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上海钩针花样大全》诞生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钩针方块花样大全 畅销书《上海钩针花样大全》诞生记

畅销书《上海钩针花样大全》诞生记

2024-05-13 0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畅销书《上海钩针花样大全》诞生记

许恺德|文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 封面

 

    1975年我被上海县工业局调往莘庄镇,参加上海县手工艺品厂新大楼的筹建工作。我起草了大楼的水电设计方案,并负责大楼所有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和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大楼高七层,建筑面积3209平方米,是当时莘庄地区最高的厂房。1977年底大楼正式竣工,我应手工艺品厂的要求留在该厂工作,先后担任供销和生产科长。因为我懂服装,故直接参与到钩针编结的进出口商务谈判工作中,开启了我与钩针编结的不懈之缘。

 

巧遇编辑方霭吉

 

当年作者与方霭吉编辑在出版社阳台上的合影

 

    1983年初的一个早晨,我在厂门口等候客商的到来,因为我们厂处在莘庄镇沪闵路和莘建路的交叉路口,从徐家汇到老闵行的徐闵线车站就在我们厂门口附近。这时突然走过来一位身材略高很有风度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他看到我打了个招呼,便开口问我,“往松江去的公交车在哪里乘” ?我便给她指了个方向后,随口问了句:“你去松江哪里”?她说:“我要去松江工艺品厂”,我一听是我们厂的同行,便问:“你去他们厂干什么”?她说:“我是上海文化出版社的,想组织编写一本钩针编结的书”,我一听来了兴趣,马上说:“钩针编结是我们厂的特色,而且我们是上海最大的专业工厂”。她听后很惊讶,抬头看了看我们厂的厂牌,然后说:“你们上海县也有手工艺品厂,我这才知道”。于是我让其他人在门口等客商,我便邀请她进厂去看一看再说。她即随我上楼,看了我们厂的样品间和技术科,以及部分车间,她立即被眼前五彩缤纷的钩针衣、棒针衣等各类服装服饰产品所吸引,说了句:“想不到我要找的就在眼前”。于是我就把她领到了五楼厂长王根娣的办公室。王厂长知道情况后,也热情的介绍了我们厂的概况和钩针编结的实力地位。方编辑听后当即向王厂长表示,希望厂里组织力量与她一起编写一本钩针编结书的意向,王厂长听后却犹豫了说:“我们厂外贸出口任务很重,技术科虽然有20多人,但应付出口任务的增加还是很吃力的” 。她想了一会说:“要么许恺德你组织力量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厂里是支持的,但不能影响生产”。厂长一锤定音,所以后来这本书我组织了技术科、生产科等部门的7位同事参加进来,完全利用业余时间编写的,也没敢动用厂里的技术科费科长和她的得意徒弟小赵参加,至今想想也是一大遗憾。

 

钩针编结结缘上海县

 

    有资料称,钩针编结工艺起源于爱尔兰,有记载,1840年第一本钩针编结书的出版是在英国发行的。中世纪花边生产主要集中在修道院,文艺复兴之后,花边生产产业才在欧洲开始发展。起初钩针花边主要用于服装的装饰和家庭用品的装饰。19世纪末,欧洲钩针技艺由传教士、修女和商人传入我国沿海地区,首先在教堂以及教徒中流行。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志和上海县志记载,1886年法国天主教修女携带花边样品来上海,在徐家汇圣母院内向女教徒传授编结技艺。这是证明徐家汇圣母院就是上海花边业最早发源地的记录。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 内页之一、二

 

    上海县七宝镇与莘庄镇自南宋以后逐步走向繁荣。尤其是七宝镇,因水路、陆路的交通优势发展迅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古镇也是开放的,早在1866年位于七宝镇南街50号的地方就开始建造天主教堂,1867年8月2日正式开堂,占地12亩,钟楼高达30多米,非常漂亮。10年之后,在莘庄镇以北明星村,建立了南张天主堂,堂前的半圆形花园广场四周建有36根罗马式立柱,因此也有小罗马天主堂的美称。两镇相距不远,南北两个教堂都互有来往,又因与徐家汇交通十分便利,加上莘庄镇还设有沪杭铁路的火车站点,因此上海县境内的两个教堂与徐家汇教堂来往接触更频繁。据史料记载,1910年后,徐家汇天主教堂即派教徒来这两个教堂发展编结点,开始以教徒家庭为重点,传授欧式编结法,在教堂周边形成了编结生产的队伍,并设立收发点,逐步形成了编结产业的雏形,因此七宝教堂与莘庄南张教堂成为了钩针编结上海县的发源地。2007年6月莘庄钩针编结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钩针花样大全书被作为上报的主材料之一,闵行电视台为此拍摄专题片时还专门来采访了我。

