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生到审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钩花手工 从谋生到审美

从谋生到审美

2023-05-23 0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自网络)

需求旺盛的市场同时也为当地及周边妇女带来了改善生活的希望。《川沙县志》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川沙地区“有花边公司和工厂47家,年产花边百万张,产值五六十万元。贫苦之户,赖以宽裕者数千家。”(上海市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编. 川沙县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11:7.)当时上海县知事也十分支持钩针编结成为妇女生计技能:“花边一项,畅销美国,向欧洲运销。近自战事剧烈,来源锐减,吾国可趁此机会提倡,调查各国时样,觅样仿制,是亦推广妇女生计之一端。”

随着技艺的谙熟,妇女们也渐渐开始琢磨出新的花样。在长期实践中,她们形成了一套通俗易懂的针法和花形称呼规则,有以编结形态命名的针法,如:辫子针、蜜枣针、玉米针等;也有以钩针技法命名的,如:长针、短针、长长针、一拖头、一绕一拖等;花形的名称则更有乡土风味,如:扇子花、草头花、葡萄花、圆心花、蝴蝶花等。(张乃清. 莘庄钩针编结[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11:40-43.)

谋生技艺与市场接轨

新中国成立后,莘庄钩针编结因时事几兴几落,但因它关系到本地民众的家庭收入,本地妇女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小扎钩”。1955年1月,龙华区花边供销生产合作社设于时上海县漕河泾镇。后来先后迁址于七宝镇、1965年迁址于莘庄镇,此时已改名为“上海县手工艺品合作厂”;1984年定名为“上海手工艺品总厂”(简称“艺品厂”)。艺品厂早期产品以钩针衣为主,产品全靠外发手工编结。70年代末,艺品厂开始生产棒针毛衣、机织衣等,产品丰富,“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1978年改革开放,让钩针编结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

服装上的莘庄钩针编结

(图片来自网络)

1978年后,艺品厂管理35个编结收发站,从事业余编结的民众达10万余人。1984年上海县花边产品仅莘庄镇就有21856人,莘庄乡有85353人参与花边加工,时称“十万织女”。同时期,七宝、塘湾、梅陇、曹行、颛桥、马桥、松江、青浦等地从事编结人员也数以万计。不仅在上海本地,艺品厂还在外省市设立加工站近40个,业务遍布长三角地区。(张乃清. 莘庄钩针编结[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11:53-68.)1991年11月1日,“七宝编结市场”开幕,市场占地4300平方米,设有摊位130多个,足见当时钩针编结市场的红火。

进入21世纪,现代工业发展迅猛,编结花边也有了机械化设备,廉价、快速的生产方式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很快便替代了手工制作。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巨变,家庭收入也日渐多元。花边厂转产、转制或关闭,钩针编结站纷纷解散,昔日本地家庭赖以谋生的钩针编结技艺,面临窘境。 

随着民间文化保护日渐被重视,2007年5月,经闵行区政府批准,莘庄钩针编结技艺于2007年4月列入“第一批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莘庄钩针编结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龙华为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毛静芳为该项目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孙颖棣、朱月琴、钱秀兰、林花、王蕴霞为该项目的主要传承人。2009年10月,莘庄钩针编结技艺传承基地“莘庄钩针编结坊”落成开馆,莘庄钩针编结在新时期的传承展开了新面貌。

传统项目与当今需求结合

列入闵行区非遗代表性名录的十年间,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们就资料整理、传承人队伍培养、作品创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保护工作。

为加强莘庄钩针编结项目的人才梯队建设,传承人们在社区文化中心和中小学定期开办培训班,针对不同人群开设不同难度培训班,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环境养成破解技艺传承难题。

另一方面,传承人们大多与钩针相伴五十载,她们对各类针法和花形都能“心中有数”,通过变换针法及组合花形,创作了不少让人惊叹的精美作品。作品包括礼服、围巾、披肩,样式大气,传统又不失时尚,深受爱美人士欢迎。2018年,结合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传承人们通过运用钩针编结技艺中接针法、缠针法、铺针法、枪针法等多种针法,结合镶珠、嵌花等工艺,一针一线纯手工地编结出100余件艺术作品,三维立体地再现“印象派之父”莫奈、后印象主义大师梵·高等人的经典画作。2018年11月于宝龙美术馆一经展出,引起轰动,可谓是“昔日钩花养家糊口,今朝编结美化生活”。

钩针编结艺术展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莘庄钩针编结在百年传承中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是维系本地社区关系的隐形绳索。张乃清先生回忆道:

“当时上海县境内的街头巷尾,屋前场角,乃至会场、车站,随处可见织女们以一根钩针几团线结出花样繁复的制品。塔门在开会、聊天、看戏、看电视时,也不会停下手中的钩针,连出门‘走亲眷’时也必定会随身带着‘结花边生活’。夏夜里,在沪闵路、七莘路的每一盏路灯下,几乎都有一群围坐在一起结花边的女子。”(张乃清. 莘庄钩针编结[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11:66.)

如今,在公共场所中这样的场景已无从见得,但在莘庄钩针编结坊中,莘庄地区附近的钩针编结爱好者不定时地在此聚会,切磋技艺,聊聊家常,分享生活酸甜,已然成为维系社区关系的一个聚集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非遗给社区所带来的“认同感”和“持续感”显然也是非遗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活态传承中所需重视的。陈勤建教授认为:“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要从民众生活出发,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立场观念和方法,……纺织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因此,除了技艺传承,莘庄钩针编结的活态传承之路还可拓展至社区维系功能的建设。让莘庄钩针编结恢复成莘庄地区的社交名片,人们的内在认同感被激发,才能真正激发出活态传承的动力。

作者单位 上海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