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c曲线是什么 什么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金融学pi是什么意思 宏观经济学pc曲线是什么 什么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pc曲线是什么 什么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024-07-11 18: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宏观经济学:画图 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含义,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什么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劳动需求曲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宏观经济学中,“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什么?pc是什么意思?

本文导航

宏观经济学公式大全及含义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三个阶段货币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名词解释周期性失业什么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电脑上pc是什么意思宏观经济学公式大全及含义

货币需求曲线即LM曲线,一般的LM曲线为: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ky-hr ,这一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并且,在此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LM曲线简介:

  (1)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m=M/P,即实际货币供给是由名义货币供给M和价格水平P决定的)

  (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右移。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这都意味着LM曲线右移。

  (3)价格水平的变动也会引起LM曲线移动。因为价格水平变化导致真实货币存量变化。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真实货币量减少,所以LM曲线将会左移,反之则右移。

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三个阶段

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曲线方式:

1、“失业-工资”曲线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2、“失业-物价”曲线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3、“产出-物价”曲线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

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总结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货币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您好: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竖直的直线。

宏观经济学中认为,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失业率较低;反之,失业率较高。

而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因为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如果以上回答能够解决您的疑问,请记得采纳;如果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宏观经济名词解释周期性失业

劳动需求来自于厂商,劳动的需求决定于劳动的边际产品(MPL)。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在短期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一定会使生产一直进行到实际工资 (W/P)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的那一点。

同理,以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劳动需求总量也决定于实际工资等于边际产品的·那一点,即W/P=MPL。所以,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边际产品之间的依存关系,实际上就是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实际工资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以等号左边的N,表示函数关系,W/P表示实际工资,则劳动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N"=Nd(W/P)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劳动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

什么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审计人员在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确定样本规模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

确定样本规模一般无需考虑以往类似审计项目的经验,需要考虑总体数量、总体偏差水平、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电脑上pc是什么意思

PC电脑,也叫个人计算机,是英文名称personal;computer的简写。1981年IBM推出IBM-PC,此后它经历了若干代的演进,占领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使得个人计算机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在此之前有Apple II的个人用计算机。

随着1964年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全球联机订票系统,把美国当时2000多个订票的终端用电话线连接在了一起,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客户机/服务器阶段,这种模式至今仍在大量使用。

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大大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

扩展资料: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642年,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布累斯·巴斯柯(Blaise Pascal)发明了第一台真正的机械计算器——加法器(Pascaline)。全名为滚轮式加法器,当初发明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父亲解决税务上的计算。

其外观上有6个轮子,分别代表着个、十、百、千、万、十万等。只需要顺时针拨动轮子,就可以进行加法,而逆时针则进行减法。原理和手表很像,算是计算机的开山鼻祖了。

1833年,巴贝奇构想了一种新型的分析机(Analyfical Engine),分析机不但能够完成所有的算术运算,而且基本上可以将这些运算联系起来解决任何算术问题。该分析机由四个基本部件构成:存储库、运算室、传送机构和送人取出机构。

因此说,巴贝奇的分析机的重大贡献在于它包括了现代计算机的五大装置:输入、控制、运算、存储和输出装置。目前,国际计算机界公认巴贝奇为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之父。

1931年研制成功的“微分分析仪”(Differential Analyzer),是第一台被用来解决微分方程的机械式计算机,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先驱。

1938,Zuse完成了Z1电子机械二进制计算机。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军事需要大大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39年, Zuse和Schreyer 开始在他们的Z1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Z2计算机。并用继电器改进它的存储和计算单元。但这个项目因为Zuse服兵役被中断了一年。

由美国爱荷华州立学院(Iowa State College)物理兼数学教授阿坦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研究助理贝利(Clifford Berry)发明,第一部完全采用真空管作为存储与运算元件的电脑。

功能方面只能计算联立方程式。由于是由两人共同完成的发明,因此在命名上就被称为了阿坦那索夫贝利电子计算机(Atanasoff Berry Computer),简称ABC。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它使用了水银延迟线作存储器,利用穿孔纸带输入和电传打字机输出。EDSAC 是第一台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威尔克斯后来摘取了1967年度计算机世界最高奖——“图灵奖”。

1951年首台实时可交互式电脑,由5000个电子管组成全新的结构,使它成为速度最高的计算机,其技术先进程度大大超过了模拟的需要。美国空军向麻省理工学院求援, 许以每年100万美元的巨额研制经费,让旋风电脑充当SAGE的主要部件。

1952年1月,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 Neumann)设计的IAS电子计算机EDVAC问世。这台IAS计算机总共采用了2300个电子管,运算速度却比拥有18000个电子管的“埃尼阿克”提高了10倍,冯•诺伊曼的设想在这台计算机上得到了圆满的体现,大多数当今机器设备,都采用了这种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计算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