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越淘“阅”快乐,跟着藏书家追寻老期刊里的金融旧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融里的positive 桑拿天越淘“阅”快乐,跟着藏书家追寻老期刊里的金融旧踪

桑拿天越淘“阅”快乐,跟着藏书家追寻老期刊里的金融旧踪

2024-07-17 14: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韦泱

闲时翻阅淘得的金融旧刊,从这些民国年间的老期刊中,可以窥得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已成远东地区金融中心。这些活生生的文字档案资料,一旦沉浸其中,真是其乐无穷,有关金融界的旧人旧事,一一扑面而来。

PART

1

老牌杂志《银行周报》

几年前,曾在旧书店偶然淘得三册《银行周报》十六开本,刊名四字以隶书题写,套红印刷,十分醒目。均为民国三十八年出刊,第一五八四、一五八五两期为合刊,是“票据抵用问题专号”。嗣后,又在另一旧书摊见到一迭同一杂志,计八册,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零年。我一边购下这摞杂志,一边想:民国年间的金融类的报刊,大都出版至四九年解放前夕,而这份《银行周报》建国后仍在出刊,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银行周报》系我国创刊最早、历史最为悠久、出版期数最多的--份金融杂志。它于一九一七年五月创办于上海。此时本埠的钱庄业兴旺发达,新兴华资银行得到迅速发展,由民国初年的十五家,增加至六十五家。这从组织机构上为二三十年代中国金融业的空前繁荣打实了基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亟需理论与信息方面的支撑。此时刊行的《银行周报》可谓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它一面世,便成为银行界一份颇受欢迎的专业刊物。此刊隶属上海银行公会,由银行学会负责编印。时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的张嘉璈主持刊务,因此刊址设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内。一九二五年,成立第一届社务委员会,历任总编辑的还有徐沧水戴蔼庐、李权时、朱斯煌。主要撰稿人有姚仲拔、徐裕荪、朱羲农、冯小明、阮静如等。历数这些人名,已使人觉得陌生,然在当时,却都是响当当的知名人士。此刊设有社论、调查、论著、译述、报告、统计、法令、银行实务、职工园地、讲座、通讯等十多个栏目。主要刊载上海及各地工商与财政金融消息,国内外银行调查,以及银行、钱庄和市况统计资料等。还就当时金融发展形势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建议或加以批评。

《银行周报》一共出版34卷1635期,至一九五零年三月停刊。我手头有一册日期为一九五零年一月二十三日,离此刊“寿终正寝”亦为时不远了。以后我再也未能在旧书店见到此刊。想想也是,出版时期及印数可观的《银行周报》随着时光漫过半个多世纪,亦显珍贵而难以一见,更不用说一些名气不大的小刊物了。《银行周报》以其消息权威、内容丰富、数据详尽,在金融界及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已成为今日研究上海,乃至全国金融与经济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谈《银行周报》不能不谈张嘉璈。张早年留学日本,攻读货币银行及经济政治学。清宣统三年(一九〇九年)回国,先后任北京《邮传公报》《国民公报》编辑,后任《交通官报》总编辑。一九一四年,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开始了银行生涯。一九二八年,他升任中行总经理时,中行的业务如日中天,其发展速度及规模都在中央银行之上。他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又对办刊物轻车熟路,是真正的行家里手。这样,银行周报》就很顺利地创办并办出了影响。以后他又创办了《中行月刊》一九四七年,张嘉璈调任中央银行总裁。一九四九年五月,他远赴澳大利亚任澳洲大学经济系教授。一九五三年到美国先后在洛亚拉大学与斯坦福大学致力于经济研究工作,任高级研究员。一九七九年病逝美国。由此可见,作为金融家的张嘉璈,亦是中国金融杂志之父。他认为金融刊物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是提高银行品味、人员素质之必需。

PART

2

《金声》余响韵味长

一次,在旧书摊寻寻觅觅,忽见一堆泛黄的旧杂志,起先并不在意,只是随手翻翻,当看到有《金声》两字的封面,心中有点诧异,这是什么文学杂志?似乎从未听说过。再一看,就看到“周作民”三个字,这不是金城银行的行长吗?我猛然醒悟,这一定是一本金城银行的行刊,赶紧将杂志抽出,抓在手中,问了摊主价钿。还好,摊主不懂这是什么杂志,开价不高。我立马将钱塞过去,携刊走人。

