交滞留美国的华侨名单。与此同时,中国也提交了一份美国侨民、军事人员在华名单。

美国与中国争锋相对之时,经常派遣间谍侵犯中国领土,企图从内部瓦解中国。

美国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规定,中国选择拘禁这些美国人,完全符合法律规范。中美双方虽各有诉求,却始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6月15日,双方进行第三次谈判。为了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中方决定做出让步。

周总理指示王炳南:中国将释放美国在华人员,条件是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

对美国而言,钱学森的威胁太大,纵使释放战俘极具吸引力,美国人依旧不愿意松口。

7月21日,日内瓦会议正式闭幕,中国与美国的联系即将被切断。为了彻底解决钱学森问题,王炳南与美国继续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继续进行会谈。

中国先行释放4名美国飞行员,以此表示我方诚意。

我国政府对钱学森等在美科学家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谈判小组,负责与美国的谈判。谈判小组由周总理直接领导,章汉夫、乔冠华等著名外交家均在其中。

中国已经在谈判中表示出足够的诚意,美国却始终贪婪。双方进行十余次谈判,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要求美国释放钱学森等科学家”,这是中国不容挑战的底线。美国不愿意退让,便以“钱学森等人不愿意回国”为理由,拒绝释放在美中国科学家。

是否能够拿到钱学森渴望回国的证据,是结束此次谈判的关键。然而钱学森等科学家无法与中国取得联系,政府解救他们的过程,更是难上加难。

绝秘求救信

此时钱学森已经被软禁多时,他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更不能将自己的困境告诉他人,几乎丧失了希望。

正如钱学森在日后的信件中说道:“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五年的非人折磨,钱学森和家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1955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钱学森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折点。5月,为了庆祝劳动节,中国北京正在举行规模盛大的集会,这一活动也被人们用相机记录下来。

为了宣传新中国,《人民画报》刊载了集会活动的相关信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美国自然也不会放弃了解中国的机会,是以,《人民画报》在美国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钱学森也得到了一张画报。

对新中国颇为思念的钱学森仔细浏览了画报的每一个部分,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身形挺拔,站在他身边的,正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看到陈叔通,钱学森瞬间重燃希望。

陈叔通与钱学森同为杭州人,两个人关系匪浅。26岁的那一年,陈叔通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此后官位节节高升、官至翰林。

后来,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前往杭州求是书院学习,遇到了在书院执教的陈叔通。陈叔通与钱均夫同为知识分子,二人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也正因如此,少年钱学森经常与陈叔通见面,对于钱学森这位颇有天赋的后辈,陈叔通也十分欣赏。

1947年后,远在异国的钱学森再未与陈叔通取得联系。然而陈叔通本人在文学、政治上的造诣世界有目共睹。他的文章与策论,更是各大报纸、期刊的常客。

钱学森虽身居海外,却时刻关注着新中国的消息。陈叔通的大作,钱学森也多次品读。

“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钱学森如是说道。在钱学森看来,陈叔通德高望重,能力毋庸置疑。在他的帮助下,自己必然能摆脱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陈叔通在政府任职,得知此事的钱学森兴奋不已。在新中国地位德高望重的陈叔通,是能够帮助钱学森回国的唯一希望。

钱学森计划将自己在美国的困境告诉陈叔通,便写下了一封信,他说道:“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如此,钱学森的归国意愿已经表现地十分明显。

在此前的谈判中,美国政府曾经狡辩,具有回国意愿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均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也就是说,美方并未阻止他们回到中国。言外之意,如今依旧留在美国的中国人,并没有回国的打算。钱学森的一封信,彻底戳穿了美国的谎言。

美国报纸曾经就中美谈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说明中美双方交换人质的可能性。钱学森担忧中国政府受到美国欺骗,便在信中提及:滞留美国的中国人,除自己之外,尚不在少数。

钱学森还列举了郭永怀等归心似箭的中国学者,表明了他们的回国意愿。郭永怀是钱学森的师弟,同样是科学界名人。

钱学森遭到软禁后,美国政府忌惮郭永怀等人的能力,便命令联邦调查局,对他们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

