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池的百年变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鱼池经过几次改造了 金鱼池的百年变迁

金鱼池的百年变迁

2024-07-04 2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句话叫上行下效,皇帝在宫里玩儿什么,那些达官显贵也跟着玩儿什么,民间有“闲情雅致”的人自然跟风效仿;于是老北京城内城外养鱼成风,所谓“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四合院儿里的标配、它就占了一项,并且与“花鸟虫”并称老北京四大玩儿。因此金鱼池也不光养宫廷金鱼,附近的人大多从事养鱼及相关产业,各家有各家的鱼塘,大大小小星罗棋布,也培育出很多名贵的金鱼在市场上销售。

除了养鱼,实际这里的景致也相当不错。池塘边多种垂柳,每逢夏季,池水荡漾、柳条依依,是个休闲避暑、赏景纳凉的好地方。后来有不少达官显贵看中了这里,在附近修亭台楼阁,建消夏游园。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代武清侯李伟的新园,这个李伟虽然爵位并不太高(公侯伯子男嘛,何况上头还有王爵?),但他是万历皇帝的姥爷、属于皇亲国戚,所以有钱有势,位于海淀的清华园也是他的产业(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

当时前门三里河流经此地,这是明朝初期开凿的泄水河道,今称东城三里河、与西城三里河遥遥相对;后被填平,现在前门外的三里河公园便是利用旧河道而改建的;李伟将三里河的水引入园中,也作鱼池,还可在池中泛舟、可见其私园规模之大。此外还有凫楼、船桥、鱼龙亭、长廊、梅花亭等建筑,不但景色秀丽优美,而且颇为壮观华贵。

李家世袭武清侯爵位,在这里住的时间可不短。据说明末时的武清侯李诚铭(李伟之孙)在此园之外又建新宅,并在西晓市街中段路北修药王庙一座。到了清代,李家园林渐废,但这里每逢盛夏还是游人如织的,不少人在这里搭设凉棚,饮酒观鱼,颇为热闹,等于又变成“开放式公园儿”。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再后来就不行了。

金鱼不养了,垂柳被伐了,园林荒废了,亭廊也破败了,逐渐的成为穷苦人聚集之地。特别是三里河下游河道淤塞,金鱼池成了死水,再加上污水随意流淌,便彻底成了臭水坑。1949年前后,传说中的“金玉池”已经变成了贫民窟,人们居住在低矮阴暗的破房子、甚至是窝棚里,卫生条件极其恶劣,特别是夏天,污水横流、蚊蝇遍布,以至于传染病肆虐。说到这儿,恐怕没有北京人不知道,即龙须沟。

五十年代政府开始治理环境,龙须沟经过清理后改为暗道,而且挖坑修湖,重栽垂柳,形成一个小公园,依稀恢复了些当年的风采。但是,由于大规模的改造,填平了不少河道,导致金鱼池根本没有水源,终究是死水,时间一长还是无法阻止恶化。60年代中期,池塘被彻底填平,并开始在此修建住宅楼,形成金鱼池西街、中街、东街等地名和居住区。

金鱼池西街是原来金鱼池的西岸和龙须沟的一部分,1980年定今名。金鱼池中街就是原金鱼池以及五十年代街心公园的位置,1965年兴建楼房,1980年定今名。金鱼池东街是原金鱼池的东岸,1965年兴建居民楼后曾名思甜街(取忆苦思甜之意),后称向荣街、更生街,随着楼群的发展、又自西向东称作香椿楼区和金鱼池东区、西区、中区,1980年按楼区建筑三条马路,随即更名为金鱼东街,也是西街与中街的由来。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