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钟雪琴个人简历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23-06-21 1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0-2016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1. Jinah Park,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Ye Shen, Li Cong andMengjiao Li, 2016. The Tourism System Research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1(2016): 968-998. (SSCI)

2. Jing Li, Philip L. Pearce, Alastair M. Morrisonand Bihu Wu, 2016. Up in Smoke? The Impact of Smog on Risk Perception andSatisfa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Tourism Research, 18(2016): 373–386. (SSCI)

3. 谢若龄、吴必虎,2016,30年境内外宗教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31(1):111-125.

4. 丛丽、吴必虎、张玉钧、David Newsome,2016,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风险感知研究:澳大利亚班布里海豚探索中心实证。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 丛丽、吴必虎、张玉钧、David Newsome,2016,非资源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研究——以澳大利亚海豚探索中心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2(2):295-302.

6. 吴必虎、张骁鸣,2016,旅游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旅游学刊,31(10):16-18.

7. Shen,Y., Morrison, A. M., Wu, B., Park, J., Cong, L., and Li, M. (2015). Where inthe world? A geographic analysis of a decade of research in tourism,hospitality and leisure journals.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Research, 29, (SSCI)

8. ChiTseng,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Jingru Zhangh, Ying-chen Chen, 2015.Travel blogs on China as a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agent: A qualitativeanalysis using Leximancer. Tourism Management 46(2015):347-358.(SSCI)

9. 张静儒、陈瑛臻、曾祺、吴必虎、Alstair M. MORRISON,2015,国家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模型——基于来华国际游客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30(3):13-22.

10. 徐小波、赵磊、刘滨谊、吴必虎、钟栎娜,2015,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地理研究,34(7):1367-1379.

11. 王菲、宋萌、信心、李晓丹、吴必虎, 2015,基于网络内容分析的中国市场蜜月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3):503-510.

12. 刘社军、吴必虎,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差异及旅游发展转型。地理研究与开发,34(1):76-80.

13. 朴志娜、吴必虎、Alstair M. MORRISON、沈晔、李梦姣,2015,全球旅游研究格局的综合分析(2003-2012)。旅游学刊,30(7):108-118

14. 李静、Philip.L.PEARCE、吴必虎、Alstair M. MORRISON,2015,雾霾对来京旅游者风险感知及旅游体验的影响。旅游学刊,30(10):48-59.

15. Li Cong,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Hua Shu &Mu Wang, 2014. Analysis of Wildlife Tourism Experiences with EndangeredSpec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ncounters with Giant Pandas in Chengdu,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40(2014): 300-310.(SSCI)

16. 丛丽、吴必虎, 2014,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野生动物旅游体验研究——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0(6):1087-1094.

17. 吴必虎, 2014,旅游是什么?----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旅游学刊, 29(2):121-124.

18. 吴必虎,2014,弱行政化, 强市场化与环北京旅游一体化。 旅游学刊, 29(11), 15-16.

19.Zhong,Lina, Leung, Daniel, Law, Rob, and Wu, Bihu , 2013. e-Tourism in China: AReview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8(5):464-482. (SSCI)

20. LINAZHONG, BIHU WU and ALASTAIR M. MORRISON, 2013,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A35-Year Review and Authorship Analysi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17(1):25-34.(SSCI)

21. Rosalind Sia Juo Ling, Bihu Wu, Jinah Park, Hua Shu,and Alastair M. Morrison, 2013, WOMEN’S ROLE IN SUSTAINING VILLAGES AND RURALTOURISM IN CHINA.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Vol. 43, pp. 634–638.(SSCI)

22. LULIU,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and ROSALIND SIA JUO LING, 2013, Why Dwellin a Hutongtel? Tourist Accommodation Preferences and Guest Segmentation forBeijing Hutongtel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7(2):171-184. (SSCI)

23.  LiCong, Bihu Wu, Alastair M. Morrison & Kou Xi, 2013, The SpatialDistribution and Clustering of Convention Facilities in Beijing, China.Asia Pacific Journalof Tourism Research, 19(9): 1070- 1090. (SSCI)

24. 钟栎娜、吴必虎、徐小波、许译文,2013,国外旅游地感知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8(2):13-19.

