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鉴赏达芬奇的画作文 说画

说画

2023-12-26 04: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4.15.-1519.5.2.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

《达芬奇自画像》铅笔 33.3x21.3cm

都灵皇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此幅《达芬奇自画像》是达芬奇的素描精品,是他少有的自画像,这大约在他60岁时完成创作。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

《达芬奇自画像》这幅素描作品是用红铅粉笔画成,幅面约 33.3 x 21.3cm,整幅画用笔流畅、洗炼。线条丰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善用浓密程度不同斜线表现光暗的微妙变化。画如其人,其实不然。从这幅画上,你想象不到兴趣爱好如此丰富跳跃的达芬奇却用最保守的方法画自己。然而我们能从这幅画上看到这位巨匠晚年时的思考力,气质以及他那深邃的充满着智慧的目光。此画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强,简单的寥寥数笔却包含许多转折,体面关系,发线代面,立体感很强,人物的表情也很传神。画家脸上披散着的长发与颌下的长须,其中每一根线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Sanzio,1483.4.6.-1520.4.6.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Sanzio )

《自画像》纸本炭笔 38x26cm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1483-1520)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文艺复兴的终结者。他是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三位最伟大的艺术家。拉斐尔8岁丧母,可以推测母亲去世时一定还非常年轻。之后父亲再娶,继母对他并不好,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他更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舅舅收留他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以前的家,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是永远的痛。他从小长相俊美,像女孩子一样柔弱害羞。从他长大以后的自画像中仍然可以看到他眉清目秀,他那脆弱的外表和忧郁的眼神让人不难联想到他温柔的内心。15岁的他背井离乡开始专业学画并从此走上职业画师的道理。30岁正值他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他已经在梵蒂冈的签署厅完成了他的旷世之作《雅典学院》,获得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赏识并重用,并在第二年因恩师布拉曼特的辞世出任圣彼得大教堂建筑总监。在事业与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他创作了这幅把他推上文艺复兴画圣宝座的圣母像。拉斐尔·桑西之后,无论是矫饰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无法突破拉斐尔的完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A)即以拉斐尔为纲。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Sanzio )

《自画像》木板油画 45x33cm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

每个艺术家在创作自画像时的表现风格不同,其次,表现场景(包括背景、衣着、面部表情)都是不一样。自画像的首要作用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面前的这位艺术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用他的艺术风格告诉你,而你用视觉和头脑回答。

拉斐尔的这张自画像传神的描绘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我们直观上感觉这是一个很漂亮的青年人,目光如水,略带忧愁,若有所思,静静地侧身望向我们,他长了一副很讨人喜欢的面庞。这是上帝赐予的。不得不承认这的确很赏心悦目。自画像的创作往往需要照镜子观摩,所以画家也未必能随意摆pose。因此意味着每次绘画的时候构图都不会完全与之前一模一样。在拉斐尔的自画像中,面部与背景的分割微妙,加上作者是半侧看向我们的,所以从鼻梁到左侧眼睛基本上处于画面的中央,视觉感很好,能让人瞬间捕捉到核心,整个画面不会显得过于拥挤或者呆板。在光线的应用上,作者靠侧光源使得右侧柔和的阴影跟前景的自画像形成了一种呼应。再加上这幅画的油画技法,这一切都显示出作者对那个时代新事物惊人的习得和理解能力。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jn,1606.7.15.-1669.10.4.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出生于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4岁就上了莱顿大学法律系,不过这位“天才少年”对法律并不感兴趣,于是开始学习绘画。在他26岁时因为《杜普医生的解剖学课》一画成名。他一生中创作了90多幅风格各异的自画像。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21岁《自画像》

在伦勃朗18岁时从莱顿前往阿姆斯特丹,跟随名画家彼得·拉斯曼学习半年绘画,他在绘画上的悟性特别高,19岁就画出了5幅著名的“感官寓言”系列,初步探索光线的使用。随后返回莱顿,与杨·列文斯创立画室收徒。创立画室后的伦勃朗很快发现自己特别擅长肖像画,与此同时开始创作素描和蚀刻版画。这时候的自画像不受雇主限制,因此画了很多皱眉、瞪眼、大笑、惊呼等等年少轻狂的自画像。

伦勃朗自画像 1628~1629年

带着羽毛贝雷帽的自画像 1629年

伦勃朗自画像 1632年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萨齐娅 1635年

伦勃朗妻子过世后所绘画自画像 1645年

沉寂数年伦勃朗重新创作自画像 1652年

宣告破产创作自画像 1660年

伦勃朗生命后期自画像 1665~69年

伦勃朗生命的最后一年 1669年

1669年是伦勃朗生命的最后一年,一生中不断绘制着自画像的伦勃朗创作出了临终前的最后一幅。在伦勃朗的作品中展现出了他曾拥有一切辉煌后又瞬间失去全部。再仔细去看他的自画像,你会发现,他向世界展现的不是一种技法,不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真诚。