 

上海县钩针编结的发展

 

    新中国诞生前钩针编结产品,主要依靠民间各类商号收购经营,上海县境内分布在七宝镇、莘庄镇、漕河泾镇、梅龙镇与朱行镇等地,后来又向西发展到泗泾镇、新桥镇一带。至30年代末,仅当时的上海县就拥有几十家商号和专业编结者达5000多人,年产花边、手套等数十万打,出口主要依靠上海各洋行,也有直接去广州出口的。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 内页之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编结产品因外贸渠道不畅而一度停顿,后逐步得以恢复。产品主要出口到苏联、东欧及香港地区。1955年1月,上海县龙华区花边供销合作社成立,地点设在漕河泾。1956年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成立,为钩针编结花边生产销售出口提供了直通车。于是在1958年10月,上海县龙华区花边供销合作社,更名为七一公社工艺品编织厂,1959年迁到七宝镇北大街40号,1962年改名为上海县手工艺品厂,1965年12月迁到莘庄镇莘建路30号,隶属上海县工业局。1978年后上海县手工艺品厂的编结出口迈上了快车道,工厂发展迅速。职工从40多人发展到400多人,工厂下设54个编结收发站,分布在上海县各个乡镇,从事编结人员达13万之多,号称有十万织女大军。夏天乡镇里晚上几乎每一盞路灯下,都有一群围坐在一起编结的织女,成为本土上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钩针编结的生产为上海农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副业生产机会,为农民和城镇居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特定时期我国的出口创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工厂年产值从数百万元,发展到2600万元之多,年利润达260多万元。产品从钩针编结、发展到棒针、机织等各类服装服饰产品,年产量从几万打件,发展到钩针衣60多万件、棒针衣30多万件、机织衣13多万件、销往中东的钩针帽达到45万打之多。产品经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服装进出口公司、上海市丝绸进出口公司等公司出口,主要销往香港地区、日本、英国、瑞士、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美国、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0年工厂被评为上海市外贸公司出口产品免检单位,上海市先进企业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为上海县外贸出口创汇的首户。

 

中西融合不断创新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 内页之四

 

爱人母亲留下三根钩针

 

    19世纪初,钩针编结技艺传入中国后,就开始走上本土化的历程。先说工具,有资料称,最早的钩针是一支弯曲的针,被固定在木制的把柄上完成的,后来发展成铁制的钩针。传入上海后,随着编结队伍的扩大,钩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于是各镇上修锁配钥匙的工匠便参与其中,我小时候就亲眼在七宝镇上的白铁匠店里,见到他们用锉刀制作钩针的场景。材料也随之丰富起来,有铁制的,铝制的、铜制的、不锈钢制的、有骨头制的、也有用银制的,甚至是象牙制的。我夫人至今还保留着她母亲用过的三支钩针,其中有一支就是骨制钩针。再说花样,刚传入时的产品主要是码带花边和朵头花之类,用于装饰服装的领口、下摆和台布的花边装饰等需要,花样比较简单。传入上海后,织女们就开始创新花样,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针法,还为其取了通俗易记的乡土名称,如:辫子针、蜜枣针、萝卜丝针,玉米针、狗牙针、拉丝针和七宝针等。产品开发也走上了快车道,从单一的花边生产转向了服装、手套、帽子、和鞋子等领域。原料也有了许多扩展,从单一的棉线,发展到丝线、麻线、羊毛、晴尼混纺、马海毛等。款式方面更是融入了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之中,有中式旗袍类、马夹、裙子、茶巾、帽子、鞋子、服装三件套、室内装饰品等。钩针编结可以说是19世纪以来,上海中西文化相融合所结出的一朵鲜艳的奇葩,而且这朵花又开遍了全世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追求完美超越历史

 