25. 丛丽、吴必虎、寇昕,2013,北京市会议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地理,33(5):77-83.

26. 张毅、曹晶晶、齐莉娜、吴必虎,2013,旅游目的地虚拟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以黄山市为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6):1098-1104.

27. 沈晔、朴志娜、吴必虎,2013,国际会议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分析。旅游学刊,28(5):63-71.

28. 赵宏杰、吴必虎,2013,台资企业台籍人员职业倦怠、休闲调适策略与休闲知觉自由关系之研究。人文地理,28(5):129-138.

29. 吴必虎,2013, 旅游规划的自由与约束。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笔谈,2013(10).

30. 赵宏杰、吴必虎,2013,大陆赴台自由行旅客地方认同与休闲效益关系研究。旅游学刊, 28(12):54-63.

31. 徐小波、吴必虎,2013,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研究---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例。人文地理, 2013(6):133-141.

32. 熊伟、林琳、卿前龙、吴必虎,2013,剥夺或重构:网络休闲对非网络休闲行为空间的影响---基于“开心农场“游戏用户的案例研究。人文地理,2013(6):154-160.

33. 丛丽、吴必虎、寇昕, 2013,北京市会议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空间耦合形态与机制研究。经济地理,33(11):84-91.

34.  HuangXiao-Ting & Wu Bi-Hu, 2012. Intra-attraction Tourist Spatial-TemporalBehaviour Patterns. Tourism Geographies, 14(4): 625-645. (SSCI)

35. BihuWu, Honggen Xiao, Xiaoli Dong, Mu Wang & Lan Xue, 2012, Tourism KnowledgeDomains: A Keyword Analysi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7(4): 355-380.(SSCI)

36. BihuWu, Lan Xue, Alastair M. Morrison, and Xi Y. Leung, 2012, FrameAnalysis on Golden Week Policy Reform in Chi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9(2): 842–862.(SSCI)

37. Leung,Xi Yu; Wang, Fang; Wu, Bihu; Bai, Billy; Stahura, Kurt A.; Xie, Zhihua. 2012. A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Overseas Tourist Movement Patterns in Beijing: the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4(5), pp 469-484.(SSCI)

38. 丛丽、吴必虎、李炯华,2012,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7(5):57-65.

39. 高军、马耀峰、吴必虎,2012,结构方程模型之旅游研究近况——理性回顾、审视与反思。旅游学刊,27(7):98-111.

40. 马世罕、戴林琳、吴必虎,2012,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31(6):817-824.

41. 汪芳、严琳、熊忻恺、吴必虎,2012,基于游客认知的历史地段城市记忆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地段为例。地理学报,67(4):545-556.

42. 旺姆、吴必虎,2012,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人文地理,27(2):128-133.

43. 吴必虎,2012,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应相互协调而非单向服从。旅游学刊,27(12):8-9.

44. 吴必虎,2012,泛旅游需要更加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旅游学刊,27(3):3-4.

45. 吴必虎、肖金玉,2012,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经济地理,32(7):6-11.

46. 吴必虎、徐婉倩、徐小波,2012,旅游综合体探索性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8(6):96-100,111.

47. 熊伟、高阳、吴必虎,2012,中外国际高星级连锁酒店服务质量对比研究——基于网络评价的内容分析。经济地理,32(2):160-165.

48. 张毅、高一钊、蒋孝融、齐莉娜、吴必虎,2012,旅游景区链接动机分析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2):325-330.

49. 张毅、蒋孝融、高一钊、齐莉娜、邬伦、吴必虎,2012,基于链接测度旅游景区吸引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8(1).

50. 赵宏杰、吴必虎,2012,长城攀登者游憩专业化与地方依恋关系之研究。人文地理,27(1):127-135.

51. 董晓莉、吴必虎, 2011, 旅游网站用户体验研究综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7(增刊):104-107。

52. 董晓莉、吴必虎、钟栎娜,2011,基于《旅游学刊》关键词分析的中国旅游研究知识体系解析。旅游学刊,26(8):26-31.