居斯塔夫·库尔贝

Gustave Courbet,1819.-1877.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是法国著名画家,现实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主张艺术应以现实为依据,反对粉饰生活,库尔贝的作品既不属于主流的浪漫主义也不属于新古典主义学派。他认为“一个世纪的艺术家基本上无法复制过去或未来世纪的方面。”相反,他认为,对于生活艺术的唯一可能的来源是艺术家自己的经验。“现实主义”一词即来自他的一次个人画展。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居斯塔夫·库尔贝

居斯塔夫•库尔贝

《抽烟斗的男人(自画像)》 1839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 自画像 1842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与黑狗的自画像》 1842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

《大提琴家(自画像)》 1847年

居斯塔夫•库尔贝

《绝望的男人(自画像)》 1943年

库尔贝最著名的一幅自画像是《绝望的男人》,在画中,他双眼圆瞪,好像很惊恐的样子,两只青筋暴凸的手挠着浓密的头发。但这不是真正的恐惧,而是高度的自信和亢奋。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

我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并且我知道这一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忍受了太多苦难。如果我不去从事我的天职,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罪之人。——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

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现代艺术史中,灵感·家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手拿调色盘《自画像》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自画像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自画像》

油画 45x55cm 1888年

高更自画像中首先建构两条对角线,以其为构图的中心。五分之四面孔的高更跟侧面像相呼应。占据画面主体的高更,短发,眼睛斜视,鼻梁微弧,两撮八字胡须,紧闭着嘴巴,下颌位置上长满硬硬的胡茬。以纯色来强调轮廓线。微微红润的脸颊受到纯绿色外套的影响带上了微微的草绿色。外套选用绿色和蓝色调进行铺排,在平面化的造型中,突出一种立体真实感。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头悬光轮的自画像》油画 88x57cm

华盛顿国立艺术馆馆藏

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粝简洁;高更头顶的光环、耳后垂着的两个苹果,以及手上夹着的蛇,则让这幅作品带有很强的虚构色彩,充满暗示性。这幅《带光环的自画像》是高更在法国西北部的渔村 Le Pouldu 完成的。策展人 Philip Conisbee 注意到画中的宗教象征主义,认为“苹果和蛇指涉伊甸园、诱惑、原罪和人类的堕落”。总之,高更后来认为绘画不应该像印象派所追求的那样只是记录事物的表面样貌,而是表现艺术家及其所描绘对象内心深处的情感。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素描《自画像》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说西方美术的历史就像夜空中群星闪耀的银河,那么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绝对是其中一颗孤独的恒星。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明快、激情,仿佛能够点燃暗淡清冷的生命,充满了热切的感情和渴望。说他孤独,是因为在这位画家短短37年的生命中,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坎坷。在他的作品中,从素描到油画,梵高可以说是最喜欢画自画像的画家之一,据说在 1885 到 1889 年之间梵高创造出了 40 多幅自画像。但是现在能找到明确的画作、具体的出处的有 38 幅。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欣赏梵高为我们展现的,他的愤怒、疯狂、忧郁,以及偶尔的快乐。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6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6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7年

1887年前的梵高还没有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整体色调还比较深沉,给人压抑的感觉。此时的梵高也处于比较忧郁的阶段,由于拔了 10 颗牙,梵高因此蓄起胡须来掩盖脸颊的缺陷。他一边忍受着挨饿,还要接受梅毒病的治疗。整个生活状态都处于非常阴郁的情绪当中。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7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7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7年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7年

在创作这几幅作品时,梵高开始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整幅作品看上去色彩更加明亮。事实上,梵高对于中规中矩的像摄影版的肖像画并不感兴趣。他认为肖像必须表达对象的情绪状态。里面的服饰也与之前中产阶级的不同,梵高戴起了草帽,以农民的形象示人,这些自画像足以表明了梵高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画面中明亮的蓝色、绿色和黄色的背景都是对乡村环境的一个呈现方式。

弗洛伊德在研究艺术创作心理时认为,所谓的创作心理,其实就是“幻想”。这种“幻想”始终出现在梵高的自画像中,自画像成为精神拯救或自身外化最为生动的方法,他的确也因此而耗尽了全部生命。对于梵高自画像的解读,大部分是用精神分析法与艺术形象相结合。作为一种结果,精神分析法聚焦于主题材料也聚焦于历史叙述,它认为这些是相互影响的,从本质上讲,它们永远处于动态的关系中。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8年