    接受创作任务之后,我便在厂里开始物色编结编写人员,这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他们既要精通钩针编结法,又要有业余时间参与,技术科就有两位家住农村的老同志,技艺非常好,可是因为家务忙和农村自留地耕作等影响,她们也未能参加进来。后来我在技术科物色到三位技术人员参加,又在生产科和其他部门物色到4位同志参加,组建了一个7人创作小组。其中有一位姓俞的是男同志,他从小就跟他母亲学习钩针编结,竟然也有近30年的编结工龄,而且技艺超群。当时上海县号称有“10万织女大军”,其实其中就有相当部分还是男性。我在工厂的一位男徒弟,他就是从小参与到“10万织女大军”中的一员。创作小组成立后,方霭吉编辑给我们召开了工作布置会,她是一位认真、务实、又很有创意的编辑,对我们提出了要把工厂几十年来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示出来,编写一本超越前人钩针书的要求。我们按照她的要求,开始创作时很顺利,因为主要是搜集和整理编结老花样,厂里有许多资料可参考,可当常用的100多种花样完成后,创作的难度就大了,当时没有电脑这类设备,只能凭记忆各人独自去创作。当我们创作到300多种花样后,虽然我们各自分开在家独自创作的,不会互相干扰受影响,但是当星期天在我家开碰头会时,各人交出的新花样,竟然有许多是重复的,这样必须推倒重来,几个月的创作将化为乌有,这种创作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到。所以每次碰头会就变成了集思广益的研讨会,摊开所有已钩成的花样,大家互相切磋、探讨、研究,并相互鼓励,不言放弃,每个人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就这样反反复复竟然度过了三个春秋,最终突破了500个花样的大关,完成了507个总花样数,远远超越了民国时期同类书的花样数达近10倍,创造了钩针编结技法花样数的历史。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 内页之五

 

当年连载于《文化与生活》的棒针衣照片

 

    为了追求完美,提高本书的可看性,充分展示我们厂钩针编结产品的丰富多样,引导服装新时尚。方霭吉、陈达林编辑请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批青年演员和专业摄影师,拍摄了大量的彩色照片和样品照,这些彩色钩针和棒针的服装照片在当时是领导新潮流的,非常精彩。尤其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为振兴和繁荣我国的服装业向时装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1984年方编辑就把电影演员在我厂拍摄的一批棒针时装照片在上海《文化与生活》杂志上连载,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许多知名导演也来我厂选择时装,在很多电影上展示出来,为我国人民时装化进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引领作用。可惜为了节约印刷成本,在我们这本书上只选用了46幅彩色照片,可在当时的书刊杂志上印刷这么多彩色照片也是开了先例。后来这本书发行后便引来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这恐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回首往事感慨无限

 

    到了1985年最后定稿书名时,我与方编辑想法不同。我主张定名为:上海钩针花样大全,但她认为这本书用大全这两个字担当得起吗?我给她讲了这三年来,我们动用一切力量,搜尽花样的艰辛与努力,除了图案花之外,尤其是技法性花样再要超越是否可能的问题,她听后说回去要与社里领导商量后再定。

 

《上海钩针花样大全》出版与编辑往来函

 

    上海文化出版社当时的领导非但同意这个名称,而且最终拍板,决定第一版第一次印刷70万册,这在当时的文化出版社是个印刷量的天文数字。想不到的是这本书从1986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后,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踊跃购买,立即脱销,各地新华书店又争相订购,于是7月马上第二次印刷,印数80万册,当年的总印数就达150万册。随后是一版再版,1年后的8月,总印数就高达262.2万册。这本书从上海出发走向全国各地,走入千家万户之中,为点亮生活、美化生活、和追求生活美的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本书也因此反复增加印刷,一直印到90年代末,总印数高达500万册,创造了钩针编结专业书印刷量的历史。

    大约20年前,在一次书画活动上,我碰到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一位老领导,我与他谈到了《上海钩针花样大全》这本书的编撰前后,当他知道我是编者后,立即与我热烈握手,并激动地说:“你们这本书,当时出版社靠它吃了三年,你们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他便问我:“你们当时拿到多少稿费”?我说:“3500元多一点”,他听后很是感慨,说了一句:“我们亏待你们了,按照现在的稿费,你们起码可以拿到一两百万元”,我们相视而笑,紧紧握手……

 

    *本文写于2023年3月18日,原载上海《档案春秋》2023年第七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