53. 董晓莉、张捷、吴必虎、蒋志杰、乌铁红、董雪旺,2011,灾害事件对旅游地意象影响的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30(3):102-107.

54. 高军、吴必虎、 马耀峰, 2011, 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旅游学刊,26(2):35-40。

55. 高军、马耀峰、 吴必虎、 亢雄,2011,国内外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差异研究——以西安市为例。人文地理,26(4):132-139.

56. 郭来喜、王兴中、刘晓霞、保继刚、吴必虎、马勇、冯德显、杨永春、张述林、艾南山, 2011,关于建立“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省际合作试验区”并将其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开发战略的倡议。地域研究与开发,30(1)。

57. 于海波、吴必虎, 2011,国外自驾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6(3):55-61。

58. 钟栎娜、吴必虎、邵隽,2011,中国5A级旅游区门户网站的成熟度评估。旅游学刊,26(12):30-36.

59. 高军、 马耀峰、吴必虎、 郑鹏,2010,外国游客对华旅游城市感知差异——以11个热点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5(5):38-43。

60. 薛岚;、吴必虎、 齐莉娜,2010,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转变和传播理念的引出。经济地理,30(5):844-848。

61. 赵明、吴必虎、 袁书琪, 2010,城市周边度假地空间区位研究——基于北京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的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7(1):74-78

62. 吕君、吴必虎,2010,中国草原旅游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9(4):403-410。

63. 邵隽、吴必虎,2010,国外旅游研究领域Web点击流分析研究进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6(2):97-102。

64. 吴必虎、徐小波,2010,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房地产模式。旅游学刊,25(8):34-38。

65. 吴必虎、马世罕, 2010, 减少旅游研究中的重复研究。旅游学刊,25(12):6-7。

66. 赵明、吴必虎,2009,北京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世界地理研究,18(4):134-140.

67. 齐莉娜、张毅、吴必虎、宋丽丽,2009,重大事件对举办地景区知名度影响测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6):1061-1067。

68. 熊伟、吴必虎,2009,论大型展会期间高星级酒店房价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广交会为例。旅游研究,1(1):88-94.

69. 党宁、周钧、吴必虎,2009,奥运后、世博前, 共话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旅游学会第二届双年会综述。旅游学刊, 24(1): 93-96。

70. 熊伟、邵瀛、吴必虎,2009,酒店与媒体的利益关系辨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5):39-45.

71. 熊伟、黄思芹、吴必虎,2009,基于顾客需求的星级酒店网站功能评价:以广州市60家星级酒店为例。旅游学刊,24(9):61-66.

72. Li Mimi, Wu Bihu and Cai Liping, 2008, Tourism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29 (2): 308-319.(SSCI)

73. 程占红、牛莉芹、吴必虎,2008,基于DCCA方法的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排序。地理研究。27(3):715-720.

74. 谢志华、吴必虎,2008,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地理科学 ,28(6):748-753.

75. 熊伟、吴必虎,2008,大型展会对高星级酒店房价影响的空间分析:以第100届广交会为例。旅游学刊,23(2):80-86.

76. 程占红、吴必虎、牛莉芹,2007,从事旅游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测量。地理研究,26(1):141-148.

77. 苏国良、吴必虎、党宁,2007,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 旅游学刊, 22(6): 53-58.

78. 吴必虎,2007,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旅游学刊,22(1):6-7。

79. 吴必虎、伍佳、党宁,2007,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人文地理,22(2):27~31。

80. 熊伟、吴必虎,2007,星级酒店利益相关者结构及其影响分析:以广州市为例。旅游学刊,22(4):92~96。

81. 余青、吴必虎、刘志敏、胡晓冉、陈琳琳,2007, 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地理研究,26(6):1274-1284。

82. 钟栎娜、吴必虎,2007,中外国际旅游城市网络旅游信息国家友好度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2(9):12-17。

83. Wu Bihu and Liping Cai, 2006. Spatial modeling suburban leisure inShanghai.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3(1): 179-198.(SSCI)

84. 邓冰、吴必虎,2006,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21(4):84-88。

85. 胡晓苒、吴必虎、余青、刘志敏、党宁,2006,“中途岛”型旅游,目的地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古镇为例。 经济地理,26(S2):10-13。