与此同时,钱学森还在信中提到:“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冷

静如钱学森,却不免有着慌乱、无助的时刻,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造成的巨大伤害可见一斑。

求救、爱国热情,这是钱学森此封求救信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信件虽然写好,但如何传递却成为难题。

美国人日夜对钱学森进行严密的监视,这封信若以钱学森的名义寄出,必然会在中途被拦截。钱学森不能亲自出面,只能委托妻子蒋英。

6月15日,蒋英按照钱学森的指示,用左手模仿儿童的笔记,在小小的香烟纸上誊抄了钱学森的信件。那时蒋英的四妹蒋华正在比利时,钱学森和蒋英决定先将信件邮寄到比利时,随后转送回国内。

制定完具体计划后,蒋英将家书装进信封中,美国人并不会想到,那张小小的烟纸就夹在家书之中。信件准备完毕,如何投递到信箱之中?

钱学森与蒋英以逛街为名义,来到距家较远的商场。这家商场中有咖啡馆,也有邮筒。美国派遣侦查人员尾随在夫妻二人身后,蒋英借故离开,钱学森则守在门口。

侦查人员选择监视钱学森的一举一动,蒋英因此脱身。她快步走进商场,观察四周情况,确定无人时,便将信件投递到邮筒中。

如此,这封信便以蒋英的名义,成功躲过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视。信件飘洋过海,最终来到了比利时。

蒋华接到姐姐的信件后大喜过望,却在读信时发现了一张香烟纸。她知晓事情的严峻性,即刻将这封信寄给了钱学森的父亲,由他转交给陈叔通。

陈叔通接到神秘信件,知晓了钱学森的回国意图,便将这一消息上报给周总理。这封被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成为了中国政府营救钱学森的关键。

最终谈判,成功解救

此时中国与美国的最终谈判即将开始,这也是中国能够营救在美侨民、科学家的最后时机会。周总理见到钱学森的亲笔信,激动地说道:“这真是太好了,据此我们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

周总理命人将钱学森的亲笔信转交给代表团秘书王炳南,他嘱咐道:“这封信很有价值是一个铁证,当下美国人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在合适的时间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有了确凿的证据,王炳南原本焦躁的心也逐渐安定下来。此次营救在美科学家的行动,中国已经势在必得。

终极谈判大幕最终拉开,美方代表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在美中国科学家自愿的说辞。

约翰逊大放厥词:“没有任何证据说明钱学森自己要求要归国,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政府不能强迫命令任何一个美国公民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王炳南抓住机会,拿出了钱学森写在香烟盒上的求救信。钱学森在信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在说谎,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科学家遭到软禁,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经心急如焚。

如此一来,中国科学家自己不愿意回国的谎言便不攻自破了。

美国谈判代表哑口无言,再也无法抵赖,只能释放扣留的中国科学家。与此同时,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军方同意释放11名美军被俘间谍。

最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意释放钱学森等在美中国科学家。双方会谈结束后,美国正式取消了中国学者禁止离开美国的规定。

1955年9月,一切尘埃落定,钱学森历经艰难,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国。自此,钱学森也开启了两弹一星元勋的探索之路。

被囚禁整整5年的时间,钱学森从未有一刻放下过回国的念头。为了解救钱学森等科学家,中国政府也与美国周旋多时,从未放弃希望。

中国公民与中国政府,向来是相互守护的关系。回国后的钱学森感谢祖国的恩情,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

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钱学森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诺,也是自己多年来的梦想。

钱学森等科学家顺利回国,于尚在发展之中的中国而言,具有建设性意义。正如周总理所说:“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件事来说,会谈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

尽管中美双方的会谈并未彻底解决所有侨民问题,然而中国接回钱学森等人,已经小有成就。

人们常说,钱学森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位充满爱国热情的科学家,在中国历史中,永远熠熠生辉,为人们所铭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