1888 年当时的梵高住在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在之前梵高所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往往被看作梵高精神不正常的形象展示,但在这幅作品中,梵高把自己画成一个日本和尚的样子,用宗教人物的形象去包装自己疯狂的状态。画中他画出稍微倾斜的眼睛射出犀利的目光,高高的额头和头皮绷紧的脑壳似乎充满了活力,这种绷紧的活力被红绿两种反常的配色表现得异常显著——石绿色的背景衬托出人物的轮廓,同时与桔红色的眉毛、与脑壳、与胡须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赭色高光使泛绿的深棕色上衣变得格外醒目。人物的身体微侧,为的是突出棱角分明的头,同时又把人物的特征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

画家往往把自画像作为纪念品与朋友交换,梵高将这幅自画像送给了高更,梵高用这幅自画像也表明自己的多重身份:既是一位现代画家,也是一位精神的追求者。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自画像》1889年

巴黎奥赛博物馆馆藏

在这幅半身像中,画家以微侧的正面出现,背景是蓝、绿、灰色混合的漩涡、水纹状连续线条,穿在无领白衬衣外的外套几乎和背景的顏色相同,这些细节与他紧张的面部表情和深暗、呆滞的目光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眼光似乎要把一个人的心事看透。

背景中悸动的纹路则是传达亢奋的符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图案所构成;这些纹路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环境所具有的排山倒海式的感情。然而这些澎湃的感情却被镇压在凝固的形式之下,并且被统合在井然有序的构图内。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割掉耳朵《自画像》1889年

梵高在割耳事件后,开始创作数张包着伤口的自画像。这幅画中橙红绿三色产生活泼的色彩效果。叼着烟斗的梵高神情有些呆滞。袅袅白烟对画面中因为色彩浓重而产生的压迫感,有减轻的作用。在这段时期里,他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画, 不能再陷于过度的焦急。这幅自画像则是透过他自己的眼睛, 展望未来, 具有一种明确思想的表现。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51X45cm 私人收藏

相比上一幅割掉耳朵的自画像,这幅作品中描绘着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这个形象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梵高的自画像已经成为对画家心理探索的佐证,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对我而言工作是一种绝对的需要,我不能够扔下它;我一旦卷入其他事务之中,欢乐便会立刻逃遁;我必须工作,用技能来工作,我必须沉浸在我的工作中,彻底地忘记自己,否则忧郁会将我击溃”——文森特·威廉·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生前最后一幅《自画像》1889年

此幅作品是梵高去世之前最后一幅自画像,完成于 1889 年,当时的他特剃掉了胡子,因为这是给母亲的生日礼物,尽管母子之间很少联系,但是他仍想给母亲展现儿子最健康的一面。画面整体呈蓝色色调,不同层次的蓝色上,用硬朗的线条表现微妙的表情变化,这都表明梵高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人物的造型技巧。梵高用厚重的颜料和粗条纹的方式绘画。他用一幅荷兰农民模样的自画像做了终结,告别妈妈,回归荷兰的泥土气息。这幅自画像在 1998 年拍卖出 7150 万美元的高价,成为史上最昂贵的自画像。

1890年7月27日梵高拔枪自杀,加歇医生希望救活他,梵高回答:“那么一切还得重新来过”。梵高对西奥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希望就此死去”。梵高枯竭自己生命般地画下去只是因为他不能不画,他在深深的暗夜中独自战斗了很久后,在自画像里最后一瞥,放弃了生命。

未完待续

以上这些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强烈的美学符号和表达方式。看他们的自画像,就像在看一本本日记,如何剖析自己,如何记录自己当下的状态,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所有的艺术作品的呈现,都与自身显现相关。作家以文字、歌者以旋律、画家以笔触直抵真实的自我。自画像是画家自我状态的一种客观体现,它表现了艺术家在某一阶段创作风格,每一幅自画像都是画家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在此意义上,等同于一段最旁若无人的内心独白。自己在画布上搭建起一座缄默的告解室。

在历史的记载中,敢于触碰真实的人是危险的、痛楚的,但他也将以真实的高贵豁免于人们的命运。有能力揭示真实的艺术家不会孤独,因为他以一己的形象拓展了“人的形象”包括人性的基础该设在哪里?人可能以怎样的尺度,怎样的样式生存?他们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推进了对这些古老问题的解答。而在他们的背后,将站着他的时代,所有的人群,以及之后无数因他的真实而获救的人们。

后期恒邦艺术将继续讲述有关艺术家们的自画像故事,敬请关注【自画像的故事(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