86. 宋子千、吴必虎、党宁,2006,世界关注新亚洲,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旅游学刊,21(9):92-96。

87. 吴必虎,2006,一部填补旅游史空缺的专著:评《世界旅游发展史》,旅游学刊,21(6):96。

88. 吴必虎、黎筱筱,2006,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旅游学刊,21(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9-15。

89. 吴必虎、俞曦、党宁,2006,中国主题景区发展态势分析: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2(1):89-93。

90. 邢珏珏、李业锦、吴必虎、齐莉娜,2006,旅游学分支学科相关性及其进展态势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人文地理,21(1):51-55。

91. 黄金火、吴必虎,2005,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4(1):116-126。

92. 吴必虎,2005,整合与分化:旅游研究的学术观察,旅游学刊,20(3):5。

93. 吴必虎、黎筱筱,2005,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旅游学刊,20(S1):9-15。

94. 吴必虎、邢珏珏,2005,旅游学学科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旅游学刊,20(4):73-79。

95. 余青、吴必虎、廉华、童碧沙、殷平,2005,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人文地理,20(6):56-59。

96. 李燕琴,吴必虎,2004,旅游形象口号的作用机理与创意模式初探,旅游学刊,19(1):82-86。

97. 马晓龙、吴必虎,2004,西安旅游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5):95-97。

98. 马晓龙、吴必虎、贾媛媛,2004,西安城市旅游产品组合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3(5):77-80。

99. 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地理研究,23(3):403-410。

100. 吴必虎、党宁,2004,中国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3(6):78-82。

101.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2004,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地理科学,24(6):757-763。

102. 杨小兰、吴必虎、刘耕年、张伟,2004,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00-104。

103. 殷柏慧、吴必虎,2004,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旅游学刊,19(6):33-37。

104. 余青、吴必虎、殷平、童碧沙、廉华,2004,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地理研究,23(6):845-855。

105. 吴必虎,2003,我与《旅游学刊》。旅游学刊,18(6):6-7

106. 吴必虎、冯学钢、李咪咪,2003.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理论与实施。旅游学刊,18(6):40-44。

107.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2003,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2(3):326-334。

108. 吴必虎、唐子颖,2003,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人文地理,18(1):1-5,28。

109. 吴必虎、张伟,2003,《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析,人文地理,18(4):26-31。

110. 戴光全、吴必虎,2002,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地理科学,22(1):123-128。

111. 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2002,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地理研究,21(5):617-626。

112. 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2002,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旅游学刊,17(5):76-79。

113. 张伟、吴必虎,2002,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旅游学刊,17(4):63-68。

114. 苏平、吴必虎、朱虹,2001,旅游区引景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地理,16(5):58-61。

115. 吴必虎,2001,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地理学报,56(5):622-630。

116. 吴必虎,2001,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地理科学,21(4):354-359。

117. 吴必虎,2001,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地理研究,20(1):103-110。

118. 吴必虎、蔡利平,2001,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旅游研究向名牌大学的渗透。旅游学刊,16(4):73-77。

119. 吴必虎、李咪咪,2001,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研究,地理学报,56(2):214-222。

120. 吴必虎、宋治清,2001,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经济地理,21(4):496-499,512。

121. 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2001,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旅游学刊,16(1):17-21。

122. 余青、吴必虎,2001,1999年中国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研究,经济地理,21(增刊):269-273。

123. 余青、吴必虎,2001,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人文地理,16(6):40-43。

124. WuBihu, Zhu Hong, and Xu Xiaohuan, 2000. Trends in China’s domestic tourismdevelopm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Hospitality Management. 12(5): 296-299.(SSCI)

125.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2000,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地理学报,地理学报: 294-301。

126. 魏遐、吴必虎,2000,峰值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关系研究:以1999年国庆假日旅游潮为例,人文地理,15(6):29-33。

127. 吴必虎、冯若梅、张丽。2000,90年代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展研究。经济地理,20(3):91-95转128。

128. 吴必虎、宋治清,2000,湖北省旅游形象初探:新天下之中,人文地理,15(5):1-4。

129.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2000,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经济地理,20(4):105-108, 11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