回家细观,这是《金声》第十八期,出刊于民国三十年一月十五日,还是“新年号”哪!此册刊物,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专论”中,有“新年专号发刊辞”、“新年献词”等六篇文章,“文艺”中,有散文、随笔、诗歌等九篇“通讯”中,有经济、金融、人事及文体通讯和消息若干。浏览一过,觉得这本行刊以文学为主基调,办得生动、丰富、活泼。这《金声》杂志由金城银行的同德会主办,同德会系该行同仁组织,如沙龙性质,主要在行内开展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刊名为周作民所题写,书写清雅端庄而富有内涵。

金城银行总行大楼(今江西路200号)

对于金城银行,我略知一二。这是一家在民国时期颇有影响的私营银行,创办于一九一七年。一九五二年与全国六十多家银行合并,成立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走完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作为金城银行的创始人,周作民担任了长达三十二年之久的总经理职务,堪称民族金融家。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感召下,他为推动私营银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积极贡献。由这册《金声》,我想到了已故的前辈诗人辛笛先生。我曾在采访这位“九叶派”老诗人中了解到,辛解放前在金城银行有过八年的工作经历。在银行生涯中,亦是我们的前辈了。辛笛老谈到,为了躲避敌伪的纠缠,他通过父亲的关系,转入了金城银行,先担任行里的秘书,同时兼管银行员工的英文教育和清贫子弟奖学金之类的事务,后任上海分行信托部主任。受地下党的影响,他在行里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如创办员工图书馆等,还邀请文化名人黄佐临、李健吾等来行里辅导业余演剧队排练。同时,积极用贷款的形式,支持巴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经营,帮助臧克家等人办刊物、书店,以及为郑振铎、徐森玉筹款抢救珍贵古籍等。为了银行业务,辛笛常常往返于上海与香港之间,本来他完全可以留在生活条件优越的香港,但新中国的召唤,使他毅然回到上海。

那天,我带去《金声》,给老诗人一观。辛笛见之,两眼放光,像遇到了久别的老朋友。他说,《金声》办得很好,他常在上面发表诗作,并嘱我多留心,如见到《金声》上刊有他诗作,不忘给他复印一份。可惜的是,直到老人去年一月病逝,我都没有在旧书店见到过第二本《金声》可见此刊稀少而珍贵。

PART

3

稀见珍贵的《华安》

另一次,在沪上最大的旧书店新文化服务社的“九华堂里,见桌上摊满民国老期刊,逐一逡巡,便看到一叠《华安》心里想,这杂志十分陌生,不知是哪路类型?边想边打开浏览,一看便觉得不一般。这原来是一本由保险公司主办的社会性综合文艺杂志。

这家保险公司全称为“华安合群保寿公司”,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创办,时由吕岳泉征得商界要人徐绍等人协同,筹建华人全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总公司最初租借外滩中山东一路三十号办公。十年后,升任总经理的吕岳泉财大气粗,购进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〇四号)地产十一亩兴建公司办公楼,取名为“华安大厦”。三十年代末,这座大厦改为“金门饭店”。解放后公司财产被政府赎买,由上海纺织局租借为局机关。一九五六年,该局迁出后,大厦遂改名为“华侨饭店”。

华安保寿公司鼎盛时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几十家分公司,成为华商保险业之巨擘,并将分公司开到雅加达、棉兰等地,在国外打出较大影响。公司经营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团体寿险、婚嫁立业保寿、人身意外保险等业务。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公司业务一落千丈,终于陷于停顿状态而一蹶不振。解放后就没有再申请复业。这份《华安》月刊,就是公司在发展最好时期的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创刊的。我手头淘得的,正是该刊第二年即第卷一至七期。封面上,“华安”两字为空心美术体,非常醒目每期封面都是一样的装帧,以外滩万国建筑为背景,前面是黄浦江浪花翻涌。中间留一块白色,印有当期内容要目。这样的设计,简洁明了,富有诗意。

由华安合群保寿公司自建的华安大厦

为了出刊《华安》月刊,公司成立了一个“华安出版社”专事负责杂志的编辑发行,又特约了一批社会名流与作家为刊物撰稿,主要有马寅初、王鲁彦、汪静之、傅东华、谢六逸、黄庐隐、洪深、马国亮、施蛰存、章克标、黄源、章衣萍等。作为一份综合性杂志,刊物中有不少时事新闻及经济报道,如《中国实施统制经济问题》《复兴农村的途径》《日俄关系的新形势》等。但由于一大批作家的加盟,使刊物办得颇有生气,使读者感到有较大的文学性与可读性。小说散文、随笔占了不少篇幅,如章克标的《提倡摩登化》,汪馥泉的《明人尺牍》,马国亮的《新年说年》,李青崖的《俄国写真》,都是吸引读者的美文。还有郞静山的摄影作品等。著名女作家庐隐的长篇小说《火焰》,以上海闸北“一・二八’淞沪血战为题材,全景式地展现了战争的场面,讴歌了为民族生存而英勇战斗的中华儿女。《火焰》是第一部表现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并首先在《华安》上得以连载。如果不是在刊物的最后一页登载“华安合群保寿公司保寿种类及性质之类的业务广告,就看不出这是一份保险公司办的刊物。只是查不到这份杂志何年结束,一共出版多少期数。由此可见,华安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民国年间一家金融保险企业,办一份公开发行的文艺类杂志,似不多见,它可与《永安》月刊相媲美。

PART

4

《海光》与海光图书馆

那年冬天,沪上奇冷,是日气温降至零下五度。 如此寒冷的天气骑自行车去淘日书,还真没有过。 然在文庙旧书摊上,竟意外淘得出版于民国三十六年的《海光》月刊两册,即第十 一 卷第一期与第五期。 此刊常有所闻,惜无缘一识,如今赫然在目,令我大喜过望,寒意顿驱。 几年来,除文学 1 日平装外,我还因职业使然,专注于民国金融书籍与报刊的搜寻。 《海光》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 简称上海银行 ) 所办行刊,简朴的封面上印着行训 :“ 服务社会,辅助工商实业,发展国际贸易。 ”

上海银行创立于一九一五年,总经理陈光甫为提高员工素质和银行文化品位,在一九二九年一月创办《海光》月刊。 陈光甫本人博览群书,通过刊物,他不断向员工灌输读书明理的思想,倡导银行的诚信文明。 他认为, “ 读书是吸引新知识之来源,居今之世,若不时时输入新知,增加学识,则办事将有难于应付之虞”。 刊物还经常报道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发表员工业余写作的小说、散文与诗歌等。

一九三二年十月,应陈光甫邀请,早年留学瑞士,回国后任清华、北大教授的戏剧家宋春舫,进入上海银行研究部,接办《海光》月刊,使刊物面貌为之一新,开本亦改为大三十二开。 陈光甫又请私交甚笃的海上名流,早年追随孙中山,为元帅府财政部长的叶恭绰先生题写刊名,字体遒劲而灵动。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图书馆藏书票

谈《海光》月刊,不能不谈上海银行图书馆,陈光甫曾将此作为自己一生中的三大业绩之一。 早在一九二二年,陈光甫就将自己的私人藏书悉数捐出,在行内辟一图书阅览室,供员工借阅。 一九二七年正式成立上海银行图书馆。 宋春舫来行后,兼为陈光甫管理该图书馆。 宋担任过青岛大学图书馆长,经验当十分丰富。 任职期间,他为图书馆购藏了万余册上好图陈光甫为实现图书馆以介绍西方思想文化为主、向公众开放的设想,于一九四八年将上海银行图书馆改名为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 除在国内搜集 善本佳椠,还 花大量外汇直接从国外购入哲学、经济、文学名著,如德文版的马克思《资本论》等。 遂聘请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主任汪长炳主持馆务。 图书馆除阅览和外借外,还每半月举办一次报告会,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来行演讲。 解放后,上海银行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上海分行,海光图书馆曾被评为上海八大图书馆之一。 其后馆内藏书由人民图书馆 ( 今上海图书馆 ) 接收保管,列为专藏。 《海光》月刊内容繁而不杂,介绍国外银行的管理经验、国内金融大势分析同业调查、业务探讨、本行动态等,尤其是从“本行图书馆新到书籍目录”中,可以看出,别人无法比拟的是,宋春舫对图书编目的内行与选购书籍的眼光。 当时最优秀的图书大都得以入藏与介绍。 如冯友兰的《新事论》杨端六的《货币与银行》,余长河的《新经济》以及巴金、老舍、钱钟书等作家的文学作品集,还有不少外文原版书、翻译书籍,以及三十多种中英文期刊。

因抗战全面爆发,《海光》月刊一度中断,一九四五年一月复刊,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出到第十三卷第七期终刊。 一家私人银行,办一所图书馆,还编一份内部刊物,前后坚持十数年,出刊 163 期,实为不易。 这样的刊物,当初印数至多几百册,仅供行内同仁参阅。 现在能见到,亦属难得。 从海光图书馆和《海光》月刊中可以看出,那时的上海银行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营造人文气息。 这样一种优良传统,当值得今日银行界学习与借鉴。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